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面面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代表着我国新形势下教育结构体系的完善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及发展,是一种比较先进、比较科学的教育形式之一。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概念”“意义”及“原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就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发表了部分认识与看法,旨在于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教育同仁对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正视与认可,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推进其進一步的良好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概念;意义;原则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经验等独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活动。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落后理念,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平衡、协调发展。此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需要紧紧追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及进度,而得以真正掌握实践活动的主导权及支配权,即在保持学习活动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步骤、有次序地推动整个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这一点展开来讲,教师仅仅是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与旁观者,学生则在其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所规定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基本必修课程,不同于学科学习活动中多以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点为主的学习模式,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从实践活动所设置的特定任务中自主进行探索、分析、总结、归纳,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他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发展自身的团队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力等综合修养及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及性质决定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这种较明显的复合性特征并不为教育工作者的人为复杂化或者烦琐化所干扰,而真正决定于学生是否能在实践活动中对活动主题、活动意义等实现最为深刻的认识、理解、挖掘与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学生学科课程的补充和附属,而是在同学生各学习科目进行有效互补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代表着我国新形势下教育结构体系的完善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及发展,是一种比较先进、比较科学的教育形式之一。
  二、中小学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
  前文提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形式,那么,中小学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又有哪些实际意义及良好作用呢?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真研究,我发现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实现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教师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实践运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及发展。可是,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一味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终极教学目标,却将素质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要求忘却于脑后,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实践运用意识的形成及运用能力的稳固发展。而作为教育新形式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却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扭转了这一尴尬教学局面。
  例如,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自救自护技巧。可是,通过调查却发现,对于教师这种注入式的技巧传授,多数学生都将其单纯地停留在听一听就完事的理论层面,根本就形不成对其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更谈不上将其灵活运用在现实实际生活之中了。从这一程度上来讲,学生关于自救自护技巧的学习仅仅相当于纸上谈兵,并不具备实践运用能力。对此,以“自救自护”为主题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了。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街头巷尾,认真观察与整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随处可见的众多安全标志究竟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地震、火灾、车祸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自护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编写一些自救自护内容的顺口溜……这样一来,借助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关于自救自护的技巧就不再以纯粹的理论知识停留在学生印象中,他们也得以深刻认识到:自救自护技巧与自身的现实生活实际并不遥远,自己只有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技巧才能保证自身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实现自我的救助,并保证将自身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如此,就在开阔学生视野范围、扩宽其认知层面的同时,帮助他们自身实现了自救自护技巧相关理论知识同实践运用能力的完美统一,为其日后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救自护技巧的灵活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
  在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哪一学习科目,其教学任务都是单纯提高与发展学生对本学习科目的相关能力,这种孤立式的教育方式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学科与学科知识之间的互补与结合,更谈不上学生知识素养的综合发展。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则认为,在教育大系统下,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各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实现本学科知识同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包容与相互补充,这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大大提高知识学习效率及质量。
  实践表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完美遵循了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上述基本理念,即确保了学生在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良好融合与交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
  我们嵊州市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有着丰富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资源。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从嵊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实际调查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如,可以引导学生对我们嵊州这一地名的历史来源进行调查(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剡县被改名为封建意识极浓的“尽忠县”;东汉建立后,“尽忠县”恢复其原名“剡县”),这将有利于学生对西汉后期王莽把持朝政、更朝换代的历史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从嵊州市的自然地理情况进行调查(嵊州市地处北纬29°35′,东经120°49′,经纬度上的位置确定了本地的气候特点: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这对于帮助学生认真回忆、及时复习之前地理课本上所学的气候这一知识点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还可以在带领学生探访马寅初故居的基础上向他们讲解由其提出的著名“人口论”,并结合嵊州当地人口的实际情况尝试对经济学家马寅初的人口论进行分析与评价……如此,借助探究嵊州地理人文这一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得以重新对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在帮助他们自身综合素养、知识全面形成的同时,大大调动了其对家乡的热爱感、自豪感与荣誉感,此外,更坚定了其为家乡更美地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心,真正可实现一举多得的良好实践教育效果。   3.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具体表现为即使他们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可是,他们却因为缺乏包括团队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对困难与挑战等在内的各项能力导致自身很难融洽、完美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
  这就要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正视這一不利教学现状,除此之外,更要尽量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逐渐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能力。如,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农村乡园田间进行社会调查,帮助学生增强对新世纪农村生活的正确、客观认识,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工厂用人单位,探寻当前嵊州市的劳动资源主要利用模式,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国防教育主题展览,增强学生的国防教育科学价值观念、丰富其爱国主义情感……这些形式、内容、目的各不相同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参与过程中的相互协作与互帮互助,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及时摒弃独生子女身上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并使他们逐渐养成与他人进行良好协调、合作分工的意识,帮助其团队合作意识及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及树立。此外,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免要同他人进行接触与交流,这对于他们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自然会碰上这样那样的困难,若想仅仅依靠来自他人的及时帮助显然不切合实际,这时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能对解决问题起到实际的作用,这对于他们自身勇于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等顽强、坚韧意志的形成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总之,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现实的各项综合能力,将为其步入社会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中小学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虽然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等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动进行中教师、学生可以任意而行,相反,他们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言论简洁、有力地陈述了兴趣之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得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学习活动中,并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相反,假设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那么,他们将很难保证自身的注意力及思维始终集中在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之中,此精神状态下,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无异于痴人说梦。
  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主题等都必须确保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兴趣及热情,这样才能在诱发学生产生强烈探究欲望的同时,促使他们自身不断迸发出思维智慧的火花,进而确保最终实践活动良好效果的获得。从这一点引申开来讲,想方设法搜集、整理、运用学生感兴趣且具有良好实际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等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组织、展开校外实践活动必须考虑的首要内容。
  2.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所有学科教学活动有效展开的首要前提,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同样也不例外。教育工作者在综合实践活动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单纯为了实践而实践,相反,必须确保每一项综合实践活动都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双方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都能紧紧围绕之前所制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活动实践成果。所谓“有的放矢”便是这个道理。
  如,在参观生态博物馆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使自身及学生都明确“扩展学生文化视野、培养起学生对动物、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并帮助他们逐渐树立热爱生态环境、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价值观念”等活动目标。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在具体的参观过程中不再同以往逛公园一样只是走马观花地观看、看个稀罕、看个热闹就算完事,而是改为对生态博物馆中的每一处景观设置都进行深度、充分的剖析与了解,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对生态博物馆所陈列展品形成足够深刻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保护观念,而这正是本次生态博物馆之旅的根本目的所在,如此这般,便可大大保证该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效率及质量。
  3.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性质及目标来看,其侧重于帮助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发展各项综合素质及能力。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地位。综合实践活动应当是反映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进行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活动,而不应成为教师把控下的被动参与活动。
  为此,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必须明确其在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中仅仅只能以学生活动指导者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并不能越俎代庖,帮助学生确定活动进度、活动呈现结果、活动成果反思及分析等内容。须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教育活动形式,它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包括尊重学生的兴趣、知识经验水平、自主探究能力等因素,才能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真正促进自身知识素养、行为能力、价值观念等的形成与更好发展。
  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等同于教师的指导地位就要完全被抹杀。须知,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中小学生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等并不十分完善,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仍需要教师及时帮助、指点与引导,教师必须及时以学生实践活动指导者与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如此,方能从大方向上保证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正常运行。
  4.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性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特定活动内容、任务为有效载体的一种实践学习形式,这就决定了其实践性较强的活动特征。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能妄想依靠教师或者其他人的帮助轻松实现既定的综合实践目标,而应当树立起“只有依靠自己积极实践、主动探索,才能收获预期中的活动结果”这一正确理念,并学会依靠自身实际能力逐一经历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得出问题、结果实践过程,进而在不断积累、丰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自主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鉴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之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促进作用,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尽量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制定出切实符合中小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及规律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如此,才能以该活动为载体,真正促进学生自身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与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妮娜.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2]叶开明,程玮,董卫花.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1(01).
  [3]雷丽珠.巧用校外基地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生活教育,2014(11).
  [4]文可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及其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9).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简称个税扣除)与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个税扣除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于税收的公平原则,哪些费用应该扣除;二是哪些费用在现有条件下可进行多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