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酒给我们的品牌联想,除了纯粮酿造就是黑土民俗文化,给人感觉憨厚淳朴之余,却没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是东北白酒最大的短板。
东北三省总人口1.0715亿,独特的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的大陆性气候,以及多民族混居的人文文化,造就了东北地区巨大的白酒市场。其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都居全国首位,在中国白酒市场板块上举足轻重,是白酒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很多外地企业都看到了东北市场的巨大能量和潜力,纷纷趋之若鹜,但其中大多数最终不得不无奈退出。主要原因就在于不了解东北本土的消费文化,包括风俗习惯、消费心理。
而本地酒水企业,却因为固步自封、没有野心,导致企业虽有发展但却一直缺少高端产品,产品也缺少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如何让东北白酒腾飞,获得一次质的飞跃,在中国的白酒版图上有自己发言权的地位?
笔者认为,塑造新的东北白酒文化,是东北酒企发展的重中之重。突破东北白酒行业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定位势在必行。
本地酒企突围:寻找文化基因(一级)
1.尝试技术创新与概念创新(二级)
在中国白酒行业概念迭出,窖藏、洞藏、凤香、芝麻香等创新之作不断涌现的时候,东北酒水行业却摆出一副超然漠视的态度,这不是对既有优势的执着,而是一种落伍的表现。这种思想更多表现在没有战略野心,安守一方天地,是赚小钱的企业,不是赚大钱做事业的企业。
而东北酒企历来宣称的纯粮食酿造也早已没了光泽。现在老百姓买的就是粮食酒,这点已经成为酒水行业的生存根基。如果哪家企业被消费者知道是无烟勾兑生产白酒,那它的末日就到了。
2.走出品牌定位误区(二级)
东北酒给我们的品牌联想,除了纯粮酿造就是黑土民俗文化,给人感觉憨厚淳朴之余,却没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是东北白酒最大的短板。
消费者买一瓶川酒和黔酒可以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但东北酒超过200元,消费者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直接来源于企业对其品牌的定位。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老板阐述其企业文化时,更多的是产品文化(纯粮)、人文文化(纯朴厚道也不失豪爽)、土俗文化(黑土地、农家乐)等等,以及近年来风行全国的东北风味的小品和二人转文化等等。这种平民大众文化虽然颇有东北特色,但也成为品牌档次提升的桎梏。朴素、土气、淳朴的东西,本身给人感觉实惠廉价的基本印象。
3.挖掘历史人文资源(二级)
实际上,东北白酒可塑造的东西很多。
东北不仅仅是原始、北大荒和民俗文化的代名词,其富饶的资源和当地人乐观豁达的心胸,是很有可塑性的。东北酒完全可以把东北人的乐观、进取、勤奋、豁达的种族精神进行放大和特写,提炼和浓缩出高端的白酒品牌。同时,由于有良好的酒质基础,开发高端的保健系列白酒也是独具优势。
东北人在接受新鲜事物、穿衣戴帽方面历来都不保守,在国内属于时尚新潮的一个群体,只要充分结合和借势本土的自然优势、民族高度等等资源,用品牌来塑造和临摹,比如辽宁的道光廿五系列白酒销量就很好,定位也十分高端,成为满族白酒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代言人。
东北很多企业所在的奠基城市都充满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比如辽宁朝阳市,有千年古塔、历史遗迹以及历史上多位名人题诗;黑龙江阿城是中国蒸馏白酒的发源地;吉林通化有着千年木制酒海。企业应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让消费者真正领悟和感知东北酒历史文化。道光廿五集团对满族文化制酒工艺的整理、宣传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满族酒文化也能容纳更多的东北酒企,如果出现更多的宣传声音,也许会改变东北酒的品牌基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东北酒企振兴的生力军(一级)
目前很多东北酒也具备了品牌提升、产品升级的天然基础。比如辽宁的老龙口麾下的大小青花的青龙系列、三沟、凤城老窖、铁刹山、大连老窖等等;吉林的榆树钱、三秀“洮儿河、洮南香、榆树大曲”、德惠大曲等等;黑龙江的富裕老窖、牡丹江大曲、北方佳宾、玉泉系列等等。
这些企业的天然品牌基因很好,发展态势稳健、口碑也很好,忠诚消费群体集中,企业有资金积累。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升级换代,并逐步提炼出自己的文化,进而靠文化来壮大品牌,靠文化来引领发展和助推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和增加利润,最终使文化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的力量是可以超越时空而不衰的,有了文化的品牌力量,就不怕品牌一年被喝倒了。老龙口、北大仓酒博物馆的建立,增加了东北酒文化宣传的新阵地;榆树大曲集团的“钱文化”更具现代商业文化气息。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品牌文化的痕迹脉络和品牌文化兴起的潜在力量。
总之,东北酒要想快速发展,就应该由单纯的纯粮文化、白山黑水文化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等更深层次迈进。同时,应该尽快走出干练豪爽、黑土地、民俗文化的误区,尝试新的品牌定位或者新文化概念,赋予东北白酒品牌以现代时尚、新潮浪漫、高贵典雅、豁达向上的精神等等内涵和基因,让文化引领行业品牌的发展。
东北酒要想快速发展,就应该由单纯的纯粮文化、白山黑水文化向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等更深层次迈进。
东北三省总人口1.0715亿,独特的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的大陆性气候,以及多民族混居的人文文化,造就了东北地区巨大的白酒市场。其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都居全国首位,在中国白酒市场板块上举足轻重,是白酒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很多外地企业都看到了东北市场的巨大能量和潜力,纷纷趋之若鹜,但其中大多数最终不得不无奈退出。主要原因就在于不了解东北本土的消费文化,包括风俗习惯、消费心理。
而本地酒水企业,却因为固步自封、没有野心,导致企业虽有发展但却一直缺少高端产品,产品也缺少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如何让东北白酒腾飞,获得一次质的飞跃,在中国的白酒版图上有自己发言权的地位?
笔者认为,塑造新的东北白酒文化,是东北酒企发展的重中之重。突破东北白酒行业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定位势在必行。
本地酒企突围:寻找文化基因(一级)
1.尝试技术创新与概念创新(二级)
在中国白酒行业概念迭出,窖藏、洞藏、凤香、芝麻香等创新之作不断涌现的时候,东北酒水行业却摆出一副超然漠视的态度,这不是对既有优势的执着,而是一种落伍的表现。这种思想更多表现在没有战略野心,安守一方天地,是赚小钱的企业,不是赚大钱做事业的企业。
而东北酒企历来宣称的纯粮食酿造也早已没了光泽。现在老百姓买的就是粮食酒,这点已经成为酒水行业的生存根基。如果哪家企业被消费者知道是无烟勾兑生产白酒,那它的末日就到了。
2.走出品牌定位误区(二级)
东北酒给我们的品牌联想,除了纯粮酿造就是黑土民俗文化,给人感觉憨厚淳朴之余,却没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是东北白酒最大的短板。
消费者买一瓶川酒和黔酒可以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但东北酒超过200元,消费者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直接来源于企业对其品牌的定位。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老板阐述其企业文化时,更多的是产品文化(纯粮)、人文文化(纯朴厚道也不失豪爽)、土俗文化(黑土地、农家乐)等等,以及近年来风行全国的东北风味的小品和二人转文化等等。这种平民大众文化虽然颇有东北特色,但也成为品牌档次提升的桎梏。朴素、土气、淳朴的东西,本身给人感觉实惠廉价的基本印象。
3.挖掘历史人文资源(二级)
实际上,东北白酒可塑造的东西很多。
东北不仅仅是原始、北大荒和民俗文化的代名词,其富饶的资源和当地人乐观豁达的心胸,是很有可塑性的。东北酒完全可以把东北人的乐观、进取、勤奋、豁达的种族精神进行放大和特写,提炼和浓缩出高端的白酒品牌。同时,由于有良好的酒质基础,开发高端的保健系列白酒也是独具优势。
东北人在接受新鲜事物、穿衣戴帽方面历来都不保守,在国内属于时尚新潮的一个群体,只要充分结合和借势本土的自然优势、民族高度等等资源,用品牌来塑造和临摹,比如辽宁的道光廿五系列白酒销量就很好,定位也十分高端,成为满族白酒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代言人。
东北很多企业所在的奠基城市都充满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比如辽宁朝阳市,有千年古塔、历史遗迹以及历史上多位名人题诗;黑龙江阿城是中国蒸馏白酒的发源地;吉林通化有着千年木制酒海。企业应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让消费者真正领悟和感知东北酒历史文化。道光廿五集团对满族文化制酒工艺的整理、宣传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满族酒文化也能容纳更多的东北酒企,如果出现更多的宣传声音,也许会改变东北酒的品牌基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东北酒企振兴的生力军(一级)
目前很多东北酒也具备了品牌提升、产品升级的天然基础。比如辽宁的老龙口麾下的大小青花的青龙系列、三沟、凤城老窖、铁刹山、大连老窖等等;吉林的榆树钱、三秀“洮儿河、洮南香、榆树大曲”、德惠大曲等等;黑龙江的富裕老窖、牡丹江大曲、北方佳宾、玉泉系列等等。
这些企业的天然品牌基因很好,发展态势稳健、口碑也很好,忠诚消费群体集中,企业有资金积累。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升级换代,并逐步提炼出自己的文化,进而靠文化来壮大品牌,靠文化来引领发展和助推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和增加利润,最终使文化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的力量是可以超越时空而不衰的,有了文化的品牌力量,就不怕品牌一年被喝倒了。老龙口、北大仓酒博物馆的建立,增加了东北酒文化宣传的新阵地;榆树大曲集团的“钱文化”更具现代商业文化气息。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品牌文化的痕迹脉络和品牌文化兴起的潜在力量。
总之,东北酒要想快速发展,就应该由单纯的纯粮文化、白山黑水文化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等更深层次迈进。同时,应该尽快走出干练豪爽、黑土地、民俗文化的误区,尝试新的品牌定位或者新文化概念,赋予东北白酒品牌以现代时尚、新潮浪漫、高贵典雅、豁达向上的精神等等内涵和基因,让文化引领行业品牌的发展。
东北酒要想快速发展,就应该由单纯的纯粮文化、白山黑水文化向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等更深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