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作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如此迅捷的时代,作为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竞争力?毋庸置疑,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媒体的一个重头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电视新闻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观众日益提升的收视心理、审美情趣的需要。
《新闻学大词典》里对深度报道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式,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报道的形式。”这说明深度报道已经不再满足向受众传达事实本身,而是对新闻进行深刻剖析,并由此揭示事情的发展趋势、后果和本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对于新闻事件的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的报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新闻报道形式。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抓好选题是关键
首先,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偶发性事件,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开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说来,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源于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不应失去新闻性。除了与大政方针有关的内容外,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困惑,诸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下岗再就业、产品质量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在选题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抓住“热”,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其次,抓住“新”,就是选题要有新意,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又要敢做别人做过的文章。再次,抓住“难”,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同时还要抓住“疑”,就是要选择社会疑点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对象。因此记者要把好选题关,要高瞻远瞩,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练好采访基本功
电视荧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放大镜,它像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展示一个合格记者的能力和魅力,也可以一览无余地暴露你的缺陷和不足。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不能以偏概全。记者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要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因此说,采访有深浅之分,有高低之分,不同素养的记者要注重练采访基本功。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苦练采访基本功,做到扎实、深入、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
三、要有思辨性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与动态新闻相比,加强了报道深度,更多地注入了报道者的理性思考,它是记者在分析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交待背景,提出问题,揭示趋势的一种文体。其中思辨性是其重要特征。面对纷繁复杂、盘根错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可以选择的新闻报道题材十分庞杂,关键在于题材的切入点是否到位。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能找到问题的切入口,为深度报道的深入挖掘提供首要的条件。客观事物的不可预测性、多变性和突发性,要求记者必须具备即时应变能力和机智的反应能力。尤其要准确捕捉事物的细节。细节往往最具说服力,能很好地反映出问题的实质,它也代表着记者观察事物,审视、思考问题的能力。深度报道要挖掘得深,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思考是相伴相生的,它需要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记者对深度报道的采访、提问技巧,则更能反映深度报道的理性思辨特征。
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必须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式。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凡是与事件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士,尤其是矛盾的双方及相应的主管部门都要做深入的采访调查工作,必要时要求教于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反映新闻事实,揭示事物产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把事实的原委和矛盾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为记者的理性分析、解释、评判提供坚实的客观依据,这也正是深度报道内在的特性所要求的。此外,提问是记者综合能力的反映,要体现出理性把握能力。这除了记者的机智应答和巧妙设问外,还要善于发现。一旦从采访对象的话语中发现问题和疑点,通常采用反问、追问、重复关键词句等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而揭示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灵活地运用广泛的背景材料,是深度报道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度报道对新闻事实入情入理的分析、评价,必须建立在现场因素和背景材料的合理运用上,做到有理有据,使感染力与深刻性并重。成功的新闻报道,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驾驭了广泛深刻的背景材料,并突破时空的限制加以灵活运用,因而使得深度报道气势宏大,表现出很强的跳跃性和动态性。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追求的目标。但不能使整篇报道流于阐述哲理而空发议论。思想深度的实现,需要记者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和较深的思辨修养,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有较高的修养,而且还要求记者从大的广角镜中洞悉所报道事物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并且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和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但要注意,深度报道蕴涵的理论思想是以新闻事实为载体来揭示的。因此要做到既不单纯记载事实,又不让理论色彩过于浓重。要使新闻报道达到求新、求实、求深的深度和高度,关键在于记者对人物、事件、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时代的脉膊,了解群众的呼声,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时代意义的新闻作品。
四、强调各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做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但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既可以是纪实性和解释性的,也可以是透视性和评述性的;既可以是成连续性和系列性的,也可以是类属性结合式和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记者编辑要善于将像、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科学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充分运用电视手段会给节目增色不少。 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显然过于古板,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正常报道的同时,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当然,这样做起来难度也更大。在拍摄阶段,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都可以适时运用。如果是现场报道,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三秒钟一个镜头,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但形成一条新闻后,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即使图像摇摇晃晃,也完全可以使用,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
(作者单位: 互助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学大词典》里对深度报道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式,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报道的形式。”这说明深度报道已经不再满足向受众传达事实本身,而是对新闻进行深刻剖析,并由此揭示事情的发展趋势、后果和本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对于新闻事件的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的报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新闻报道形式。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抓好选题是关键
首先,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偶发性事件,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开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说来,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源于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不应失去新闻性。除了与大政方针有关的内容外,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困惑,诸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下岗再就业、产品质量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在选题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抓住“热”,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其次,抓住“新”,就是选题要有新意,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又要敢做别人做过的文章。再次,抓住“难”,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同时还要抓住“疑”,就是要选择社会疑点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对象。因此记者要把好选题关,要高瞻远瞩,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练好采访基本功
电视荧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放大镜,它像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展示一个合格记者的能力和魅力,也可以一览无余地暴露你的缺陷和不足。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不能以偏概全。记者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要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因此说,采访有深浅之分,有高低之分,不同素养的记者要注重练采访基本功。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苦练采访基本功,做到扎实、深入、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
三、要有思辨性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与动态新闻相比,加强了报道深度,更多地注入了报道者的理性思考,它是记者在分析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交待背景,提出问题,揭示趋势的一种文体。其中思辨性是其重要特征。面对纷繁复杂、盘根错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可以选择的新闻报道题材十分庞杂,关键在于题材的切入点是否到位。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能找到问题的切入口,为深度报道的深入挖掘提供首要的条件。客观事物的不可预测性、多变性和突发性,要求记者必须具备即时应变能力和机智的反应能力。尤其要准确捕捉事物的细节。细节往往最具说服力,能很好地反映出问题的实质,它也代表着记者观察事物,审视、思考问题的能力。深度报道要挖掘得深,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思考是相伴相生的,它需要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记者对深度报道的采访、提问技巧,则更能反映深度报道的理性思辨特征。
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必须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式。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凡是与事件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士,尤其是矛盾的双方及相应的主管部门都要做深入的采访调查工作,必要时要求教于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反映新闻事实,揭示事物产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把事实的原委和矛盾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为记者的理性分析、解释、评判提供坚实的客观依据,这也正是深度报道内在的特性所要求的。此外,提问是记者综合能力的反映,要体现出理性把握能力。这除了记者的机智应答和巧妙设问外,还要善于发现。一旦从采访对象的话语中发现问题和疑点,通常采用反问、追问、重复关键词句等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而揭示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灵活地运用广泛的背景材料,是深度报道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度报道对新闻事实入情入理的分析、评价,必须建立在现场因素和背景材料的合理运用上,做到有理有据,使感染力与深刻性并重。成功的新闻报道,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驾驭了广泛深刻的背景材料,并突破时空的限制加以灵活运用,因而使得深度报道气势宏大,表现出很强的跳跃性和动态性。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追求的目标。但不能使整篇报道流于阐述哲理而空发议论。思想深度的实现,需要记者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和较深的思辨修养,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有较高的修养,而且还要求记者从大的广角镜中洞悉所报道事物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并且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和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但要注意,深度报道蕴涵的理论思想是以新闻事实为载体来揭示的。因此要做到既不单纯记载事实,又不让理论色彩过于浓重。要使新闻报道达到求新、求实、求深的深度和高度,关键在于记者对人物、事件、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时代的脉膊,了解群众的呼声,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时代意义的新闻作品。
四、强调各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做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但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既可以是纪实性和解释性的,也可以是透视性和评述性的;既可以是成连续性和系列性的,也可以是类属性结合式和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记者编辑要善于将像、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科学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充分运用电视手段会给节目增色不少。 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显然过于古板,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正常报道的同时,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当然,这样做起来难度也更大。在拍摄阶段,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都可以适时运用。如果是现场报道,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三秒钟一个镜头,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但形成一条新闻后,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即使图像摇摇晃晃,也完全可以使用,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
(作者单位: 互助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