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不断强化对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和财务监督,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形成财务管理新思维,实现单位的社会效益。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对与之配套的政府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显现,社会利益分配关系逐步变化调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等社会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对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亟需形成财务管理工作新的思维,从而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维转变的基础性条件分析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近年来一直是按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预算编制与执行,国家前些年也颁布了《预算法》来规定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但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到位。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的具体编制管理方面不够科学,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程序简单、工作仓促,使预算缺乏相应的高度,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二是预算的过程控制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在加强财务预算资金执行管理方面也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结合实际不够,从而导致财政资金未能精确使用,支出预算控制不严,经费开支不严谨,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仍有发生。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使用管理过程中没有正确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对财务项目预算资金管理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的风险监管和绩效考核。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没有适应新形势
一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以及行政工作者、财务管理者对单位财务管理缺乏制度规范意识,虽然目前法治政府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被摆到了较高的层次,但很多地方、很多部门仍旧没有真正把法律法规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提到应有高度。部分管理者总认为只要不搞贪污腐败就行了,而没有意识到各项决策与财务工作的授权审批也是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典型的现象。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促进业务发展的观念尚未形成。从而导致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不是实现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地位,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做好日常工作的保障,实现专项经费的合理利用,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创造价值的根本体现。
(三)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
目前我国一些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工作仍延续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工作理念,财政资金管理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部分资金来进行管理,这两部分资金的使用一般分开核算,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导致预算内财政资金管理严格,而预算外资金管理松懈,使得事权和财权难以实现较好的统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地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视,专项经费项目越来越多,资金规模也不断加大,而落实这些专项经费的基层事业单位或相关组织由于人手、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对这些专项经费给予严格的管理,使得部分资金使用分散,无法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也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运转,社会效益也大打折扣。
(四)审计管理不严格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当前主要任务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尚未清楚认识到审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审计主管部门对于审计监督检查职能未能得到较好发挥。虽然现实情况确实是审计工作量日趋加大,但是客观上造成对于部分单位的审计弱化,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检查监管、执行相关财经纪律、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和监督都不够及时和严格,使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尽管违反了财经纪律却未能得到及时纠正,从而放纵了这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违法情况。另一方面,我國审计机关人员更新等原因,加之业务量越来越大,一些审计员对于较为深入的财务质量问题和隐藏的风险问题都不具备及时发现的能力,对重大风险评价和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不科学,实质性测试效果不佳,审计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这都不利于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形成再监督。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思维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预算管理,作为各项事业开展的主线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初步建立起部门预算基本框架,将每个部门所有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统一的预算编报制度要求和预算形式直接反映在部门预算中,预算编制形式、方法和预算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已逐步实行部门零基预算、全面预算、绩效预算。在基建预算项目方面,对其基本支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然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力安排资金投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体工作内容将不断丰富,财务预算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线,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检查监督预算执行、及时分析总结预算执行结果、预算绩效,从而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二)适应新形势,树立规范管理,为民理财的理念
一是要注重财务对事业单位业务职能的支撑。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也要求将粗放型财政管理模式转到能够适应国家公共财政的实际要求管理上来。二是要组织教育内部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逐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宣传学习《会计法》、《预算法》、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及操作准则和执行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坚决依法纠正和彻底排除杜绝不合法情况的发生。三是要真正认识到财务对行政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来合理编制预算,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财政资金,管好用好各专项资金,实现社会效益,促进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规范资金资产管理,用好用活国有资金资产
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一项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各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收支管理,一是建立包含《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多种管理制度在内的全面统一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得到规范、科学、有序运行。加强单位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人员监督制度,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同时加强促使并指导监督单位会计人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二是对国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制度,如今各个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结构变动越来越频繁,要继续加大力度规范管理内部固定资产,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固定资产模式转变的管理行为也要进行制度规范和监督管理,尽量消除违规事件发生。三是更加注重探索建立健全资产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针对资产产权所有者和实际资产占有者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前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部分。健全的国有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采购预算制度也是对固定资产预算进行有效科学管理的重要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综合利用率,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四)加强审计的管理与监督
要强化审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充分实现审计的再监督职能。一是各级政府要科学安排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项目,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中要逐步实现审计项目资料、审计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要始终将"审、帮、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二是对于重要资金项目的实施,从可行性决策研究讨论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必须严格接受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对一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决策执行过程和项目执行管理过程以公开、透明、民主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审计控制。三是结合本事业单位实际情况采取实行内部监督和外部部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构筑以“防”为主的事前事后控制管理体系,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明确行政审批和监督执行事项权限以及单位应当承担起的相关事项法律责任。
四、结语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规范工作将逐漸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各级财政、审计、事业单位协调配合起来,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严格按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做到各项业务的合纪合规,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以廉洁从业为基本出发点,才能真正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对与之配套的政府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显现,社会利益分配关系逐步变化调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等社会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对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亟需形成财务管理工作新的思维,从而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维转变的基础性条件分析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近年来一直是按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预算编制与执行,国家前些年也颁布了《预算法》来规定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但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到位。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的具体编制管理方面不够科学,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程序简单、工作仓促,使预算缺乏相应的高度,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二是预算的过程控制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在加强财务预算资金执行管理方面也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结合实际不够,从而导致财政资金未能精确使用,支出预算控制不严,经费开支不严谨,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仍有发生。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使用管理过程中没有正确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对财务项目预算资金管理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的风险监管和绩效考核。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没有适应新形势
一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以及行政工作者、财务管理者对单位财务管理缺乏制度规范意识,虽然目前法治政府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被摆到了较高的层次,但很多地方、很多部门仍旧没有真正把法律法规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提到应有高度。部分管理者总认为只要不搞贪污腐败就行了,而没有意识到各项决策与财务工作的授权审批也是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典型的现象。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促进业务发展的观念尚未形成。从而导致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不是实现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地位,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做好日常工作的保障,实现专项经费的合理利用,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创造价值的根本体现。
(三)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
目前我国一些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工作仍延续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工作理念,财政资金管理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部分资金来进行管理,这两部分资金的使用一般分开核算,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导致预算内财政资金管理严格,而预算外资金管理松懈,使得事权和财权难以实现较好的统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地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视,专项经费项目越来越多,资金规模也不断加大,而落实这些专项经费的基层事业单位或相关组织由于人手、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对这些专项经费给予严格的管理,使得部分资金使用分散,无法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也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运转,社会效益也大打折扣。
(四)审计管理不严格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当前主要任务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尚未清楚认识到审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审计主管部门对于审计监督检查职能未能得到较好发挥。虽然现实情况确实是审计工作量日趋加大,但是客观上造成对于部分单位的审计弱化,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检查监管、执行相关财经纪律、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和监督都不够及时和严格,使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尽管违反了财经纪律却未能得到及时纠正,从而放纵了这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违法情况。另一方面,我國审计机关人员更新等原因,加之业务量越来越大,一些审计员对于较为深入的财务质量问题和隐藏的风险问题都不具备及时发现的能力,对重大风险评价和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不科学,实质性测试效果不佳,审计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这都不利于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形成再监督。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思维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预算管理,作为各项事业开展的主线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初步建立起部门预算基本框架,将每个部门所有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统一的预算编报制度要求和预算形式直接反映在部门预算中,预算编制形式、方法和预算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已逐步实行部门零基预算、全面预算、绩效预算。在基建预算项目方面,对其基本支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然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力安排资金投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体工作内容将不断丰富,财务预算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线,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检查监督预算执行、及时分析总结预算执行结果、预算绩效,从而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二)适应新形势,树立规范管理,为民理财的理念
一是要注重财务对事业单位业务职能的支撑。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也要求将粗放型财政管理模式转到能够适应国家公共财政的实际要求管理上来。二是要组织教育内部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逐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宣传学习《会计法》、《预算法》、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及操作准则和执行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坚决依法纠正和彻底排除杜绝不合法情况的发生。三是要真正认识到财务对行政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来合理编制预算,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财政资金,管好用好各专项资金,实现社会效益,促进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规范资金资产管理,用好用活国有资金资产
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一项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各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收支管理,一是建立包含《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多种管理制度在内的全面统一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得到规范、科学、有序运行。加强单位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人员监督制度,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同时加强促使并指导监督单位会计人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二是对国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制度,如今各个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结构变动越来越频繁,要继续加大力度规范管理内部固定资产,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固定资产模式转变的管理行为也要进行制度规范和监督管理,尽量消除违规事件发生。三是更加注重探索建立健全资产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针对资产产权所有者和实际资产占有者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前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部分。健全的国有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采购预算制度也是对固定资产预算进行有效科学管理的重要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综合利用率,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四)加强审计的管理与监督
要强化审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充分实现审计的再监督职能。一是各级政府要科学安排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项目,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中要逐步实现审计项目资料、审计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要始终将"审、帮、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二是对于重要资金项目的实施,从可行性决策研究讨论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必须严格接受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对一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决策执行过程和项目执行管理过程以公开、透明、民主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审计控制。三是结合本事业单位实际情况采取实行内部监督和外部部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构筑以“防”为主的事前事后控制管理体系,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明确行政审批和监督执行事项权限以及单位应当承担起的相关事项法律责任。
四、结语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规范工作将逐漸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各级财政、审计、事业单位协调配合起来,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严格按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做到各项业务的合纪合规,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以廉洁从业为基本出发点,才能真正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