贺麟译观微探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回眸千余年的中国译史长河,从哲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的人实不多见。所幸,我们的先贤毕竟未在这一领域一筹莫展。就在上个世纪中叶,有位哲人曾就此展开了先驱式的开拓。这位有远见卓识的哲人便是贺麟先生。本文即从贺麟先生刊登于《今日评论》1940年第4卷第9期的《论翻译》一文入手,浅析贺麟先生的翻译观,并试图对其翻译的哲学基础、翻译的意义与价值、翻译的方法加以解读,以期予后人以启迪。
  关键词:贺麟;翻译的哲学基础;翻译的意义与价值;翻译的方法
  一、翻译的哲学基础
  贺麟先生的翻译思想从哲学思想入手,他希望掌握西方精神世界的精髓,与中国的哲学和文化融合起来,从而追求真理。中西贯通是贺先生治学的一个基本方法。他在翻译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常常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文化结合起来,因此文字典雅、流畅,堪称现今西方哲学著作翻译的楷模。他翻译黑格尔,斯宾诺莎等人的经典著作,一向主张“研究什么,翻译什么”,“搞懂搞透”才能翻译,并发表《康德名词的解释和学说的概要》,《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记》等哲学著作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史的研究论著。
  论及翻泽的哲学基础,贺氏的见解表达于其《论翻译》一文中:
  “意与言或道与文是体与用、一与多的关系。言所以宣意,文所以载道。意与言,道与文间是一种体用合一,而不可分的关系。故意之真妄,道之深浅,皆可与表达此意与道的语言文字中验之。……今翻译之职务,即在于由明道知意而用相应之语言文字以传达此意表示此道,故翻译是可能的。因道是可传,意是可宣的。再则,意与言道与文即是一与多的关系,则可能推知同一真理,同一意思,可用许多不同的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以表达之。……意思惟一,而表达此同一意思之语言文字可以多种。言之多,不妨害意之一。”(1940年)
  从哲学意义上讲,翻译乃是译者(interpreter)与文本(text)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nication),其中包含理解,解读,领会,移译等诸多环节。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translation)。它是译者与原文本之间的关系,亦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贺麟认为:翻译的哲学基础,即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同理同之处,才是人类的真实本性和文化创造之真正源泉。而同心同理之处,亦可为人类可以相通,翻译之处,即可用无限多的语言去发挥,表达之处。
  贺麟先生认为,某种意义上的“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是可能的。但言不可尽意却可表意,文不可尽道却可载道,因言为心之声,为意之形。意属形而上,言属形而下,前者为一,后者为多。二者颇似哲学中谈论的体与用,道与器的关系。就此理解,意与言,原本与译文,应是统一的,道可传,意可宣。
  这是我国翻译学思想史上较早从哲学角度揭示翻译本质的一次尝试。其思想核心是“意一,言多;意是体,言是用,诚是意与言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这“一与多”,“言与意”,“体与用”的辩证关系,说明“译本与原著解析同一客观真理之不同语文的表现”,即译文与原文是“一意”的两种语言形式(原语与目的语);同时也说明翻译应注重“意”译或“义”译。
  “意与言,道与文间是一种体用合一,而不可分的关系。故意之真妄,道之深浅,皆可于表达此意与道的语言文字验之。一个人如能明贞恒之道,知他人之意,未有不能用相应之语言文字以传达之者。”
  贺麟先生的这些论述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某人如可了解正确的道理,知晓他人的意思,便能以相应的语言文字传达此道、此意。
  (二)不同的语言文字可以表达同一真理,同一意思。思维的同一性能以不同的文字表述。即能明晓他人之道者皆可用自己所掌握的文字予以表述。
  二、翻译的意义与价值
  贺麟先生在文化上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张坚持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但反对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反对“中国文化本位论”,反对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的思维模式,主张全面引进西方文化。贺麟从“体用不二”的观点出发,反对“中体西用”的实用主义观点,主张全面彻底的向西方学习。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又反对割断文化传统,强调坚持民族的主体性,提出“儒化西学”的主张。他认识到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有赖于文化发展。他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坚持学术自由,反对过分的政治干预。贺麟将自己的文化主张概括为:有我、有渊源、吸收西洋文化。因此他多次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翻译的意义与价值。
  就翻译的意义与价值,贺麟先生在《论翻译》一文中从两方面展开了论述。其一是译文是否不如原文的问题,其二是翻译是否只是传达他人思想,为他人的学说做传声筒的机械工作。对于第一个问题,贺麟以严复的《天演论》、《群己权界论》及《群学肆言》等译作为例,说明译文并非绝对不如原文。事实上,比原文更美或同样美的译文,就异常之多。关于翻译工作意义与价值的另一方面,贺麟先生颇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首先,翻译能成为准确的传声筒,实乃难能可贵,是值得嘉奖鼓励之事。其次,就学术文化上的贡献而言,翻译的意义与价值又远不仅仅是传声筒。翻译的价值,在于“华化西学”,使西洋学问中国化,灌输文化上的新血液,使西学为我所用,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让世界进入中国。笔者十分赞同此观点,“内化外学”是发展个性的努力,而绝不是埋没个性的奴役,这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传播和促进繁荣文化有着极为宽泛的实用价值。有权利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一种真实的自由。第三,有时候译述他人思想,可以启发自己的思想,即贺麟先生所言“翻译为创造之始,创造为翻译之成。翻译中有创造,创造中有翻译。”创造之发生每每是出于不自觉的,是不期然而然的,是不能勉强,不能自命的。所以,对于翻译事业应秉承求真求实的精神,养成笃厚朴实好学的风气。这样一来,翻译在某种意义上,便是争取思想自由,增加精神财产,解除外加桎梏,内化外来学术的努力。   三、翻译的方法
  贺麟先生主张翻译应注重意译,“由翻译而得到创造新语言,新术语,新文体的效果,唯有意译方可获致”。这里主张的“意译”与鲁迅先生的“直译”不是对立的,而是意思思想通正的“正译”。也就是说译者应在真切理解原文意旨与义理之后,下笔翻译,方可无所滞碍,从而得到言与意、文与理合一而平行的译文。并且可以因原文所包含的意与理之新颖独创,而获得与之相应的新颖独创的译文。同时,他要求译文须传达“原文意旨与义理”,“不通原书义理,不明著者意旨,而徒斤斤于语言文字的机械对译,这就根本算不得翻译。”“不从意思与义理着力,徒呆板而去传译语文形式的末节,只能败坏语文,使语文生硬,晦涩,诡怪。”无论是译意还是意译都要认真对待,否则就会使译文败笔丛生,达不到求达求信的目的。
  在《论翻译》一文中,贺先生特别探讨了关于诗歌的翻译。于此,贺麟持有极为辩证的态度。他认为,就诗之具有深切著明人所共喻的意思情绪真理而言,诗歌是可以翻译的;而就诗之音节形式之美,或纯全基于文字本身之美的一部分言,那大半是不能翻译的。因此,他提出译诗时,“须于深切领会到原诗意义情境之美后,更新创一相应的美的形式以翻译之。”即体味原诗的意境之后,重新构建一种新的译语形式来移译原诗。
  此外,贺麟先生非常重视订正译名。他强调概念的翻译要中国化。在《黑格尔学述》译序中,他直接提出从事翻译的三条原则:(一)谈学应打破中西新旧的界限,而以真理所在实事求是为归;(二)作文应打破文言白话的界限,而以理明辞达情抒意宣为归;(三)翻译应打破直译、意译的界限,而以能信能达且有艺术工力为归。所以书中有“不少的不中不西亦新亦旧的材料和名词”。诸如他在《黑格尔学述》译序和《康德译名的商榷》二文中都指出,黑格尔德文中的Dialektik若仿日本译法译为“辩证”是不妥当的。又如,他认为把英文的Absolute(绝对)译为“太极”最恰当不过了。事实上,他的订正译名并不仅仅是一学术举动:“此外我还有一点微意,就是我认为要想中国此后哲学思想的独立,要想把西洋哲学中国化,郑重订正译名实为首务之急。”贺麟对译名的订正,其实是想寻找中西哲学的接合点,把西洋哲学中国化,以摆脱由于日译名词普遍缺乏中国传统认识而导致的“译名往往生硬笨拙,搬到中文里来,遂使中国旧哲学与西洋的哲学中无连续贯通性,令人感到西洋哲学与中国哲学好象完全是两回事,无可融汇之点一样”。诚然,贺先生此举无疑为当时一味拿来主义的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翻译界敲响了警钟,然而西洋哲学与中国哲学毕竟各有风貌,其译作中“不少的不中不西亦新亦旧的材料和名词”是否能够把西方哲学表述清楚,笔者这里就不置可否了。
  四、结语
  贺麟先生学贯中西,认为应当坚持翻译的主体性,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转化西洋文化,即坚持“华化西学”的态度,在我国译学思想史上具有启发创造的积极作用。贺麟先生不仅从哲学角度揭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而且还剖析了翻译的意义与价值,探索了翻译的方法,从而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使我们在新世纪的翻译事业中能有所依托,有所借鉴,有所创新。最后,小引贺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若有睿智诚笃好学的青年朋友,因本文的激励而能早下决心,培植深厚的学问基础,以翻译西洋学术上的名著为终身志业,远效奖师,近迈又陵,更是本人所馨香祷祝的了。”
  参考文献:
  [1]贺麟1940论翻译[J]《今日评论》第4卷第9期.
  [2]贺麟1988《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
  [3]贺麟1989《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4]贺麟1990《文化的体与用》[A]《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350.
  [5]胡军2004贺麟:又一位西化论者[J],《中国哲学史》(2):108—113.
  [6]卢丙华2009论贺麟翻译的哲学思想观[J],《安徽文学》(7):71-74.
  [7]卢丙华2010近现代川籍学者翻译思想及成果综述 [J],《前沿》(6):151-153.
  [8]罗新璋1984《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9]彭华2006贺麟的文化史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3):96-99.
  [10]王秉钦2004《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1]张祥龙1986贺麟传略[J],《晋阳学刊》(6):52-64.
  [12]郑延国2001哲学家眼中的翻译——金岳霖、贺麟译观探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7):68-70.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目前核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面临的压力,对核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以推广核企业文化为基础,以核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为导向,以中广核模拟应聘大赛为根本的系列学生活动,完善核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提升核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学生活动;核专业;职业规划  1.引言  核能在我国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领域,国家加大核电发展的决策,使核能工业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核工程与核技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生存和运营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有企业制度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面对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从现实的角度对企业内的各项工作重新进行一番审视,包括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再认识。  怎样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一定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
期刊
摘 要:中国艺术中的写意性与生俱来,人们对写意的追求与偏爱使写意性不自觉融入油画创作之中,写意油画是东方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写意表现虽然不是唯一的油画风格,但是却有着深深民族烙印,也为油画创作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写意油画;中国艺术精神;以意造型;笔触  “写意”这个词我们在中国画中经常遇见,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一般指用简练的笔墨概括出对象的形态,抓住其精神,多借物言志,借
期刊
摘 要:祭奠是一种民间的习俗,是人们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而举行的多种多样的仪式,祭奠行为受各地习俗和道德的调整。然而随着社会人口的流动各地因祭奠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法律如何更好的解决因祭奠引发的纠纷,如何更好的保护公民祭奠的权利成为呼之欲出的问题,“祭奠权”如何入法,“祭奠权”受到侵害后如何进行救济等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司法
期刊
摘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工业、农业、生态用水协调发展。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良性健康运行发展。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期刊
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引起的行政诉讼,乃至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案件时有发生。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减少国税干部的执法压力,不仅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忠诚度,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国税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国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知险生畏,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抓好教育培训是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基础和方向,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一
期刊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但是,新刑诉法并没有规定沉默权,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并且增加了“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的内涵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指:“任何人对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诉的事项有权不向当局陈述,不得以强制程序或者强制方法
期刊
摘要:城中村改造过程实际就是实现四个“转变”的过程,其中经济体制改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它直接关系到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未来生活保障和经济发展保障。本文以法律的角度,全面的对城中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模式选择,制度空缺,程序规范等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集体经济;股份制;股份有限公司;信托制度  一、西安市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模式  (一)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起点低,需要
期刊
摘 要: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大阵营,即新生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老牌的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身就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剥削的资产阶级和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矛盾,那么为什么二者又可以同时存在,共同屹立在世界之林,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呢?二者之中,哪个体制会更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呢?最终谁又会成为引导世界的主体?本文通过多方考证,对两种社会体制
期刊
摘 要:范稳的《水乳大地》是标志着其创作转型的长篇力作,从中可以领略到范稳对宗教与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本文尝试从具体的文本出发,通过分析天主教、藏传佛教、东巴教由冲突走向融合、藏族文化与纳西族和汉族文化由碰撞到和谐共存的过程,探究范稳的宗教观和民族观的成因及文学意义。  关键词:范稳;水乳大地;宗教;民族;冲突与融合  范稳的《水乳大地》是一部描写滇藏地区宗教、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长篇力作,小说以史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