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宋代中央王朝赐封的神灵庙额和封号中,频繁地出现一些字词。这些字词记录了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活动。本文以宋代浙东海神为考察对象,对浙东海神的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宋代中央王朝祭祀神灵政策的一些重要特征。
关键词:宋代 浙东海神 庙额 封号 词语研究
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灵信仰在人类的精神及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封建统治阶层也认识到神灵信仰在国家管理中的价值,对信仰领域的干预非常积极。中央王朝将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神灵纳入国家祀典,对国家宗教事务进行统一管理。两宋时期,中央王朝调整了国家祭祀神灵的典制,形成了一整套对神灵庙额、封号的管理制度。
受国家祭祀政策变化的影响,大量浙东海神被列入国家祀典,获得由中央王朝赐予的庙额和封号。浙东地区海神信仰繁荣发展,成为两宋时期神灵信仰中变化最为突出的代表。在浙东众多的海神中有详细记载的大致如下:
表1:宋代浙东海神官方名称表
据《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诸神祠》载:“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封。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宋王朝封赐神灵严格地执行规定,为的是实现“锡命驭神,恩礼有序”。以忠嘉威烈惠济广灵王鲍盖为例,宋廷初封鲍盖为惠济王,后又加两字封号如“威烈”“忠嘉”“广灵”,使鲍盖成为浙东地位最高的神灵。
综合表1中宋代中央王朝赐予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的词语,其中带有“广”“济”“灵”“应”“昭”等字的词语出现频率较高。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并非个案,而是在整个宋代封赐神灵活动中常见的。
下文就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进行分析。
二
(一)“广X”形式词语
“广利”取“远航顺利”之义。“广”指“距离长”。《方言》第六:“广,远也。”“利”指吉利,顺利。《易·乾》:“飞龙在田,利见大人。”
“广德”取“普遍布施恩惠”之义。“广”指“普遍,广泛”。东汉王粲《俞儿舞歌》:“仁恩广覆,猛节横逝。”“德”指“恩德,恩惠”。《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广灵”取“多多显灵”之义。“广”还可指“多”。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兵多而战不速,则费必广。”
(二)“X济”形式词语
“济”指“救助”。《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惠济”是人们对神灵救济行为的尊称。“惠”是敬词。《仪礼·聘礼》:“公当楣再拜。”汉郑玄注:“拜,贶也。贶,惠赐也。”
“显济”“威济”两词与“惠济”在词义上相近。“显”和“威”亦是人们尊崇神灵的用词。“显”指“高贵,显赫”。《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威”指“尊严,威严,表现出的使人敬畏的气势、态度”。《易·家人》:“有孚威如,终吉。”
(三)“灵X”形式词语
“灵”指“有灵性者,有神灵者”。《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灵”是对所有神灵的尊称,“灵济”“灵泽”“灵惠”三词的意思相同,皆指神灵对人类施以救助。“泽”指“施恩德”。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道与义泽于物而后己,至是则斯为不朽矣。”“惠”指“施予恩惠”。《尚书大传》:“振贫穷,惠孤寡。”
(四)“X应”形式词语
“应”指“感应,应验”。《国语·越语下》:“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
“嘉应”的意思是“嘉许应验”。“嘉”指“嘉许,表彰”。《书·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
“忠应”义为“尽心竭力地应验”。“忠”指“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司马光《四言铭系述》:“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五)“昭X”形式词语
“昭”指“显扬,显示”。《左传·桓公二年》:“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昭应”指“显扬应验”。“昭利”指“显扬顺利”。“昭贶”指“显扬赐给”。“贶”指“赐赠之物”。《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上》:“天降嘉贶,将何德以酬之?”
(六)其他词语
“孚佑”指“庇佑,保佑”。《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孚”作“信用、诚信”解。“圣”指“传说中的神仙”,“孚圣”是对神灵的敬称。清代李渔《比目鱼·神护》:“小圣平浪侯,晏公是也,分封水国,总礼元阴。”
“忠嘉”指“忠厚良善”。曾巩《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嘉惠和,先帝所遗,以辅佐朕躬。”
“威烈”犹“威严”。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坐则专席,止则专馆,朱轩驾驷,威烈赫奕。”
“善庆”指“赞美善事”。“善”指“赞美,褒扬”。《韩非子·说林上》:“夫人以言善我,必以人言罚我。”“庆”指“善事,善行”。《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三
浙东海神的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不仅记录了宋代浙东地区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国家祭祀政策的一些重要特征。
一是宋朝统治者对待神灵表现出敬畏的态度。“尊神”是人们信奉神灵的前提,信徒们通过虔诚、恭敬地祭拜,希望得到神灵的眷顾。神灵庙额和封号中有“惠”“威”“孚”等敬字,说明了宋朝统治者对神灵充满着敬畏。“济”“泽”“德”等字的使用,更说明了在人们的意识中高高在上的神灵“帮助”世人是在施恩德。
二是宋王朝对神灵采取封赐行为的谨慎性。多数神灵能够获得中央王朝的封赐是因为神灵“参与”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如昭利庙,它的出现是因海神“护佑”宋朝出使朝鲜的使团船队,宋王朝下诏为其建庙。宋王朝采取赐封行为的谨慎性还表现在对神灵庙额和封号的内容的重视。宋朝统治者努力做到赐予神灵的庙额、封号要与神灵属性和“功绩”相符合。在道家仙职等级中最高者称“圣”,浙东海神中唯有东海龙神配享“圣”字。宋代君主推崇道教,顺理成章地将“孚圣”赐予东海龙神。这种意图更明显地体现在“洪圣”庙额上。“洪”者大也。《书·多方》:“洪舒于民。”“洪圣”即“大圣”,这是对东海龙神更高规格的推崇。
三是宋王朝封赐神灵的政策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由于宋王朝采取将君权与神权紧密地结合的国家政策,中央王朝垄断了全国封赐神灵的权利。宋王朝封赐神灵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君权高于神权。“嘉应”“昭利”“善庆”等词指的是彰显神灵的“功绩”,表面上是统治者对神灵充满感激之情,实质上展示了君权的至高无上。
透过宋代中央王朝赐予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宋王朝封赐神灵的事由以及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根本目的却是一致的,即封建统治者通过对神灵信仰领域的控制来为王朝的长久统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2]宝庆四明志.宋元浙江方志集成[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3][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清]钱大昕.乾隆鄞县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
[4][清]俞樾.乾隆鄞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祖俊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关键词:宋代 浙东海神 庙额 封号 词语研究
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灵信仰在人类的精神及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封建统治阶层也认识到神灵信仰在国家管理中的价值,对信仰领域的干预非常积极。中央王朝将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神灵纳入国家祀典,对国家宗教事务进行统一管理。两宋时期,中央王朝调整了国家祭祀神灵的典制,形成了一整套对神灵庙额、封号的管理制度。
受国家祭祀政策变化的影响,大量浙东海神被列入国家祀典,获得由中央王朝赐予的庙额和封号。浙东地区海神信仰繁荣发展,成为两宋时期神灵信仰中变化最为突出的代表。在浙东众多的海神中有详细记载的大致如下:
表1:宋代浙东海神官方名称表
据《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诸神祠》载:“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封。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宋王朝封赐神灵严格地执行规定,为的是实现“锡命驭神,恩礼有序”。以忠嘉威烈惠济广灵王鲍盖为例,宋廷初封鲍盖为惠济王,后又加两字封号如“威烈”“忠嘉”“广灵”,使鲍盖成为浙东地位最高的神灵。
综合表1中宋代中央王朝赐予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的词语,其中带有“广”“济”“灵”“应”“昭”等字的词语出现频率较高。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并非个案,而是在整个宋代封赐神灵活动中常见的。
下文就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进行分析。
二
(一)“广X”形式词语
“广利”取“远航顺利”之义。“广”指“距离长”。《方言》第六:“广,远也。”“利”指吉利,顺利。《易·乾》:“飞龙在田,利见大人。”
“广德”取“普遍布施恩惠”之义。“广”指“普遍,广泛”。东汉王粲《俞儿舞歌》:“仁恩广覆,猛节横逝。”“德”指“恩德,恩惠”。《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广灵”取“多多显灵”之义。“广”还可指“多”。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兵多而战不速,则费必广。”
(二)“X济”形式词语
“济”指“救助”。《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惠济”是人们对神灵救济行为的尊称。“惠”是敬词。《仪礼·聘礼》:“公当楣再拜。”汉郑玄注:“拜,贶也。贶,惠赐也。”
“显济”“威济”两词与“惠济”在词义上相近。“显”和“威”亦是人们尊崇神灵的用词。“显”指“高贵,显赫”。《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威”指“尊严,威严,表现出的使人敬畏的气势、态度”。《易·家人》:“有孚威如,终吉。”
(三)“灵X”形式词语
“灵”指“有灵性者,有神灵者”。《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灵”是对所有神灵的尊称,“灵济”“灵泽”“灵惠”三词的意思相同,皆指神灵对人类施以救助。“泽”指“施恩德”。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道与义泽于物而后己,至是则斯为不朽矣。”“惠”指“施予恩惠”。《尚书大传》:“振贫穷,惠孤寡。”
(四)“X应”形式词语
“应”指“感应,应验”。《国语·越语下》:“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
“嘉应”的意思是“嘉许应验”。“嘉”指“嘉许,表彰”。《书·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
“忠应”义为“尽心竭力地应验”。“忠”指“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司马光《四言铭系述》:“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五)“昭X”形式词语
“昭”指“显扬,显示”。《左传·桓公二年》:“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昭应”指“显扬应验”。“昭利”指“显扬顺利”。“昭贶”指“显扬赐给”。“贶”指“赐赠之物”。《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上》:“天降嘉贶,将何德以酬之?”
(六)其他词语
“孚佑”指“庇佑,保佑”。《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孚”作“信用、诚信”解。“圣”指“传说中的神仙”,“孚圣”是对神灵的敬称。清代李渔《比目鱼·神护》:“小圣平浪侯,晏公是也,分封水国,总礼元阴。”
“忠嘉”指“忠厚良善”。曾巩《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嘉惠和,先帝所遗,以辅佐朕躬。”
“威烈”犹“威严”。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坐则专席,止则专馆,朱轩驾驷,威烈赫奕。”
“善庆”指“赞美善事”。“善”指“赞美,褒扬”。《韩非子·说林上》:“夫人以言善我,必以人言罚我。”“庆”指“善事,善行”。《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三
浙东海神的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不仅记录了宋代浙东地区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国家祭祀政策的一些重要特征。
一是宋朝统治者对待神灵表现出敬畏的态度。“尊神”是人们信奉神灵的前提,信徒们通过虔诚、恭敬地祭拜,希望得到神灵的眷顾。神灵庙额和封号中有“惠”“威”“孚”等敬字,说明了宋朝统治者对神灵充满着敬畏。“济”“泽”“德”等字的使用,更说明了在人们的意识中高高在上的神灵“帮助”世人是在施恩德。
二是宋王朝对神灵采取封赐行为的谨慎性。多数神灵能够获得中央王朝的封赐是因为神灵“参与”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如昭利庙,它的出现是因海神“护佑”宋朝出使朝鲜的使团船队,宋王朝下诏为其建庙。宋王朝采取赐封行为的谨慎性还表现在对神灵庙额和封号的内容的重视。宋朝统治者努力做到赐予神灵的庙额、封号要与神灵属性和“功绩”相符合。在道家仙职等级中最高者称“圣”,浙东海神中唯有东海龙神配享“圣”字。宋代君主推崇道教,顺理成章地将“孚圣”赐予东海龙神。这种意图更明显地体现在“洪圣”庙额上。“洪”者大也。《书·多方》:“洪舒于民。”“洪圣”即“大圣”,这是对东海龙神更高规格的推崇。
三是宋王朝封赐神灵的政策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由于宋王朝采取将君权与神权紧密地结合的国家政策,中央王朝垄断了全国封赐神灵的权利。宋王朝封赐神灵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君权高于神权。“嘉应”“昭利”“善庆”等词指的是彰显神灵的“功绩”,表面上是统治者对神灵充满感激之情,实质上展示了君权的至高无上。
透过宋代中央王朝赐予浙东海神庙额和封号中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宋王朝封赐神灵的事由以及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根本目的却是一致的,即封建统治者通过对神灵信仰领域的控制来为王朝的长久统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2]宝庆四明志.宋元浙江方志集成[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3][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清]钱大昕.乾隆鄞县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
[4][清]俞樾.乾隆鄞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祖俊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