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媒体融合,创出地方特色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传媒的“两微一端”时代,处于我国电视传媒最基层的区县级电视台不甘现状,挖潜力,求转变,积极建立自己的“两微一端”平台,谋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红塔区电视台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以“地方特色”的内容打出新媒体宣传的“品牌”,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全能型人才”,为实现新媒体新闻生产奠定基础,为迈进传统媒体“两微一端”时代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区县级电视台;媒体融合;两微一端;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152-02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媒体界的广泛应用,诞生了更多的媒体形态。这些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以其快捷方便、海量信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互动性等优势迅速吸引了众多的受众。人们把它定义为新媒体。目前新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移动新闻客户端。众多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央视有“CNTV”客户端、“央视新闻”等多个微信公众平台,《云南日报》有“云报”新闻客户端,《玉溪日报》有新闻客户端、《玉溪发布》《在玉溪》等多个微信公众平台。“两微一端”几乎成为了传统媒体的“标配”。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下,作为我国传统媒体最基层的单位——区县级电视台,也开始了积极尝试与新媒体的融合。我国区县级电视台数量最多,但其覆盖范围却是最小的,一直受困于采访范围和传播途径的限制。在媒体融合时代,区县级电视台正在把区域弱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建立“两微一端”来实现自身发展的突破。
  红塔区是云南省玉溪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塔区电视台成立于1985年,是當地最早的电视媒体。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在广电方面的一些改革,红塔区电视台的工作范围现仅限于1 00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电视台的记者一直苦于采访范围窄、播出范围小等“困境”。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困境”更为紧张。现在,玉溪市范围内有市级、区县级电视台共九家电视媒体。借“融合”之风,各区县电视台都开始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之路,寻求更广阔的发展道路。2017年初,通海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通海掌上电视”上线,随后玉溪市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哇家玉溪七彩云”上线。借鉴两家兄弟电视台的成功经验,红塔区电视台开始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式。2017年2月,在红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塔区电视台建立“新媒体部”,开始创建微信公众平台。
  1 构建融合平台,实现相互支持
  在技术与资金都保障的情况下,注册并建立“两微一端”平台并不是难事,重要的是平台的运作与管理。红塔区电视台的“新媒体”部负责新媒体的宣传推广及运作,并统筹与单位中各个业务部门的运作,为下一步的新闻节目推送做好准备。目前,红塔区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建立,并借助电视传播平台,开始前期的宣传工作。每天在电视节目中增加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方便观众扫描并关注。这可以让原来的电视观众尽可能地关注到微信公众号。现在,该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以电视台制作的新闻及栏目为推送内容。受众在进入微信平台后,搜索红塔区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直接点开收看。每一次对微信公众号的点击,红塔区电视台就得到了一次更广泛的宣传。这让深受“地域局限性”的电视台借助着“网络传播优势”的微信公众功能拓展了发展之路,而电视台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让其微信公众平台也具有了一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从深层次的发展来看,融合不是简单的让电视台如何融入新媒体,而是如何借助着这个平台,电视台能在网络时代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对于在当地一家有着一定影响和权威性的红塔区电视台来说,“融合”更应该是两者的“兼收并蓄”,而并非是“厚此薄彼”,既要走好“融合”之路,办好“两微一端”,又要坚守住电视传媒的宣传阵地。
  2 探索融合方向,以特色创品牌
  基层媒体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色,就是最接近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基层媒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泉。“地方特色”是区县级电视台的办台特色,也是其做新媒体中最大的“宝藏”。地方电视台资金与人员有限,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设置上还比较简单。如“通海掌上电视”就仅仅只有新闻和栏目两个内容,其他几个仅有标题,还没有内容。现在红塔区电视台的微信平台也只构建起了“新闻”“栏目”“专题”等几个标题,而内容则完全来自电视节目。其中“新闻”节选电视台中重要的新闻节目,把“引语”编辑成文字,然后上传视频。而“栏目”与“专题”则是电视台节目的全套上传,实现了电视节目的“边走边看”。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红塔区电视台将逐步实现微信新闻的采写和制作,让它更适合于网络时代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同时在内容上还可以逐步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定制化服务内容,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受众的个性化定制
  服务。
  “地方特色”是区县级电视台立台之本,也是新媒体的“特色品牌”。红塔区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哇家红塔区”——“哇家”是玉溪方言“我家”的意思,地方标志强。现在,微信平台内容节选的是红塔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新闻事件、突出人物,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等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比如《红塔新闻》及自办栏目《哇家玉溪》。这些原创节目个性突出、亲民、接地气,深受本地受众的欢迎,在微信上也具有一定的点击率。下一步,红塔区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计划要实现“新闻自产”,让新闻信息的推送做到与事件的实时、同步,在第一时间共享到微信公众平台,吸引广大受众,制造舆论热点,提高收视率,提升本台的网络知名度。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可以让电视台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进行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哇家红塔区”微信公众平台也将扩展构架,把本地区的历史、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等素材,以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具有新媒体特色的形式推送出去,把“哇家红塔区”打造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宣传标签,把地方特色变成网络时代的优势。   3 全员转型,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
  新媒体平台是区县级电视台自身发展壮大的一项优质资源,新媒体上除了共享电视台节目外,还要具备自主生产能力。新媒体新闻可以做到实时、同步,在“两微一端”吸引广大受众,制造舆论热点,提高收视率,提升电视台的网络知名度。
  实现新媒体“自主生产”,就需要相应的采编人员。“两微一端”媒体记者在具备传统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具有新媒体操作能力,比如有一定程度的图片处理、视频录制,甚至还要一定的网页编写能力。其具有的新闻敏感性,要能对海量的社会新闻、网络新话题等内容,进行快速地筛查,把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及时地编辑、推送出去。其还要有较强的編辑策划能力,能采写、编辑出具有新媒体时代“信息消费”特色的宣传内容。现在记者们都是手拿手机、肩挂相机或摄像机,“身兼数职”,同时完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新闻的采访与制作。红塔区电视台人员有限,只能因地制宜,进行全员转型,积极做好全员的培训和学习,让原有的电视台业务人员尽快掌握新媒体业务,成为既能驾驭传统媒体的运作、也能对新媒体的操作得心应手的全能型人才。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融合发展可以让传统媒体焕发出新的生机,让新兴媒体有了坚强依托,两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在新闻竞争中形成更强大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实现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目的。”作为与广大老百姓最贴近的区县级电视台,其与新媒体的融合,更显意义重大。现在,红塔区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平台刚刚开始运作,迈出了“两微一端”时代的第一步。将来“两微一端”平台构建完成后,记者在采访一条新闻时,在确认新闻事件真实性后,首先发微博。然后可以撰写或制作短小视频发在微信公众平台或移动新闻客户端上,而更为完整的电视新闻、专栏节目将在电视台节目频道上播出后,再上传至其网站。那时,电视台“两微一端”与电视频道将形成一个立体播出框架,让人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接收到本地的新闻信息,红塔区电视台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洪昕.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之路——以厦门市海沧区广播电视台发展为例[J].东南传媒,2015(8):66-68.
  [2]胡晓.浅析新闻媒体的“两微一端”之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5(7).
其他文献
摘 要 着重阐述融媒体时代,地方台广播寻求新的突破,立足本地融合创新经营美食节目,并就新时期融合发展广播节目的运营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 立足本土;内容决胜;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28-02  新时期,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阶段,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传统技术狠狠地甩在后面。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要代表的政务新媒体以其传播载体、传播方式上的天然优势,在推动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湖北发布”网络平台为例,从导向管理、内容建设、互动拓展等方面解析了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基本路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政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期刊
摘 要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综合工程,而大众传媒作为这个工程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城市形象的建构,同时还决定着城市形象的传播,在塑造人们对某个城市形象的主观认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广西新闻网策划制作的专题《朋友圈里的新闻“桂菜”:H5版城市名片展播》为例,基于“互联网+城市形象”,分析移动互联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探索运用HTML5新技术的力量塑造广西城市新形象。  关键词 H5微场
期刊
摘 要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工业时代的大眾传播帮助人们拓展了信息的扩散潜力,信息传递不受参与者在场与否的影响,传播时空得以延展。然而,这种延伸并非是沿着技术单维度的线性发展,互联网环境下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媒介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媒介融合不仅强调技术平台整合以加强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复制了原始传播交流媒介的模式,重获人际传播中互动与多元化的特征,呈现了传播“人性化的回归”。纪录片《穹顶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转型,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透在新闻行业的方方面面,新闻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转型,对新闻从业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接收新知识、新技能,又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文章以澎湃新闻对“5·23上海中环交通事故”报道为例,探究融合媒介背景下的新闻职业素养。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职业素养;澎湃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3-0083-0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脚步日益加快的背景之下,媒体行业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相继出现和广泛普及之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媒体,在推动传媒业态进行改变创新的同时,也对新闻编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传媒业态变化下做好新闻编辑工作也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一大话题,在此背景之下,文章通过对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为新闻
期刊
摘 要 从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式全媒体新闻中心”上线使用,到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通过“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河南大象融媒“打造24小时‘新闻中央厨房’、向受众奉送‘新闻盛宴’”,再到现如今传统媒体不断整合媒体资源,内容生产从原创走向聚合,内容生产者不断多元化。可以发现,传统媒体在打造各自中央厨房模式的实践中,平台化思维逐渐增强。  关键词 全媒体新闻中心;中央
期刊
摘 要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把关行为进行研究,选取澎湃新闻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016年10月澎湃新闻的部分首页新闻作为样本,通过新闻主题、新闻来源、首发媒体平台的维度来探究“把关人”的偏向性。研究发现,澎湃新闻在新闻主题上对时政新闻的偏向性很高,这符合其自身的媒体定位,在新闻来源上原创比例较高,同时对中央媒体的转载较多。此外,在新闻的首发媒体平台选择上,澎湃新闻更多偏向线上消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来,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剧,在当前融媒环境的大趋势下,国内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越发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愈发关注网络综艺节目的鲜活特色进行元素移植,电视节目的制作人也不再安于传统电视媒体的稳定环境,大批电视制作人转战互联网,一批优秀网络综艺节目的成功,给未来的综艺节目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媒介融合;“网络综艺”;
期刊
摘 要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随着内容营销在广告传播行业的兴起,微电影作为一种更加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消费的内容载体,传播影响力愈增,商家开始重视微电影的广告传播与品牌营销价值。2011年首届微电影节金瞳奖诞生,众多商业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兼具广告、品牌的传播效果,征服了广大受众。那么,成功的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