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体育院校教学实践体系(主要为专业教学体系),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学生的培养、实践分配、课程设置等。通过研究表明: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实践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基础实践教学不仅有基础理论的应用训练,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根基。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与训练见习、专业调研、专业指导、中期实习、毕业(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其中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包括课堂实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参与教师科研实验,心理实验等。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校本课程、专业技能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其中校本课程是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拓宽知识面,扩展实践技能而专门设置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俱乐部活动、社会实践、拓展能力、人文素质与科学研究四大部分,意在通过实践教学资源和空间的拓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葛冰的《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到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措施,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培养新型的体育应用型人才。李平的《教育实习与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中提到依据当前人才发展与培养的需要,从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和教育实习等方面着手进行一系列调整与改革,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模式。陈利和周海燕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体系重构研究》中提到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本科教育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教育环节。
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有机联系起来,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课程设置、实习分配、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
由表1可知,当前体育院校教育实践课的开设现状中实践课的教育见习普遍较少。在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体育师范教育并未达到教育终身化,教育实践课缺乏整体化观念,师范教育缺乏与用人单位—中小学的整合,终身化教育更是微乎其微。
实习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初次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当前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为避免实习生的加人打乱他们正常的教学工作,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此当前教学实习出现了实习学校“不欢迎”,指导教师“不愿去”,实习生“不满意”等的被动局面,从而使部分体育院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由于教育实习经费的有限,并未调动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疏于国家的统一管理,缺乏相关政策,实习基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教育实践课的指导教师一般包括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两方面的教师。师范院校选派的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既是实习学生的管理者又是他们的指导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的选派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设置与学生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联系,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二)体育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派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具有很强责任心的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
(三)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调动实习基地领导及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教育与中小学双方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 葛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2] 闻兰.体育课程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体育学刊.2007.14(6).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体育院校教学实践体系(主要为专业教学体系),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学生的培养、实践分配、课程设置等。通过研究表明: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一、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基础实践教学不仅有基础理论的应用训练,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根基。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与训练见习、专业调研、专业指导、中期实习、毕业(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其中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包括课堂实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参与教师科研实验,心理实验等。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校本课程、专业技能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其中校本课程是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拓宽知识面,扩展实践技能而专门设置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俱乐部活动、社会实践、拓展能力、人文素质与科学研究四大部分,意在通过实践教学资源和空间的拓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葛冰的《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到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措施,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培养新型的体育应用型人才。李平的《教育实习与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中提到依据当前人才发展与培养的需要,从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和教育实习等方面着手进行一系列调整与改革,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模式。陈利和周海燕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体系重构研究》中提到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本科教育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教育环节。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有机联系起来,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课程设置、实习分配、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
(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开设情况研究
由表1可知,当前体育院校教育实践课的开设现状中实践课的教育见习普遍较少。在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体育师范教育并未达到教育终身化,教育实践课缺乏整体化观念,师范教育缺乏与用人单位—中小学的整合,终身化教育更是微乎其微。
(二)实习分配
实习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初次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当前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为避免实习生的加人打乱他们正常的教学工作,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此当前教学实习出现了实习学校“不欢迎”,指导教师“不愿去”,实习生“不满意”等的被动局面,从而使部分体育院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由于教育实习经费的有限,并未调动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疏于国家的统一管理,缺乏相关政策,实习基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三)指导教师
教育实践课的指导教师一般包括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两方面的教师。师范院校选派的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既是实习学生的管理者又是他们的指导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的选派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结
(一)课程设置与学生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联系,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二)体育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派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具有很强责任心的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
(三)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调动实习基地领导及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教育与中小学双方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 葛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2] 闻兰.体育课程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体育学刊.200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