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与友相携谒河南省博爱县的月山寺,考察流传于海内外的八极拳的有关情况。因此,无暇顾及欣赏寺前清澈粼冽的转山渠,亦无意观赏满山遍野青翠欲滴、树根下藏着聚宝盆的无顶柏,便沿着婉蜒的山道,拾级而上,直奔苍公创八极拳的地方——苍公洞。
苍公,法号崇苍,是月山寺第二代住持。
苍公洞位于月山寺大雄宝殿西侧山坡,是一处地穴式的洞窟,传为苍公亲手所凿。洞口上方刻着竖式书写的亦楷亦隶的“苍公洞”三个大字。苍字的草字头和公字上方的左撇右捺,均为左右展翅的飞鸟造型,给人以飞翔、灵动的感觉。拾级下到洞内,洞内黝黯不见五指。少停片刻,逐渐适应了洞内光线,但见该洞高约两米,面积约十二平方米,洞门处挂着用黄色绸布书写的“月山寺第二代住持崇苍法师”的佛龛。洞外虽骄阳是火,洞内却温温润润,舒适可人。我想洞内这温润的气候,也给苍公创八极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苍公因绞尽脑汁难以破解奇异的武术招式而郁闷时,这温润的空气为苍公解郁开怀;当苍公因苦练武功而身倦神疲时,这温润空气带来得丝丝清凉,益神启智,使苍公精神振奋!地面为石板结构,平展处依稀可见些许石凹,大概可使人领略苍公创八极拳三年未出洞府,日夜在洞中演练拳式的刚毅武步和虎虎拳风!耳畔犹闻苍公造拳时发出令人心情激荡的哼嗨之声!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主,动作简洁朴实,势险节短,猛起猛落,硬开硬打,发力暴猛刚烈,以气推力,挨傍挤靠,崩撼突击,硬进紧攻,贴身近发,寸截寸拿,以短制人,动如山崩,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手出四面八方。八极拳一出,便声震武林,很快便传遍了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广西、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台湾等地。武林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可见武林对“八极拳”是何等倚重。上海词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词典》载:“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相传清康熙年间由河南焦作岳山寺传出。”此典可能采访自山东,因为山东人发音为yue,同岳音,这就无怪史籍记载之误了。
关于山东八极名师与月山寺的师承关系,有一史实可作佐证。清末民初,山东一作匠夜宿赵庄,见村内年轻人习六和枪(在博爱地区又称王堡枪),于是技痒,便与年轻人比试,人皆不敌。村人便到七方村请来师父赵某。赵某在交手时腋下衣服被山东人枪尖挑破,便心生恼怒,卖个破绽,一个上步劈缠,将山东人打入道旁一粪坑内。山东人不服,相约下旬再战。是时,携其师来。师与赵师一见如故,互道师承,乃为同门师兄弟,皆大喜日:“既是同门,何分高下。”遂拱手言欢。月山八极拳在博爱县的民间流传也是久远的。笔者的家乡河南博爱县贵屯村是个具有习武传统的村庄,每到冬天农闲时节,大人们便利用冬夜,教授年轻一代学习传统的拳术套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村里有位乳名叫宁的武术家,因足有残疾,人们便呼为“榾柮宁”。一生未曾婚配,以拳为妻为子,夜夜操拳,功力深厚。他不仅精通通背拳,也是位八极拳大家。他的最著名招式叫“小鬼三点枪”(八极拳拳谱称为“闫王三点手”)。前几天,在故乡碰到了儿时一块习武的伙伴,说起当时跟他和其他前辈学“大搏劲”、“小搏劲”、“粘劲”等八极拳武术套路的事,仍记忆犹新。此外,八极拳在博爱县的上白作、小尚、王褚等都有流传。
与八极拳相伴的是六合神枪。六合枪源于唐村千载寺太极宫道人董秉乾,传于王堡村的王仲锦。月山寺游方僧人将八极拳和六合枪传到河北、山东等地;王仲锦传王廷臣、王大理、王振等,直至今日仍经久不衰。
八极拳出自月山寺,它的命运也像月山寺的命运一样,随着世事的兴衰而兴衰。自清朝末年以来,国内战乱频仍,八极拳也几近失传。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祖国百业俱兴,八极拳又重新在我国兴旺起来。
站在苍公的佛龛前,我默默地告慰崇苍法师,八极拳正重焕光彩,播扬神州!
苍公,法号崇苍,是月山寺第二代住持。
苍公洞位于月山寺大雄宝殿西侧山坡,是一处地穴式的洞窟,传为苍公亲手所凿。洞口上方刻着竖式书写的亦楷亦隶的“苍公洞”三个大字。苍字的草字头和公字上方的左撇右捺,均为左右展翅的飞鸟造型,给人以飞翔、灵动的感觉。拾级下到洞内,洞内黝黯不见五指。少停片刻,逐渐适应了洞内光线,但见该洞高约两米,面积约十二平方米,洞门处挂着用黄色绸布书写的“月山寺第二代住持崇苍法师”的佛龛。洞外虽骄阳是火,洞内却温温润润,舒适可人。我想洞内这温润的气候,也给苍公创八极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苍公因绞尽脑汁难以破解奇异的武术招式而郁闷时,这温润的空气为苍公解郁开怀;当苍公因苦练武功而身倦神疲时,这温润空气带来得丝丝清凉,益神启智,使苍公精神振奋!地面为石板结构,平展处依稀可见些许石凹,大概可使人领略苍公创八极拳三年未出洞府,日夜在洞中演练拳式的刚毅武步和虎虎拳风!耳畔犹闻苍公造拳时发出令人心情激荡的哼嗨之声!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主,动作简洁朴实,势险节短,猛起猛落,硬开硬打,发力暴猛刚烈,以气推力,挨傍挤靠,崩撼突击,硬进紧攻,贴身近发,寸截寸拿,以短制人,动如山崩,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手出四面八方。八极拳一出,便声震武林,很快便传遍了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广西、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台湾等地。武林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可见武林对“八极拳”是何等倚重。上海词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词典》载:“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相传清康熙年间由河南焦作岳山寺传出。”此典可能采访自山东,因为山东人发音为yue,同岳音,这就无怪史籍记载之误了。
关于山东八极名师与月山寺的师承关系,有一史实可作佐证。清末民初,山东一作匠夜宿赵庄,见村内年轻人习六和枪(在博爱地区又称王堡枪),于是技痒,便与年轻人比试,人皆不敌。村人便到七方村请来师父赵某。赵某在交手时腋下衣服被山东人枪尖挑破,便心生恼怒,卖个破绽,一个上步劈缠,将山东人打入道旁一粪坑内。山东人不服,相约下旬再战。是时,携其师来。师与赵师一见如故,互道师承,乃为同门师兄弟,皆大喜日:“既是同门,何分高下。”遂拱手言欢。月山八极拳在博爱县的民间流传也是久远的。笔者的家乡河南博爱县贵屯村是个具有习武传统的村庄,每到冬天农闲时节,大人们便利用冬夜,教授年轻一代学习传统的拳术套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村里有位乳名叫宁的武术家,因足有残疾,人们便呼为“榾柮宁”。一生未曾婚配,以拳为妻为子,夜夜操拳,功力深厚。他不仅精通通背拳,也是位八极拳大家。他的最著名招式叫“小鬼三点枪”(八极拳拳谱称为“闫王三点手”)。前几天,在故乡碰到了儿时一块习武的伙伴,说起当时跟他和其他前辈学“大搏劲”、“小搏劲”、“粘劲”等八极拳武术套路的事,仍记忆犹新。此外,八极拳在博爱县的上白作、小尚、王褚等都有流传。
与八极拳相伴的是六合神枪。六合枪源于唐村千载寺太极宫道人董秉乾,传于王堡村的王仲锦。月山寺游方僧人将八极拳和六合枪传到河北、山东等地;王仲锦传王廷臣、王大理、王振等,直至今日仍经久不衰。
八极拳出自月山寺,它的命运也像月山寺的命运一样,随着世事的兴衰而兴衰。自清朝末年以来,国内战乱频仍,八极拳也几近失传。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祖国百业俱兴,八极拳又重新在我国兴旺起来。
站在苍公的佛龛前,我默默地告慰崇苍法师,八极拳正重焕光彩,播扬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