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次培训活动说起
传统的教师培训大多是专家讲、教师听,尤其是教育技术和技能类的培训,过多地强调技术,与实际教学工作缺少结合。在培训中,教师的学习是被动的,难以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技术类培训应该如何开展一直是困扰教师培训者的问题之一。数字化学习不仅带来教学形式的改变,也让我这个技术类培训者开始用数字化学习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创新问题。
1.直面需求,探求模式创新
配合iPad互动教学项目的推进,我们针对朝阳区已经配备iPad的两所学校就新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教师们反映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有以下几点。
(1)很多教师感觉iPad的操控性和娱乐性较好,但对如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感到迷茫,教师们都想多看、多听一些已经成功的研究案例。此外,并非所有教师都对iPad应用感兴趣。
(2)调研中发现,教师们希望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做中学”;同时,教师认为技术学习需要连贯性,因而希望有集中的学习时间,并且尽量避免其他杂事的影响。
(3)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自己却很少有这种亲身经历。我们认为,通过在培训中体验合作学习,对于教师今后组织教学大有益处。
(4)有些教师反映,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数不胜数,但多数效果不佳。所以,在设计培训方案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学环节紧凑,保证知识容量,还应该注意选取教师们喜欢的、有趣的教学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5)技能类培训关键在于培训后的应用,要防止出现“学着激动,学后不用”的现象。因此,培训后应有相关的后续措施作为培训延伸,保证学以致用,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上述调研,我们初步确定了培训的基本思路。即专家引领: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革;头脑风暴: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技术;主题研究:小组合作应用技术完成作品;成果分享:展示学习成果,感悟技术的魅力。
2.两校联动,采取任务驱动式的培训模式
按照课程设计需要,本课程共20学时(2学分),主要针对来自两校各40名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采取封闭培训的形式,打乱学校分组,每组由1名技术指导全程陪同,通过完成主题为《我眼中的秋天》或《我眼中的微幸福》的作品创作,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交叉分组,提升校际教师协作和沟通能力。两校交叉分组,8人一组,自选组长,要求每人能够应用一种新技术(技巧)体现在作品中。
(2)技术应用头脑风暴,强化技术应用理念。在集中培训阶段,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工程师介绍的典型应用集锦,帮助教师们开阔思路,了解平板电脑的主要功能和在教学中的常见应用形式。
(3)合作学习,开展技术应用实践。各小组按照研究模板提示,确定研究实践主题,并完整记录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责任明确到人,每组安排1~2位专业人员指导技术难题,教师们探索制作技巧,集中集体智慧,最终按要求完成作品。
(4)作品展示,分享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各小组展示最终完成的作品,要求介绍作品涉及的各项技术,并诠释作品寓意和作品的形成过程,由专家和领导形成评价小组为小组汇报打分。
构建技术培训中的“云”课程的探索
在这里,我们借用热门的“云”概念,以本次新技术应用培训为例,介绍教育技术培训中的“云”课程。我们认为,如果把政策推进比作太阳,学校信息化应用就是江河,应用产生的问题通过“蒸发”并汇聚成课程需求,那么教师培训便是高空漂浮的那朵白云,如何让需求成雨翻落到地面,进一步补给江河,形成良性的生态圈,“云”课程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1.选题来源于需求
首先,朝阳区数字化校园试点项目的有序推进,教育投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需要以实际应用的效果来验证。其次,要将iPad有效应用到课堂上,教师还有很多技术障碍亟需解决。比如,如何和现有的多媒体环境融合、有哪些iPad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可供借鉴、如何使用学科必备应用软件等。
2.将技术学习放置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本次培训活动中,我们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将教学的研究和技术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应用层次的技术训练直接作用于管理和教学的场景之中。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将转化为教学的改变,从而使技术的学习层次不局限于学习技术的操作,这种学习体验可以直接迁移到教学实践之中。
3.采取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图
(1)创设情境。通过开展技术进入课堂头脑风暴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员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应用联想,唤起学员原有认知结构中对iPad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员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激发其学习新技术并尝试实践应用的欲望。
(2)确定问题(任务)。淡化学员的学科差异和学校差异,选择与当前环境和心境相关的主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现实问题使学员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问题的解决又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合作完成任务。技术指导全程跟踪,并不是直接告诉学员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强调发展学员的 “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员挑战新技术。同时,倡导学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员是否完成当前任务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另一方面是通过作品展示环节,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几点思考
1.任务选择和驱动力相互配合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选择了开放性的问题,旨在拓展学员思维空间,鼓励学员应用不同的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分析和说明问题,多方寻求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学员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遇到思维盲点和技术难题,小组共同讨论分析,技术指导提供解决思路,及时跟进,于是学习得以快乐前行,再遇到问题再解决,如此周而复始,直至任务达成,学员摸索出一套对自己来说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迁移便不成问题了。
2.引入竞争机制
除了用任务有效地驱动学习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参与也无形中激发了学员的表现欲,同时两所学校的交叉分组,也有效激发了学员的竞争意识,学习的驱动力便更大了。
3.建立长效促进机制,研训一体
伴随社会发展进程及新型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与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变迁。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教育教学,这不是教师本身就可以达成的实践过程,而应回归到信息化应用生态圈的建设问题。
(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首先是信息化应用的助推器,必须采取一定的政策扶持手段,推动课堂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2)实践产生疑问,疑问产生再学习的需求。培训方要能够通过有效渠道收集这些需求,提炼共性问题和急于解决的难题,构建教师培训课程。教师培训应该有的放矢,切实推进,对症下药。
(3)后期推进则需要学校和科研专家团队的介入,通过专题研究、成果物化等手段保证培训后成果的推广。
如此周而复始,一个信息化应用的生态圈才算形成,换句话说,如能构建出这样的生态圈,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效果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传统的教师培训大多是专家讲、教师听,尤其是教育技术和技能类的培训,过多地强调技术,与实际教学工作缺少结合。在培训中,教师的学习是被动的,难以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技术类培训应该如何开展一直是困扰教师培训者的问题之一。数字化学习不仅带来教学形式的改变,也让我这个技术类培训者开始用数字化学习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创新问题。
1.直面需求,探求模式创新
配合iPad互动教学项目的推进,我们针对朝阳区已经配备iPad的两所学校就新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教师们反映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有以下几点。
(1)很多教师感觉iPad的操控性和娱乐性较好,但对如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感到迷茫,教师们都想多看、多听一些已经成功的研究案例。此外,并非所有教师都对iPad应用感兴趣。
(2)调研中发现,教师们希望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做中学”;同时,教师认为技术学习需要连贯性,因而希望有集中的学习时间,并且尽量避免其他杂事的影响。
(3)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自己却很少有这种亲身经历。我们认为,通过在培训中体验合作学习,对于教师今后组织教学大有益处。
(4)有些教师反映,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数不胜数,但多数效果不佳。所以,在设计培训方案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学环节紧凑,保证知识容量,还应该注意选取教师们喜欢的、有趣的教学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5)技能类培训关键在于培训后的应用,要防止出现“学着激动,学后不用”的现象。因此,培训后应有相关的后续措施作为培训延伸,保证学以致用,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上述调研,我们初步确定了培训的基本思路。即专家引领: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革;头脑风暴: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技术;主题研究:小组合作应用技术完成作品;成果分享:展示学习成果,感悟技术的魅力。
2.两校联动,采取任务驱动式的培训模式
按照课程设计需要,本课程共20学时(2学分),主要针对来自两校各40名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采取封闭培训的形式,打乱学校分组,每组由1名技术指导全程陪同,通过完成主题为《我眼中的秋天》或《我眼中的微幸福》的作品创作,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交叉分组,提升校际教师协作和沟通能力。两校交叉分组,8人一组,自选组长,要求每人能够应用一种新技术(技巧)体现在作品中。
(2)技术应用头脑风暴,强化技术应用理念。在集中培训阶段,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工程师介绍的典型应用集锦,帮助教师们开阔思路,了解平板电脑的主要功能和在教学中的常见应用形式。
(3)合作学习,开展技术应用实践。各小组按照研究模板提示,确定研究实践主题,并完整记录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责任明确到人,每组安排1~2位专业人员指导技术难题,教师们探索制作技巧,集中集体智慧,最终按要求完成作品。
(4)作品展示,分享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各小组展示最终完成的作品,要求介绍作品涉及的各项技术,并诠释作品寓意和作品的形成过程,由专家和领导形成评价小组为小组汇报打分。
构建技术培训中的“云”课程的探索
在这里,我们借用热门的“云”概念,以本次新技术应用培训为例,介绍教育技术培训中的“云”课程。我们认为,如果把政策推进比作太阳,学校信息化应用就是江河,应用产生的问题通过“蒸发”并汇聚成课程需求,那么教师培训便是高空漂浮的那朵白云,如何让需求成雨翻落到地面,进一步补给江河,形成良性的生态圈,“云”课程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1.选题来源于需求
首先,朝阳区数字化校园试点项目的有序推进,教育投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需要以实际应用的效果来验证。其次,要将iPad有效应用到课堂上,教师还有很多技术障碍亟需解决。比如,如何和现有的多媒体环境融合、有哪些iPad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可供借鉴、如何使用学科必备应用软件等。
2.将技术学习放置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本次培训活动中,我们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将教学的研究和技术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应用层次的技术训练直接作用于管理和教学的场景之中。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将转化为教学的改变,从而使技术的学习层次不局限于学习技术的操作,这种学习体验可以直接迁移到教学实践之中。
3.采取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图
(1)创设情境。通过开展技术进入课堂头脑风暴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员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应用联想,唤起学员原有认知结构中对iPad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员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激发其学习新技术并尝试实践应用的欲望。
(2)确定问题(任务)。淡化学员的学科差异和学校差异,选择与当前环境和心境相关的主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现实问题使学员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问题的解决又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合作完成任务。技术指导全程跟踪,并不是直接告诉学员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强调发展学员的 “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员挑战新技术。同时,倡导学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员是否完成当前任务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另一方面是通过作品展示环节,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几点思考
1.任务选择和驱动力相互配合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选择了开放性的问题,旨在拓展学员思维空间,鼓励学员应用不同的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分析和说明问题,多方寻求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学员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遇到思维盲点和技术难题,小组共同讨论分析,技术指导提供解决思路,及时跟进,于是学习得以快乐前行,再遇到问题再解决,如此周而复始,直至任务达成,学员摸索出一套对自己来说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迁移便不成问题了。
2.引入竞争机制
除了用任务有效地驱动学习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参与也无形中激发了学员的表现欲,同时两所学校的交叉分组,也有效激发了学员的竞争意识,学习的驱动力便更大了。
3.建立长效促进机制,研训一体
伴随社会发展进程及新型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与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变迁。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教育教学,这不是教师本身就可以达成的实践过程,而应回归到信息化应用生态圈的建设问题。
(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首先是信息化应用的助推器,必须采取一定的政策扶持手段,推动课堂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2)实践产生疑问,疑问产生再学习的需求。培训方要能够通过有效渠道收集这些需求,提炼共性问题和急于解决的难题,构建教师培训课程。教师培训应该有的放矢,切实推进,对症下药。
(3)后期推进则需要学校和科研专家团队的介入,通过专题研究、成果物化等手段保证培训后成果的推广。
如此周而复始,一个信息化应用的生态圈才算形成,换句话说,如能构建出这样的生态圈,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效果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