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秦声.秦韵 秦风.秦俗.秦情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g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秦腔》使用了具有“秦声·秦腔·秦韵”的乡土语言。其审美价值表现为:使用方言词语增加作品的地域特点,唤起读者的形象感,标示作品的风格特征——古朴典雅,记录民俗文化。
  关键词:《秦腔》 贾平凹 方言 地域特点
  
  “我是农民”,作为农民,贾平凹用自己的乡音发言,使作品充盈着浓浓的秦腔秦声秦韵。《秦腔》是作者创作的里程碑,是名副其实的秦人之腔,它的长处就是语言——一种质朴的具有“秦腔·秦声·秦韵”的乡土语言。这种语言和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散发着泥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透视出秦地原生态的“秦风·秦俗·秦情”。
  一、以方言词语标示作品的地域特点
  贾平凹是乡土情结非常强的作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1]贾平凹心中也有这样一方热土,这就是商州。贾平凹爱家乡是出了名的,他爱家乡的山水,爱家乡的人,爱家乡人说的话——商州话……《秦腔》中使用了大量的商州方言词语,包括方言词、俗语、熟语、秦腔唱词等,作者以此来增加作品的地域色彩,揭示人物性格,展现秦人的生命呐喊,营造浓浓的“秦声·秦腔·秦韵”氛围。
  (一)引用方言词增益作品的地域色彩。方言词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它们在交际中具有普通话难以替代的作用。如:
  (1)我爹死后,我看惯了人的眉高眼低,谁还问过我的饥呀冷呀?①
  (2)窑场的三踅端了碗蹴在碌碡上吃面,一边吃一边说:清风街的女人数白雪长得稀,要是还在旧社会,我当了土匪会抢她的!
  “眉高眼低”是方言词,意指脸上的各种表情,如喜怒哀乐,多指鄙视、看不起。此处如果使用相应的普通话词语,难以充分表达“引生”对世态炎凉的感受。“蹴”意思是蹲,陕西有十大怪,其中之一就是“凳子不坐蹲起来”,因此,“蹴”是秦人的特征,或者说是秦人的标志。“碌碡”是秦地常见的一种生产工具,石制的圆柱形,用来轧谷物、平场地。商州人经常用它碾麦、碾玉米、碾谷子。“稀”同“皙”,后者为现在常用形式,商州人用它指肤色洁白、长得漂亮。“皙”早在先秦时代就已是人们的日常用语。《周礼·地宫·大司徒》:“其民皙而瘠。”《左传》:“有君子,白皙,鬓须眉,甚口。”《汉书·霍光传》:“白皙疏眉目。”都是指皮肤白。“稀”不仅富有表现力,而且调节了话语的语体风格,在朴实、自然中又显得文气雅致。
  《秦腔》除了使用方言词外,还使用了大量散发乡土气息的俗语、歇后语、谚语等。如:
  (3)上善说:“他和秦安是越来越尿不到一个壶里了,以后难做事的就是你我哩。”
  (4)秦安的老婆说:“他算什么支书呀,那是聋子的耳朵,我早就让他割了哩!”
  (5)清风街的故事从来没有茄子一行,豇豆一行,它老是黏糊到一起的。
  (6)夏天义笑道:“你狗日的还记仇呀?!那一次把你没打死都是好的,我可给你说,你占我多少便宜都行,集体的事你少浅眼窝!”
  “尿不到一个壶里”属于俗语,指两个人的意见不一致。“聋子的耳朵”属于歇后语,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的省略。“茄子一行,豇豆一行”属于谚语,意指各是各的,互不相干。“浅眼窝”属于惯用语,意指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看不到未来。这些俚俗的方言熟语的采用,“不仅仅是对故乡农民的尊重,而且用家乡的方言,能最真切地表现他所热爱的故乡和故乡的人,表达他心中浓厚的乡土感情。”[2](P122~123)
  (二)直接引用秦腔唱词,揭示人物性格,营造小说气氛,展现秦人的生命呐喊。由于秦腔地方风味浓厚,因此小说自始至终洋溢着秦声秦韵。例如:
  (7)但书正不以为耻,笑着说:“我是瞎农民,瞎农民。”还唱一段《双婚记》上的词:“我今生活得日巴刷(chua),在家做庄稼(jia),一天犁了二分地,打了一十二页铧(hua)。这个庄稼不做吧(ba),靠着老婆纺棉花(hua)。盆盆大的铁灯盏,捻子搓了丈七八(ba),天明着了九斤油,纺了一两二钱花(hua)。”
  乡政府小干事嘲笑书正,书正不以为耻,反而唱了一段《双婚记》。秦腔属于地方戏,唱词自然为秦地方言,像“日巴刷”“做”“盆盆”“捻子”等属于地道的秦声秦韵。就内容而言,这段唱词其实是书正的写照。书正是农民,却种不好地,在乡政府做饭,因为不讲卫生,后来被辞退;媳妇买炒粉挣两钱,日子过得说咸不咸,说淡不淡,是“日巴刷”。但他心态好,乐观豁达,幽默风趣,处在社会的最低层,也要大声呐喊,发表自己的心声。这不只是书正的性格,还代表了千千万万个秦人,因为秦腔本是秦人之声,通过高昂激越、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涤荡心中的疙疙瘩瘩,抚平脸上的苦乐皱纹。
  二、方言词语的形象标示功能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艺术家为了再现生活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艺术手段,从而使描绘的对象具有立体可感性。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所描绘的对象不能以直观的形式置于读者面前,但是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可以缩减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使人们通过联想、想象,更接近生活的状态。商州方言里有许多词语具有形象功能,尤其是动词、名词、量词、形容词等。动词在句子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动词具有动感,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曾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袁枚所说的“立”,就是要求语言应是生动的、形象的,给人以立体感。恰当地选用动词,可以生动地刻画各种艺术形象,而且还可以表现人们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如:
  (8)媳妇骂庆满:“你泼命哩,谁念叨你的好处啦,地里收不了稻子,你哥会给你一颗米的?庆满说:“你吱哇啥呀!”偏在脚手架上不下来。
  “泼命”在商州方言中是“拼命”的意思,庆满帮哥哥庆玉盖房子,当然是豁出去了。“泼”指猛力倒水使散开,被泼的常常是可触摸的实在物体。而本例中却是泼命,给人的感觉是:命像水一样可以放在盆里倒出去。作者这样说,意在给人以实在、具体、形象的感受。“吱哇”是个象声词,形容叫喊声、哭声。此处用作动词,是叫喊的意思。作者选用方言词“吱哇”,一方面形容庆满媳妇说话声音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庆满媳妇在众人面前骂庆满,不给庆满留面子,庆满很反感。再者,媳妇说的话伤了庆满和哥哥的感情,庆满更是生气,于是借“吱哇”一词发泄出来。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似乎该叫什么就叫什么,不存在挑选的问题,其实不然。比如:
  (9)瞎瞎起了身就往门外走,一边走一边说:“说啥哩,不说了,逢上这号老子,他愿意干啥就让他干去!”
  夏天义到七里沟整地,惹得人们说三道四,五个儿子觉得很丢人,又无可奈何。瞎瞎是夏天义的五儿子,日子过得不好,整天离不开麻将,是个浑人。瞎瞎对夏天义的事,反应很强烈。把爹也不叫爹了,称之为“老子”,透露出瞎瞎对夏天义的强烈不满。修饰“老子”的量词是“号”,“号”用于名词前时,无论指人指事都含贬义色彩。此处含有斥责意,斥责夏天义不顾儿女们的感受,由着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巧妙地利用形容词,可以把事物描写得有状有情、有味有形,真实地表现事物特点,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比如:
  (10)夏天义要住到七里沟的计划被限制了,清风街的人大多已知道夏天义去住七里沟又被儿子们叫了回来,议论着夏天义在清风街活得不展拓,在家里也不滋润,有些可怜他,也有些幸灾乐祸。
  夏天义是老主任,他一心为公想重修七里沟,却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侄子君亭因修七里沟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反对他,五个儿子因为不理解而反对他,因此村里人说他在清风街活得不“展拓”。“展拓”指“舒展、作为”。夏天义有理想不被人理解,有抱负却不能施展,当然活得不“展拓”。在家里,夏天义也不舒服,用商州人的话说,就是不“滋润”。五个儿媳妇除了竹青都提不上串,是“窝里罩”;五个儿子呢,被赵宏声称为“虼蚤”,特别是庆玉,跟黑娥鬼混在一起,让夏天义丢尽了脸,谈何滋润?不“展拓”、不“滋润”,刻画出夏天义尴尬的处境。
  三、方言词语标示的风格特征——古朴典雅
  贾平凹重视向古人学习,向民间学习。“在陕西,民间土语是相当多的,语言是上古语言遗落下来的,十分传神,笔录下来,又充满古雅之气。”[3](P142)小说《秦腔》中的许多商州方言出自古代经传典籍,有本有源,是留存于现代人口语中的古汉语活化石。在商州方言中,称愚蠢为“瓜”,愚蠢的人叫“瓜子”或“瓜蛋”,秦安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把愚蠢的人叫“瓜子”呢?据《左转·襄公十四年》记载,春秋初期,生活在关中西部的羌戎因多次受秦人进攻,遂在其首领吾离的带领下向西迁移,最后定居在瓜州(今甘肃敦煌),以当地地名取代了族名,称为“瓜子族”。当时瓜州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瓜州人对外界反应较慢,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秦人眼里,瓜州人是比较愚蠢的。因此,秦人把瓜子族的族名作为“愚蠢”的代名词。[4](P84)后来,由“瓜子”又衍生出“瓜蛋”,在三秦大地流传开来。
  商州人把转身、转圈子叫“踅”,例如“他(指上善)在厕所里蹲了一会,风就踅着筋斗刮,交裆里冻得便失去知觉……”这里“踅”是转圈子的意思。“夏风走到了街上,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西街?街上卖年货的和买年货的人很多,碰见的熟人又都招呼,他便踅进了大清堂。”此处“踅”是转身的意思。其实“踅”并不是商州人的专利,《西厢记》里有“四野风来,左右乱踅”之句,《水浒传》里有“顾大嫂拿了两把大刀在堂前踅”之句,这里的“踅”都当“转圈子”讲。因为“踅”含有中途折回、来回转圈子的意思,所以商州人把那些说话不算数、满不讲道理的人叫做“踅踅子”,“三踅”的名字由此而来。像瓜子、踅这样出自经传的方言词,《秦腔》中比比皆是。其他如“时辰”“倒灶”“骨殖”“目下”“厮跟”“独人”“勒掯”“噤口”“挓挲”“作念”“展拓”“噙”“殁”“吮”“诓”“殁”“蔫”“逊”“骚情”的“骚”、“口寡”的“寡”、“孝子顺孙”等,无不让人感觉到经典的墨香。
  有些商州方言词语虽然不见于经传,听起来很土气,其实很文雅。如:
  (11)庆玉便问起病的状况,说:“你整天给人掐算哩,禳治哩,咋还吃药?”
  (12)赵宏声啥都好,就是嘴碎,又有点酸,总以为他和夏风是一类人,下眼看我。
  (13)麻巧说了白雪要给二娘看眼病,惹得二叔的几个媳妇不悦意。
  “禳治、嘴碎、下眼、悦意”往往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使话语的风格趋于典雅。其中“禳治”是指祈求神灵解除病灾,比起普通话中治疗之类的词语要准确、精练得多。例(12)如果用普通话说出来,大致是:“赵宏声啥都好,就是说话罗嗦、絮叨,又有点酸,总以为他和夏风是一类人,看不起我。”与原文相比,显然啰嗦,而且少了书卷气。例(13)是麻巧说给君亭听的。君亭想知道村里发生的事,麻巧事无巨细,据实以告。麻巧虽然是个农村家庭妇女,但是说话却文绉绉的,她不说“二叔的几个媳妇不高兴”,而说“不悦意”,不是她显摆,而是商州方言中大家都是这样说的。
  四、方言词语所蕴含的“秦风·秦俗·秦情”
  商州位于陕西的东南,属“秦之头,楚之尾”,“有秦之雄”,又“有楚之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贾平凹是一位风俗意识非常突出的作家,其小说着重强调文学的地域特色,渲染陕南山乡水城的风俗民情。”[5](P270)《秦腔》借助大量的商州方言词语,从饮食、丧葬、民间口头文化习俗等方面,展现了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秦风·秦俗·秦情”。
  (一)饮食民俗。民以食为天,吃饭对老百姓来说,是头等大事。贾平凹非常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在他的小说《秦腔》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描写商州特有的饮食民俗。商州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稻子、玉米,饮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以馍和面条为主。描写馍的方言词语如“蒸馍、黑馍、菜疙瘩馍、锅盔、红薯面豆渣馍”等;描写面条的方言词语如“浆水面、酸汤面、米儿面、包谷糁面”等。除此之外,面食还有“漏鱼搅团、茵陈蒸饭、槐花蒸饭”等。商州人常喝的稀饭有“拌汤煮土豆、包谷糁稀饭、米粥、米汤煮萝卜、洋芋湖汤、胡辣汤”等。佐以主食的菜有“油泼辣子、浆水酸菜”等。从这些方言词语可以看出,商州饮食花色单调,商州人生活苦焦。“商州人平淡的吃食,寄寓着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包含了祖祖辈辈农耕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播撒着世世代代的热望和理想。商州人也在这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斗的过程中充实和完满着自己的百味人生。”[6](P42)
  (二)丧葬风俗。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无法避免的,《秦腔》描写了三个人的葬礼:夏天礼、夏生荣、夏天智。记录丧葬风俗的方言词语有“倒头”“报丧”“发丧”“奠酒”“入殓”“出殡”“孝子盆”“头七”“寿衣七件”“过奈何桥”“轮回”“投胎”等。人死曰鬼,鬼者归也,就是把人离开现实世界看成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家。基于这种认识,“倒头”“报丧”“发丧”“奠酒”“入殓”“出殡”“孝子盆”这些丧葬仪式,就不再是来自个人的行为,而是来自一种群体风俗。通过为亡者办理后事,表达缅怀悲伤之情,以尽最后的孝道。“头七”“寿衣七件”“过奈何桥”“轮回”“投胎”等反映了灵魂不灭观念。“万物有灵”,商州人认为人有灵魂,并且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恒存在,因此才有了“过奈何桥”“轮回”“投胎”之类的说法。灵魂不但不死,还可以左右活者的生活,出于敬畏心理,死后得穿“七件寿衣”,家人还要为其“做七”,以减少转世的痛苦。
  灵魂不灭的风俗事象其实是人们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心灵寄托。“人生若朝露”,生命苦短,强烈的生命忧患意识驱使着人们四处寻找安身立命之处。商州人生活在穷山恶水的环境里,日常饮食比较清苦,年高寿长成为奢望,但是,他们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通过灵魂不灭的风俗事象来表示对命运的抗争,把痛苦和不幸变成快乐和幸福,意义在于指点人们要从生命中拯救自身。
  (三)民间口头文化习俗。口头文化习俗是民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的民间信息极为集中。民间口头文化包括的形式很多,例如方言、民间歌谣、民间音乐等。方言既是民间口头文化的组成内容,又是民间口头文化的记录工具。在《秦腔》中通过方言词语记录的口头文化习俗主要有民谣、秦腔。
  民谣在民间产生,又在民间流传,是当地民风民情的实录。如:
  (14)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天大光。
  (15)“九九”八十一,穷汉娃子靠墙立,冻是冻不了,只害肚子饥。
  这两首民谣在商州非常流行。例(14)一般是父母针对夜间小孩发生惊啼症状而贴的“谣咒”,虽然迷信,却注满了父母对子女生命健康的祈求与关爱。希望借助于这种神奇的话语达到疗效的目的。引生不是白雪孩子的父母,可他爱屋及乌,从侧面表现了引生对爱情的执着。例(15)记录了节令、气候的变化,也反映了商州人活得艰难。
  《秦腔》最具有代表性的口头文化习俗当属秦腔,贾平凹曾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乱吼秦腔”,可见秦腔在秦地的普及和流传。秦腔与秦地方言相依存,是用秦地方言刻录的民俗文化。《秦腔》中的秦腔随处可见,如《铡美案》《游龟山》《斩单童》等。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秦腔曲牌和鼓调。在清风街,人人都会唱秦腔,疯子引生会唱,结巴陈亮会唱,连狗——来运都会唱秦腔。不论表现喜、怒、哀、乐哪一种感情,都是有相应的秦腔唱段的。“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7](P381)可见秦腔在小说中是一种地域性的象征,也是秦人的象征。
  饮食民俗、丧葬风俗、民间口头文化习俗只不过是《秦腔》众多风俗事象中的点滴,但却是商州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它们足以反映贾平凹的民俗观:把民俗事象作为故事情节的构成部分,“营造氛围,增益人物,反映地方色彩”[5](P258)。
  五、结语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雷达说:“贾平凹对方言的挖掘调度,刮垢磨光,增加了新的生命力,方言在其小说里每每大放光彩。”[8](P279)《秦腔》之所以成为里程碑之作,跟作者对方言“刮垢磨光”不无关系。正是“秦声·秦腔·秦韵”的语言,折射出秦地原生态的“秦声·秦腔·秦韵”,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当然,《秦腔》毕竟不是方言小说,因此,对方言的使用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生僻,使方言成为增加作品特色的补充。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和渭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分别是2010JK092和09YKS015。)
  
  附 注:
  ①本文引例来自贾平凹小说《秦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出版,
  后面不再注明.
  注 释:
  [1]柯灵.乡土情结.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880.htm
  [2]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民间文艺论集[M].西安:陕西旅游出
  版社,1994.
  [3]贾平凹.关于小说语言[A].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集(四)[C].西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4]惠焕章.关中方言趣谈[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
  [5]李继凯.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孙新峰.贾平凹作品商州民间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社,2006.
  [7]贾平凹.秦腔[A].贾平凹.人极[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8]孙见喜.评点浮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
  (王麦巧 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714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吴骚合编》中有少量《汉语大字典》失收的生僻字,今就所见数字加以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吴骚合编》 《汉语大字典》    晚明张楚叔、张旭初编选的散曲选集《吴骚合编》全名《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系合《吴骚一集》《吴骚二集》《吴骚三集》编选而成。笔者在阅读该书过程中发现若干《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失收字条,今列出并作简要分析,以供参考。所有引文原文作繁体的,若无必要
期刊
摘 要:陈原《社会语言学》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语言学专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历史转折的作用。很多文章从宏观角度评述过这本书,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以称谓研究为标本,从微观角度深入评价这本书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学术价值 称谓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确立至今只有四十几年的历史,而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成立历史更为推迟,作为学科建立标志的就是陈原的《社会语言学》一书。陈原《
期刊
摘 要:汉译佛经语料在汉语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汉语大词典》中有不少失收的例证,本文据此补正词语九则,探讨这些词语的较早用例,以助于中古汉语词汇的研究。  关键词:汉译佛经 中古汉语 《汉语大词典》    中古汉语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不注意研究中古汉语,则不能看清语言发展的全过程”[1](P4)。中古汉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汉译佛经语料的重视,为中古汉语词汇史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就舌面音前移失范现象作深入思考,这一强势缺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话存在的现状,它们不仅在内蒙古一个地区有,在其他的方言区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说明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有蔓延的趋势。本文努力探寻这一现象的类型,以期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与参考,为普通话将来的发展趋势寻找端倪,对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舌面音 泛化 思考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
期刊
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中国语言学基本都在学习西方,像一个追随者在亦步亦趋地模仿与试探着前行。时至今日,与西方语言学相比,中国语言学依然处于弱势、被动、非主流地位。中国语言学何时才能变得强大,掌握学术的话语权?这需要千千万万中国语言学者勤勤恳恳、不懈地在语言的田地里耕耘与创新。许长安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践行者。  许先生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传统文字学到现代文字学,再到中文文信息处理,从
期刊
摘 要:直接法又称“改革法”“自然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于对语法翻译法的批判而提出的教学法。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初级阶段口语教学中,直接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直接法的理论背景、案例分析、优越性与局限性等方面,并就直接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直接法 对外汉语 初级
期刊
摘 要:从总体上看,渝东南民族地区高师生普通话意识差、方音重、普通话水平低,这给高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根深蒂固的母语方言的干扰,强势而又顽固的方言环境的影响以及缺乏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地区 高师生 地方普通话    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与湖北、湖南、贵州三省接壤,是重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黔江区(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
期刊
摘 要:人们对故乡老地名绵延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深情厚意,叫地名感情。老地名是传承历史的文化桥梁。漂泊异地的人们直接将故乡的地名挪移到新的定居点上,是地名感情和地名忠诚的突出表现。南海的洙泗、三山、简村、瓜步,都是满载着思乡情愫的移用地名。地名移用刻录着族群迁徙的历史,蕴涵着故土眷恋的感情,标志着乡风民俗的传承与扩散。  关键词:地名感情 地名移用 洙泗 三山 乡风民俗的传承    地名是自然或人文地
期刊
摘 要:谐音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美学、文化等方面展开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新词新语,有诸如“楼脆脆”“躲猫猫”“范跑跑”这样的叠音词,还有“杯具”“鸭梨”“蒜泥狠”“豆你玩”这样的谐音词,它们都曾风靡一时。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更是迅速成为2010年最火的网络语之一。本文尝试探析新词“神马”的词性特征和修辞色彩,以及该词所反映的社会心理
期刊
摘 要: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新版《汉语大字典》在义项处理上存在的失收问题,可为《汉语大字典》的进一步修订完善和语文辞书编纂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义项 商补    作为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辞书,《汉语大字典》在义项处理上可谓优秀,修订后的新版在这方面更加趋于完善,但想要将所有义项全部搜罗,殊非易事。以下仅就笔者所见对新版《汉语大字典》失收义项加以简单补充。  本文所有引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