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神灵庙额与封号的词语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宋代中央王朝赐封的神灵庙额和封号中,频繁地出现一些字词。这些字词记录了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活动。本文以宋代浙东海神为考察对象,对浙东海神的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宋代中央王朝祭祀神灵政策的一些重要特征。
  关键词:宋代 浙东海神 庙额 封号 词语研究
  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灵信仰在人类的精神及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封建统治阶层也认识到神灵信仰在国家管理中的价值,对信仰领域的干预非常积极。中央王朝将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神灵纳入国家祀典,对国家宗教事务进行统一管理。两宋时期,中央王朝调整了国家祭祀神灵的典制,形成了一整套对神灵庙额、封号的管理制度。
  受国家祭祀政策变化的影响,大量浙东海神被列入国家祀典,获得由中央王朝赐予的庙额和封号。浙东地区海神信仰繁荣发展,成为两宋时期神灵信仰中变化最为突出的代表。在浙东众多的海神中有详细记载的大致如下:
  表1:宋代浙东海神官方名称表
  据《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诸神祠》载:“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封。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宋王朝封赐神灵严格地执行规定,为的是实现“锡命驭神,恩礼有序”。以忠嘉威烈惠济广灵王鲍盖为例,宋廷初封鲍盖为惠济王,后又加两字封号如“威烈”“忠嘉”“广灵”,使鲍盖成为浙东地位最高的神灵。
  综合表1中宋代中央王朝赐予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的词语,其中带有“广”“济”“灵”“应”“昭”等字的词语出现频率较高。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并非个案,而是在整个宋代封赐神灵活动中常见的。
  下文就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进行分析。
  二
  (一)“广X”形式词语
  “广利”取“远航顺利”之义。“广”指“距离长”。《方言》第六:“广,远也。”“利”指吉利,顺利。《易·乾》:“飞龙在田,利见大人。”
  “广德”取“普遍布施恩惠”之义。“广”指“普遍,广泛”。东汉王粲《俞儿舞歌》:“仁恩广覆,猛节横逝。”“德”指“恩德,恩惠”。《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广灵”取“多多显灵”之义。“广”还可指“多”。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兵多而战不速,则费必广。”
  (二)“X济”形式词语
  “济”指“救助”。《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惠济”是人们对神灵救济行为的尊称。“惠”是敬词。《仪礼·聘礼》:“公当楣再拜。”汉郑玄注:“拜,贶也。贶,惠赐也。”
  “显济”“威济”两词与“惠济”在词义上相近。“显”和“威”亦是人们尊崇神灵的用词。“显”指“高贵,显赫”。《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威”指“尊严,威严,表现出的使人敬畏的气势、态度”。《易·家人》:“有孚威如,终吉。”
  (三)“灵X”形式词语
  “灵”指“有灵性者,有神灵者”。《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灵”是对所有神灵的尊称,“灵济”“灵泽”“灵惠”三词的意思相同,皆指神灵对人类施以救助。“泽”指“施恩德”。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道与义泽于物而后己,至是则斯为不朽矣。”“惠”指“施予恩惠”。《尚书大传》:“振贫穷,惠孤寡。”
  (四)“X应”形式词语
  “应”指“感应,应验”。《国语·越语下》:“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
  “嘉应”的意思是“嘉许应验”。“嘉”指“嘉许,表彰”。《书·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
  “忠应”义为“尽心竭力地应验”。“忠”指“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司马光《四言铭系述》:“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五)“昭X”形式词语
  “昭”指“显扬,显示”。《左传·桓公二年》:“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昭应”指“显扬应验”。“昭利”指“显扬顺利”。“昭贶”指“显扬赐给”。“贶”指“赐赠之物”。《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上》:“天降嘉贶,将何德以酬之?”
  (六)其他词语
  “孚佑”指“庇佑,保佑”。《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孚”作“信用、诚信”解。“圣”指“传说中的神仙”,“孚圣”是对神灵的敬称。清代李渔《比目鱼·神护》:“小圣平浪侯,晏公是也,分封水国,总礼元阴。”
  “忠嘉”指“忠厚良善”。曾巩《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嘉惠和,先帝所遗,以辅佐朕躬。”
  “威烈”犹“威严”。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坐则专席,止则专馆,朱轩驾驷,威烈赫奕。”
  “善庆”指“赞美善事”。“善”指“赞美,褒扬”。《韩非子·说林上》:“夫人以言善我,必以人言罚我。”“庆”指“善事,善行”。《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三
  浙东海神的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不仅记录了宋代浙东地区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国家祭祀政策的一些重要特征。
  一是宋朝统治者对待神灵表现出敬畏的态度。“尊神”是人们信奉神灵的前提,信徒们通过虔诚、恭敬地祭拜,希望得到神灵的眷顾。神灵庙额和封号中有“惠”“威”“孚”等敬字,说明了宋朝统治者对神灵充满着敬畏。“济”“泽”“德”等字的使用,更说明了在人们的意识中高高在上的神灵“帮助”世人是在施恩德。
  二是宋王朝对神灵采取封赐行为的谨慎性。多数神灵能够获得中央王朝的封赐是因为神灵“参与”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如昭利庙,它的出现是因海神“护佑”宋朝出使朝鲜的使团船队,宋王朝下诏为其建庙。宋王朝采取赐封行为的谨慎性还表现在对神灵庙额和封号的内容的重视。宋朝统治者努力做到赐予神灵的庙额、封号要与神灵属性和“功绩”相符合。在道家仙职等级中最高者称“圣”,浙东海神中唯有东海龙神配享“圣”字。宋代君主推崇道教,顺理成章地将“孚圣”赐予东海龙神。这种意图更明显地体现在“洪圣”庙额上。“洪”者大也。《书·多方》:“洪舒于民。”“洪圣”即“大圣”,这是对东海龙神更高规格的推崇。
  三是宋王朝封赐神灵的政策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由于宋王朝采取将君权与神权紧密地结合的国家政策,中央王朝垄断了全国封赐神灵的权利。宋王朝封赐神灵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君权高于神权。“嘉应”“昭利”“善庆”等词指的是彰显神灵的“功绩”,表面上是统治者对神灵充满感激之情,实质上展示了君权的至高无上。
  透过宋代中央王朝赐予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宋王朝封赐神灵的事由以及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根本目的却是一致的,即封建统治者通过对神灵信仰领域的控制来为王朝的长久统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2]宝庆四明志.宋元浙江方志集成[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3][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清]钱大昕.乾隆鄞县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
  [4][清]俞樾.乾隆鄞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祖俊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 目的论 翻译问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3个道歉词语为代表,通过测试的方式,调查了这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这3个道歉词语处于不同的情境分布之中。其中“对不起”和“不好意思”使用得最为频繁,而且总体使用率相当,而“抱歉”则在其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表明人们在道歉时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  关键词:道歉词语 “对不起” “不好意思” “抱歉”  一、引言  道歉是与人
期刊
摘 要:讲授古代汉语,要注意讲授的对象是当今的学生,多注意学生的语言环境。从与今天现代汉语有联系的角度来讲授古代汉语,能使学生感觉古代汉语并不遥远和古老,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代汉语。  关键词: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方言  谈到古代汉语的学习,人们一般是站在与现代汉语差异性的角度来讲的,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在附录(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谈到:“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的词语,如‘人’‘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视角,对比于谦《石灰吟》的英译本,论证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的重合、包容、相交及独立的框架关系,探讨框架语义学对古诗词英译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 框架关系 古诗词翻译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如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李宏、王寅,2005)、认知体验的等值翻译研究(宋德生,2005)、认知语
期刊
摘 要: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节目中,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生陈铭的演讲《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以语言幽默风趣,逻辑严密获得满堂喝彩。本文就这篇演讲稿的语言逻辑魅力作一剖析。  关键词:演讲 逻辑 语言  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节目中,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生陈铭的演讲《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以语言幽默风趣,逻辑严密获得满堂喝彩,李咏、鲁豫、乐嘉、林志颖等四位导师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学者、演讲家余秋雨在此前
期刊
摘 要:相对于汉语中的全民通用歇后语,地方性歇后语(例如客家歇后语)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在地方性歇后语当中还有一种更为别致的歇后语——它以某地区某个众所周知的人物的经典言论或其传闻逸事为基础,浓缩出一句歇后语,该歇后语仅为有限区域的有限人群所熟悉和使用,该范围或圈子里的人只需要听、说该歇后语的半句,大家便可心领神会,取得特殊的言语交际效果。笔者将这一语言现象暂且命名为“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鸠摩罗什对音的《妙法莲华经》第七卷为个案,分析姚秦时期汉语的辅音、元音以及其他音系的特征。从而探究梵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姚秦时代上古音向中古音转变的一些显著特点。  关键词:鸠摩罗什 《妙法莲华经》 梵汉对音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东晋时姚秦高僧,精通梵音,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后秦弘始三年至十五年(公元401~413年),他在长安翻译佛经,共译出35部294卷,《妙法莲华
期刊
摘 要:本文拟从语音、语义演变方面对新疆汉语方言中普遍使用的“谝传”“骗腿儿”进行考释,以确定方言本字,既为了正本清源,也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新疆方言词的特点。  关键词:新疆 汉语方言词 “谝” “骗腿” 语义  汉语方言是新疆语言文化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新疆汉语方言主要在甘肃、陕西方言的基础上形成。按照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可划分为兰银官话北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和在普通话基础上形成的北京官话片。基
期刊
摘 要:对外汉语专业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把所学理论与具体的语言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是专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本文以专业学生在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中利用语料库进行趋向动词偏误分析的语言实践为例,充分证明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欠缺之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关键词:语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群体。当前外来人员在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身份归属感上仍存在种种不和谐。希望有关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从而更好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