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和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危因素的准确性评价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和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危因素[即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为G,和(或)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1/2]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1999年1月-200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7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术前和术中预测存在高危因素者实施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以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术前和术中预测高危因素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和术中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存在高危因素需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80.2%,准确率为77.6%,假阴性率为12.0%,假阳性率为43.0%,阳性预测值为57.0%,阴性预测值为88.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病灶大小、宫颈受累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子宫外转移与否明显影响术前和术中预测高危因素的准确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及子宫外转移与否足影响术前和术中预测高危因素的准确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和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需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町靠性较高;但预测其不需行淋巴结切除术的假阴性率较高,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及是否疑有淋巴结或子宫外转移综合判断.
其他文献
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对于绿地景观、绿地功能,道路设计等等有了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景观设计方法类型都将在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下进行提倡多
以青贮玉米龙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重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干物质重量各有差异.龙青1号玉
目的 研究并探讨70岁以上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整体化护理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8年8月70岁以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26例,在手术前评估身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KDR的表达变化及血管生成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目的 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加入高(200μg/L)、中(20μg/L)、低(2μg/L)3种浓度的hALR,于8、24
目前,长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作为丙型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其持久病毒学应答率只有50[%],而且不良反应大,费用昂贵,停止治疗后仍有很高的复发率。本文介绍了HCV感染对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肾脏机械性损伤早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及TNF受体(TN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普通级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
目的 研究CYP4F2基因单体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25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50例对照分别分为整体组、男性组、女性组.选择CYP4F2基因的5个SNPs(rs3093105、rs3093135、rs155813
目的 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与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 汇总1999-2008年间在我国14 6个城市地区和8个农村地区开展的以人群为基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 和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诊治的8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