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头涌动的黑马大赛天津分赛,一家公司创始人刚从赛场出来,就被当地园区的一位招商代表拦下,“我们这里对企业入驻有非常优惠的政策,环境也不错,欢迎您来看看”。
在2013年5月中旬黑马大赛天津分赛举办地附近的一个孵化器中,160多家在孵企业有几十家来自北京。
宋志峰,北京黑米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主要提供WiFi热点相关服务。去年10月,他在天津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将北京公司面向个人用户的APP开发接了过来。宋志峰的这次“折腾”也源自一位天津招商代表在北京的拜访。
他说自己开始不相信、也没在意所谓优惠,“当时他跟我讲了很多好处,我想这不会是忽悠吧?”但禁不住对方的诚恳相邀,最后还是让一位负责人前去考察,发现“有点意思”。他征询朋友意见时才发现,原来很多朋友也都在天津注册了公司。他最终拍板,前后仅经历三个月。
宋志峰的天津公司设立在滨海移动互联应用产业基地,这个基地去年年中正式启动,定位上就是中关村的滨海转移发展基地,与中关村有合作。目前,已落户的上千家企业中,一半来自北京。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2010年时,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1万多家,而去年已经达到3万多家,在新增企业中,外地来津创业的占据1/4,其中,“有相当多的北京优质企业落户高新区发展。”
在天津办公司,给宋志峰最直观的感受是成本低。其天津公司租金是每平方米每天一块多,而其北京公司办公条件虽略差,租金却是天津的四倍。其实这部分成本还可能更少。比如武清区某孵化器给一家企业直接免了两年租金,滨海新区一个园区对5人以上小微企业的优惠是可最高减30%租金和物业费。
员工成本低了不少,税收也比较优惠。多家园区的人士说,他们的入园税收优惠并不死板,更多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一家一谈”。不过基本标准还是有的,比如一家园区就规定,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企业或5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方可拿到其最高的返税比例。
让宋志峰吃惊的是,个人所得税居然还有返还,“这在北京不可想象”。对于创业公司,成本有时就是一切,“这些成本降低以后,你能走得更远一点。”
分散办公地点以降低运作成本是大型企业的常规做法,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团队规模较小,分散办公导致沟通成本上升有时会得不偿失。但是,就像苏州与上海,京津之间便利的交通打消了宋志峰的顾虑。坐高铁,从北京到天津34分钟,而开车“从通州到海淀得俩小时”。
更何况,作为移动互联网企业,黑米天成相当部分团队是研发人员,对办公地点要求并不高,便利的生活条件反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宿舍就在旁边,不用再挤两三个小时的地铁”。当然,宋志峰仍将高端研发保留在北京。
作为一家符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准的公司,方便地获取一些政策资源是宋志峰的一个现实考虑。虽然北京也有相应政策,但宋志峰说那里企业太多,僧多粥少,自己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在天津,他甚至有机会申请一些国家级资金补助。
天津滨海高新区一家孵化器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对北京过来的企业不会有专款奖励,但在对方申请项目、基金时会有所照顾。
团队上,宋志峰没有花很多精力说服,他的任务是搞定一两个技术大牛人,至于普通的工程师可以从天津招。“一般一个核心研发团队里边,不是都牛,就那么一两个人牛,然后带着一帮工程师干。”一些高管甚至比宋志峰还要积极。“高管里边好多不是北京户口的,他更愿意去天津,给解决户口问题。”
比起宋志峰,何丽荣来天津要早得多。2002年,她在北京参与创建的公司被并购,作为销售总监,她来到天津处理一些后续事务。这期间,她发现用户对他们之前一些产品的需求仍很大,决定再次创业。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优惠政策,促使她留在天津的,除了成本低,便是不太快的生活节奏。
天津有种特有的“安逸”,这种安逸弥散在老旧但不垮的国企中,弥散在捧逗又拿着劲儿的茶馆里,弥散在“乐呵乐呵得了”的市井中。
“在北京工作时,一周甚至会去三个省份出差,我记得有一次自己躺在床上,有朋友打电话问:‘你在哪?’我说我在火车上,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家里”。何丽荣说当时对自己的家非常陌生,而到了天津,那种颠沛流离的感觉一下子就没有了。“我本身是快节奏的,而这里比我慢半拍,这样我永远都比别人快,所以我的产品营销、市场推广都走在别人前面”。
这份安逸让天津成为一座很有幸福感的城市,却与创业所需的开拓、冒险精神相悖。对此,何丽荣深有体会。她的软件主要做教育市场,拿到客户后,只要学校没有大的人事变动,每年就会坐享固定的教育经费,同时天津市场竞争又不激烈,最后她便“买买房子、买买车,就懈怠了”。直到有了小孩后,有了新的责任,她才重新有了奔头。
安逸的不仅是老板,还有员工。何丽荣觉得天津人踏实,公司里干了八九年的老员工都是本地人,问题在于他们容易满足。为此她想了很多招,比如让工作推着人走,完不成就要负责。此外,她还有几个奇招,比如招外地人进来发挥鲶鱼效应,也会选择天津郊县的人,“既有本地人的踏实,又有外地人的上进”。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说,过去大项目为主的发展模式下,天津经济发展虽快,但老百姓受益不够,所以近年来倡导发展中小企业。这时又发现,由于过去太过安逸的生活,企业家精神明显不足。而最能促进创业文化的就是外来文化的碰撞,从这个角度看,包括北京在内的外部创业者的到来,对天津的意义不只体现在带动经济发展。 何丽荣还发现,外地人有一种“首都崇拜”,认为北京来的都是大公司。他们当时的市场在全国覆盖很大,来到天津后才发现这一地缘优势已经不再,好在教育属于基础行业,当地的需求也不小,这才扎下根来。
公司成立9年后的今天,何丽荣决定做全国市场,融资难问题开始出现。园区组织过几次资本对接,但效果不好。投资人郇绍奎表示投资是市场自主的行为,不过园区应该搭建平台让创投双方的沟通常态化、无形化,以节省时间、场地。天津一家民营孵化器“智慧山”的负责人阎立忠则坦言,京津创投环境差异确实较大,很多园区为此都在积极引入基金、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
在参加黑马大赛天津滨海新区分赛的过程中,用友幸福投资对何丽荣的项目很感兴趣,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愿意跟投。
天津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后汇聚大量跨国公司;随着滨海新区战略的启动,国家又将一些大项目放置于此。一位当地招商代表说,他感觉中天津从2008年才开始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招商力度。
在来津的创业者中,何丽荣属于少数派,更多像宋志峰那样在北京仍然保留一个公司。在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宋志峰表示这涉及到对天津、北京各自优势的深层次把握,以及与自己业务的结合。他的做法是把自己2B的、需要开拓市场、做营销的业务留在北京,“运营商、大企业都在这里,这部分业务要紧跟市场”;而对于2C的App业务,互联网便利已经很大地缩小了地域的差距,所以就放在成本较低的天津。
“对于研发,一般规划一个产品,两三个月这种周期的,特别适合放到天津这样的环境,相当于封闭开发了。在北京会有人找我的技术人员今天干干这、明天干干那,很不好”。宋志峰认为客服、运维这样劳动密集型部门尤其应该放在天津。至于给其他公司的建议,他强调管理团队一定要清楚并确定公司的业务和战略,不能“分居两地”后还为核心问题扯皮。
不过,对于初创业者,即使想清楚了,宋志峰也不主张直接来天津,“在北京都跑通了、都了解了,再来天津”。他的建议是可以先在天津注册公司,人不用搬来,到北京租个房子跑业务,据其介绍,天津的政策允许企业有一到两年期限进行这样的运作。
事实上,宋志峰不认同“逃离北京”的说法,他说自己是在利用两地互补的资源进行业务调配。郇绍奎的建议是,天津跟北京比,在科技资源上会稍微落后一些。企业如果纯粹以高端技术人才为主,选择北京好一些,如果发展生产、需要占地等,可能就会选择天津。“比如天津有很多盐碱地,不能发展农业,只能用作工业用地。所以,开设工厂的话来这边肯定是合适的”。一位做太阳能设备生产的创始人告诉记者,他们研发在北京,但是因为拿不起亦庄每亩30万元的地,最后决定来天津设厂。
对此,刘力说得很坦然,也一语中的:“京津两边的优势,我们的企业自己知道怎么用,所以政府没必要去强求着怎么办。只要说你到我这发展什么,我支持你就是了。”
在2013年5月中旬黑马大赛天津分赛举办地附近的一个孵化器中,160多家在孵企业有几十家来自北京。
宋志峰,北京黑米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主要提供WiFi热点相关服务。去年10月,他在天津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将北京公司面向个人用户的APP开发接了过来。宋志峰的这次“折腾”也源自一位天津招商代表在北京的拜访。
他说自己开始不相信、也没在意所谓优惠,“当时他跟我讲了很多好处,我想这不会是忽悠吧?”但禁不住对方的诚恳相邀,最后还是让一位负责人前去考察,发现“有点意思”。他征询朋友意见时才发现,原来很多朋友也都在天津注册了公司。他最终拍板,前后仅经历三个月。
宋志峰的天津公司设立在滨海移动互联应用产业基地,这个基地去年年中正式启动,定位上就是中关村的滨海转移发展基地,与中关村有合作。目前,已落户的上千家企业中,一半来自北京。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2010年时,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1万多家,而去年已经达到3万多家,在新增企业中,外地来津创业的占据1/4,其中,“有相当多的北京优质企业落户高新区发展。”
朴素的理由
在天津办公司,给宋志峰最直观的感受是成本低。其天津公司租金是每平方米每天一块多,而其北京公司办公条件虽略差,租金却是天津的四倍。其实这部分成本还可能更少。比如武清区某孵化器给一家企业直接免了两年租金,滨海新区一个园区对5人以上小微企业的优惠是可最高减30%租金和物业费。
员工成本低了不少,税收也比较优惠。多家园区的人士说,他们的入园税收优惠并不死板,更多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一家一谈”。不过基本标准还是有的,比如一家园区就规定,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企业或5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方可拿到其最高的返税比例。
让宋志峰吃惊的是,个人所得税居然还有返还,“这在北京不可想象”。对于创业公司,成本有时就是一切,“这些成本降低以后,你能走得更远一点。”
分散办公地点以降低运作成本是大型企业的常规做法,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团队规模较小,分散办公导致沟通成本上升有时会得不偿失。但是,就像苏州与上海,京津之间便利的交通打消了宋志峰的顾虑。坐高铁,从北京到天津34分钟,而开车“从通州到海淀得俩小时”。
更何况,作为移动互联网企业,黑米天成相当部分团队是研发人员,对办公地点要求并不高,便利的生活条件反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宿舍就在旁边,不用再挤两三个小时的地铁”。当然,宋志峰仍将高端研发保留在北京。
作为一家符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准的公司,方便地获取一些政策资源是宋志峰的一个现实考虑。虽然北京也有相应政策,但宋志峰说那里企业太多,僧多粥少,自己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在天津,他甚至有机会申请一些国家级资金补助。
天津滨海高新区一家孵化器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对北京过来的企业不会有专款奖励,但在对方申请项目、基金时会有所照顾。
团队上,宋志峰没有花很多精力说服,他的任务是搞定一两个技术大牛人,至于普通的工程师可以从天津招。“一般一个核心研发团队里边,不是都牛,就那么一两个人牛,然后带着一帮工程师干。”一些高管甚至比宋志峰还要积极。“高管里边好多不是北京户口的,他更愿意去天津,给解决户口问题。”
慢生活的代价
比起宋志峰,何丽荣来天津要早得多。2002年,她在北京参与创建的公司被并购,作为销售总监,她来到天津处理一些后续事务。这期间,她发现用户对他们之前一些产品的需求仍很大,决定再次创业。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优惠政策,促使她留在天津的,除了成本低,便是不太快的生活节奏。
天津有种特有的“安逸”,这种安逸弥散在老旧但不垮的国企中,弥散在捧逗又拿着劲儿的茶馆里,弥散在“乐呵乐呵得了”的市井中。
“在北京工作时,一周甚至会去三个省份出差,我记得有一次自己躺在床上,有朋友打电话问:‘你在哪?’我说我在火车上,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家里”。何丽荣说当时对自己的家非常陌生,而到了天津,那种颠沛流离的感觉一下子就没有了。“我本身是快节奏的,而这里比我慢半拍,这样我永远都比别人快,所以我的产品营销、市场推广都走在别人前面”。
这份安逸让天津成为一座很有幸福感的城市,却与创业所需的开拓、冒险精神相悖。对此,何丽荣深有体会。她的软件主要做教育市场,拿到客户后,只要学校没有大的人事变动,每年就会坐享固定的教育经费,同时天津市场竞争又不激烈,最后她便“买买房子、买买车,就懈怠了”。直到有了小孩后,有了新的责任,她才重新有了奔头。
安逸的不仅是老板,还有员工。何丽荣觉得天津人踏实,公司里干了八九年的老员工都是本地人,问题在于他们容易满足。为此她想了很多招,比如让工作推着人走,完不成就要负责。此外,她还有几个奇招,比如招外地人进来发挥鲶鱼效应,也会选择天津郊县的人,“既有本地人的踏实,又有外地人的上进”。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说,过去大项目为主的发展模式下,天津经济发展虽快,但老百姓受益不够,所以近年来倡导发展中小企业。这时又发现,由于过去太过安逸的生活,企业家精神明显不足。而最能促进创业文化的就是外来文化的碰撞,从这个角度看,包括北京在内的外部创业者的到来,对天津的意义不只体现在带动经济发展。 何丽荣还发现,外地人有一种“首都崇拜”,认为北京来的都是大公司。他们当时的市场在全国覆盖很大,来到天津后才发现这一地缘优势已经不再,好在教育属于基础行业,当地的需求也不小,这才扎下根来。
公司成立9年后的今天,何丽荣决定做全国市场,融资难问题开始出现。园区组织过几次资本对接,但效果不好。投资人郇绍奎表示投资是市场自主的行为,不过园区应该搭建平台让创投双方的沟通常态化、无形化,以节省时间、场地。天津一家民营孵化器“智慧山”的负责人阎立忠则坦言,京津创投环境差异确实较大,很多园区为此都在积极引入基金、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
在参加黑马大赛天津滨海新区分赛的过程中,用友幸福投资对何丽荣的项目很感兴趣,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愿意跟投。
天津总部+北京业务
天津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后汇聚大量跨国公司;随着滨海新区战略的启动,国家又将一些大项目放置于此。一位当地招商代表说,他感觉中天津从2008年才开始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招商力度。
在来津的创业者中,何丽荣属于少数派,更多像宋志峰那样在北京仍然保留一个公司。在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宋志峰表示这涉及到对天津、北京各自优势的深层次把握,以及与自己业务的结合。他的做法是把自己2B的、需要开拓市场、做营销的业务留在北京,“运营商、大企业都在这里,这部分业务要紧跟市场”;而对于2C的App业务,互联网便利已经很大地缩小了地域的差距,所以就放在成本较低的天津。
“对于研发,一般规划一个产品,两三个月这种周期的,特别适合放到天津这样的环境,相当于封闭开发了。在北京会有人找我的技术人员今天干干这、明天干干那,很不好”。宋志峰认为客服、运维这样劳动密集型部门尤其应该放在天津。至于给其他公司的建议,他强调管理团队一定要清楚并确定公司的业务和战略,不能“分居两地”后还为核心问题扯皮。
不过,对于初创业者,即使想清楚了,宋志峰也不主张直接来天津,“在北京都跑通了、都了解了,再来天津”。他的建议是可以先在天津注册公司,人不用搬来,到北京租个房子跑业务,据其介绍,天津的政策允许企业有一到两年期限进行这样的运作。
事实上,宋志峰不认同“逃离北京”的说法,他说自己是在利用两地互补的资源进行业务调配。郇绍奎的建议是,天津跟北京比,在科技资源上会稍微落后一些。企业如果纯粹以高端技术人才为主,选择北京好一些,如果发展生产、需要占地等,可能就会选择天津。“比如天津有很多盐碱地,不能发展农业,只能用作工业用地。所以,开设工厂的话来这边肯定是合适的”。一位做太阳能设备生产的创始人告诉记者,他们研发在北京,但是因为拿不起亦庄每亩30万元的地,最后决定来天津设厂。
对此,刘力说得很坦然,也一语中的:“京津两边的优势,我们的企业自己知道怎么用,所以政府没必要去强求着怎么办。只要说你到我这发展什么,我支持你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