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文明的传承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民间美术的特征及对当代民间美术的认识进行解析与思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特征
1 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不同于华贵绚烂的宫廷美术或者风雅卓绝的文人士大夫美术,它是扎根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蕴涵着质朴、率真、大方、健康等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内容涉猎广泛,包含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战争狩猎、礼仪宗教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又给民间美术提供了保障与发展的基础性。因此,中国的民间美术包含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精神和美学风格,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间美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独创性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与其他艺术形式有异的只属于我国的独特作品。
1.2 实用性
它包括生产、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涵盖节日、习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它们源自于社会生活和艺术。
1.3 装饰性
民间美术的装饰效果颇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而且不论造型还是色彩都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装饰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装饰效果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特色,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创造。
1.4 区域性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民间艺术形式与风格的不同与地区差异相关,区域性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其他特性差异。
2 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
民间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意识形态的风格明显,与精神文化相融合。以年画为例,从新年画起源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审美,彩绘门神是由精神臆想得到神的表现所产生的最基本的民间美术形式。明清以来,年画类别和主题更加广泛,更多和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使其一直流传至今。其象征着邪恶和灾难的演化,具有悠久历史性,也充满着装饰美化的精神。具有审美功能的年画越来越突出,从很早以前年画就已经成为春节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如面具、风筝、民间艺术类泥人也很受人们喜欢,这类民间美术品越来越突出的审美价值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同时,这类民间美术品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春节贴对联和剪纸不仅满足了民间节庆公共心理学、美学的要求,对烘托节日气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春联作为新年装饰画的一种,其具有繁荣、幸福吉祥的寓意。当然,一些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沉重的寄托的,但是也具有装饰艺术性,成为人们生活中休闲和放松的装饰。
3 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民间艺术的元素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民间艺术元素的最终形式,渗透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动机中。在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间艺术作品体现的民间概念元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程式化的体验元素。民族元素是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参与构成的民谣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遗产,改变着民间艺术的状态,有助于观念的变化。
当我们探讨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时,会发现当前对于研究民间艺术传承已经不是“纯粹的视觉”或图案化或模式上的传承。艺术家们对民间艺术研究方向更深入、更详细。例如,LV品牌概念元素从民间艺术精神的系统研究民间艺术。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如何让视觉元素从民间美术之外的隐藏部分中被发掘出,并且推动新艺术发展要素,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元素继承的概念是指民间美术的民间艺术从原始社会、原始的生态环境、自我元素在这一概念体系中继承的。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概念,从起源到发展一直在原生态环境的机制和继承制度中演变成熟到最终形成。例如,大多数民间艺术图式在农业社会已经发展成熟,在现代社会中的民间艺术的转型模式不明显。
4 民间艺术的审美性
中国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创新、延续、传承。兼具审美需求和实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的创新,是民间艺术创作的第一需要。这需要创作者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创作,而且必须按照民间独特的审美尺度、美的规律来创造。这些作品展示了自身完美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在许多情况下,功能和美学特征表现得完美统一。例如,轿子等一些纯粹的实用交通工具的创作中,巧夺天工的木工自然不必说,上面附加的雕刻和绘画以及丝绸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并且突出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在制造过程中,创作者自觉地把审美和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如,桌椅几案、罐子、水杯等的使用功能与审美结合的天衣无缝,令现代人感觉这些都是将实用性与审美因素最完美的结合。
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其他功能,有时更多地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目的,审美功能独立于其他的功能。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的不断加强、审美因素和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创作技能的加强,促使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越来越成熟。
由于民间美术的审美往往依赖民间艺术等特点,因此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识不仅能一直存在,更是民间艺术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民间美术转型的必然性
当今社会,民间美术的转型必须符合社会需求。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乡土生活,已经不能在现代中国社会广泛流行。也就是说,民间美术要发展就要遵循现代空间模式下的规律。完整的民间美术的变革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外在形态的适应性为主要目的。
述及民间美术的发展问题,要考虑我国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可以说,民间美术以我们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各种方式不断发展,并给人们带来了效益。中国民间美术也不会真的死亡。死亡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不是民间美术的文化因素。民间美术现在所处的局面,是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而成。现代文化渗透到各级民间社会中,思维方式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所以,我们只要认清这些问题,民间美术的发展就会充满希望。
6 中国民间美术的思考
如何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引导它渡过危机,走出低谷,成为我国民间美术工作者一项艰巨的工作。
民间美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现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间美术的危机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手工技能的传承的消失。民间美术若要不断延伸和发展,一是要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变个人和家庭的传承方式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遗产。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探讨民间美术时说:“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在现代社会中,当处于狭小封闭世界的民间艺术改变个人传承的方式,顺应整个国家的发展,那么对于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来说,其终会寻觅到令其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艺术土壤。同时,我国还应大力拓展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将民间美术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使民间美术不断发展,并且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学习及研究,对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芳.我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涵[J] .大舞台,2014(02).
[2] 戴晓玲.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4(03).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特征
1 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不同于华贵绚烂的宫廷美术或者风雅卓绝的文人士大夫美术,它是扎根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蕴涵着质朴、率真、大方、健康等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内容涉猎广泛,包含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战争狩猎、礼仪宗教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又给民间美术提供了保障与发展的基础性。因此,中国的民间美术包含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精神和美学风格,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间美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独创性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与其他艺术形式有异的只属于我国的独特作品。
1.2 实用性
它包括生产、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涵盖节日、习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它们源自于社会生活和艺术。
1.3 装饰性
民间美术的装饰效果颇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而且不论造型还是色彩都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装饰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装饰效果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特色,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创造。
1.4 区域性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民间艺术形式与风格的不同与地区差异相关,区域性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其他特性差异。
2 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
民间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意识形态的风格明显,与精神文化相融合。以年画为例,从新年画起源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审美,彩绘门神是由精神臆想得到神的表现所产生的最基本的民间美术形式。明清以来,年画类别和主题更加广泛,更多和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使其一直流传至今。其象征着邪恶和灾难的演化,具有悠久历史性,也充满着装饰美化的精神。具有审美功能的年画越来越突出,从很早以前年画就已经成为春节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如面具、风筝、民间艺术类泥人也很受人们喜欢,这类民间美术品越来越突出的审美价值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同时,这类民间美术品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春节贴对联和剪纸不仅满足了民间节庆公共心理学、美学的要求,对烘托节日气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春联作为新年装饰画的一种,其具有繁荣、幸福吉祥的寓意。当然,一些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沉重的寄托的,但是也具有装饰艺术性,成为人们生活中休闲和放松的装饰。
3 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民间艺术的元素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民间艺术元素的最终形式,渗透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动机中。在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间艺术作品体现的民间概念元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程式化的体验元素。民族元素是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参与构成的民谣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遗产,改变着民间艺术的状态,有助于观念的变化。
当我们探讨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时,会发现当前对于研究民间艺术传承已经不是“纯粹的视觉”或图案化或模式上的传承。艺术家们对民间艺术研究方向更深入、更详细。例如,LV品牌概念元素从民间艺术精神的系统研究民间艺术。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如何让视觉元素从民间美术之外的隐藏部分中被发掘出,并且推动新艺术发展要素,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元素继承的概念是指民间美术的民间艺术从原始社会、原始的生态环境、自我元素在这一概念体系中继承的。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概念,从起源到发展一直在原生态环境的机制和继承制度中演变成熟到最终形成。例如,大多数民间艺术图式在农业社会已经发展成熟,在现代社会中的民间艺术的转型模式不明显。
4 民间艺术的审美性
中国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创新、延续、传承。兼具审美需求和实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的创新,是民间艺术创作的第一需要。这需要创作者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创作,而且必须按照民间独特的审美尺度、美的规律来创造。这些作品展示了自身完美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在许多情况下,功能和美学特征表现得完美统一。例如,轿子等一些纯粹的实用交通工具的创作中,巧夺天工的木工自然不必说,上面附加的雕刻和绘画以及丝绸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并且突出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在制造过程中,创作者自觉地把审美和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如,桌椅几案、罐子、水杯等的使用功能与审美结合的天衣无缝,令现代人感觉这些都是将实用性与审美因素最完美的结合。
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其他功能,有时更多地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目的,审美功能独立于其他的功能。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的不断加强、审美因素和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创作技能的加强,促使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越来越成熟。
由于民间美术的审美往往依赖民间艺术等特点,因此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识不仅能一直存在,更是民间艺术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民间美术转型的必然性
当今社会,民间美术的转型必须符合社会需求。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乡土生活,已经不能在现代中国社会广泛流行。也就是说,民间美术要发展就要遵循现代空间模式下的规律。完整的民间美术的变革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外在形态的适应性为主要目的。
述及民间美术的发展问题,要考虑我国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可以说,民间美术以我们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各种方式不断发展,并给人们带来了效益。中国民间美术也不会真的死亡。死亡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不是民间美术的文化因素。民间美术现在所处的局面,是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而成。现代文化渗透到各级民间社会中,思维方式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所以,我们只要认清这些问题,民间美术的发展就会充满希望。
6 中国民间美术的思考
如何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引导它渡过危机,走出低谷,成为我国民间美术工作者一项艰巨的工作。
民间美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现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间美术的危机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手工技能的传承的消失。民间美术若要不断延伸和发展,一是要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变个人和家庭的传承方式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遗产。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探讨民间美术时说:“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在现代社会中,当处于狭小封闭世界的民间艺术改变个人传承的方式,顺应整个国家的发展,那么对于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来说,其终会寻觅到令其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艺术土壤。同时,我国还应大力拓展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将民间美术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使民间美术不断发展,并且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学习及研究,对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芳.我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涵[J] .大舞台,2014(02).
[2] 戴晓玲.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