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倒下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影院出来后,咸涩的泪就一直在流。
  一群被疾病折磨得走投无路的人合伙打起了“仿制药”的主意,正应了那句“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最终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影片让所有人看到了白血病的可怕,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由恐惧,到麻木,到动容。
  最初的感觉是恐惧。白血病听上去就令人恐惧,更可怕的是患了白血病却买不起药。当看着吕受益摘下一个又一个口罩,当看着他坐在餐厅里狼吞虎咽,我分明看到,他的眼眸里闪动的,是对生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
  没有人一生毫无恐惧。吕受益恐惧死亡时,程勇恐惧着穷;吕受益恐惧天价药时,程勇恐惧着法律。恐惧是因为在乎,但人与人最终走上岔路,其实不取决于我们在乎什么,而在于我们面对恐惧的方式。
  于是我看到了吕受益的笑,在摘下口罩后小心翼翼的、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微笑。他面对程勇笑着,眉梢却依然向下耷拉着。我身上起了鸡皮疙瘩:他已无路可走,恐惧鞭挞着他相信,相信面前的人是他的药神,是他的救赎。
  一个人为何会恐惧?那代表他还有期望,仅是期望没实现罢了。可怕的是,你不再恐惧,变得麻木,变为死水一般的平静。当程勇时隔三年再去看病危的吕受益时,吕受益又笑了,这次我甚至无法从那笑里看出他一丝一毫的情绪,只是在他清创的惨叫中,才依稀觉得他还活着。
  一个人庸庸碌碌一生还好些,至少留个独“善”其身。在舞台上跳舞的刘思慧、被迫执法的曹斌、卖壮阳药的程勇,甚至是劉思慧只露了一面的女儿,他们都是生存者。却偏有靠走私天价药挣钱的程勇、贩假药牟利的张长林,利用那些病友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满足白己的欲望。“我能怎样?我又不是药神!”他们笑着,白以为满足,殊不知也是一样的麻木。在一捆捆钞票背后、一次次假笑之后,徒留空虚的灵魂。
  从吕受益病危时,我的眼泪就没断过,直到看着程勇再跑回印度,看着老吕自杀,看着程勇卖500元一瓶的药,看着老妈妈求曹斌不要抓人,看着黄毛为程勇送了命——直至程勇入狱。我也听到电影院里许多人的啜泣声,观众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大尺度地揭露现实中的丑恶而叫好,唯有升华出绝望中的希望——动容,才是真的好。
  我想,一个懂得动容的人一定是个美丽的人,他也许是病人,也许是普普通通的人,也许是摘下警帽的警察,也许是……总有那么一件事,有那么一个转折点,让他认清白己,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愿意为了完美而努力。
  我不是药神,我救不了所有人,又何必去救?
  我不是药神,我救不了所有人,所以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在这样的转折中,我看见了悲悯的情怀,不是同情,也不是可怜,而是对人间苦难心存敬畏、勇于抗争的大爱,是对生命的动容。
  走出电影院后,我看见了《我不是药神》的海报。海报上每个人都笑着,我想起了刘牧师的那句“愿主保佑你”,我想他们的笑或许并非是对辛辣生活的讽刺,更是战胜困难的希望,是从恐惧到麻木,最终动容。
  真心希望电影可以在病友长街目送程勇入狱时戛然而止,在我们含着眼泪挂着微笑时,定格在一个个白血病人摘下的口罩上。他们站在那里,用眼神说:我不会倒下!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感动了很多人,人们都为电影中的程勇而感动,本文作者却看到了电影中各个方面的人,看到了电影中人物心理的复杂和变化:恐惧、麻木、动容、坚强、自私、无私,看到了故事背后人性的东西。从“何必去救”到“能救一个是一个”,这一转变不仅适用于程勇,也适用于曹斌、黄毛、刘牧师……我不会倒下,我们都不会倒下!
  (杨俊)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一个名叫殷沙漫的女大学生出人意料地火了!从电视“红”到网络,从湖南“红”到广东,其事迹被各大官微争相点赞。不少网友被她的事迹感动了,纷纷留言:人美,心更美!  殷沙漫出生于1994年,广东惠州人,吉首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已为公益行动坚守十余年。从初中开始,她就致力于公益事业。上大学后,她利用课余时间,支教二十余所山区小学,走访了三十多处偏远的苗寨,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希望
唐代诗人陈子昂也善作秀  戴琮  當今作秀一词多少带有贬义色彩。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只让我们觉得俗不可耐,当作饭后谈资也觉得没意思。然而作秀亦有高下之分,区别在于方式和技巧。人生在世,渴望扬名,这点古今皆同。我们不妨看看古时才子是如何自我炒作的。  就以陈子昂来说,这位大诗人有着富豪家世,少年时代一直沉浸于射猎游戏的浪荡生活,属于不务正业的“富N代”。所幸陈大公子在十八岁去乡校念书时幡然悔悟。虽然起
正方: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活应该坚持自我  反方: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活应该随波逐流  正方获胜。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有删改。  正方——一辩:吴丹妮二辩:陈杨兆铭三辩:王怡婷四辩:顾云程  反方——一辩:杨佳桢二辩:周怡妮三辩:王倩 四辩:莫思怡  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活应该坚持自我。  众所周知,对大学生而言,踏入社会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清朝康熙皇帝求贤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召他来宫中下棋。康熙与和尚连下三盘,并出上联试其学问:“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拆“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  不料,和尚随口应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康熙一听,和尚妙拆“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随后委以重任。 雍正年间,有一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没有后
古文人之作,旨在抒情。所谓情,出于心,发于道,源于时代,不论实用,亦无可与所谓“成功典籍”共论优劣。  有人说,良诗多作于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之中,诗人尚且如此失败,学其作品何用?诚然,“赋到沧桑句便工”,文人之心,往往要饱经摧残才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然教育之本质在学,学之目的为生,古人之诗词于生存技能并无甚助益,然而所谓的“生”,并不仅仅是生存,更是生活。  马列主义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
弋阳精神  不能到你的墓地献上一束花  却踏上你牺牲的土地,听到你的呼声——  ——“可爱的中国”——  ——“生育我们的母亲”——  我全神贯注读你的诗  听你的声音  这是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  在你灵魂栖息的土地上  我因你的灵魂而战栗  终于走到了今天  我同你去——死前你交代下的任务  是我们时代共同的悲剧  缄默着——  我打算永远缄默我们母亲命运的秘密  谁也不能说  即便沉默更加疼
数九寒天里,想起要写春天的祝福,缘由我故乡一位美食达人高燕来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味道》栏目请去做了一期节目,叫“酿春”。一时间给惠州人争了光,也成为街坊邻里的谈资。顾名思义,酝酿春天?而实际上,“酿春”,只是一道菜名,一道东江流域百姓的家常菜肴。  在我的家乡惠州,百姓习惯将蛋类一律称为“春”———“鸡春”、“鸭春”、“雀(鸟)春”,可以想象这样的称谓多本真,多贴切。春,四季轮换的开始,涌动着最蓬勃
儿子即将远行。  临行前,他让我给他做床棉被,不要羽绒被、蚕丝被、羊绒被,就要棉花被。素来笨手笨脚不擅女红的我,绣花、纳鞋垫、打毛衣、缝缝补补,这些针头线脑儿的活计压根儿上不了手。到街上踅摸,居然找到一处手工缝制棉被的地方。女店主看上去50岁左右,娇小玲珑、干净利落,一张口,别人难以分辨的家乡话让我倍感亲切,询问之下,果真是老家人,两村相距不过两里。床单、被套、枕头一并做了,纯棉的质地摸上去柔柔软
在动荡的近代社会,无数政界人士探求救国道路多以失败告终,给人们带来曙光的则是“先生们”,是他们用润物无声的谆谆教诲感化每一位弟子,培养了国家的栋梁,用行动诠释了爱和包容才是教育的真义。  爱和包容,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可以说是纨绔子弟的聚集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不顾其“腐败”名声,毅然接受任命。进校第一天,面对师生行礼,他脱下帽子鞠躬还礼,给校园带来一股清新的民
叶老伯起床了,他每天总在六点,一定要起来。其实五点钟就醒了,他的生物钟就像闹钟一样的准,只是醒了还不急着起。电视上的养生堂不是教老人们早上醒了,不要起得那样急,在床上懒一下,做一下养生的操,这一点叶老伯可是坚持的,每天大概做半个多小时的养生操,慢慢起来,做碗面吃。    七点出门,到小区走一圈。好多老人在锻炼身体,唱歌跳舞的,打拳的,有的是自创的操不规范,主要在活动筋骨。这时候花园边有人叫他,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