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对贫困多维指标建构——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脱贫攻坚总目标的完成,中国贫困治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多维性是相对贫困的重要属性,许多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测度相对贫困时都具有凸显多维性的指标体系,如联合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世界银行的共同繁荣标准等,而在多维指标的选取上也与国家自身特点和现实问题息息相关,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内涵.目前,中国学术界虽有不少有关相对贫困的研究成果,但对于相对贫困指标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具有凸显中国现实问题的系统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因此,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建构中国相对贫困多维指标体系,对于科学测度中国贫困现实和推进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理论学术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开始了对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探索.由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自决理论和苏联先例作用的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民族自决"和联邦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但是,若深入到当时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则可发现:那时所讲的"民族自决"不是民族分离和独立,而是新的政治力量嵌入后国家的地方存在形式.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鉴于对外抵抗的需要,鉴于对具体民族问题的处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开始由"民族自决"向"民族自治"转变.到1949年,在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从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共中央最终放弃
"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从"道路"之"道"到万事万物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老子之"道"是一个关键环节.就《老子》第一章来看,老子之"道"处于由"具体"而"抽象"的过渡阶段,它已不是具体的"道路",但仍未摆脱"路"的意象,其确切所指应是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这一论断建立在对《老子》第一章的如下新理解之上:第一,"有"与"无"是指示事物不同状态或属性的两个"常名",是揭示"常道"的概念工具,与"常道"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所以不能把"常道"理解为"有"或"无";第二,"玄之又玄"的"玄",不
"从人欲"是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历代统治者不同程度地实行,尤以宋代最为突出,理论上奉之为治国理念,行政上落实于多方面.宋儒认为"从人欲"是天命的要素、国家兴亡的首要条件和治理的前提,常以此劝谏皇帝.对此,真正重视并实行的是宋仁宗.本着这一基本精神,宋政府历来推行抑强惠民政策,官员甚至以此为荣,与地主富户作斗争,以维护百姓的利益,以至于有士大夫为富室鸣冤叫屈.朝廷似并非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从人欲"落实到诸多方面,尤以社会保障、与民同乐、听取民众意见等方面为史所罕见."从人欲"是有条件和节制的,否则会导致政
“人物编”是古今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了几部新出版的志书,感到在“人物编”的编撰上存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扬善不吝,隐恶不书。如《淅川县志》人物传记45人,反面人物仅
先秦两汉国君、重臣与饥饿者一饭结恩,带有仁德惠政的政治色彩.佛经文学开创了相对应的"报一饭之怨"叙事.明清受恩者角色身份有两大变化:一是侠盗报一饭之恩,报恩伦理成为传闻当事者之人生信条,往往超越小团体组织律令;二是较多描写过路鬼神精怪报一饭之德.再者,女性酬一饭之德,有"女侠救难"先借求"一饭"考验,而后解救;也有世俗式领受一餐甘嫁为妻妾.母题突出了饥困时接受一餐恩惠,一餐提升了破解困境的力量,也提供了报恩诚信的机会.因困厄、危难自尊意识、知己渴求的肯定,可超越仙鬼与凡俗的"全方位"酬报观,强化了"平等"
西汉儒者正式提出"正统论"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即空间(大一统)、时间(五德终始循环论)和"德性"的养成.但西汉帝王一度热衷于肉身成仙、长生不朽之术,大多痴迷于齐地方士编造的圣王神迹故事,儒生建议帝王在天降灾异时修身养德的谏言往往无效.在儒生的"天谴灾异说"和方士的"圣身仙化说"之间,儒家明显处于下风.于是儒生改弦更张,效法方士,通过制作谶纬经书,同时唤醒最初儒家的"巫祝"身份,把孔子比拟为远古圣王,为汉帝制法.这批人被称之为"方士化儒生",而"方士化儒生"诡称孔子接受上天的符命,通过制造一种天人沟通的新型"
1900年的"庚子之变"于津城创巨痛深,史无前例,燹火焚毁后的天津几成废墟.其时,日常生活秩序的恢复也是侵华联军必须措置的当务之急;但都统衙门并不能直接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秩序的深层,日常生活秩序的恢复和重建的主导者仍然是地方内生性社会力量——绅董.都统衙门在制度形式上纳入了地方绅董以协助管理基层社会,但绅董们实处于屈辱而尴尬的地位.经历巨大劫难之后的天津,在重建中亦发生了历史性转向.20世纪津城的历史走向和时代风貌由此形成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