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核心要义就是加大惩罚力度以实现侵权行为人不敢侵权和不能侵权的目标.审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可以看到该制度仍然存在“主观恶意”规定不合理,赔偿数额基数顺位选择受限,侵权人获益的计算标准不明确,许可使用费之合理倍数的确定标准不明,完全排除法定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基数的适用等问题.对此,建议取消基数确定的顺位限制,将侵权人的主观心态限定为“故意”,明确侵权人获益的计算标准,对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进行类型化归纳,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将法定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数额计算的基数,对惩罚性赔偿适用具
【机 构】
:
中原工学院 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中原工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核心要义就是加大惩罚力度以实现侵权行为人不敢侵权和不能侵权的目标.审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可以看到该制度仍然存在“主观恶意”规定不合理,赔偿数额基数顺位选择受限,侵权人获益的计算标准不明确,许可使用费之合理倍数的确定标准不明,完全排除法定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基数的适用等问题.对此,建议取消基数确定的顺位限制,将侵权人的主观心态限定为“故意”,明确侵权人获益的计算标准,对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进行类型化归纳,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将法定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数额计算的基数,对惩罚性赔偿适用具体倍数的情况进行类型化归纳.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科技、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rn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的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探究国内循环经济模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成果与不足,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循环经济研究的外在数量、内在主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一个研究分析。分析得出:就外部特征分析得出,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文献、作者和机构数量都在显著上升,但就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层面较为固化,缺乏创新;就内部特征来看,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主题主要以生态学和经济学领域相关研究居多,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较少。未来,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有类同内涵和释义的概念联系起来分析,是国内研究的一个长期倾向。
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独立传教机构,并逐渐发展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流形式之一——寺院园林.文章试图以时间串联实例,基于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文明演进程度,加之宗教本体(佛教)在中国传播、推广、盛衰的过程以及各朝代背景下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对寺院园林“公共性”的开展与变化予以考证,进而在分析人群活动类型、空间组合形式等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时间更迭下寺院园林的“公共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寺院园林能否纳入“公共园林”稍做回答.并对陈垣先生在1932年北平辅仁社夏令会演讲所述观点:“佛教传播广布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佛
随着近几年国内面板行业的快速崛起,剥离液的使用量与对应的废剥离液的产生量连年增加。采用精馏工艺对废剥离液进行再生,也逐渐取代焚烧工艺成为剥离液再生领域的主流技术。剥离液的再生与循环利用,一方面实现了固废的资源再生,另一方面节约了面板制造的成本,在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两个层面均有着重大意义。结合公司剥离液再生装置运行情况,从上游剥离液的使用、组成、废剥离液的产生及其特点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采用精馏工艺再生剥离液的工艺技术及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气味扰民、管道堵塞、废水处理难、回收液色度高、设备腐蚀5个
本研究介绍了不同来源的废乳化液减量化处理的实际案例,采用“超滤膜超滤除油+催化氧化(Fenton)+生化”处理工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废水COD含量,达到排放标准,还能通过超滤膜超滤除油进一步回收废矿物油,再生处理后作为再生切削液基础油使用。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开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是推动住房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从法律法规体系、经济激励措施、能效标识制度、节能技术和宣传教育等5个方面,概括了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特征,从法律法规体系、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经济激励政策、试点示范工程和能效标识制度等5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进展,在剖析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施困境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的有效对策。
通过在烧结工艺中的返矿配料添加冶金油泥进行烧结工艺资源化利用冶金油泥工业性试验,考察了采用烧结工艺处置冶金油泥的可行性。试验考察了冶金油泥的掺入量对烧结矿质量和环保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返矿中掺入冶金油泥比例低于3%时,对烧结矿质量和环保指标无显著影响。
将循环发展融入区域环境治理实践,有利于在循环发展理念下进一步促进区域环境治理向纵深发展。循环发展本质上是实现物质能量循环,旨在修复物质能量循环的“新陈代谢断裂”。循环发展理念下推动区域环境治理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政治保障;坚持规划先行,实行“经济—生态—社会”统筹考量的环境规划制度;注重结果导向,健全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实行综合评估,建立以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为基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绩效审计,实行政府循环经济绩效审计评价制度。
以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站为例,通过对该企业各生产装置原辅材料、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和废水处理工艺的分析,对该企业废水处理污泥的危险特性初检和初筛,确定污泥危险特性检测因子;经检测后判定该企业废水处理站污泥不具有危险特性,为同类型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污泥鉴别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对此类污泥危险特性鉴别重点关注要素提出建议。
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基于企业调研对当下具有代表性的全产业链市场化推进模式、EPR制度试点模式和企业社会责任使然3种模式的运行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3模式存在驱动力、技术支撑和实施效果的差异性,促进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面临的难点问题在于持续的资金、可支撑的技术和有效的再生产品市场保障,提出持续推进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是制度保障下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当前资源化利用均面临着价值链断裂的威胁,需政府识别薄弱环节,通过源头分类法律强制、财政补贴和政府绿色购买等制度,优化修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