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把聘请大学生导师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聘请大学生导师,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好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一、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在实行导师制的背景下,思考如何保证班导师的工作效果达到制度设想的初衷?班导师工作应建立何种考核机制?首先应建立班导师工作监督考核机制。(1)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应具备:班导师的考核工作应该是常态的、各方联动的,同时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2)具体措施的几点建议:班导师工作的考核应分为两部分,即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考核内容要具体;参加考核的主体要对数量和在总体考核中所占比重有合理的设计。班导师的工作琐碎且繁重,是对每个班导师责任心、事业心、信心和耐心的多重考验,班导师制的施行也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次变革,但是,一个新制度的开启需要方方面面力量的参与和努力,制度能否顺利运行,监督机制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
二、辅导员、班导师、级导生和班导生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班导师工作制度需要:(1)充分发挥班导生榜样的力量,和辅导员相互配合,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完善;(2)充分发挥班导生的学生身份优势,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实效。辅导员、班导生、级导生和班导师相互配合做学生工作既可以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又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改变了传统的辅导员管理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思维
(1)“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的内涵。“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则在高校本科教育中,以班为单位,在社会上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并在校内选拔具有丰富理论知识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个别辅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直接与市场接轨,全面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能力。(2)双“班导师”的聘任、工作职责。“班导师”的聘任,分为外引和内聘,“外引”是指从社会上聘请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工作者等,作为班级的“客座导师”,开设创业讲座,参与学生创业设计,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给予专业的指导,引导学生从高校的“象牙塔”走向市场,从“纸上谈兵”到“实战训练”。 “内聘”是从校内选拔那些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教师作为班级导师,是“全职导师”,传授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的特质。第一,速效性。中国高校的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象牙塔中走出来的,具有创业经验的寥寥无几,随着毕业生的日渐增多,面对庞大的就业队伍,国家和社会承受的压力很大,急需学生从“被就业”到“主动就业”,以缓解就业压力“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则是快速解决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的捷径,它通过从社会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的优秀企业家,节省了培养师资的时间,降低了成本。第二,渗透性。在“外引内置”双“班导师”制的运转模式中,导师面对的学生数量不多,这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纵深交流,他们在生活中是朋友,学生“亲其师”,便可“信其道”;在学习中师生互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和实践中,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导师通过其高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创业经验,把创业教育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高教学境界。第三,实践性。实践性是“外引内置”双“班导师”制最基本的特质。“外引内置”双“班导师”制通过“金字塔”式的教学方式,由初级到高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理论知识传播,同时,又经过“外引”导师这个媒介,把学生由校内引到校外,使学生进入到市场这个大熔炉中,在实践中经受磨练,积累经验,由创业的“门外汉”变成积累了丰富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创业者”。
“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是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微观层面的探索,通过从校内选拔一些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优”教师作为“内置”导师,在校外选聘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外引导师;以内置导师为经,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市场识别能力,以外引导师为纬,开展创业实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内外导师的“双壁合力”,从而有效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参 考 文 献
[1]黄世虎.新时期高校班导师工作新思路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2]陈晓浪等.做好高校班导师工作的具体思路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关键词】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一、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在实行导师制的背景下,思考如何保证班导师的工作效果达到制度设想的初衷?班导师工作应建立何种考核机制?首先应建立班导师工作监督考核机制。(1)高校班导师工作考核机制应具备:班导师的考核工作应该是常态的、各方联动的,同时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2)具体措施的几点建议:班导师工作的考核应分为两部分,即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考核内容要具体;参加考核的主体要对数量和在总体考核中所占比重有合理的设计。班导师的工作琐碎且繁重,是对每个班导师责任心、事业心、信心和耐心的多重考验,班导师制的施行也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次变革,但是,一个新制度的开启需要方方面面力量的参与和努力,制度能否顺利运行,监督机制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
二、辅导员、班导师、级导生和班导生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班导师工作制度需要:(1)充分发挥班导生榜样的力量,和辅导员相互配合,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完善;(2)充分发挥班导生的学生身份优势,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实效。辅导员、班导生、级导生和班导师相互配合做学生工作既可以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又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改变了传统的辅导员管理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思维
(1)“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的内涵。“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则在高校本科教育中,以班为单位,在社会上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并在校内选拔具有丰富理论知识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个别辅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直接与市场接轨,全面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能力。(2)双“班导师”的聘任、工作职责。“班导师”的聘任,分为外引和内聘,“外引”是指从社会上聘请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工作者等,作为班级的“客座导师”,开设创业讲座,参与学生创业设计,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给予专业的指导,引导学生从高校的“象牙塔”走向市场,从“纸上谈兵”到“实战训练”。 “内聘”是从校内选拔那些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教师作为班级导师,是“全职导师”,传授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的特质。第一,速效性。中国高校的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象牙塔中走出来的,具有创业经验的寥寥无几,随着毕业生的日渐增多,面对庞大的就业队伍,国家和社会承受的压力很大,急需学生从“被就业”到“主动就业”,以缓解就业压力“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则是快速解决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的捷径,它通过从社会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的优秀企业家,节省了培养师资的时间,降低了成本。第二,渗透性。在“外引内置”双“班导师”制的运转模式中,导师面对的学生数量不多,这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纵深交流,他们在生活中是朋友,学生“亲其师”,便可“信其道”;在学习中师生互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和实践中,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导师通过其高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创业经验,把创业教育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高教学境界。第三,实践性。实践性是“外引内置”双“班导师”制最基本的特质。“外引内置”双“班导师”制通过“金字塔”式的教学方式,由初级到高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理论知识传播,同时,又经过“外引”导师这个媒介,把学生由校内引到校外,使学生进入到市场这个大熔炉中,在实践中经受磨练,积累经验,由创业的“门外汉”变成积累了丰富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创业者”。
“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是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微观层面的探索,通过从校内选拔一些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优”教师作为“内置”导师,在校外选聘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外引导师;以内置导师为经,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市场识别能力,以外引导师为纬,开展创业实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内外导师的“双壁合力”,从而有效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参 考 文 献
[1]黄世虎.新时期高校班导师工作新思路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2]陈晓浪等.做好高校班导师工作的具体思路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