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看胡颂平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感触颇多。作为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一生传奇般获得35个博士学位的“人伦楷模”和学问大家,胡适先生身上有不少闪光的东西惹人眼目,乃至动人心魄。尤其是在学问之道上,不少东西,还不妨视为圭臬。
书里记:“先生发现一件录稿上有一个错字,因谈起朱子《小学》上教人做官的方法是‘勤谨和缓’四个字,先生于是将它们借用过来注入了全新的内容:勤,就是不偷懒,就是傅孟真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样去找材料,叫做勤。谨,就是不苟且,非常的谨慎,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客观,叫做谨。和,就是不生气,要虚心,要平实。缓,就是不要忙,要从从容容的校对,宁可迟几天办好,不要匆忙有错。”胡先生将四字官诀“化腐朽为神奇”。
“勤谨和缓”四字,原本说是一个少年进士问同乡前辈:“做官有什么秘诀?”前辈答:“做官要勤、谨、和、缓。”后人称之为做官四字诀。据说,胡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也谈到:“我在小孩子的时候,就听到这个故事,当时没有注意。从前我们讲治学方法。讲归纳法、演绎法;后来年纪老了一点,才晓得做学问有成绩没有,并不在于读了逻辑学没有,而在于有没有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这四个字不但是做官的秘诀,也是良好的治学习惯。”另外,胡先生还在不同的场合对这四个字作解释,如他晚年在台湾大学关于“治学的方法”的演讲中,又对“勤谨和缓”作了解说。如说“谨”,就是不苟且,不潦草,不拆烂污。也可以说是“敬”,就是做一件事要郑重地去做。一点一滴都不苟且,一字一笔都不放过。如说“和”,就是虚心,不武断,不固执成见,不动火气。做学问要和平、虚心,动了肝火,是非就看不清楚了。再如说“缓”,就是不要急,不要轻易发表,不要轻易下结论,就是说:“凉凉去吧!搁一搁,歇一歇吧!”胡先生还曾概括性地说:“科学方法不是科学家独得或独占的治学方法,只是人类的常识加上良好的训练,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养成了勤、谨、和、缓等等良好的习惯,治学自然有好成绩。”
胡先生谈学问之道,或现身说法,或援引古今。今人读之,当引以为鉴,反思乃至拷问自身可能沾染的浮躁之气。学海无涯,学术无界。能以他人之道反躬自省,祛除尘垢,防疾控病,不亦快乎?由此我想为师者也当从中受到启发,盘点一下为师之道,看看自己是否有良好的“勤谨和缓”习惯,如此才能学以致用。
先说“勤”。今之为师者如何勤?如此发问,或会招来讥诮。因为老师们,已被“勤”的劝诫罩上了紧箍,早将“勤”发挥得淋漓尽致——眼勤、手勤、腿勤、嘴勤、脑勤。教不严,师之惰,不勤不行。但从实际看来,勤会教出勤学生,也会教出懒学生。所以我们还是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勤,或说如何勤。勤不是蛮干、盲目的勤,而是有智慧、有方法的勤。我们不能做孔子不屑的“暴虎冯河”之人,也不能做胡先生批评的“目的热,方法盲”之人。勤,应当时刻注意以“成长自己”“发展学生”为本。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不应该再行“保姆”之勤,而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勤起来,使学生在精神、心理、思维和身体等诸方面积极参与到具体情境中来,教出“勤学生”。
要勤读书、勤学习。教师其实就是个读书、用书之人。非读无以致用。不喜欢读书,可不是个小问题。胡先生能成为一个大学问家,自然与他酷爱读书有关。《谈话录》亦有相关记录。1959年4月9日记,胡先生因背部肉瘤手术后出去演说,无意中挥动手臂,致使刚拆线的伤口迸裂出血,于是又住进医院,随身又带去了一本英文书。4月14日记他开始读《基度山恩仇记》后说的一句话,“我觉得闲着可惜,所以有空就看书”,并讲他在美国时,就是在坐地下电车或上厕所时把一部袖珍本莎士比亚戏剧集读完的。接着又讲起欧阳修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在“三上”构思的。4月16日,有位来医院看胡先生的朋友劝他要少看书,认为他的睡眠时间太少。胡先生却说:“晚上可爱。那是我最好的时间。”胡先生曾给一位青年朋友写过一首互勉诗:“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现今的老师,需承继胡先生的精神劲头儿,多嗅一些纸墨之香。
接着说“谨”。胡先生说,谨就是“不苟且”,就是“敬”,就是“小心求证”的“小心”。我想,这和孔子的“执事敬”异曲同工。通俗地说,做事都要敬爱、敬重乃至敬畏,要有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懂的程度有别。胡先生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诲了一代又一代学人。今天为师,“谨”也有重要的内涵。为师者的“谨”,在“小心”上,主要表现为对职业规范的遵守。如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的“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等等,对师之“谨”定下了明确范式。但范式只是范式,愿不愿意“就范”还是源于我们对职业、对服务对象的敬畏和责任。虽然我们还不敢妄言“教师必须把教育当作终生追求的‘理想天国’”,也不敢妄说“学生就是教师的上帝”或“学生就是教师的衣食父母”,但作为有良知的教师,总该把教育职业看得非常神圣,把学生看得重之又重。因为有了这些内心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方可能孜孜以求,渐行渐远。
再说师之“和”。“和为贵”“与人为善”“仁者爱人”“保合大和”等古训,都在告诉人们“和气生缘”“和气致祥”。为师者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平和,应不以一己之利为目的,不以敷衍作笑为面目,不以心计花招为承载,不以一团和气为结果,它应当是以共同的事业为基点,以真诚的协作为助力,以催熟杏坛花果为目标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行为。师之“和”表现为在原则面前不当好好先生,在制度面前不得过且过,在是非面前不委曲求全,而在小节上能宽容大度,容人之短,在日常交往中人情练达,彬彬有礼,怀平常之心,不妄求、不奢取。师之“和”表现为能够自我调适,从容面对各种矛盾;能够在个体成长路途中,尽量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以高昂的姿态,豁达的心胸,审慎的头脑,务实的策略,适应社会,适应人群,戒除灰色心态;能够克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正确处理工作上的难与易、待遇上的高与低、生活上的苦与乐等各种现实问题。师之“和”也表现在为师者能够自我加压,愉悦接受职业身份,能够自觉追求自身的“道深、业精、学厚”,争做新时期的合格教师,乃至享誉一方的名师。胡先生曾用赫胥黎的话:“科学好像教训我们,你最好站在事实的面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要愿意抛弃一切先入的成见,要谦虚地跟着事实走,不管它带你到什么危险的境地去。”
最后说“缓”。如胡先生所言,“不要急,不要轻易发表,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在“悬而不断”之后,再找新材料、新证据,当断时再断,如此的结论方可能是可靠的,服众的,经得起检验的。胡先生所论的“缓”主要是针对考证之学,架势略窄。而今为师之“缓”的要义应为:在强烈成长欲望的支配下,善听明辨,善思慎为,纳忠告以改舛讹,察百法以取精要,走近至理,蓄势养气,进而厚积薄发,展示风采,并尽力提携他人,共图美好愿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讲述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一位教师问这位历史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用一辈子来准备一节课”,值得深思。
为师之道,有博大精深的内涵,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往往也有其特定的元素和符号。读《谈话录》,从为师的角度来品味“勤谨和缓”四字,总觉得它们透露出一种殷切,一种谦逊,一种温情,一种沉稳。而这些也与为师者应有的品性有着天然的契合。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中学)
责任编辑李淳
书里记:“先生发现一件录稿上有一个错字,因谈起朱子《小学》上教人做官的方法是‘勤谨和缓’四个字,先生于是将它们借用过来注入了全新的内容:勤,就是不偷懒,就是傅孟真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样去找材料,叫做勤。谨,就是不苟且,非常的谨慎,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客观,叫做谨。和,就是不生气,要虚心,要平实。缓,就是不要忙,要从从容容的校对,宁可迟几天办好,不要匆忙有错。”胡先生将四字官诀“化腐朽为神奇”。
“勤谨和缓”四字,原本说是一个少年进士问同乡前辈:“做官有什么秘诀?”前辈答:“做官要勤、谨、和、缓。”后人称之为做官四字诀。据说,胡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也谈到:“我在小孩子的时候,就听到这个故事,当时没有注意。从前我们讲治学方法。讲归纳法、演绎法;后来年纪老了一点,才晓得做学问有成绩没有,并不在于读了逻辑学没有,而在于有没有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这四个字不但是做官的秘诀,也是良好的治学习惯。”另外,胡先生还在不同的场合对这四个字作解释,如他晚年在台湾大学关于“治学的方法”的演讲中,又对“勤谨和缓”作了解说。如说“谨”,就是不苟且,不潦草,不拆烂污。也可以说是“敬”,就是做一件事要郑重地去做。一点一滴都不苟且,一字一笔都不放过。如说“和”,就是虚心,不武断,不固执成见,不动火气。做学问要和平、虚心,动了肝火,是非就看不清楚了。再如说“缓”,就是不要急,不要轻易发表,不要轻易下结论,就是说:“凉凉去吧!搁一搁,歇一歇吧!”胡先生还曾概括性地说:“科学方法不是科学家独得或独占的治学方法,只是人类的常识加上良好的训练,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养成了勤、谨、和、缓等等良好的习惯,治学自然有好成绩。”
胡先生谈学问之道,或现身说法,或援引古今。今人读之,当引以为鉴,反思乃至拷问自身可能沾染的浮躁之气。学海无涯,学术无界。能以他人之道反躬自省,祛除尘垢,防疾控病,不亦快乎?由此我想为师者也当从中受到启发,盘点一下为师之道,看看自己是否有良好的“勤谨和缓”习惯,如此才能学以致用。
先说“勤”。今之为师者如何勤?如此发问,或会招来讥诮。因为老师们,已被“勤”的劝诫罩上了紧箍,早将“勤”发挥得淋漓尽致——眼勤、手勤、腿勤、嘴勤、脑勤。教不严,师之惰,不勤不行。但从实际看来,勤会教出勤学生,也会教出懒学生。所以我们还是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勤,或说如何勤。勤不是蛮干、盲目的勤,而是有智慧、有方法的勤。我们不能做孔子不屑的“暴虎冯河”之人,也不能做胡先生批评的“目的热,方法盲”之人。勤,应当时刻注意以“成长自己”“发展学生”为本。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不应该再行“保姆”之勤,而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勤起来,使学生在精神、心理、思维和身体等诸方面积极参与到具体情境中来,教出“勤学生”。
要勤读书、勤学习。教师其实就是个读书、用书之人。非读无以致用。不喜欢读书,可不是个小问题。胡先生能成为一个大学问家,自然与他酷爱读书有关。《谈话录》亦有相关记录。1959年4月9日记,胡先生因背部肉瘤手术后出去演说,无意中挥动手臂,致使刚拆线的伤口迸裂出血,于是又住进医院,随身又带去了一本英文书。4月14日记他开始读《基度山恩仇记》后说的一句话,“我觉得闲着可惜,所以有空就看书”,并讲他在美国时,就是在坐地下电车或上厕所时把一部袖珍本莎士比亚戏剧集读完的。接着又讲起欧阳修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在“三上”构思的。4月16日,有位来医院看胡先生的朋友劝他要少看书,认为他的睡眠时间太少。胡先生却说:“晚上可爱。那是我最好的时间。”胡先生曾给一位青年朋友写过一首互勉诗:“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现今的老师,需承继胡先生的精神劲头儿,多嗅一些纸墨之香。
接着说“谨”。胡先生说,谨就是“不苟且”,就是“敬”,就是“小心求证”的“小心”。我想,这和孔子的“执事敬”异曲同工。通俗地说,做事都要敬爱、敬重乃至敬畏,要有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懂的程度有别。胡先生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诲了一代又一代学人。今天为师,“谨”也有重要的内涵。为师者的“谨”,在“小心”上,主要表现为对职业规范的遵守。如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的“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等等,对师之“谨”定下了明确范式。但范式只是范式,愿不愿意“就范”还是源于我们对职业、对服务对象的敬畏和责任。虽然我们还不敢妄言“教师必须把教育当作终生追求的‘理想天国’”,也不敢妄说“学生就是教师的上帝”或“学生就是教师的衣食父母”,但作为有良知的教师,总该把教育职业看得非常神圣,把学生看得重之又重。因为有了这些内心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方可能孜孜以求,渐行渐远。
再说师之“和”。“和为贵”“与人为善”“仁者爱人”“保合大和”等古训,都在告诉人们“和气生缘”“和气致祥”。为师者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平和,应不以一己之利为目的,不以敷衍作笑为面目,不以心计花招为承载,不以一团和气为结果,它应当是以共同的事业为基点,以真诚的协作为助力,以催熟杏坛花果为目标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行为。师之“和”表现为在原则面前不当好好先生,在制度面前不得过且过,在是非面前不委曲求全,而在小节上能宽容大度,容人之短,在日常交往中人情练达,彬彬有礼,怀平常之心,不妄求、不奢取。师之“和”表现为能够自我调适,从容面对各种矛盾;能够在个体成长路途中,尽量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以高昂的姿态,豁达的心胸,审慎的头脑,务实的策略,适应社会,适应人群,戒除灰色心态;能够克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正确处理工作上的难与易、待遇上的高与低、生活上的苦与乐等各种现实问题。师之“和”也表现在为师者能够自我加压,愉悦接受职业身份,能够自觉追求自身的“道深、业精、学厚”,争做新时期的合格教师,乃至享誉一方的名师。胡先生曾用赫胥黎的话:“科学好像教训我们,你最好站在事实的面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要愿意抛弃一切先入的成见,要谦虚地跟着事实走,不管它带你到什么危险的境地去。”
最后说“缓”。如胡先生所言,“不要急,不要轻易发表,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在“悬而不断”之后,再找新材料、新证据,当断时再断,如此的结论方可能是可靠的,服众的,经得起检验的。胡先生所论的“缓”主要是针对考证之学,架势略窄。而今为师之“缓”的要义应为:在强烈成长欲望的支配下,善听明辨,善思慎为,纳忠告以改舛讹,察百法以取精要,走近至理,蓄势养气,进而厚积薄发,展示风采,并尽力提携他人,共图美好愿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讲述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一位教师问这位历史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用一辈子来准备一节课”,值得深思。
为师之道,有博大精深的内涵,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往往也有其特定的元素和符号。读《谈话录》,从为师的角度来品味“勤谨和缓”四字,总觉得它们透露出一种殷切,一种谦逊,一种温情,一种沉稳。而这些也与为师者应有的品性有着天然的契合。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中学)
责任编辑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