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病害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青枯病、玉米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本文侧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玉米病害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为今后玉米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玉米病害;种类;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逐渐被重视,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在扩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玉米病害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所以必须加强对玉米病害的研究,保证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一.常见玉米病害种类分析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在很多地方也称为“玉米斑病”,这种病害不仅危害玉米的叶片、苞叶,还对玉米的叶鞘产生危害,大斑可长达10~30厘米,有的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斑,斑点呈现出水浸状,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特征是斑点小,一般不超过1厘米,形状近似椭圆,多为深褐色,发生这种病害后,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籽粒灌浆不足,玉米的产量会大幅下降。
2.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是一种在灌浆期爆发的具有毁灭性的玉米病害,玉米生长中期植株生长迅速,组织幼嫩,茎基部叶鞘中容易积水,易受镰刀菌和细菌侵染,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过度密植、施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以及植株各种损伤都会加重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的大雨最容易使玉米患上青枯病,发病植株叶片由下而上呈现青枯症状,少数叶片表现为黄枯症状,茎基变为淡褐色,抗倒伏能力差。
3.玉米黑粉病
黑粉病俗名“灰包”,又称黑粉瘤,是局部寄生性病害,植株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受到侵染,侵染处会长出大小不同的白色病瘤,瘤体慢慢变黑,成熟时破裂,飞散出黑色菌粉,即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株、土壤及饲食了带菌玉米秸秆的牲畜粪便上越冬,第二年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飘散,成为病害初侵染源,发病植株茎秆细弱、易倒伏,果穗瘦小或缺粒,这种病害比较常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植株的幼嫩部分是这种病害的主要侵害地区,大量的植株养分会被黑粉瘤消耗,从而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
4.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雄穗发病时,部分或者整个花器变形,颖片增多,呈叶片状,基部膨大,内部充满黑粉,果穗发病除苞叶外,全部被细菌破坏,外观像健穗,但是内部全是黑粉,黑粉散落后,只留下寄主维管束组织,黑粉即为病菌的厚垣孢子。丝黑穗病与黑粉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形成膨大的病瘤。遗留在田间的植株病残体上的厚垣孢子是初侵染的主要病菌来源,种子上粘着的孢子也能够有效传播病害。
二.玉米病害的预防措施
1.播种时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不同品种对病害的抗药性不同,种子的抗病性对预防病害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优良种子的覆盖率和种子的防病性能。
2.处理种植种子
为了预防苗期病害,农民可以对种子进行包衣和杀菌处理。
3.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病害给玉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增施磷、钾肥和微肥,提高农家肥施用的比重,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涝。
4.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当地的农业推广人员要制定病害防治指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指导,做好预测预报,如气象预报马上有中雨到大雨时,及时摘除植株下部2~3片病叶,扔出田外或烧掉,可以减轻病害的流行,切实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
5.轮作倒茬
玉米种植应该改善栽培技术,合理密植,采取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方法,增强玉米抗病性,减少病原菌积累。
6.清洁田间地头
玉米发生病害后应该及时摘除底部病叶,在病穗未破裂前割去病穗或拔除病株,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来源,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并深坑掩埋以减少次年初侵染源。
7.合理用药
发现玉米病害后要根据病害的不同及时采取相应的药物药剂防治手段以减少病害的蔓延。
结束语:
玉米病害种类繁多,每种病害的原因与症状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预防玉米病害时应该根据病害的症状确定病害的种类,并灵活采用各种预防方法,对症下药减少病害的危害,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李宝英.玉米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6):48-49.
[2]藏兴旺,郑艳明.浅析玉米病虫害趋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8):41.
[3]黄芳.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01).
[4]熊永刚.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
[5]刘经纬,周联东,朱利萍,何代元,刘贺梅.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8,(07).
关键词:玉米病害;种类;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逐渐被重视,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在扩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玉米病害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所以必须加强对玉米病害的研究,保证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一.常见玉米病害种类分析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在很多地方也称为“玉米斑病”,这种病害不仅危害玉米的叶片、苞叶,还对玉米的叶鞘产生危害,大斑可长达10~30厘米,有的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斑,斑点呈现出水浸状,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特征是斑点小,一般不超过1厘米,形状近似椭圆,多为深褐色,发生这种病害后,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籽粒灌浆不足,玉米的产量会大幅下降。
2.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是一种在灌浆期爆发的具有毁灭性的玉米病害,玉米生长中期植株生长迅速,组织幼嫩,茎基部叶鞘中容易积水,易受镰刀菌和细菌侵染,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过度密植、施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以及植株各种损伤都会加重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的大雨最容易使玉米患上青枯病,发病植株叶片由下而上呈现青枯症状,少数叶片表现为黄枯症状,茎基变为淡褐色,抗倒伏能力差。
3.玉米黑粉病
黑粉病俗名“灰包”,又称黑粉瘤,是局部寄生性病害,植株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受到侵染,侵染处会长出大小不同的白色病瘤,瘤体慢慢变黑,成熟时破裂,飞散出黑色菌粉,即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株、土壤及饲食了带菌玉米秸秆的牲畜粪便上越冬,第二年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飘散,成为病害初侵染源,发病植株茎秆细弱、易倒伏,果穗瘦小或缺粒,这种病害比较常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植株的幼嫩部分是这种病害的主要侵害地区,大量的植株养分会被黑粉瘤消耗,从而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
4.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雄穗发病时,部分或者整个花器变形,颖片增多,呈叶片状,基部膨大,内部充满黑粉,果穗发病除苞叶外,全部被细菌破坏,外观像健穗,但是内部全是黑粉,黑粉散落后,只留下寄主维管束组织,黑粉即为病菌的厚垣孢子。丝黑穗病与黑粉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形成膨大的病瘤。遗留在田间的植株病残体上的厚垣孢子是初侵染的主要病菌来源,种子上粘着的孢子也能够有效传播病害。
二.玉米病害的预防措施
1.播种时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不同品种对病害的抗药性不同,种子的抗病性对预防病害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优良种子的覆盖率和种子的防病性能。
2.处理种植种子
为了预防苗期病害,农民可以对种子进行包衣和杀菌处理。
3.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病害给玉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增施磷、钾肥和微肥,提高农家肥施用的比重,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涝。
4.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当地的农业推广人员要制定病害防治指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指导,做好预测预报,如气象预报马上有中雨到大雨时,及时摘除植株下部2~3片病叶,扔出田外或烧掉,可以减轻病害的流行,切实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
5.轮作倒茬
玉米种植应该改善栽培技术,合理密植,采取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方法,增强玉米抗病性,减少病原菌积累。
6.清洁田间地头
玉米发生病害后应该及时摘除底部病叶,在病穗未破裂前割去病穗或拔除病株,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来源,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并深坑掩埋以减少次年初侵染源。
7.合理用药
发现玉米病害后要根据病害的不同及时采取相应的药物药剂防治手段以减少病害的蔓延。
结束语:
玉米病害种类繁多,每种病害的原因与症状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预防玉米病害时应该根据病害的症状确定病害的种类,并灵活采用各种预防方法,对症下药减少病害的危害,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李宝英.玉米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6):48-49.
[2]藏兴旺,郑艳明.浅析玉米病虫害趋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8):41.
[3]黄芳.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01).
[4]熊永刚.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
[5]刘经纬,周联东,朱利萍,何代元,刘贺梅.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