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命与安全》需要什么样的探究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ptx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已成为《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和热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在公开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叹精心设计的探究课好看不实用,并往往面临着探究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尴尬。且看我不成熟的案例:
  课题是“我从哪里来的”。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对于自己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精心设计了生活情境。我提前让孩子们准备了父母童年时代的照片各一张,父母婚前的照片各一张,父母结婚照片一张,我和父母全家福照片一张。这节课通过对“我从哪里来的”发问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追问中反思、质疑、修正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对寻找自己生命是如何产生的科学答案的浓厚兴趣。
  谈话导入;“我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产生的?”低年级的小朋友听了我这一问很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但不敢高声语。我再次“唤醒”、“诱导”,终于让学生大胆吐出了;妈妈生的(人数居多);爸爸生的(少);爸爸妈妈生的(一人)。如何处理?待学生弄明白这些问题课已上了一大半。
  接着研究;我究竟从哪里来的?为了让儿童了解自己生命产生的真相,我认为从精细胞和卵细胞话题谈起,用“细胞运动会”来讲述精细胞和卵细胞在父母体内通过赛跑竞争而受孕的过程既能给予学生科学简洁的回答,又能启迪学生感悟生命的精彩、神奇和幸福,为学生从小播下珍爱生命的种子。为了方便学生观察,更为了显示教师独具匠心,我让每位学生随着老师的提问,一步一步引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看图学文,研究、探讨,希望学生自己发现“我来自何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不时地看着手表,心里有点焦急。再看看下面“勇士”,他们正在兴头上:有的独立研究,有的同桌讨论,有的几人组合,他们摆弄着、议论着,还不时发出惊喜声。老师及时“融入”其中,又望着一张张茫然的面孔,老师干脆参与其中。由于老师提供的“道具”应有尽有,再加上学生热情高涨,发言精彩纷呈。这说明学生的探究潜力“巨大”,双双眼睛望着自己父母不同年龄的照片,争执不休。该到了揭示自己生命产生的真相的时候了,然而“该死”的铃声不合时宜地响起了。
  我提出问题后没有按照习惯的教法那样指令学生按教材提供的思路,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再听老师指导图意,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大胆猜想。从学生汇报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遗憾的是,这节课未达到预期目标,未完成教学任务。反思这节并不完整的探究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探究情境再“简”一些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探究性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离不开有趣、新奇的情境,以致于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求探究情境的花哨、时髦。其实探究情境不只是反映现实的生活情境,还应包括直接反映《生活、生命与安全》问题的教学情境。有时直接从抽象的《生活、生命与安全》情境导入,可使探究活动有更充裕的探究时间且充满《生活、生命与安全》味。本节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引入,直接让学生看图意文,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的教学虽然没有情境的“陪衬”,但用《生活、生命与安全》的内在魅力来吸引学生,一样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效,更重要的是能为后继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
  二、探究材料再“精”一些
  教材上提供的学习材料是“我从哪里来”、“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我增补新的学习材料,目的是想扩大学生探索的空间。然而什么样的学习材料适合儿童探究?应当是位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老师提供的部分学习材料,其思维含量明显偏高,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跳一跳也很难摘到果子,以致于需要老师“提醒”、“暗示”,造成研究时间过长、探究内容过分膨胀而上不完。
  三、探究内容再“实”一些
  探究课上不完,很大程度上是探究内容臃肿、冗杂。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探究点过多,而且每点都要探究到位,势必造成探究费时,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本节课我让学生观看父母不同年龄段的照片及回忆往事,显然是把学生当成了一张“白纸”,指令学生研究,有这个必要吗?其实有许多学生在进行新课前已经知道自己是妈妈所生、与爸爸有关;通过对自己父母成长、结婚等生命历程的审视,知道生小宝宝与长大、成熟、结婚有关;通过对“细胞运动会”的学习讨论,懂得人的生命开始于细胞。与其说是探究,还不如说是验证。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探究内容、对象、时空、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究竟在哪些地方给学生腾出探索时间?又该怎样去衡量探索空间的大小?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其他文献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人人参与研究,使学生新知的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这种发现应如何体现出来呢?  一、观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  观察就是“变速器”、“离合器”,是运用视觉感知客观事物。具体地说,通过视觉可以感知事物的数量
期刊
从事二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我亲身经历和体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电脑媒体的运用也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新奇和震撼。这些技术的运用,课堂的表面热闹了,学生的情绪被激发了……但这些炫丽的背后,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都是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够、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丧失、教学成本的提高等诸多问题,能就简的为何就繁?能体现教师基本功的为何不尽量展示?能降低教学成本的为何
期刊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即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钟灵毓秀,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作为个体语言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我们在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浓郁的诗意、炽热的激情
期刊
为了准确理解句子含义,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明确文章表达的主旨,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少不了对句子的分析。其中,通过缩句是准确理解句子含义的有效途径之一。缩句,说到底就是保留主语、谓语、宾语,删除定语、状语、补语等,也就是把修饰成分较多的长句子,变得短小精悍,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大纲又
期刊
当今乃至未来的社会,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堆枯燥的知识,而在于学会学习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主动地探究和学习,获取鲜活的知识。怎样使个体的生命在有限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即学习中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
期刊
新课改的号角已响彻神州大地,各种教改理论令人震耳欲馈,然而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却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老师以创新的形式编制导学案,让学生以创新的形式自主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师生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让创新教育走进课堂,创新教育让整个数学课堂焕发出绚丽的色彩。现将我的具体做法归纳如下,供同仁斧正。  一、更新观念,让创
期刊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模型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在接替过程中引发与选择思维方向,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所以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模型、应用模型,就是要求教师致力于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取得数学活动经验。它是把“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纳入数学教育的一种可行手段。  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认为的:“学生自己发明数学就会学得更好”,“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教学的第一原
期刊
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及基本的数学逻辑。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一、联系生活现实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七年级下期,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能够体现学科特点;能够易于学生发展;能够符合逻辑。  关键词:教学情境 学科特点 发展 逻辑    从教育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少年儿童都有在自己喜欢的生动情境、有趣活动中易于接受主观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