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鼓溯源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特殊乐器,也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物,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在布依族地区被视为“神器”、“重器”、“礼器”。铜鼓集冶炼、铸造、雕刻、装饰、绘画、音乐、舞蹈和宗教于一身,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作品。流传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铜鼓通常用铜铸成,呈圆墩形,分为面、胸、腰、足、耳5个部分。根据出土的标准器,把铜鼓大体分为8种类型,即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各种类型的铜鼓均有其自身的年代和外形特征。
布依族铜鼓除作为乐器使用外,还具有诸多的社会功能,如做礼器、重器、葬具、贡赋、贮贝,借以传授礼仪与道德规范。它是权力、荣誉、智慧与财富的象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铜鼓“十二则”的民族属性与分布区域
铜鼓“十二则”是布依族独有的、以节奏见长的、具有较完整的十二段鼓乐,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具有久远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它是由布依族先民祖祖辈辈秘传的产物。
铜鼓“十二则”作为布依族独有的音乐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伴随着这个民族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记载着民族生存的曲折磨难,奋进昂扬。多少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烟消云散,唯有铜鼓凭借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依然生存下来,今天仍然能看得见、摸得着、敲得响,撞击着民族的心灵,在喜怒哀乐中倾诉情怀,成为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贵州古老的布依族村寨几乎都有一面铜鼓,由寨老或族长保存,同时,保管铜鼓的人有的既是寨老又是布摩。明清以来,贵州方志中记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铜鼓的资料比比皆是。“仲家”在明清时期,喜欢在铜鼓上刻字,托名“孔明”所造,藉以抬高身价。布依族“俗尚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的记载也不少。《黔苗图说》、《黔记》:“补笼仲家,贵阳、南笼(今兴义)、安顺三府、定番、广顺二州皆有之。以十二月朔为大节,岁时击铜鼓为欢。掘地即得铜鼓,武侯南征所遗者,重价争购。”《独山县志》:“仲家好楼居……丧祭,凡亲属眷及瓜葛,本村邻舍,男妇,络绎成群,……男女对击铜鼓,木鼓,鼓声相应,稍不合节,罚酒一瓢,饮至昏醉”。“丧葬……击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居丧“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文献中大量记载布依族先民使用铜鼓的情况。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鼓乐,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省境内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与贵州毗临的四川省会东县。
铜鼓“十二则”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家有铜鼓,子孙秘传,仲家……富者争购,即百牛不惜。”关于铜鼓“十二则”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铜鼓在古代主要用作战鼓。相传在战国时期,战鼓是打仗时指挥战斗的信号,但由于战鼓体大,携带不便,为了行军方便,逐步把鼓体改小。战争结束,天下太平了,祖先们安居乐业后,为纪念战鼓,就把战鼓改成了“铜鼓”。为了让子孙后代们纪念“铜鼓”,了解铜鼓的来历,祖先们就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创编了十二段铜鼓口诀,供整个布依族在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进行娱乐使用。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的流传演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族祖传。一般有较完整的铜鼓“十二则”鼓谱、鼓调和比较规范的演奏方法以及表达的内容;二是民间流传。一方面带有祖传的性质。过去一些村寨,几个大姓氏的家族共买一面铜鼓使用,各大家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天长日久,每个人敲击的“十二则”相异,甚至在演奏过程中,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另一方面这些家族还广泛吸收外姓家族的“十二则”,相互学习、补充,于是逐渐在民间中流传开来。
布依族人民对铜鼓十分珍爱,把它视为祖先的传家宝,也是家族团结的象征。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家族中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保管铜鼓的这一家,准备好酒菜后,首先是祭拜铜鼓。老人要给后代讲解铜鼓的来历以及家族历史的发展,然后将铜鼓“挂上”,要演唱一首铜鼓民歌,以示尊重、纪念。然后击鼓三槌,再开始敲击铜鼓“十二则”。而在敲击“十二则”每一则之间,他们也要演唱一首民歌(民歌长短不一)。内容主要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中,布依人民劳动、生产及生活的情景,根据季节的不同,表现娱乐、春耕、种植、施肥、栽秧、割草、放牛、丰收等内容。每一则之间演唱一首民歌的目的有三:一是击鼓者稍作休息;二是预示下一则节奏的快慢;三是说明下一则要表达的内容。之后,欢乐热闹10多天,到十五这一天,也要备好酒席,把铜鼓“放下”时,还要演唱一首铜鼓民歌,才将铜鼓收藏起来,以示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开始新一年的生产劳作。
布依族地区流传的铜鼓“十二则”,在总体结构与基本节奏上大体是一致的。其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各家族在传承过程中,所使用的汉字记谱字音差别较大,这是各家族击鼓习惯以及不同区域的布依土语语言的影响;二是各家族传承的鼓谱结构规模(长短)上有所区别;三是一些家族传承的“十二则”,有“开场曲”或称为“起鼓调”,结尾还有“终鼓调”,部分家族有专门的《红事》“十二则”和《白事》“十二则”,所以民间也有称铜鼓“十四则”或“二十四则”之说。
★铜鼓“十二则”的运用与场合
布依族村寨至今仍然保留了节日、丧葬使用铜鼓这一传统习俗。据《贞丰县志》记载:“取用铜鼓时,要用一吊谷穗去‘请’,并用黑布包好不让其露面,传说以防途中蹚水过滩时,铜鼓会跃入水中与龙王打斗。”
过去,布依族村寨的铜鼓是不能随意敲击的。一般情况下,只要铜鼓一响,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惊奇的心态,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必须在节庆或丧葬、祭祀时才能敲击,而且在击鼓时有较严格的规定和道场仪式及规范的铜鼓“十二则”。而今天,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逐渐富裕,农闲之余,有贵客来访或节庆日也可以敲击,说明民俗也在与时俱进。布依族《祭祀经》还记载了亲友分别时也击铜鼓,“大家打铜鼓,在此送别你”。但是使用铜鼓时,也要盛上两碗米酒,将铜鼓祭拜一番。平时只要铜鼓的声音一传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来者开始是围着铜鼓静静的观看、听赏,(现今多数年轻人很少看到这样的场面),凡上了年纪的人前来,每人送上一碗米酒,嘴里抽着“叶子烟”(土烟),更是细细的观赏、聆听。击鼓完毕,场面顿时热烈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用布依语对话),对铜鼓的今昔议论纷纷,人人都显得激动,似乎感到铜鼓声在诉说着民族的历史、人间的悲欢离合……。铜鼓不仅作为乐器保存,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荣誉、尊严,表现了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
节日使用铜鼓主要在农历正月和七月间。将铜鼓悬挂堂屋中央或村寨的大树上,多数情况由寨老、族长或布摩击鼓为乐。布依族人民对铜鼓十分尊重,把它当做传家宝,敬若神灵,年年施祭,岁岁施拜。
一些布依族村寨的大姓家族,每年三十夜会聚一堂,共商接送铜鼓大事。即将铜鼓从原保存的这一家转送到另一家。商定后,将铜鼓在原保存的这家挂起来,酒肉奉祭,尽情击奏,全族欢快热闹10多天。到正月十五日夜又用雄鸡、猪头、米酒等物来祭铜鼓,念祝词、咒语后,合族饮宴,才将铜鼓转送另一家。这一家又将铜鼓挂起来,击到正月末才收藏起来。《贵州通志》:有“仲家……岁时击铜鼓为乐”的记载。击鼓之意为:一、庆丰收;二、祝年节;三、思祖德;四、驱邪恶;五、畅心胸。这与我国古代《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有相似之处。
另一些布依族村寨,击鼓的意思为:一是表现节日中欢快愉悦或喜庆丰收的热烈气氛;二是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佑全寨平安;三是教习本寨及家族年轻人演奏铜鼓“十二则”,起到传承和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隆重的“古谢王”(布依族丧礼)仪式,若无铜鼓是不能举行的。“古谢”是布依族语,直译为“做客”或“做鬼客”,因为“古谢”是布依族特大的祭祀仪式,参加的亲友和前来参观者可达上千人,主人家都视作客人予以款待,故有“古谢”(做客)之名。“古谢王”中的经文,都是布依族民间丧葬时,由本民族经师口诵的祭祀词,经文在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各地区流行的“古谢歌”经文虽不尽相同,但也同样叙述了该地区发丧、送葬的全过程。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全面的反映了布依族特有的“古谢”风俗,叙述了布依族对人的生老死葬的观念和礼仪,又反映了布依族对开天辟地远古社会形态以及历史演变的种种认识。
铜鼓“十二则”在整个仪式中由布摩按照仪式程序击铜鼓。老人去世了,要击铜鼓“十二则”,节奏缓慢,鼓声悠长,表达丧家的悲痛之情,并借鼓声传递噩耗;亲友前来吊唁,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对死者亲属的慰问。这时击铜鼓“十二则”表达悲喜交加的情绪。这种情形,在民俗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整个丧葬仪式中,4次击鼓都从第一则至第十二则全部击完,铜鼓声时而悲哀肃穆,时而轻快明朗。“为什么要敲铜鼓呢?据说它具有惊天动地的含义,由于铜鼓声很昂(响亮的意思),能传到天上去,天上天神听到了,就派仙人下凡来接死者上天去”。
民间有“击鼓三槌”的说法:也就是“三槌通天”——通报天神,发出信号,表示要办丧事了。三槌的具体含义是:一槌“通天”;二槌“通地”;三槌“在人间”。并有“击鼓三声,鸣惊九下,奏乐”的习俗。人们认为:在铜鼓声中,灵魂可以得到超度升天,脱离苦海。故布依族有“亡人升天在击鼓”的俗谚。
有的布依族村寨,如遇“红白”事,击鼓的轻与重具有特殊的含义。轻击铜鼓代表欢迎亲戚、朋友;重击铜鼓表示主人的谢意。丧葬时听到铜鼓声是一种伤感;节庆时听到铜鼓声又是一种欢乐。
根据有关专家对麻江型铜鼓声学特性探讨认为:麻江型铜鼓发音洪亮,音色清脆激越,余音较长,悦耳的鼓声使人振奋和鼓舞。就整体而言,其音量和音色在所有各类铜鼓中都是无与伦比的。难怪它的声音会令许多至今仍在使用麻江型铜鼓的民族感到如痴如醉,心驰神往。其优良的声学特性,是使它能世代相传,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铜鼓“十二则”的传承方式与面临的现实生存状况
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家族为主体的传承方式。铜鼓文化是否能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取决于家族长辈对铜鼓文化的认识和对青年人的引导;另一方面,还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笔者走访了布依族不同地区保存铜鼓的家族,在选择学习击鼓的人选时,首先他要诚心诚意,要热爱祖辈传下来的家族文化;然后还要制一套新衣服送给布摩(师傅)作为拜师礼物,才能把击鼓的“秘诀”教会他。有的家族传承铜鼓文化是基于家族中的几辈人均为布摩,为使布摩这一职业化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不失传,从祖辈一直传承至今,传承的范围都是直系亲属。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特殊乐器,也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物,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在布依族地区被视为“神器”、“重器”、“礼器”。铜鼓集冶炼、铸造、雕刻、装饰、绘画、音乐、舞蹈和宗教于一身,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作品。流传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铜鼓通常用铜铸成,呈圆墩形,分为面、胸、腰、足、耳5个部分。根据出土的标准器,把铜鼓大体分为8种类型,即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各种类型的铜鼓均有其自身的年代和外形特征。
布依族铜鼓除作为乐器使用外,还具有诸多的社会功能,如做礼器、重器、葬具、贡赋、贮贝,借以传授礼仪与道德规范。它是权力、荣誉、智慧与财富的象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铜鼓“十二则”的民族属性与分布区域
铜鼓“十二则”是布依族独有的、以节奏见长的、具有较完整的十二段鼓乐,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具有久远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它是由布依族先民祖祖辈辈秘传的产物。
铜鼓“十二则”作为布依族独有的音乐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伴随着这个民族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记载着民族生存的曲折磨难,奋进昂扬。多少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烟消云散,唯有铜鼓凭借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依然生存下来,今天仍然能看得见、摸得着、敲得响,撞击着民族的心灵,在喜怒哀乐中倾诉情怀,成为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贵州古老的布依族村寨几乎都有一面铜鼓,由寨老或族长保存,同时,保管铜鼓的人有的既是寨老又是布摩。明清以来,贵州方志中记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铜鼓的资料比比皆是。“仲家”在明清时期,喜欢在铜鼓上刻字,托名“孔明”所造,藉以抬高身价。布依族“俗尚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的记载也不少。《黔苗图说》、《黔记》:“补笼仲家,贵阳、南笼(今兴义)、安顺三府、定番、广顺二州皆有之。以十二月朔为大节,岁时击铜鼓为欢。掘地即得铜鼓,武侯南征所遗者,重价争购。”《独山县志》:“仲家好楼居……丧祭,凡亲属眷及瓜葛,本村邻舍,男妇,络绎成群,……男女对击铜鼓,木鼓,鼓声相应,稍不合节,罚酒一瓢,饮至昏醉”。“丧葬……击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居丧“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文献中大量记载布依族先民使用铜鼓的情况。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鼓乐,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省境内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与贵州毗临的四川省会东县。
铜鼓“十二则”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家有铜鼓,子孙秘传,仲家……富者争购,即百牛不惜。”关于铜鼓“十二则”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铜鼓在古代主要用作战鼓。相传在战国时期,战鼓是打仗时指挥战斗的信号,但由于战鼓体大,携带不便,为了行军方便,逐步把鼓体改小。战争结束,天下太平了,祖先们安居乐业后,为纪念战鼓,就把战鼓改成了“铜鼓”。为了让子孙后代们纪念“铜鼓”,了解铜鼓的来历,祖先们就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创编了十二段铜鼓口诀,供整个布依族在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进行娱乐使用。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的流传演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族祖传。一般有较完整的铜鼓“十二则”鼓谱、鼓调和比较规范的演奏方法以及表达的内容;二是民间流传。一方面带有祖传的性质。过去一些村寨,几个大姓氏的家族共买一面铜鼓使用,各大家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天长日久,每个人敲击的“十二则”相异,甚至在演奏过程中,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另一方面这些家族还广泛吸收外姓家族的“十二则”,相互学习、补充,于是逐渐在民间中流传开来。
布依族人民对铜鼓十分珍爱,把它视为祖先的传家宝,也是家族团结的象征。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家族中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保管铜鼓的这一家,准备好酒菜后,首先是祭拜铜鼓。老人要给后代讲解铜鼓的来历以及家族历史的发展,然后将铜鼓“挂上”,要演唱一首铜鼓民歌,以示尊重、纪念。然后击鼓三槌,再开始敲击铜鼓“十二则”。而在敲击“十二则”每一则之间,他们也要演唱一首民歌(民歌长短不一)。内容主要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中,布依人民劳动、生产及生活的情景,根据季节的不同,表现娱乐、春耕、种植、施肥、栽秧、割草、放牛、丰收等内容。每一则之间演唱一首民歌的目的有三:一是击鼓者稍作休息;二是预示下一则节奏的快慢;三是说明下一则要表达的内容。之后,欢乐热闹10多天,到十五这一天,也要备好酒席,把铜鼓“放下”时,还要演唱一首铜鼓民歌,才将铜鼓收藏起来,以示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开始新一年的生产劳作。
布依族地区流传的铜鼓“十二则”,在总体结构与基本节奏上大体是一致的。其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各家族在传承过程中,所使用的汉字记谱字音差别较大,这是各家族击鼓习惯以及不同区域的布依土语语言的影响;二是各家族传承的鼓谱结构规模(长短)上有所区别;三是一些家族传承的“十二则”,有“开场曲”或称为“起鼓调”,结尾还有“终鼓调”,部分家族有专门的《红事》“十二则”和《白事》“十二则”,所以民间也有称铜鼓“十四则”或“二十四则”之说。
★铜鼓“十二则”的运用与场合
布依族村寨至今仍然保留了节日、丧葬使用铜鼓这一传统习俗。据《贞丰县志》记载:“取用铜鼓时,要用一吊谷穗去‘请’,并用黑布包好不让其露面,传说以防途中蹚水过滩时,铜鼓会跃入水中与龙王打斗。”
过去,布依族村寨的铜鼓是不能随意敲击的。一般情况下,只要铜鼓一响,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惊奇的心态,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必须在节庆或丧葬、祭祀时才能敲击,而且在击鼓时有较严格的规定和道场仪式及规范的铜鼓“十二则”。而今天,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逐渐富裕,农闲之余,有贵客来访或节庆日也可以敲击,说明民俗也在与时俱进。布依族《祭祀经》还记载了亲友分别时也击铜鼓,“大家打铜鼓,在此送别你”。但是使用铜鼓时,也要盛上两碗米酒,将铜鼓祭拜一番。平时只要铜鼓的声音一传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来者开始是围着铜鼓静静的观看、听赏,(现今多数年轻人很少看到这样的场面),凡上了年纪的人前来,每人送上一碗米酒,嘴里抽着“叶子烟”(土烟),更是细细的观赏、聆听。击鼓完毕,场面顿时热烈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用布依语对话),对铜鼓的今昔议论纷纷,人人都显得激动,似乎感到铜鼓声在诉说着民族的历史、人间的悲欢离合……。铜鼓不仅作为乐器保存,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荣誉、尊严,表现了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
节日使用铜鼓主要在农历正月和七月间。将铜鼓悬挂堂屋中央或村寨的大树上,多数情况由寨老、族长或布摩击鼓为乐。布依族人民对铜鼓十分尊重,把它当做传家宝,敬若神灵,年年施祭,岁岁施拜。
一些布依族村寨的大姓家族,每年三十夜会聚一堂,共商接送铜鼓大事。即将铜鼓从原保存的这一家转送到另一家。商定后,将铜鼓在原保存的这家挂起来,酒肉奉祭,尽情击奏,全族欢快热闹10多天。到正月十五日夜又用雄鸡、猪头、米酒等物来祭铜鼓,念祝词、咒语后,合族饮宴,才将铜鼓转送另一家。这一家又将铜鼓挂起来,击到正月末才收藏起来。《贵州通志》:有“仲家……岁时击铜鼓为乐”的记载。击鼓之意为:一、庆丰收;二、祝年节;三、思祖德;四、驱邪恶;五、畅心胸。这与我国古代《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有相似之处。
另一些布依族村寨,击鼓的意思为:一是表现节日中欢快愉悦或喜庆丰收的热烈气氛;二是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佑全寨平安;三是教习本寨及家族年轻人演奏铜鼓“十二则”,起到传承和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隆重的“古谢王”(布依族丧礼)仪式,若无铜鼓是不能举行的。“古谢”是布依族语,直译为“做客”或“做鬼客”,因为“古谢”是布依族特大的祭祀仪式,参加的亲友和前来参观者可达上千人,主人家都视作客人予以款待,故有“古谢”(做客)之名。“古谢王”中的经文,都是布依族民间丧葬时,由本民族经师口诵的祭祀词,经文在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各地区流行的“古谢歌”经文虽不尽相同,但也同样叙述了该地区发丧、送葬的全过程。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全面的反映了布依族特有的“古谢”风俗,叙述了布依族对人的生老死葬的观念和礼仪,又反映了布依族对开天辟地远古社会形态以及历史演变的种种认识。
铜鼓“十二则”在整个仪式中由布摩按照仪式程序击铜鼓。老人去世了,要击铜鼓“十二则”,节奏缓慢,鼓声悠长,表达丧家的悲痛之情,并借鼓声传递噩耗;亲友前来吊唁,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对死者亲属的慰问。这时击铜鼓“十二则”表达悲喜交加的情绪。这种情形,在民俗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整个丧葬仪式中,4次击鼓都从第一则至第十二则全部击完,铜鼓声时而悲哀肃穆,时而轻快明朗。“为什么要敲铜鼓呢?据说它具有惊天动地的含义,由于铜鼓声很昂(响亮的意思),能传到天上去,天上天神听到了,就派仙人下凡来接死者上天去”。
民间有“击鼓三槌”的说法:也就是“三槌通天”——通报天神,发出信号,表示要办丧事了。三槌的具体含义是:一槌“通天”;二槌“通地”;三槌“在人间”。并有“击鼓三声,鸣惊九下,奏乐”的习俗。人们认为:在铜鼓声中,灵魂可以得到超度升天,脱离苦海。故布依族有“亡人升天在击鼓”的俗谚。
有的布依族村寨,如遇“红白”事,击鼓的轻与重具有特殊的含义。轻击铜鼓代表欢迎亲戚、朋友;重击铜鼓表示主人的谢意。丧葬时听到铜鼓声是一种伤感;节庆时听到铜鼓声又是一种欢乐。
根据有关专家对麻江型铜鼓声学特性探讨认为:麻江型铜鼓发音洪亮,音色清脆激越,余音较长,悦耳的鼓声使人振奋和鼓舞。就整体而言,其音量和音色在所有各类铜鼓中都是无与伦比的。难怪它的声音会令许多至今仍在使用麻江型铜鼓的民族感到如痴如醉,心驰神往。其优良的声学特性,是使它能世代相传,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铜鼓“十二则”的传承方式与面临的现实生存状况
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家族为主体的传承方式。铜鼓文化是否能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取决于家族长辈对铜鼓文化的认识和对青年人的引导;另一方面,还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笔者走访了布依族不同地区保存铜鼓的家族,在选择学习击鼓的人选时,首先他要诚心诚意,要热爱祖辈传下来的家族文化;然后还要制一套新衣服送给布摩(师傅)作为拜师礼物,才能把击鼓的“秘诀”教会他。有的家族传承铜鼓文化是基于家族中的几辈人均为布摩,为使布摩这一职业化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不失传,从祖辈一直传承至今,传承的范围都是直系亲属。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