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才长 功追大禹——张謇的水利人生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 年农历六月廿四日(8 月2 日),天气燥热异常,74 岁的张謇虽然身体不适,仍偕同水利工程师宋尚希来到姚港之东的长江边,查看江堤,视察沿江筑楗保坍工程。回去后,抱病写成《怡儿奉特命长扬子江委员会因示》一文,谆谆教导即将担任扬子江水道委员会会长的儿子张孝若关于长江的历史以及治理长江应抱的方针,拳拳之心,至老不倦。没想到此文成后不几天,张謇病情加重,这位中国近代杰出人物就怀抱一腔未竟之志与世长辞了。而那篇饱含对治理长江殷切期望的文章,竟成为张謇的绝笔。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对全国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如何做好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紧跟新时代步伐,是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病案管理工作者亟
孙中山一生追求真理,坚持革命,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探索。他曾数次远涉重洋,考察亚、欧、美诸国,寻求救国之路。他积极号召和组织爱国侨胞学习航空技术,创办飞行学校,大力培养航空
笔者在为民国时期著名办报人史量才先生做"年谱长编"中,发现了许多"新鲜"事。"年谱长编"是将史量才一生细细梳理,从他出生到遇难乃至身后,搜罗编排每年、每月、每天发生的关于史量
1958年,安徽大学曾经打算创办新闻系。在1957年一些大学的新闻专业人员被打成“右派”、新闻学界噤若寒蝉的情况下,安徽大学居然要办新闻系,还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事情。不过,这件事
镇江历史上是一座大爱之城,西津古渡的救生会很多人耳熟能详,在它之后镇江民众自发创立的瓜镇义渡局可能就知之甚少了。笔者最近查阅了相关档案和资料,逐步厘清了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