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功能齐备、制度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不是简单地把城市的发展赋予乡村、把高层的发展赋予基层,与其它领域一样,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变单向、单一供给为多向、多元供给;变单纯设施供给为设施与服务(产品)供给结合;变基层被动接受为自主接受和能力支持相结合。
贵州遵义是革命老区,作为曾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长期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
近年来,遵义转变思路,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通过政府与社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切实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矛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破题之路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7年撤地设市以来,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5亿多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政府带头,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2005年9月,遵义市下辖的14个县(市)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资产剥离重组,整合为遵义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出台的《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将其列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明确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走到了全国、贵州省的前列,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其中,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改革,成功组建了遵义市红色旅游集团公司。公司着眼于打造成全国的红军长征文化研究中心、红军长征纪念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发展目标;一手抓文物建筑及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一手抓遵义会议纪念体系的延伸扩大;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系列纪念场所的布展水平,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服务功能。红色旅游集团组建投资管理公司,进行重大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近年还新增了会展、酒店、白酒经营业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此外,遵义市按照“区别对待、一团一策”的改革原则,实行“剥离重组、整体划转”,将原土地资产评估价作为股份,引进等额资金组建“遵义市文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歌舞艺术、影视娱乐、出版物交易等文化产业。遵义川剧团改革后打造的精品剧目《红军魂》和《娄山关月》获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支持。桐梓县娄山艺术团通过改革创新,精品节目数量不断丰富,演出场次和质量明显提高。舞蹈节目《好花红》曾赴韩国演出,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尔杯”国际艺术大赛最高奖。
在媒体改革方面,遵义日报社按照中央关于党报党刊宣传与经营分开的改革要求,将广告、印刷、发行、网络媒体等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遵义将市电视台和市人民广播电台的职能、人员、编制、资产等整体整合,合并组建了遵义广播电视台。将市电视台、市电台制播分离改革后剥离的经营性实体进行重组,组建了“遵义市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广播、电视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借力民间
2011年6月,遵义市入选国家文化部、财政部首批全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在坚持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遵义市“社会参与”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遵义是国内外知名的酒城,拥有茅台、董酒两大名酒。茅台酒厂兴建了“遵义市酒文化博物馆”,组建文工队下乡巡演,捐资修建社区公园。董酒厂出书办刊,开展全国征文活动。地方企业捐资赞助公共文化体现了文化自觉。
此外,遵义农村多在山区,地处偏僻,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总体经济水平不高,文化扶贫任务艰巨。近年来,遵义市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首先是城郊农民自发创办“农家乐”。他们利用宽敞的院舍、自然林木溪流,修起楼台亭榭,种植花草果园,建起渔塘泳池,并配置各种基本文体娱乐活动设施和工具,服务热情周到,提供普通和特色饭食,收取低廉费用。群众在“农家乐”可以自由参与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钓鱼、读书报、看电视、打羽毛球、打台球等,使人感到悠閑自由,愉快实惠。
“农家乐”一经兴起,就如火如荼。现在,遵义市社区、县(区)、市城郊、乡镇等办起规模不等、各式各样的“农家乐”2500多个。540万农民受益,覆盖全市农村人口达80%。
不仅如此,还涌现出特色“茶村”。凤冈县田埧村种茶两万余亩,上千万产值的农户就有7户。富有起来的茶农没有挥霍财富,他们在万亩茶海间投资建起了一座座别致美丽的茶庄,木楼长榭、凉亭瓦屋,成为遵义市第一个获得AAA级旅游区称号的村庄,近两年游人达20多万。
与此同时,结合“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还产生了一批“新农村文艺队”。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巡回村寨演出,宣传科普知识,宣传传统道德,歌颂新农村,赞美新生活。遵义市农村还有锣鼓队358个、唢呐队870支、花灯队1500多个、龙灯队350多个、狮灯队260多个,多由本地农民自发组成,常年为农民俗事、喜事提供文化服务。遵义市是多民族地区,特别是仡佬族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仡佬族傩戏”、“高台舞狮”保存得很完整,长年活动在农村,为农民提供有偿文化服务,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目前,遵义市有6个私人兴办的博物馆,如酒物酒器博物馆、仡佬族老茶馆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古籍善本博物馆等。
最有特色的是茶乡凤冈县的“仡佬族老茶馆博物馆”。创办人叫汤权,仡佬族人。近年来,他花费100多万元,搜集了有史以来仡佬族茶具、茶器、茶书、茶画、茶雕、茶艺、茶俗等近1800件器物,用自家修的楼房作馆舍。2007年开馆,分四个展厅展出: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喜鹊闹梅、渔樵耕读。免费向群众开放,4年接待客人10万余人次,没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博物馆经费靠自己附设的老茶馆和摄影室。仡佬族老茶馆博物馆在传播仡佬族茶文化同时,还起到宣传本地特色经济产品的作用。 此外,据调查,遵义市的社区和乡镇目前活跃着10支较大型的合唱团、9支管弦乐团、15支民乐团、363个歌舞队、246个拳术队、69个花鸟协会、28个盆景协会、88个书法美术协会、32个摄影协会、44个文学藝术协会、12个露营协会、8个自行车运动协会、18个棋艺协会、18个“独竹漂”协会、7个航模协会等。这些协会几乎每天都活跃在城乡的休闲广场、公园、乡郊野外、自家庭院,常在文化部门的指导、组织下,参与各种大型演出、比赛、文艺交流,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和载体。
不仅如此,2011年有2支合唱团出国交流,2个“独竹漂”协会参加全运会比赛;美术摄影书法盆景花鸟等协会组织作品50000余件,轮流在公众休闲广场、步行街、街头橱窗展出。民间艺术协会参与体现了民众自由的文化权利和自我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功能和作用几乎等同于文化馆。
复制“遵义”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文化民生是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遵义市通过“政府”和“民间”两条腿,通过卓有成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既给百姓带来欢乐、提升素质,又扩大了影响力和渗透力,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文化惠民可谓一举多得。
以“四在农家”为例,该活动最早发源于遵义市余庆县。2001年该县在农村以“富”推动发展,以“学”提升素质,以“乐”倡导民风,以“美”展示文明,引导农村走创造文明、发展文明、享受文明的小康之路,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开始,遵义市在全市推广余庆县“四在农家”经验,一个个具有遵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村展现在黔北大地,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文化设施建设。依托村民学校、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万村书库、现代远程教育等基层宣传教育阵地,在农村大兴读书之风,增长农民文化知识。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26个乡镇、1744个行政村中,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2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中心226个、村级点1603个,农家书屋1744个,数字农家书屋130个,千乡万村书库200个。依托这些文化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市场经济、文化艺术等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各类培训累计达2100余万人次。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民文化家园219个,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52个,农村文化活动室54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94个,乡村舞台160个,农村文体小广场2528个。
与此同时,富裕起来的农民积极改善住房条件,修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黔北民居;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打造村落文化景观;开展“整脏治乱”行动,整治农村乱堆乱放现象,9212个新型村寨成为黔北农村亮丽的明珠。
去年,遵义市入选国家首批全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等国家领导人对遵义市“四在农家”活动做出批示,201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要求全面推广“四在农家”活动……近年来,全国各地有5000多个团队,30多万人次到遵义市考察学习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活动,遵义文化促进民生的实践正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由此看来,建立功能齐备、制度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不是简单地把城市的发展赋予乡村、把高层的发展赋予基层,与其它领域一样,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变单向、单一供给为多向、多元供给;变单纯设施供给为设施与服务(产品)供给结合;变基层被动接受为自主接受和能力支持相结合。
对此,政府首先要改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软性”基础条件,提供专业指导、人才培育等服务,扶持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文化主体,扶持专业机构贴近基层需求创作生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遵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组成员)
贵州遵义是革命老区,作为曾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长期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
近年来,遵义转变思路,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通过政府与社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切实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矛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破题之路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7年撤地设市以来,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5亿多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政府带头,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2005年9月,遵义市下辖的14个县(市)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资产剥离重组,整合为遵义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出台的《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将其列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明确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走到了全国、贵州省的前列,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其中,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改革,成功组建了遵义市红色旅游集团公司。公司着眼于打造成全国的红军长征文化研究中心、红军长征纪念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发展目标;一手抓文物建筑及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一手抓遵义会议纪念体系的延伸扩大;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系列纪念场所的布展水平,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服务功能。红色旅游集团组建投资管理公司,进行重大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近年还新增了会展、酒店、白酒经营业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此外,遵义市按照“区别对待、一团一策”的改革原则,实行“剥离重组、整体划转”,将原土地资产评估价作为股份,引进等额资金组建“遵义市文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歌舞艺术、影视娱乐、出版物交易等文化产业。遵义川剧团改革后打造的精品剧目《红军魂》和《娄山关月》获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支持。桐梓县娄山艺术团通过改革创新,精品节目数量不断丰富,演出场次和质量明显提高。舞蹈节目《好花红》曾赴韩国演出,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尔杯”国际艺术大赛最高奖。
在媒体改革方面,遵义日报社按照中央关于党报党刊宣传与经营分开的改革要求,将广告、印刷、发行、网络媒体等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遵义将市电视台和市人民广播电台的职能、人员、编制、资产等整体整合,合并组建了遵义广播电视台。将市电视台、市电台制播分离改革后剥离的经营性实体进行重组,组建了“遵义市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广播、电视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借力民间
2011年6月,遵义市入选国家文化部、财政部首批全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在坚持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遵义市“社会参与”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遵义是国内外知名的酒城,拥有茅台、董酒两大名酒。茅台酒厂兴建了“遵义市酒文化博物馆”,组建文工队下乡巡演,捐资修建社区公园。董酒厂出书办刊,开展全国征文活动。地方企业捐资赞助公共文化体现了文化自觉。
此外,遵义农村多在山区,地处偏僻,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总体经济水平不高,文化扶贫任务艰巨。近年来,遵义市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首先是城郊农民自发创办“农家乐”。他们利用宽敞的院舍、自然林木溪流,修起楼台亭榭,种植花草果园,建起渔塘泳池,并配置各种基本文体娱乐活动设施和工具,服务热情周到,提供普通和特色饭食,收取低廉费用。群众在“农家乐”可以自由参与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钓鱼、读书报、看电视、打羽毛球、打台球等,使人感到悠閑自由,愉快实惠。
“农家乐”一经兴起,就如火如荼。现在,遵义市社区、县(区)、市城郊、乡镇等办起规模不等、各式各样的“农家乐”2500多个。540万农民受益,覆盖全市农村人口达80%。
不仅如此,还涌现出特色“茶村”。凤冈县田埧村种茶两万余亩,上千万产值的农户就有7户。富有起来的茶农没有挥霍财富,他们在万亩茶海间投资建起了一座座别致美丽的茶庄,木楼长榭、凉亭瓦屋,成为遵义市第一个获得AAA级旅游区称号的村庄,近两年游人达20多万。
与此同时,结合“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还产生了一批“新农村文艺队”。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巡回村寨演出,宣传科普知识,宣传传统道德,歌颂新农村,赞美新生活。遵义市农村还有锣鼓队358个、唢呐队870支、花灯队1500多个、龙灯队350多个、狮灯队260多个,多由本地农民自发组成,常年为农民俗事、喜事提供文化服务。遵义市是多民族地区,特别是仡佬族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仡佬族傩戏”、“高台舞狮”保存得很完整,长年活动在农村,为农民提供有偿文化服务,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目前,遵义市有6个私人兴办的博物馆,如酒物酒器博物馆、仡佬族老茶馆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古籍善本博物馆等。
最有特色的是茶乡凤冈县的“仡佬族老茶馆博物馆”。创办人叫汤权,仡佬族人。近年来,他花费100多万元,搜集了有史以来仡佬族茶具、茶器、茶书、茶画、茶雕、茶艺、茶俗等近1800件器物,用自家修的楼房作馆舍。2007年开馆,分四个展厅展出: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喜鹊闹梅、渔樵耕读。免费向群众开放,4年接待客人10万余人次,没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博物馆经费靠自己附设的老茶馆和摄影室。仡佬族老茶馆博物馆在传播仡佬族茶文化同时,还起到宣传本地特色经济产品的作用。 此外,据调查,遵义市的社区和乡镇目前活跃着10支较大型的合唱团、9支管弦乐团、15支民乐团、363个歌舞队、246个拳术队、69个花鸟协会、28个盆景协会、88个书法美术协会、32个摄影协会、44个文学藝术协会、12个露营协会、8个自行车运动协会、18个棋艺协会、18个“独竹漂”协会、7个航模协会等。这些协会几乎每天都活跃在城乡的休闲广场、公园、乡郊野外、自家庭院,常在文化部门的指导、组织下,参与各种大型演出、比赛、文艺交流,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和载体。
不仅如此,2011年有2支合唱团出国交流,2个“独竹漂”协会参加全运会比赛;美术摄影书法盆景花鸟等协会组织作品50000余件,轮流在公众休闲广场、步行街、街头橱窗展出。民间艺术协会参与体现了民众自由的文化权利和自我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功能和作用几乎等同于文化馆。
复制“遵义”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文化民生是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遵义市通过“政府”和“民间”两条腿,通过卓有成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既给百姓带来欢乐、提升素质,又扩大了影响力和渗透力,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文化惠民可谓一举多得。
以“四在农家”为例,该活动最早发源于遵义市余庆县。2001年该县在农村以“富”推动发展,以“学”提升素质,以“乐”倡导民风,以“美”展示文明,引导农村走创造文明、发展文明、享受文明的小康之路,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开始,遵义市在全市推广余庆县“四在农家”经验,一个个具有遵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村展现在黔北大地,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文化设施建设。依托村民学校、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万村书库、现代远程教育等基层宣传教育阵地,在农村大兴读书之风,增长农民文化知识。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26个乡镇、1744个行政村中,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2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中心226个、村级点1603个,农家书屋1744个,数字农家书屋130个,千乡万村书库200个。依托这些文化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市场经济、文化艺术等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各类培训累计达2100余万人次。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民文化家园219个,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52个,农村文化活动室54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94个,乡村舞台160个,农村文体小广场2528个。
与此同时,富裕起来的农民积极改善住房条件,修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黔北民居;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打造村落文化景观;开展“整脏治乱”行动,整治农村乱堆乱放现象,9212个新型村寨成为黔北农村亮丽的明珠。
去年,遵义市入选国家首批全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等国家领导人对遵义市“四在农家”活动做出批示,201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要求全面推广“四在农家”活动……近年来,全国各地有5000多个团队,30多万人次到遵义市考察学习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活动,遵义文化促进民生的实践正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由此看来,建立功能齐备、制度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不是简单地把城市的发展赋予乡村、把高层的发展赋予基层,与其它领域一样,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变单向、单一供给为多向、多元供给;变单纯设施供给为设施与服务(产品)供给结合;变基层被动接受为自主接受和能力支持相结合。
对此,政府首先要改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软性”基础条件,提供专业指导、人才培育等服务,扶持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文化主体,扶持专业机构贴近基层需求创作生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遵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