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强度高,已经是现在一种普遍现象,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加上课外锻炼和运动训练,周课时量将达22节以上,平均每天5~6节课,常常听同事抱怨累了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稍上年纪的体育教师更是觉得吃不消。体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终身发展。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障教学效果,需要体育教师发挥教学智慧,偶尔也要“偷点懒”。
案例描述:中考体育快要来临,初三教学压力陡然增加,丝毫不敢松懈。今天这节课的大致内容就是在准备活动结束后,进行收腹跳、挺身跳和触摸脚尖跳三种下肢力量练习,其实这些练习方法学生早已学过,只是需要组数和次数的积累。
天气炎热,已经连上了两节课的我口干舌燥,后背都湿透了,接下来的第三节课,我和上节课一样站在队伍前面用口令和口哨指挥学生练习,“第一次,跳”……“第二次,跳高点” ……“第三次,跳”……练习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咳、咳、咳”忽然觉得嗓子很不舒服就咳嗽起来,之后声音有些沙哑了。就在练习的间隙,站在前排的体育委员陈俊杰对我说:“沈老师,我听到您的声音有些不对,要不我帮你喊一下节奏?”对于学生的关心我很感动,但还是不太放心,体育委员来指挥练习,学生会不会听呢?训练效果会不会好呢?一连串的疑问就涌上来了,但现在自己的嗓音继续指挥已很困難,要不就先试一组收腹跳,自己偷一次“懒”?
于是,我让学生集中起来,告诉大家下一组练习由体育委员陈俊杰来指挥,并会在练习中选出最认真的学生指挥下一组练习,学生们马上兴奋起来。接下来一组的收腹跳练习,陈俊杰每次先大声喊出口令,然后大家一起跟着跳一次,学生练习更认真了。当跳到最后三次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同学们跟我一起边喊边跳!”于是,学生们一起喊“八”、“九”、“十”,学生的激情瞬间点燃,跳的高度也更高了。
一组结束,我问学生:“谁愿意上来当回指挥者?”“我!我!我……”几个学生手臂伸得高高的,他们也想来队伍前面体验一把指挥者的感觉。望着几个学生热切的眼神,我灵机一动,对学生们说:“干脆我们就分成四个组,每个组自选组长来指挥练习,然后评选哪个组练习质量最高,下一节课就由他来指挥全班的练习,大家看如何?”“好!”学生们兴致高昂。四组学生散开练习,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其中一组学生竟然围成一个圈,组长站在中间指挥练习,我随即表扬了这种练习方式,其他组受到启发,把队形变成两排、方形、三角形,队形更紧凑了,组长指挥起来也更方便了。渐渐地组长指挥的口令也发生了变化,不单单用数字来指挥,还会用一些成语接龙,甚至一首古诗,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组长每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突然停顿,大家把最后一个字一起接着念出来当做动令进行练习,气氛瞬间活跃起来,素质练习也没有那么枯燥了,一会儿大家就都满头大汗了。我在各小组之间穿插走动,观察组长指挥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强调练习动作要点。一节课不知不觉地结束了,很多学生连下课铃声都没有听到,甚至连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也没有之前下课后的疲惫感。当我看到学生们挂满汗水的脸庞后难掩兴奋,忽然发现原来素质练习也可以这么愉悦。
案例分析与反思: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高强度工作和教学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需要体育教师更多地运用教学智慧。首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省力点”,并非每一个示范都必须教师亲力亲为,并不是每一组练习都需要教师亲自指挥;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放一放,大胆地用一用,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和惊喜。
案例描述:中考体育快要来临,初三教学压力陡然增加,丝毫不敢松懈。今天这节课的大致内容就是在准备活动结束后,进行收腹跳、挺身跳和触摸脚尖跳三种下肢力量练习,其实这些练习方法学生早已学过,只是需要组数和次数的积累。
天气炎热,已经连上了两节课的我口干舌燥,后背都湿透了,接下来的第三节课,我和上节课一样站在队伍前面用口令和口哨指挥学生练习,“第一次,跳”……“第二次,跳高点” ……“第三次,跳”……练习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咳、咳、咳”忽然觉得嗓子很不舒服就咳嗽起来,之后声音有些沙哑了。就在练习的间隙,站在前排的体育委员陈俊杰对我说:“沈老师,我听到您的声音有些不对,要不我帮你喊一下节奏?”对于学生的关心我很感动,但还是不太放心,体育委员来指挥练习,学生会不会听呢?训练效果会不会好呢?一连串的疑问就涌上来了,但现在自己的嗓音继续指挥已很困難,要不就先试一组收腹跳,自己偷一次“懒”?
于是,我让学生集中起来,告诉大家下一组练习由体育委员陈俊杰来指挥,并会在练习中选出最认真的学生指挥下一组练习,学生们马上兴奋起来。接下来一组的收腹跳练习,陈俊杰每次先大声喊出口令,然后大家一起跟着跳一次,学生练习更认真了。当跳到最后三次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同学们跟我一起边喊边跳!”于是,学生们一起喊“八”、“九”、“十”,学生的激情瞬间点燃,跳的高度也更高了。
一组结束,我问学生:“谁愿意上来当回指挥者?”“我!我!我……”几个学生手臂伸得高高的,他们也想来队伍前面体验一把指挥者的感觉。望着几个学生热切的眼神,我灵机一动,对学生们说:“干脆我们就分成四个组,每个组自选组长来指挥练习,然后评选哪个组练习质量最高,下一节课就由他来指挥全班的练习,大家看如何?”“好!”学生们兴致高昂。四组学生散开练习,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其中一组学生竟然围成一个圈,组长站在中间指挥练习,我随即表扬了这种练习方式,其他组受到启发,把队形变成两排、方形、三角形,队形更紧凑了,组长指挥起来也更方便了。渐渐地组长指挥的口令也发生了变化,不单单用数字来指挥,还会用一些成语接龙,甚至一首古诗,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组长每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突然停顿,大家把最后一个字一起接着念出来当做动令进行练习,气氛瞬间活跃起来,素质练习也没有那么枯燥了,一会儿大家就都满头大汗了。我在各小组之间穿插走动,观察组长指挥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强调练习动作要点。一节课不知不觉地结束了,很多学生连下课铃声都没有听到,甚至连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也没有之前下课后的疲惫感。当我看到学生们挂满汗水的脸庞后难掩兴奋,忽然发现原来素质练习也可以这么愉悦。
案例分析与反思: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高强度工作和教学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需要体育教师更多地运用教学智慧。首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省力点”,并非每一个示范都必须教师亲力亲为,并不是每一组练习都需要教师亲自指挥;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放一放,大胆地用一用,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