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谱华章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
  他,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总设计师;
  他,是鸦片战争海战馆的总设计师;
  ……
  他,就是我国建筑事业的泰斗人物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被誉为“中国馆之父”、“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的何镜堂。
  2012年7月,我应邀到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与传播》的演讲,期间,因我的著作《情系科学家》拟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遂前往该出版社,见到了总编辑潘宜玲和《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的主编周莉华。她们建议我去采访一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何镜堂,并把有关采访内容收录进《情系科学家》一书,对此,我欣然答应。
  在潘宜玲、周莉华二人的帮助和约请下,7月19日上午9时,我前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拜访何镜堂教授。何镜堂教授站在大门迎接我的到来。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在他的会客厅,从人生成长到学习经历,从出国时总喜爱拍摄世界各地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遗址,从中国城市发展到国外建筑的保护,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知不觉中,我们竟聊了3个多小时。走时,何镜堂教授送了我3本他本人著作的图书。
  此刻,怀着崇敬之心,写下这篇小文,以飨读者。
  人生之旅
  何镜堂,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小时候,何镜堂最喜欢的事莫过于背上干粮和画板跟着哥哥去野外写生。家乡那玲珑的小桥、潺潺的溪流、郁郁葱葱的树木构成一道道迤逦的岭南风光,在绘画中,他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他渴望当工程师。听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这令他非常向往,并于日后报考了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用他自己的话说:“从那时起,我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这个专业,特别爱。”
  缘于对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专业的浓厚兴趣,何镜堂大学毕业时又报考了研究生,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第一批正式报考的研究生。他把对建筑专业的酷爱全部倾注在刻苦学习上,每天速写本不离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抓住空闲认真练笔。一个小例子将他的好学与勤奋表现得淋漓尽致:1964年,他到北京为毕业论文搜集资料时,找到一份很切题的英文资料,便决定全文抄录。可没有桌子怎么办?他就靠在床边,花了整整3天把一本58页的英文资料图文并茂全部抄画了下来。
  1965年研究生毕业时,何镜堂27岁,正是英俊青年,意气风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经过多年的潜心深造,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期待着振翅远飏,在高天阔地里施展自己的才智。可“文革”不期而至,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的他,转眼开始了插队落户的生涯。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常常偷偷看一些建筑理论的书,并悄悄买来4分钱一张的白纸,深夜独自在房间里练习画设计图。至今他仍感激那段艰难岁月,没有厚积就没有薄发。
  1973年,何镜堂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工作。1976年“文革”结束后,国家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归队的政策要求。不久,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建设经济特区。参观过深圳之后,何镜堂被改革开放最前沿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深深感染,他感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1983年,征得夫人的同意后,他们举家南迁,回到了广州,回到了母校华南工学院。那一年,他已45岁。人们常说“三十而立”,何镜堂说“我要五十而立”,他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何镜堂刚刚回到母校,还没安顿下来,院长陈开庆就告诉他,深圳科学馆要举行设计竞赛,这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工程项目,但时间只剩下短短的3个星期,不知他能否参加。当时托运的行李还未到,全家住在潮湿闷热、多蚊虫的招待所,何镜堂马上与夫人商量参加设计竞赛的事。夫人李绮霞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她毅然支持丈夫迎接回归后的第一个挑战。经过近20天的日夜奋战,何镜堂和夫人全力以赴,把十几年来的热情,以及当时吸收的国外先进理念全用到了设计之中。方案送到深圳,市政府当晚就决定采用。建筑事业的头炮由此打响了。从此,他经由漫长逼仄的通道,进入豁亮的厅堂。
  “我这个人,人生关键的每一步,都有计划,有定位。”从这个项目开始,何镜堂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任何一个重要设计,都要作专题设计,都要出精品,都要写学术论文,并在中国最好的建筑杂志上发表。
  不久,关于深圳科学馆项目设计的论文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这是何镜堂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勤奋和卓识,走出了一条将设计、研究、建筑三者相结合的道路。
  从1989年开始,何镜堂被学校任命为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1992年任院长,1994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1999年,何镜堂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迎来了人生的第三次转折。虽已年届花甲,但何镜堂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大设计招标现场,仍然活跃在建筑施工现场。
  “东方之冠”
  世界博览会,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万国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万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场馆设计历来是世博会的重头戏,每一届世博会的主办国都希望通过建筑来展示自己当时文化与科技的最高成果,并希望这种永久性建筑能够最终代表自己国家的形象。伦敦的水晶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西雅图的太空针塔……一个又一个传世建筑,为世博会主办国赢得了无数荣耀与自豪。黄浦江畔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政府主办的全球盛会。作为上海世博会“一轴两馆”的永久建筑之一,中国馆无疑是上海世博会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国家名片”。
  2007年4月25日,上海向全球华人设计师发出邀请,希望为中国馆征集评选出一个能够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方案。何镜堂出席了那天的新闻发布会。其实,何镜堂内心深处一直有个遗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场馆,特别是像奥运会国家体育馆这样的大型建筑,都是由外国人设计的。所以,他不愿放弃在世博会上展示中国建筑师才华和智慧的机遇。这时的何镜堂,年近七旬,本该静下来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但他却披挂上阵,角逐世博中国馆设计。   最初,何镜堂与他的团队人员提交了3个初步方案:一是“东方之冠”,二是“江南园林”,三是“万事如意”。有道是好事多磨,团队日夜苦战两个月后,这3个设计方案被送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参加初选,结果在参加角逐的344个方案中,这3个方案均名落孙山,连前20名都没有入围。万幸的是,后来评委们对初选出的前20个方案都不满意,干脆将所有的参赛方案重新复审了一遍。正是这次复审,让“东方之冠”脱颖而出,入选8个入围方案。
  2007年9月,“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通过评审组严格评审,最终成为竞赛方案第一名。何镜堂中标并担纲总设计师,主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工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馆必须是中国的!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究竟用什么才能既表现中国的历史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特征呢?——中国红!何镜堂抓住了3点: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民族特色、体现当今中国的气质与气度。他和团队拿出的方案是一个令人惊艳的大红色斗拱。在黄浦江畔眺望世博会中国馆,人们可以看到,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形成“东方之冠”的主体造型;而地区馆则水平展开,形成华冠庇护之下层次丰富的立体公共活动空间,并以基座平台的舒展形态映衬国家馆。国家馆整体以大气的建筑造型整合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传承经纬网格的传统建造文化;地区馆建筑外壁镌刻叠篆文字,传达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整个中国馆成功诠释了中国文化的时代精神,展示了盛世中华的形象,成为凝炼中华文明的丰碑,引领了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全社会取得重大而广泛的影响。对于国家馆的外形,有人说酷似中国古代的斗拱,有人说像一顶官帽,何镜堂本人则倾向于像一个粮仓,寓意“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杰出成就
  何镜堂长期奋斗在建筑设计领域,是岭南建筑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及其理论工作,设计出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引领当前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过去,建筑界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工作较偏重于传统的探索及岭南园林的研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及新的建筑类型、新的功能的出现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何镜堂在继承岭南建筑传统的同时,着重研究岭南新建筑的创作,通过一批项目的创作实践,深入研究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探索建筑与环境,造型与功能,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协调、沟通和统一,形成“岭南物色”、“综合性”、“实践性”等显著特点。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和杰出成就有:
  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两观”指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其中,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该理论成功指导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建筑创作和规划设计实践,屡获佳绩,在建筑界得到广泛认可。以该理论为基础,何镜堂发表了学术论文55篇,出版专著5部。
  第二,何镜堂作为卓有影响的建筑大师,在设计实践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主持设计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由他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或复杂的工程有200多项,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8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4项;省部级以上奖项30多项。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创作大奖评选中,何镜堂主持的作品有13项获奖,成为建国以来获奖最多的建筑师。2001年,何镜堂获得了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第三,何镜堂作为当代岭南建筑学界的旗帜性人物,为广东省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具有突出社会影响的重要公共建筑,包括珠江新城西塔、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都会广场及市长大厦、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等,为广东省的建设和建筑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何镜堂长期致力于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超过100所校园规划设计竞赛中中标,包括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著名院校。许多校园已建成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
  为师之乐
  何镜堂重视自己“以身为范”的楷模作用,同时,他也不断汲取新知识、新理念,给学生尽可能丰富和新颖的专业教育。
  他认为,对建筑师的培养,也包括德和能两方面。他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视之为最根本的基本功。他引导每个学生在从事创作的同时认真思考“我们是怎样从事建筑创作的”?每个项目,从开始定位、中间取舍,到最后构思成形是怎样一个思维过程?他让学生和他一起投入到建筑设计创作中,在实践中感受真谛。
  1996年,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建筑设计专业的博士点,何镜堂成为建筑设计理论专业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重点研究民用建筑创作,特别是岭南地区新建筑创作,发挥产学研“三结合”的优势,走建筑设计与培养学生相结合的道路。
  在何镜堂看来,集中培养人才与不断地出成果,这两个方面是不矛盾的。自从当上博士生导师后,何镜堂就一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边搞建筑创作,把研究生的教学与出高质量的设计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亲力亲为,不断组织多个创作组,形成良好的创作环境。他还善于把发挥技术骨干技术全面、有较丰富设计实践经验的优势与发挥年轻技术人员思路宽、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优势密切结合,起到取长补短,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作用。正是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创作氛围中,创作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项目,并在设计竞赛中屡屡获奖,诸如东莞城楼文化中心、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及近期获奖的顺德职业学院、佛山大学、东莞城市中心住宅区等。   “大学生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的特点。”每年新生入学,何镜堂的第一句致词便是:“要做设计,首先要学会做人。”他认为,现在是人才之争、教育之争的时代,社会要求大学培养的是开拓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而具体到建筑学,人才培养方式又在共性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专业特点。“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要给人以熏陶,要求知识面广,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方方面面都会影响设计师。面对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设计师就要懂得建筑‘哲理’,知道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怎么定位。”
  在教学中,何镜堂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视之为最可贵的专业素质。硕士研究生黄沛宁说:“何教授总是给我们很多机会去大胆创新,然后再一起讨论。对于学生的创意,他总是十分呵护。他认为学生的每个创意都有理由,不能断然否定,应启发他们去探讨是否合理。”
  与学生讨论时,何镜堂有句口头禅:“这是我的想法,并不局限你们,你们可以放开想。”他警惕着不让自己成为拦截创新思维的堤坝。在他的团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推翻导师意见。正因为他成功营造了这种“头脑风暴环境”,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才不断被激发。
  何镜堂认为,建筑设计师是艺术家、工程师素质兼备的综合性人才,要善于从各种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还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一个建筑是100分的,即使是大师的作品,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文化底蕴、心境、看法不同。建筑和纯科学不同,不是简单的1 1=2,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时,由于南方和北方不同,水边和山边不同,何镜堂要求学生拿到设计项目后不要先忙于设计,而是首先找准定位,每个题目要解题,找出有共性的东西。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何镜堂确立了独具一格的建筑观——“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在何镜堂看来,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学问,学建筑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何镜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强调团队作战。每当面对新的项目,他都会安排两个有经验的教师和两三个青年学生组成一组,第一次课,先分析建筑的共性,再分析个性,找答案;第二次课,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分别放开来讲,让大家充分交流、讨论,最后发展成自己的思想成果;第三次课,再把修正过的方案不受任何束缚地拿出来讨论,并根据大家讲的情况归纳出2至3种组合;第四次课,按照组合的小组意见继续深化方案,予以个别指导;到了第五次课,老师定下项目设计基调,进行下面的设计细化。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竞争、严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何镜堂及其工作团队也成为国内最团结、最成熟、最活跃的设计集体之一,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创作平台和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设计品牌。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用实践作品打破国外大师的垄断,坚持走中华建筑科技繁荣之路。
  何镜堂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领衔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建筑学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等。培养了博士研究生50名、博士后5名、硕士44名,其中9名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有的已晋升教授、院长、总建筑师,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主要骨干力量。他本人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
  如今,何镜堂仍勤奋工作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以他活跃的学术思想和开拓创新精神,带领研究团队积极地投入到当代建筑理论创作和实践中,为提升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水平,弘扬中国建筑文化作出新贡献。
  从技术员——建筑师——高能建筑师——教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跨越,一步一次攀登。由何镜堂主持设计的一幢幢造型别致,形态、神韵各异的高楼大厦,就是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诚敬业和永不满足的创作激情,谱写出来的新篇章。文
其他文献
第二天决赛,下起了蒙蒙细雨。虽然空气湿润,但我感觉决赛现场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每个人都像搭在弓上的箭,随时待发。我想:我以全场第三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发挥好了,说不定能拿冠军呢!  决赛分3轮进行,分别是12进6,6进3,3进1,第一名获一等奖,第一轮被淘汰的6人获三等奖,第二轮淘汰的3人以及最后一轮淘汰的2人获二等奖。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我这次抽到的依然是6号台。首先是填空题,一共10道题,满分
在晚清重臣曾国藩众多的后裔中,有一位曾经怀抱着教育救国梦想远渡重洋赴英国求学,归国后又发誓“终身不嫁”,矢志投身教育救国的女教育家,她便是曾国藩的长重孙女——曾宝荪。  曾宝荪,字浩如,号子芳,1893年2月29日出生于北京。祖父曾纪鸿,为曾国藩次子;父亲曾仲伯,为曾纪鸿长子。曾仲伯23岁中进士,入翰林,是当时翰林院中一位最年轻的供职者。他是梁启超多次提到的“诗界八贤”之一:他还加入过康有为和梁启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31年11月,黑龙江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马占山将军率领守军奋起反击日本侵略者,以江桥抗战率先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后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东方战场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皎洁的月光洒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显得异常静谧,秋风萧瑟。沈阳城北
知识贴纸  恐龙蛋有椭圆形和球形两种,直径从2厘米到50多厘米不等。  知识贴纸  恐龙蛋在很多情况下是靠太阳照射及沙土的热量来孵化的。  知识贴纸  孵化温度大于等于34C時,鳄鱼新生儿全为雄性,科学家推测恐龙也应有类似的现象。  纵深阅读:世界上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绝大多数都来自白垩纪晚期,其他时代的恐龙蛋化石很少见,难道是被人偷去做蛋炒饭吃掉了?化石蛋也没法吃啊!细心的地质学家研究后推测出,
一位世纪老人,先后见证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港澳回归和新世纪的到来……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    近之先生与党同心  做党诤友      程思远,字近之。近之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抗战期间,他多次与周恩来接触,深受其影响。抗战结束后,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热忱欢迎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夕阳落在一座农舍上。  农舍里有一间蚕房,蚕房里架着层层叠叠的竹匾,竹匾上扭动着千万条通体发亮的春蚕。千万条春蚕抬高自己的脑袋,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正“嘁嘁喳喳”,相互道别着。是啊,到了吐丝结茧的时候了。这茧一旦结成,他们就会被送到剿丝厂,生命便从此终结了。  暖洋洋的蚕房里,夕阳的余辉从屋檐的一道缝隙里探进身来,金色的光芒恰巧落在一条发育不良的蚕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正是这缕阳光启迪了他浑
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直至崇祯末年(1644年),持续时间长达270多年。瑶民在韦公广、覃公专、蓝受贰、侯大狗、侯公丁等首领的领导下,“啸聚万余之众”,大大小小武装起义数十次,其中较大规模起义达14次之多,迫使明王朝先后派遣韩雍、王守仁、蔡经、陈金等数十名御史、总督、总兵领兵60万前往大藤峡地区进剿,损兵折将逾20万,瑶民被杀10万多人,被俘3万多人。大藤峡瑶民起义反抗封建
历史上最早描绘香港风貌的诗是哪首呢?应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816年的《沓潮歌》:“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沓潮。”所谓“沓潮”,指前潮未尽退时,后潮又因风迭至的潮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贬官岭南,写了《赠别元十八协律》:“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涛没。”两首诗中都提到的“屯门”,正是我们熟悉的屯门。屯门地区因紧扼珠江口外交通要冲,自南北朝起,凡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商旅到中国贸易,必经屯
夏季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古人在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等消暑设施的情况下,只能或栖于遮阳处,或躲于树荫下,或倚靠水畔旁,或走入深山中,采用自然条件进行纳凉。而古代文人,尤其是宋代文人筆下关于消夏避暑的诸多诗句,咏诵之时,会给人们带来丝丝清凉。  北宋文学家秦少游有一首诗的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其首句用“携”“来”“追”三个动词,逐级递进地表
冯瑞钊(1923-2017),字映光,号剑,广西蒙山县人。1939年春,考取湖南长沙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办的无线电专科学校无线电专业。1941年提前毕业,分配到驻湖南岳阳地区陆空军无线电第六总台第一台服役,跟随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司令部抗击侵华日军,参加过1941年至1944年的长沙会战。身为报务员,他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1946年,获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颁发的军功奖章1枚和军功奖状1张。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