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领巾文化场馆是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日渐兴起、日趋完善的少先队阵地。它们的创建并不容易,不仅需要一定的场地,更需要可观的经费和人力。学校的红领巾场馆如果只是为了课题或者校园装饰而建馆,那一定是件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事。所以如何合理地应用它,使它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文化强队,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研究的课题。笔者所在学校建有一个被誉为“全国首个规模较大的红领巾社团博览馆”——红领巾百团博览馆。从建馆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对如何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红领巾百团博览馆已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园,学校中几乎百分之百的队员参观过百团博览馆,绝大多数学生觉得百团博览馆不仅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还激发了他们爱队、爱校、爱自己的热情。
一、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特征分析:
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是我们一个历时三年的全国级少先队课题的结晶,也是我们多年探索和研究的少先队文化产物。如何有效地运作它,首先得分析其特征,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充分发挥了其特点的应用才是正确的应用。那么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有哪些特征呢?
1.凸现了队文化
红领巾文化场馆应该是红领巾阵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以百团博览馆在建设时强调了凸现少先队独特的文化。鲜艳的中国红和明亮的黄色这些队旗中的颜色元素成了馆中的主色彩。飘扬的红领巾成了馆中的主要装饰元素。嘹亮队歌、时代队服、神圣呼号、鲜艳领巾等研究少先队礼仪文化的社团成果被展现在馆中最显眼的主轴上……这一切都使得百团博览馆成了队员接受队文化熏陶的最好阵地。它的建成也是我镇少先队融入社会,文化强队,文化育人的重要标志。
2.体现了集中性
百团博览馆共收藏了十多个国内外知名社团和一百多个我们自己的社团成果。特别是我们的百团成果,分金色饮食文化、绿色环保文化、红色礼仪文化、古色民俗文化四大展区,用展板、格子铺、视频三种展示形式系统而又详尽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其实是我镇少先队文化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示,它的主要题材是我们在多年的社团实践活动中挖掘或提炼出来的本土传统特色文化精华和学校教育的品牌,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网络与现实的结合,传承与发展的结合,学习与研究的结合,兴趣与创新的结合,集中展示了文化资料的育人作用。
3.彰显了全员性
百团博览馆的定位呈现出了百团建设的活动足迹和成果,百团建设是我镇辅导员老师和少先队员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参加了其中一个或多个社团活动,每个辅导员都是其中一个社团的指导老师。所以他们都成了创建百团博览馆的主力军,百团博览馆自然也处处彰显了全员性。
4.满足了自主性
百团博览馆满足了我们日益重视的少先队自主教育与队员参与社会实践的需要。少先队员是场馆的参观者,又是场馆的建设者。他们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参与、收集、研究、分类、布展,用自己独特视角展示历史,观感社会;他们在场馆创建的过程中,寻找、探索,体验创新,感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所以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是队员们自主性强,凝聚力足,而又底蕴深厚的文化育人的平台。一张张活动照片,一句句活动感言,一件件实物成果,一篇篇实践报告……场馆中每一个元素都是队员倍感亲切又充满自豪的教育音符。
所以纵观上述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特征。我们相信它的运作一定能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那么探讨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正确运作方式,更成了我们实现队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标的重要课题。
二、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运作方式:四步“阅读法”
如果把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比作一本3D版的巨型教科书,那么如何让它有效运作?其实就需要我们研究读懂它的“阅读方法”。实践中我们设定了四步“阅读法”。
1.寻找:博览馆中的我
当完全开放型的“红领巾百团博览馆”呈现在全体师生面前时,我们欣喜地发现,每到课间,不管是在百团博览馆的展板前,还是在格子铺边总是聚集着许多学生,从他们兴奋的表情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孩子在这本“书”中找到的兴奋点,那就是博览馆中自己的身影,所以我们马上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寻找博览馆中的我”活动。要求孩子们走完百团长廊(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是以丁字型长廊的形式展开)寻找展板图片中自己的身影,或者格子铺中自己的作品,然后介绍给同学、老师或者家长看。
2.解说:我是百团小导游
当发现孩子们差不多都已参观完长廊,找到自己的社团足迹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我是百团小导游”活动。大队部把百团博览馆的导游词发给每个学生,中队辅导员指导每个孩子熟记导游词,并指导所有学生都能在同学面前有声有色地讲解百团博览馆,然后组织了一次家长开放日,要求每个孩子拉起家长的手,参观百团博览馆,做好爸爸妈妈的小导游。在跟爸爸妈妈讲百团博览馆的同时,我们倡议孩子能在自己最得意的照片或成果前与家长合影,重点讲讲这照片或成果让自己得意的原因。在这个家长开放日里,我们还协同家长一起评比出了百名优秀小导游,从这百名优秀小导游中组建了一支有年龄梯队的柯灵小学导游队伍。这支导游队伍曾出色完成了多次接待任务,赢得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3.分享:我的社团故事
在长达两年的百团建设中,同学们在这个多彩的百团组织中大胆实践,快乐体验,尽情编织着多彩的童年梦想,可以说每个孩子在百团这片沃土上都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足迹。做蛋糕、养小羊、种药材、采野菜……许多社团故事都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于是我们组织了“分享我的社团故事”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社团串联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社团故事讲给别的社团同学听;我们开展了“我的社团我的梦”征文活动,让孩子们拿起笔写出自己的社团故事,许多优秀的社团故事已经在少儿杂志上发表;我们还组织社团论坛活动,让喜欢讲社团故事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讲述并分享各自的社团故事……
4.续写:我的学校记忆 队员们的社团活动并没有因为百团博览馆的建成而停止,各种推陈出新的活动编织着他们新的梦想。因此让百团博览馆与时俱进是他们迫切的需要。我们在场馆建设的时候考虑到了留白的艺术,现在在主题墙的后面开辟了“2012学校记忆”栏目,队员们把近期开展的形式多样,内蕴丰富,队味浓郁的活动及时地展出在这个栏目中,随着活动的深入不断地更新着这份记忆。所以此处成了队员们关注学校时事的一个窗口。
三、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育人功能:“两感两爱”
在“寻找”、“讲解”、“分享”与“续写”中队员们得到了什么?我们的少先队教育又达成了什么目标?显然,我们的孩子获得了成长的动力,我们的少先队教育赢得了真情实感。
1.“寻找”成就感,让队员在学习上因得到尊严而快乐。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也当以教学为重,自然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可否认,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业上长期处于弱势,而伴随这种弱势状态的是更多的指责与批评,甚至是被忽视。在百团建设中我们积极引导学业弱势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作用,在社团活动中体现价值,体验成功。所以在红领巾百团博览馆中,许多这样的孩子,作为社团的小明星与社团的故事一起被展示出来了。那么在“寻找博览馆中的我”活动中,这些孩子找到那些引以为傲的瞬间,让同学、老师、家长甚至所有来校的客人们“博览”他(她)在活动中的精彩,在学习上久违的尊严感自然会油然而生。当然,其实所有在社团活动中留下精彩瞬间的孩子都会由于自己的成功而找到成就感。因此这种教育无疑是适合孩子的,它让每个孩子有尊严地享受着教育生活。
2.“解说”好博览馆,让队员在博采众长中激发出爱校的深情。
让队员人人争当优秀的百团小导游,我们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每个队员了解和学习博览馆中每个社团的风采和成果,其二是锻炼每个队员的口才、胆量和交往能力。活动效果显示我们的教育已达成了这两个目标。每个队员为了能在家长开放日中当好爸爸妈妈的导游,不厌其烦地在百团博览馆中演说解说词,他们来回穿梭于百团长廊上,主动学习了百团的多彩文化,学习了一百多个社团的活动成果,了解了除自己的社团之外的活动乐趣,当然此举不仅仅是收获了队员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且是激发了学生以柯灵小学为荣的真情实感。孩子们在家长面前讲述百团博览馆的时候,那自豪的神情,那发亮的眼睛,那一声声“咱们柯灵小学”,“我们的社团活动”……无不流露着我爱我校的深情。而一个个优秀小导游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学生中间冒出来的态势,足以说明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已提升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果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德育,那么我们的人人解说百团博览馆的德育活动,正是因为牵动了诸多情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想在家长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孩子与学校之间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想在家长面前展示引以为骄傲的学校生活),家长与学校的情感(每个家长都会因孩子在活动中可喜的变化而感激学校的教育),而达成了既定的目标。
3.“分享”好精彩故事,队员能因悟到自身的价值而更爱生命。
精彩的故事需要分享,我们让队员分享自己的社团故事,是希望他们能在交流和分享中悟到通过创造可以拥有丰富生活的真谛。我们的社团活动给了许多队员创造生活的机会。校园里人气最旺的“小石年羊村”社团,是五年级的十多名平日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甚至学习非常懒惰的孩子组成的一个小社团,他们轮流抚养着三只小羊,每天为小羊张罗食物,清扫羊圈,老师得知后,谁也无法相信这是些以前被自己称为懒惰的所谓差生,他们在羊村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让多数师生佩服。记得小羊刚进我们校园时刚断奶,为了让小羊继续吃上奶,他们每天早晨等在食堂里搜集老师的早餐中吃不完的牛奶或豆奶。为了不让小羊饿着,他们常在课间牵着小羊满校园找羊儿喜欢吃的树叶或青草,现在如果有谁问起小羊最喜欢吃什么,他们准能如数家珍地说上一大堆。你们猜猜分享这个社团故事的孩子的眼睛会是怎样?当然是闪亮闪亮的,这些孩子在自己的故事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明白原来通过努力,自己也能创造这样让同伴或老师刮目相看的生活,原来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么如此德育怎么会激发不起孩子热爱生命的激情呢!
4.“续写”好学校记忆,让队员在完善场馆的过程中找到使命感。
因为红领巾场馆特有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它的应用理应强调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又因为红领巾场馆的品牌意识,它的呈现在队员心目中代表了学校的荣誉。所以我们用不断续写、更新场馆中的“学校记忆”的方式,在完善和发展了阵地文化的基础上也成功地激发了队员那学校的发展靠大家的使命感。
百团博览馆是本好书,它诠释了柯灵小学“热爱生命,健康生存,快乐生活,让教育使人‘三生有幸’”的教育理念。我们让孩子阅读好这本书,读的正是队员们自己创造的生活,是队员们伙伴合作的真情,更是队员自由成长的快乐。看似简单的“寻找”、“解说”、“分享”、“续写”活动,却完成了我们“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学校记忆”的教育目的。也发挥了红领巾场馆激发队员成就感,使命感,培养队员爱学校,爱生命的育人功能。
如果说红领巾文化场馆是每个创建学校珍藏的一本教科书,那么引领好更多的队员读好这本教科书则是现在少先队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大事。只有发挥好它独特的育人功能,才能完成它陪伴队员快乐成长的使命。而我们的少先队阵地教育也才能真正贯彻与实践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的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
一、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特征分析:
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是我们一个历时三年的全国级少先队课题的结晶,也是我们多年探索和研究的少先队文化产物。如何有效地运作它,首先得分析其特征,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充分发挥了其特点的应用才是正确的应用。那么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有哪些特征呢?
1.凸现了队文化
红领巾文化场馆应该是红领巾阵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以百团博览馆在建设时强调了凸现少先队独特的文化。鲜艳的中国红和明亮的黄色这些队旗中的颜色元素成了馆中的主色彩。飘扬的红领巾成了馆中的主要装饰元素。嘹亮队歌、时代队服、神圣呼号、鲜艳领巾等研究少先队礼仪文化的社团成果被展现在馆中最显眼的主轴上……这一切都使得百团博览馆成了队员接受队文化熏陶的最好阵地。它的建成也是我镇少先队融入社会,文化强队,文化育人的重要标志。
2.体现了集中性
百团博览馆共收藏了十多个国内外知名社团和一百多个我们自己的社团成果。特别是我们的百团成果,分金色饮食文化、绿色环保文化、红色礼仪文化、古色民俗文化四大展区,用展板、格子铺、视频三种展示形式系统而又详尽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其实是我镇少先队文化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示,它的主要题材是我们在多年的社团实践活动中挖掘或提炼出来的本土传统特色文化精华和学校教育的品牌,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网络与现实的结合,传承与发展的结合,学习与研究的结合,兴趣与创新的结合,集中展示了文化资料的育人作用。
3.彰显了全员性
百团博览馆的定位呈现出了百团建设的活动足迹和成果,百团建设是我镇辅导员老师和少先队员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参加了其中一个或多个社团活动,每个辅导员都是其中一个社团的指导老师。所以他们都成了创建百团博览馆的主力军,百团博览馆自然也处处彰显了全员性。
4.满足了自主性
百团博览馆满足了我们日益重视的少先队自主教育与队员参与社会实践的需要。少先队员是场馆的参观者,又是场馆的建设者。他们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参与、收集、研究、分类、布展,用自己独特视角展示历史,观感社会;他们在场馆创建的过程中,寻找、探索,体验创新,感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所以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是队员们自主性强,凝聚力足,而又底蕴深厚的文化育人的平台。一张张活动照片,一句句活动感言,一件件实物成果,一篇篇实践报告……场馆中每一个元素都是队员倍感亲切又充满自豪的教育音符。
所以纵观上述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特征。我们相信它的运作一定能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那么探讨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正确运作方式,更成了我们实现队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标的重要课题。
二、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运作方式:四步“阅读法”
如果把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比作一本3D版的巨型教科书,那么如何让它有效运作?其实就需要我们研究读懂它的“阅读方法”。实践中我们设定了四步“阅读法”。
1.寻找:博览馆中的我
当完全开放型的“红领巾百团博览馆”呈现在全体师生面前时,我们欣喜地发现,每到课间,不管是在百团博览馆的展板前,还是在格子铺边总是聚集着许多学生,从他们兴奋的表情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孩子在这本“书”中找到的兴奋点,那就是博览馆中自己的身影,所以我们马上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寻找博览馆中的我”活动。要求孩子们走完百团长廊(红领巾百团博览馆是以丁字型长廊的形式展开)寻找展板图片中自己的身影,或者格子铺中自己的作品,然后介绍给同学、老师或者家长看。
2.解说:我是百团小导游
当发现孩子们差不多都已参观完长廊,找到自己的社团足迹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我是百团小导游”活动。大队部把百团博览馆的导游词发给每个学生,中队辅导员指导每个孩子熟记导游词,并指导所有学生都能在同学面前有声有色地讲解百团博览馆,然后组织了一次家长开放日,要求每个孩子拉起家长的手,参观百团博览馆,做好爸爸妈妈的小导游。在跟爸爸妈妈讲百团博览馆的同时,我们倡议孩子能在自己最得意的照片或成果前与家长合影,重点讲讲这照片或成果让自己得意的原因。在这个家长开放日里,我们还协同家长一起评比出了百名优秀小导游,从这百名优秀小导游中组建了一支有年龄梯队的柯灵小学导游队伍。这支导游队伍曾出色完成了多次接待任务,赢得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3.分享:我的社团故事
在长达两年的百团建设中,同学们在这个多彩的百团组织中大胆实践,快乐体验,尽情编织着多彩的童年梦想,可以说每个孩子在百团这片沃土上都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足迹。做蛋糕、养小羊、种药材、采野菜……许多社团故事都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于是我们组织了“分享我的社团故事”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社团串联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社团故事讲给别的社团同学听;我们开展了“我的社团我的梦”征文活动,让孩子们拿起笔写出自己的社团故事,许多优秀的社团故事已经在少儿杂志上发表;我们还组织社团论坛活动,让喜欢讲社团故事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讲述并分享各自的社团故事……
4.续写:我的学校记忆 队员们的社团活动并没有因为百团博览馆的建成而停止,各种推陈出新的活动编织着他们新的梦想。因此让百团博览馆与时俱进是他们迫切的需要。我们在场馆建设的时候考虑到了留白的艺术,现在在主题墙的后面开辟了“2012学校记忆”栏目,队员们把近期开展的形式多样,内蕴丰富,队味浓郁的活动及时地展出在这个栏目中,随着活动的深入不断地更新着这份记忆。所以此处成了队员们关注学校时事的一个窗口。
三、红领巾百团博览馆的育人功能:“两感两爱”
在“寻找”、“讲解”、“分享”与“续写”中队员们得到了什么?我们的少先队教育又达成了什么目标?显然,我们的孩子获得了成长的动力,我们的少先队教育赢得了真情实感。
1.“寻找”成就感,让队员在学习上因得到尊严而快乐。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也当以教学为重,自然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可否认,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业上长期处于弱势,而伴随这种弱势状态的是更多的指责与批评,甚至是被忽视。在百团建设中我们积极引导学业弱势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作用,在社团活动中体现价值,体验成功。所以在红领巾百团博览馆中,许多这样的孩子,作为社团的小明星与社团的故事一起被展示出来了。那么在“寻找博览馆中的我”活动中,这些孩子找到那些引以为傲的瞬间,让同学、老师、家长甚至所有来校的客人们“博览”他(她)在活动中的精彩,在学习上久违的尊严感自然会油然而生。当然,其实所有在社团活动中留下精彩瞬间的孩子都会由于自己的成功而找到成就感。因此这种教育无疑是适合孩子的,它让每个孩子有尊严地享受着教育生活。
2.“解说”好博览馆,让队员在博采众长中激发出爱校的深情。
让队员人人争当优秀的百团小导游,我们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每个队员了解和学习博览馆中每个社团的风采和成果,其二是锻炼每个队员的口才、胆量和交往能力。活动效果显示我们的教育已达成了这两个目标。每个队员为了能在家长开放日中当好爸爸妈妈的导游,不厌其烦地在百团博览馆中演说解说词,他们来回穿梭于百团长廊上,主动学习了百团的多彩文化,学习了一百多个社团的活动成果,了解了除自己的社团之外的活动乐趣,当然此举不仅仅是收获了队员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且是激发了学生以柯灵小学为荣的真情实感。孩子们在家长面前讲述百团博览馆的时候,那自豪的神情,那发亮的眼睛,那一声声“咱们柯灵小学”,“我们的社团活动”……无不流露着我爱我校的深情。而一个个优秀小导游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学生中间冒出来的态势,足以说明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已提升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果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德育,那么我们的人人解说百团博览馆的德育活动,正是因为牵动了诸多情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想在家长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孩子与学校之间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想在家长面前展示引以为骄傲的学校生活),家长与学校的情感(每个家长都会因孩子在活动中可喜的变化而感激学校的教育),而达成了既定的目标。
3.“分享”好精彩故事,队员能因悟到自身的价值而更爱生命。
精彩的故事需要分享,我们让队员分享自己的社团故事,是希望他们能在交流和分享中悟到通过创造可以拥有丰富生活的真谛。我们的社团活动给了许多队员创造生活的机会。校园里人气最旺的“小石年羊村”社团,是五年级的十多名平日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甚至学习非常懒惰的孩子组成的一个小社团,他们轮流抚养着三只小羊,每天为小羊张罗食物,清扫羊圈,老师得知后,谁也无法相信这是些以前被自己称为懒惰的所谓差生,他们在羊村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让多数师生佩服。记得小羊刚进我们校园时刚断奶,为了让小羊继续吃上奶,他们每天早晨等在食堂里搜集老师的早餐中吃不完的牛奶或豆奶。为了不让小羊饿着,他们常在课间牵着小羊满校园找羊儿喜欢吃的树叶或青草,现在如果有谁问起小羊最喜欢吃什么,他们准能如数家珍地说上一大堆。你们猜猜分享这个社团故事的孩子的眼睛会是怎样?当然是闪亮闪亮的,这些孩子在自己的故事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明白原来通过努力,自己也能创造这样让同伴或老师刮目相看的生活,原来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么如此德育怎么会激发不起孩子热爱生命的激情呢!
4.“续写”好学校记忆,让队员在完善场馆的过程中找到使命感。
因为红领巾场馆特有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它的应用理应强调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又因为红领巾场馆的品牌意识,它的呈现在队员心目中代表了学校的荣誉。所以我们用不断续写、更新场馆中的“学校记忆”的方式,在完善和发展了阵地文化的基础上也成功地激发了队员那学校的发展靠大家的使命感。
百团博览馆是本好书,它诠释了柯灵小学“热爱生命,健康生存,快乐生活,让教育使人‘三生有幸’”的教育理念。我们让孩子阅读好这本书,读的正是队员们自己创造的生活,是队员们伙伴合作的真情,更是队员自由成长的快乐。看似简单的“寻找”、“解说”、“分享”、“续写”活动,却完成了我们“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学校记忆”的教育目的。也发挥了红领巾场馆激发队员成就感,使命感,培养队员爱学校,爱生命的育人功能。
如果说红领巾文化场馆是每个创建学校珍藏的一本教科书,那么引领好更多的队员读好这本教科书则是现在少先队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大事。只有发挥好它独特的育人功能,才能完成它陪伴队员快乐成长的使命。而我们的少先队阵地教育也才能真正贯彻与实践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的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