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间,连续几起曝光的群体性事件,将印刷及上下游企业拉入了公众视线。
2012年12月7日,香港华彩集团在深圳宝安区的一家印刷厂发生大罢工,因请假遭拒、与保安冲突引发的罢工,厂内逾千名员工参与,大批警力出动维持现场秩序,罢工造成厂区附近交通瘫痪超过7小时。
2012年12月25日,晨鸣纸业汉阳公司逾千工人上街游行,不满遭欠薪长达半年,担心工厂即将倒闭生活无依,要求当地政府出面追薪。本年1月20日,上街讨薪再次重演。1月23日,该工厂宣布关闭。
2013年1月10日,香港中星集团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一家印刷厂发生工人大规模罢工事件,罢工源于该厂更名转型、员工劳动关系的接续与补偿问题。中星集团公布,罢工使该厂大部分生产暂时受到影响。
频频曝光的群体性事件,不由得让人警觉:印刷企业的用工环境,除了愈演愈烈的招工难、升势不减的用工成本增加,劳资关系也开始出现紧张化态势。
“富士康虽然不是血汗工厂,但绝对是一个压力锅。”这是富士康自2010年连续发生跳楼事件以来,其母公司鸿海集团前执行顾问信怀南的感叹之语。
“压力锅”之感于印刷经理人而言,想必也心有戚戚焉。无论是港企北上的三资印刷企业,还是迅速崛起的民营印刷企业,经过一轮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奔驰之后,它们猛然发现,靠人口红利、低价政策对外已不再具有绝对的比较竞争优势,对内亦不适应现代企业转变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需求。
虽然应时势所需,很多印刷企业或被动或主动,已经进行了诸多的改变,如提高工资标准、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环境、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等等,但主动地、有意识地设立“减压阀”,培育和谐的劳资关系,为自己打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实在是印刷企业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的事情。
其实,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企业是否建立了工资正常增长与保障机制,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是否主动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否建立表达机制,疏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通道;是否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营造出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对一线管理者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其管理技巧,强化其尊重员工的意识;是否真正重视起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工会成为劳资双方沟通及解决问题的有效平台;甚至是否在企业转型、并购等突发事件之时,对员工做了妥善的善后处理。
如上种种,当然在“术”的层面,而“道”的觉悟,才是驱动印刷经理人主动、持续推进劳资关系建设的原驱力。撇开社会责任心不谈,劳资关系建设投入是投资,还是成本?这依然是值得思索的管理命题。放长眼光,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强化人力资本的经营意识,从中所收获的劳资双赢,应该比上述的群体性事件的“剑拔弩张”,更能保障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春节来临,又到一年用工荒之时。面对更追求幸福感的新一代打工者,面对政府愈来愈收紧的劳动保障政策,招工和减压,同样需要印刷经理人的管理智慧。
2012年12月7日,香港华彩集团在深圳宝安区的一家印刷厂发生大罢工,因请假遭拒、与保安冲突引发的罢工,厂内逾千名员工参与,大批警力出动维持现场秩序,罢工造成厂区附近交通瘫痪超过7小时。
2012年12月25日,晨鸣纸业汉阳公司逾千工人上街游行,不满遭欠薪长达半年,担心工厂即将倒闭生活无依,要求当地政府出面追薪。本年1月20日,上街讨薪再次重演。1月23日,该工厂宣布关闭。
2013年1月10日,香港中星集团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一家印刷厂发生工人大规模罢工事件,罢工源于该厂更名转型、员工劳动关系的接续与补偿问题。中星集团公布,罢工使该厂大部分生产暂时受到影响。
频频曝光的群体性事件,不由得让人警觉:印刷企业的用工环境,除了愈演愈烈的招工难、升势不减的用工成本增加,劳资关系也开始出现紧张化态势。
“富士康虽然不是血汗工厂,但绝对是一个压力锅。”这是富士康自2010年连续发生跳楼事件以来,其母公司鸿海集团前执行顾问信怀南的感叹之语。
“压力锅”之感于印刷经理人而言,想必也心有戚戚焉。无论是港企北上的三资印刷企业,还是迅速崛起的民营印刷企业,经过一轮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奔驰之后,它们猛然发现,靠人口红利、低价政策对外已不再具有绝对的比较竞争优势,对内亦不适应现代企业转变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需求。
虽然应时势所需,很多印刷企业或被动或主动,已经进行了诸多的改变,如提高工资标准、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环境、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等等,但主动地、有意识地设立“减压阀”,培育和谐的劳资关系,为自己打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实在是印刷企业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的事情。
其实,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企业是否建立了工资正常增长与保障机制,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是否主动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否建立表达机制,疏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通道;是否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营造出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对一线管理者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其管理技巧,强化其尊重员工的意识;是否真正重视起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工会成为劳资双方沟通及解决问题的有效平台;甚至是否在企业转型、并购等突发事件之时,对员工做了妥善的善后处理。
如上种种,当然在“术”的层面,而“道”的觉悟,才是驱动印刷经理人主动、持续推进劳资关系建设的原驱力。撇开社会责任心不谈,劳资关系建设投入是投资,还是成本?这依然是值得思索的管理命题。放长眼光,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强化人力资本的经营意识,从中所收获的劳资双赢,应该比上述的群体性事件的“剑拔弩张”,更能保障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春节来临,又到一年用工荒之时。面对更追求幸福感的新一代打工者,面对政府愈来愈收紧的劳动保障政策,招工和减压,同样需要印刷经理人的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