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国
乐坛上最伟大的音乐诗人。舒曼的音乐是来自心灵的歌声,具有深刻的内涵,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音乐语汇和风格的钢琴作品更是每一个钢琴学习者必修的。笔者通过对《幻想曲集》的曲式、节奏、复调写作等方面的整理,浅析了这部套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为之后的演奏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舒曼;幻想曲集;创作手法
第一章作品介绍
《幻想曲集》(Op.12)作于1837年夏天,是一套由8首风格各异的小曲组成的套曲。
音乐学家普遍认为,这是舒曼在钢琴创作上终于树立自己独特风格的一部作品,对演奏技巧有较高难度的要求,但乐曲本身却不至于艰涩难懂,在演奏会中经常被采用。舒曼自己曾说:“我的作品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演奏,但《幻想曲集》却是一个例外。” 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也称:“这部作品特别富想象力却又非常通俗。” 这部作品除了有动人心弦的内容外,亦有熟练的作曲技巧,和声极为新鲜,节奏敏锐并变化丰富,可以说,这是舒曼在进入鼎盛期之前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第二章创作手法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文学性的标题
《幻想曲集》的总标题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意和幻想的特点,并被打上了鲜明的“霍夫曼式”的烙印。霍夫曼曾创作过一部小说集《卡洛风格的幻想故事》,而《幻想曲集》其中的各首小曲名字,如“夜晚、奇想、寓言、奇幻的梦境”则是霍夫曼小说里的常见内容。八个小标题对于作品内容的揭示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为听众指明了联想和思考的方向。以《夜晚》为例(Das Abends在有些版本里被译为傍晚或夕暮),舒曼借景抒情,在沉静的暮色之中,夕阳时时射出其衰颓的红光。夕暮自来为理想家最爱好的时刻,在诗人眼里尤其是一刻千金的美景。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心灵的流露,细腻温柔,幽静深沉,象征着约瑟比乌斯性格。《奇想》是描写胡思乱想的乐曲,当时德国文艺界弥漫着一股靡靡之音,舒曼不满音乐界的现状,坚决抵抗艺术庸俗化的倾向并号召人们了解推广新音乐。全曲洋溢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音乐明朗健康。
第二节变幻莫测的节奏
节奏在舒曼钢琴音乐中最具有特色,舒曼通常通过节奏的不同组合、变化来创作乐曲,使人领略到不同的音响效果。
1. 复节奏
《夜晚》采用的就是复节奏,乐曲的节拍为2/8拍,而在乐曲中采用了三连音的节奏型,使每小节变为6个音,在将第1、3、5音作为旋律线条,这样听起来就变成三拍子的节奏,打破了二拍子的束缚,音乐变得十分新颖。这种按不同方式划分出来的等分节奏型,虽貌似规整,听起来却毫不呆板,音乐在平稳中流动。
2. 切分節奏
在《为什么?》中左手的伴奏主要以切分节奏为主,给慢速流动的乐曲以推动的作用,避免了旋律线条因速度慢而显得停滞不前,同时也体现出思绪在脑海中不断萦绕,不断的有疑问提出,在切分音上稍作思考后作出回答的感觉。跨小节的连续切分,要用很轻的力度演奏,给作品增添诗意的情趣。
《寓言》中也使用了连续切分,加强了音乐的动力感和不安的情绪。在连续切分音上还标有重音记号,弹奏时需强调。第53小节后,切分音出现在中声部,演奏时要格外注意。《奇幻的梦境》的伴奏中使用了.切分音并与旋律声部的重音交错出现,使乐曲增添了奇特的音乐效果。
3. 附点节奏
在《冲动》中作曲家在高声部旋律的第3、4音上使用了附点节奏,使旋律的第三音有一种向前冲的感觉,更显标题“冲动”的贴切之处;此外,在《冲动》中,左手每三拍加上了f记号,使得左右手出现了左手两拍子、右手三拍子的交错节奏,制造出两个声部不断交替向前推动的感觉。
4. 舞曲节奏
《奇想》中运用了玛祖卡的节奏型,每小节的第三拍为节拍重音,情绪热烈奔放。《冲动》第32~36小节,伴奏声部的节拍重音,落在第二拍和第五拍上,带有舞曲性格,音乐活跃激动。
5. 弱起
舒曼在《幻想曲集》中使用了不少弱起的主题乐句。如《冲动》的开头,以及第4小节的第5拍起的乐句都采用了弱起,后面几个乐节也是类似的手法,这样使得音乐呼吸紧促,给人勇往直前之感,生动刻画了弗洛列斯坦的性格特征。
《奇想》的中段也大量使用了弱起,表现一种吃惊和神秘的语调。
《寓言》当叙事型的引子末尾音延长至消失时,主题从这一小节最后一个音符弱起进入,并有一个跨小节的小弧线,突出了乐曲滑稽幽默的特点,主题的进入似乎出乎意料。《最后的歌曲》的主题也采用弱起的手法。
第三节新颖的伴奏织体
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众多的作曲家不同的是,舒曼在他的钢琴小品中使用了独特的伴奏织体。在《幻想曲集》的8首小曲中,并没有看到古典乐派所流行的阿尔贝蒂式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也很少看到浪漫乐派所盛行的以和弦琶音为伴奏的音型。舒曼在这部小品的伴奏织体上较多的采用了八度双音、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等纵向的伴奏织体。如:《最后的歌曲》中,左手的伴奏声部采用了八度的双音,使低声部的线条坚实有力,高低声部纵向组成的柱式和弦,在旋律的流动中,也更显乐曲雄壮辉煌的气势。
《寓言》中,高声部的旋律配以低声部的柱式和弦,既起到了节奏上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旋律的和声色彩,使得乐曲的音响更加饱满。
在《奇异的梦境》中左手的分解和弦的跳奏的使用,既起到节拍的作用 ,又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的气氛,仿佛进入奇幻的梦境中。
第四节独特的钢琴语汇
与浪漫乐派作曲家如肖邦、舒伯特等不同,舒曼的钢琴小品中的旋律并不是线条式的在单一声部中展现出来,有的是和伴奏织体交织在一起,如《夜晚》中,高声部中既包含了旋律,又包含了伴奏织体,旋律的线条音与伴奏织体形成了交替进行的立体音响;有的是掩藏在流动的旋律线条中,如《奇异的梦境》的右手声部中,旋律的线条是取自每四个十六分音符一组的第一个音符。
《奇想》的旋律出现在每个柱式和弦的高声部,这些掩藏在横向、纵向音乐进行中的旋律,在伴奏的衬托下,加强了音响的立体感;有的旋律音域跳动很大,如《奇想》乐曲开始的旋律出现在中央C,第二次出现旋律时,移高了一个八度,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音区发生了变化,减弱了旋律的声乐歌唱性,突显了旋律的器乐化特点。
第五节灵活的复调写作手法
舒曼青年时代非常崇拜巴赫,曾经学习并研究过很多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虽然舒曼并没有创作出像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那样严格的复调作品,但他已将巴赫的复调创作技巧自如地应用在其主调风格的音乐作品中。这种在主调音乐作品中渗透着复调写作技法的例子在这部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在《为什么?》中,第5小节中声部的旋律是平行六度模仿第1小节的旋律;在第二段中,高、低音区也形成了对比式二声部,仿佛一位青年与一位长者一问一答的对话。
《最后的歌曲》中,双手奏出了类似巴赫众赞歌式的四声部旋律,右手的高声部和左手的高声部构成了复对位,不同音区的旋律形成了立体的音响效果。
《夜》和《寓言》中都采用到大量的卡农进行,卡农音型富有较强的动力和向前推进的作用,很符合乐曲中汹涌的心理变化。
舒曼的《幻想曲集》(Op.12)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颇具教学意义。8首充满文学气氛的小曲让弹奏者通过标题就能产生丰富的想象;作品中情绪性格的飞快变化,强烈的感情对比有助于训练弹奏者对音乐情绪的把握能力;而多层次的音响效果要求弹奏者学会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去区分不同的音色,培养了其敏锐的听觉和极好的手指控制力。
[参考文献]
[1] [德]巴巴拉.迈尔著,杜新华译.《罗伯特.舒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音乐译文》[J]第三期第112页,1960年版.
[3] 吕昕主编.《世界音乐巨匠——舒曼》[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4] 丰子恺著.《丰子恺谈音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5]潘洁.《试论舒曼音乐中的标题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刘静.《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创作与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钱洁.《从<幻想曲集>(Op.12)看舒曼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A].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6卷第6期.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国
乐坛上最伟大的音乐诗人。舒曼的音乐是来自心灵的歌声,具有深刻的内涵,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音乐语汇和风格的钢琴作品更是每一个钢琴学习者必修的。笔者通过对《幻想曲集》的曲式、节奏、复调写作等方面的整理,浅析了这部套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为之后的演奏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舒曼;幻想曲集;创作手法
第一章作品介绍
《幻想曲集》(Op.12)作于1837年夏天,是一套由8首风格各异的小曲组成的套曲。
音乐学家普遍认为,这是舒曼在钢琴创作上终于树立自己独特风格的一部作品,对演奏技巧有较高难度的要求,但乐曲本身却不至于艰涩难懂,在演奏会中经常被采用。舒曼自己曾说:“我的作品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演奏,但《幻想曲集》却是一个例外。” 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也称:“这部作品特别富想象力却又非常通俗。” 这部作品除了有动人心弦的内容外,亦有熟练的作曲技巧,和声极为新鲜,节奏敏锐并变化丰富,可以说,这是舒曼在进入鼎盛期之前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第二章创作手法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文学性的标题
《幻想曲集》的总标题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意和幻想的特点,并被打上了鲜明的“霍夫曼式”的烙印。霍夫曼曾创作过一部小说集《卡洛风格的幻想故事》,而《幻想曲集》其中的各首小曲名字,如“夜晚、奇想、寓言、奇幻的梦境”则是霍夫曼小说里的常见内容。八个小标题对于作品内容的揭示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为听众指明了联想和思考的方向。以《夜晚》为例(Das Abends在有些版本里被译为傍晚或夕暮),舒曼借景抒情,在沉静的暮色之中,夕阳时时射出其衰颓的红光。夕暮自来为理想家最爱好的时刻,在诗人眼里尤其是一刻千金的美景。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心灵的流露,细腻温柔,幽静深沉,象征着约瑟比乌斯性格。《奇想》是描写胡思乱想的乐曲,当时德国文艺界弥漫着一股靡靡之音,舒曼不满音乐界的现状,坚决抵抗艺术庸俗化的倾向并号召人们了解推广新音乐。全曲洋溢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音乐明朗健康。
第二节变幻莫测的节奏
节奏在舒曼钢琴音乐中最具有特色,舒曼通常通过节奏的不同组合、变化来创作乐曲,使人领略到不同的音响效果。
1. 复节奏
《夜晚》采用的就是复节奏,乐曲的节拍为2/8拍,而在乐曲中采用了三连音的节奏型,使每小节变为6个音,在将第1、3、5音作为旋律线条,这样听起来就变成三拍子的节奏,打破了二拍子的束缚,音乐变得十分新颖。这种按不同方式划分出来的等分节奏型,虽貌似规整,听起来却毫不呆板,音乐在平稳中流动。
2. 切分節奏
在《为什么?》中左手的伴奏主要以切分节奏为主,给慢速流动的乐曲以推动的作用,避免了旋律线条因速度慢而显得停滞不前,同时也体现出思绪在脑海中不断萦绕,不断的有疑问提出,在切分音上稍作思考后作出回答的感觉。跨小节的连续切分,要用很轻的力度演奏,给作品增添诗意的情趣。
《寓言》中也使用了连续切分,加强了音乐的动力感和不安的情绪。在连续切分音上还标有重音记号,弹奏时需强调。第53小节后,切分音出现在中声部,演奏时要格外注意。《奇幻的梦境》的伴奏中使用了.切分音并与旋律声部的重音交错出现,使乐曲增添了奇特的音乐效果。
3. 附点节奏
在《冲动》中作曲家在高声部旋律的第3、4音上使用了附点节奏,使旋律的第三音有一种向前冲的感觉,更显标题“冲动”的贴切之处;此外,在《冲动》中,左手每三拍加上了f记号,使得左右手出现了左手两拍子、右手三拍子的交错节奏,制造出两个声部不断交替向前推动的感觉。
4. 舞曲节奏
《奇想》中运用了玛祖卡的节奏型,每小节的第三拍为节拍重音,情绪热烈奔放。《冲动》第32~36小节,伴奏声部的节拍重音,落在第二拍和第五拍上,带有舞曲性格,音乐活跃激动。
5. 弱起
舒曼在《幻想曲集》中使用了不少弱起的主题乐句。如《冲动》的开头,以及第4小节的第5拍起的乐句都采用了弱起,后面几个乐节也是类似的手法,这样使得音乐呼吸紧促,给人勇往直前之感,生动刻画了弗洛列斯坦的性格特征。
《奇想》的中段也大量使用了弱起,表现一种吃惊和神秘的语调。
《寓言》当叙事型的引子末尾音延长至消失时,主题从这一小节最后一个音符弱起进入,并有一个跨小节的小弧线,突出了乐曲滑稽幽默的特点,主题的进入似乎出乎意料。《最后的歌曲》的主题也采用弱起的手法。
第三节新颖的伴奏织体
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众多的作曲家不同的是,舒曼在他的钢琴小品中使用了独特的伴奏织体。在《幻想曲集》的8首小曲中,并没有看到古典乐派所流行的阿尔贝蒂式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也很少看到浪漫乐派所盛行的以和弦琶音为伴奏的音型。舒曼在这部小品的伴奏织体上较多的采用了八度双音、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等纵向的伴奏织体。如:《最后的歌曲》中,左手的伴奏声部采用了八度的双音,使低声部的线条坚实有力,高低声部纵向组成的柱式和弦,在旋律的流动中,也更显乐曲雄壮辉煌的气势。
《寓言》中,高声部的旋律配以低声部的柱式和弦,既起到了节奏上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旋律的和声色彩,使得乐曲的音响更加饱满。
在《奇异的梦境》中左手的分解和弦的跳奏的使用,既起到节拍的作用 ,又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的气氛,仿佛进入奇幻的梦境中。
第四节独特的钢琴语汇
与浪漫乐派作曲家如肖邦、舒伯特等不同,舒曼的钢琴小品中的旋律并不是线条式的在单一声部中展现出来,有的是和伴奏织体交织在一起,如《夜晚》中,高声部中既包含了旋律,又包含了伴奏织体,旋律的线条音与伴奏织体形成了交替进行的立体音响;有的是掩藏在流动的旋律线条中,如《奇异的梦境》的右手声部中,旋律的线条是取自每四个十六分音符一组的第一个音符。
《奇想》的旋律出现在每个柱式和弦的高声部,这些掩藏在横向、纵向音乐进行中的旋律,在伴奏的衬托下,加强了音响的立体感;有的旋律音域跳动很大,如《奇想》乐曲开始的旋律出现在中央C,第二次出现旋律时,移高了一个八度,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音区发生了变化,减弱了旋律的声乐歌唱性,突显了旋律的器乐化特点。
第五节灵活的复调写作手法
舒曼青年时代非常崇拜巴赫,曾经学习并研究过很多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虽然舒曼并没有创作出像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那样严格的复调作品,但他已将巴赫的复调创作技巧自如地应用在其主调风格的音乐作品中。这种在主调音乐作品中渗透着复调写作技法的例子在这部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在《为什么?》中,第5小节中声部的旋律是平行六度模仿第1小节的旋律;在第二段中,高、低音区也形成了对比式二声部,仿佛一位青年与一位长者一问一答的对话。
《最后的歌曲》中,双手奏出了类似巴赫众赞歌式的四声部旋律,右手的高声部和左手的高声部构成了复对位,不同音区的旋律形成了立体的音响效果。
《夜》和《寓言》中都采用到大量的卡农进行,卡农音型富有较强的动力和向前推进的作用,很符合乐曲中汹涌的心理变化。
舒曼的《幻想曲集》(Op.12)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颇具教学意义。8首充满文学气氛的小曲让弹奏者通过标题就能产生丰富的想象;作品中情绪性格的飞快变化,强烈的感情对比有助于训练弹奏者对音乐情绪的把握能力;而多层次的音响效果要求弹奏者学会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去区分不同的音色,培养了其敏锐的听觉和极好的手指控制力。
[参考文献]
[1] [德]巴巴拉.迈尔著,杜新华译.《罗伯特.舒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音乐译文》[J]第三期第112页,1960年版.
[3] 吕昕主编.《世界音乐巨匠——舒曼》[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4] 丰子恺著.《丰子恺谈音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5]潘洁.《试论舒曼音乐中的标题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刘静.《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创作与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钱洁.《从<幻想曲集>(Op.12)看舒曼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A].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6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