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广东造船》黎晓霞(以下简称黎):从您接手广柴至今,广柴在产品技术和企业改革等方面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此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解决的?
广柴总经理李伟彪(以下简称李):广柴在这5、6年间获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管理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做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安排,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管理创新方面,2009年开始逐步实施转制,2010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实现了广州柴油机厂从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了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公司高级管理层、职工代表大会在内的管理机构,建立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接下来,我们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进行较大的突破。这是广柴在这几年间最大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广柴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仍有不少旧的观念束缚着企业发展,但是企业要发展,要转制,就必须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做出处理。2009年至2010年,广柴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对退休工人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妥善的处理。我认为,退休工人为广柴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贡献了自己的最辉煌的职业生涯,应该受到尊重,退休工人的问题也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从社会效益、企业经营管理、个人利益三方面角度,达到一个多赢的局面。此过程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同时公司管理人员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得广柴从全民所有制转变为股份制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这是一件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李: 2007年,广柴推出了G32系列的产品。这款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款功率在3000—6000多马力范围的产品。G32系列产品一推出,就获得了市场的青睐。目前,选用这款产品的客户包括铁道部下属粤海铁路有限公司、中海油服、中交集团下属广州航道局等等一些重量级的企业,主要用于客轮、客滚船、海洋工程船、疏浚工程船等。G32系列产品推出市场4年来,已销售了150多台。
另外,我们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挪威某技术研发机构合作开发一款燃气发动机产品。广柴拥有该款产品100%的知识产权。该燃气发动机最大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热效率达到41%。同时具有良好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方面的排放性能指标。根据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可吸入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基本为零。目前这款产品正在申请中国船级社和挪威船级社的共同认证。计划于今年5、6月接受这两个船级社的现场检验,随后投放市场。
打造学习型企业
黎: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管理者,您认为技术与管理应如何权衡?
李:我认为,船用柴油机产品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范畴,因此对于大型船用发动机产品来说,技术是根本。目前国内很多船用发动机制造厂家,都是依靠购买国外的专利许可,来进行生产。这最终只能沦为代工厂。而且在整个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研发、销售和售后环节的利润,都给许可证转让方赚走了。这都是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所造成的可悲后果。
因此我认为,作为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当然,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方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并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我们常说,要创建学习型企业。那什么叫做“学习型企业”呢?我认为,学习型企业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学习。换句话说,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处于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不断积累,避免由于某些比较重要的技术工程人员的离开而造成企业技术知识的流失。我认为,应该通过有效地管理,使一个企业变成学习型企业,使企业不断地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的优秀产品,从而获得市场认可。
广柴目前建立的很多管理制度,都是以促进企业知识积累为目标的。同时,通过一些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近几年,广柴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包括两项发明专利在内的40多项专利的授权。同时,2010年,广柴获得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
增资扩股打开新局面
黎:在广州市的“退二进三”战略中,据闻广柴会逐步迁至广州大岗装备业制造基地,目前进展情况如何?计划在什么时候完成?迁厂后的广柴,将如何发展?是否会对产能、新产品开发提出新的要求?
李:广柴近年来对生产场地的调整,主要是响应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广州市“退二进三”的号召,同时为了广柴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应作出了一系列工作。
一方面,在梅州市投资了一个铸造厂,计划把广柴原有的铸造产业,全部转移到梅州地区。转移后,计划采用新的铸造工艺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这一投资项目也促进了梅州市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广柴现今所在地广州市芳村大道东73号的土地,将通过“退二进三”的方法,搬迁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的重型装备产业园。计划在该产业园征地350亩,用以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计划在2014年基本完成搬迁工作,具体的进度还要取决于各方面的配合。广柴计划在搬到新基地之后,2015年之前,达到20亿的生产规模。
黎: 最近,报道称,广柴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该项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如何?
李: 2010年3月,广柴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按照广柴转制发展的计划,接下来广柴将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必须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
广柴对战略投资者提出的选择条件标准,也是为了更快促进广柴的发展。同时,以此为契机,推进广州市机电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因此,在广柴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一个要求:不光是广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州市机电装备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广州市国资委也希望通过广柴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事件,为广州市机电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树立标杆,开拓新的局面。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广柴已经在物色合适的战略投资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有了一些有意向的目标。2012年3月上旬,在广州市产权交易所挂出公告,公开招募进入正式程序。
黎:今年是广柴历经百年洗炼后的开篇之年,您将如何领导广柴开展下一步战略?
李:接下来,广柴会重点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引入战略投资者。这项工作将奠定广柴未来若干年的发展。2、番禺大岗新生产基地的建设。3、研发产品拓宽市场。以实现在“十二五”期间达到20亿生产规模的目标。
“协力同心,和衷共济”
黎:请您对广柴的未来做一个愿景描述。
李:2011年,广柴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中,广柴经历战争、文革期间的多次挫折。目前,广柴迎来了成功改制、新基地建设这样美好的局面。我认为,广柴必须继续传承百年精神。我们总结了八个字:协力同心,和衷共济!我相信,这也是当年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创立者所希望的企业发展的文化底蕴。
“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不仅是指企业创立者应该协力同心,也是指广大员工应该团结发展,更是指与广大客户的协同发展。广柴要利用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广柴随着与客户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衷共济的局面。100年前,广州协同和机器厂的创立者们起了“协同和”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含义。
我希望,广柴能把“协同和”这个名字的深厚含义发扬光大,把船用柴油机这一民族工业发扬光大。这是我内心深处最希望实现的目标。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同时考虑社会发展要求,推出更加环保的产品。
20年来,我选择坚持与广柴一同发展。广柴历代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最让我感动的。2007年至2008年,国内造船行业非常火爆,当时船用大功率发动机可以说是“一机难求”。当时很多企业到处挖人才。然而,广柴的核心员工,并没有因为一些短期利益而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大家对这个企业,都怀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感情。即使在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低潮的时候,他们也是跟企业一起共度难关。这些都是让我非常感动的。
黎:在同行眼中,您是一个勤恳干事的实业家;在员工眼中,您是一个一心为公、关心群众的领导。在采访结束前,最后请您对自己做一个评价。
李:1992年,我作为一个从学校刚毕业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到广柴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工作,得到很多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的培养,使得我能在参加工作20年之后的今天,可以为中国民族工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对此,我首先是非常感激。但是,我认为自己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和广柴的广大员工,不断开拓进取,为广柴的发展奋斗。
广柴员工对李伟彪总经理的评价
“李总自2006年担任本单位带头人以来,以其非凡的水平和能力,一直致力于企业发展。他带领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三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成效显著,为广州市国有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近年来企业效益良好,员工收入逐年提高,福利权益得到维护,广大员工亲身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这一切归功于以李伟彪总经理为中心的经营班子的正确领导,期望李总继续带领全体广柴员工,在企业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 党办主任 赖俊明
“李伟彪总经理是一位兢兢业业、少说多做的管理者,用他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在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事。一心为公,用在李总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从2006年当厂长到2010年任总经理,给广大员工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是他对待工作的执着态度和忘我精神,还有他个人的水平能力。李总团结班子成员,带领广大员工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他主持企业工作六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比方说企业效益不断创新高、员工收入逐年增加、实现企业体制改革、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等,使这个百年企业焕发青春、稳定发展,正因为如此,广大员工真正从心底里敬佩他、拥护他。”
—— 财务部部长 黄少凯
《广东造船》黎晓霞(以下简称黎):从您接手广柴至今,广柴在产品技术和企业改革等方面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此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解决的?
广柴总经理李伟彪(以下简称李):广柴在这5、6年间获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管理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做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安排,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管理创新方面,2009年开始逐步实施转制,2010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实现了广州柴油机厂从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了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公司高级管理层、职工代表大会在内的管理机构,建立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接下来,我们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进行较大的突破。这是广柴在这几年间最大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广柴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仍有不少旧的观念束缚着企业发展,但是企业要发展,要转制,就必须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做出处理。2009年至2010年,广柴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对退休工人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妥善的处理。我认为,退休工人为广柴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贡献了自己的最辉煌的职业生涯,应该受到尊重,退休工人的问题也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从社会效益、企业经营管理、个人利益三方面角度,达到一个多赢的局面。此过程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同时公司管理人员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得广柴从全民所有制转变为股份制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这是一件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李: 2007年,广柴推出了G32系列的产品。这款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款功率在3000—6000多马力范围的产品。G32系列产品一推出,就获得了市场的青睐。目前,选用这款产品的客户包括铁道部下属粤海铁路有限公司、中海油服、中交集团下属广州航道局等等一些重量级的企业,主要用于客轮、客滚船、海洋工程船、疏浚工程船等。G32系列产品推出市场4年来,已销售了150多台。
另外,我们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挪威某技术研发机构合作开发一款燃气发动机产品。广柴拥有该款产品100%的知识产权。该燃气发动机最大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热效率达到41%。同时具有良好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方面的排放性能指标。根据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可吸入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基本为零。目前这款产品正在申请中国船级社和挪威船级社的共同认证。计划于今年5、6月接受这两个船级社的现场检验,随后投放市场。
打造学习型企业
黎: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管理者,您认为技术与管理应如何权衡?
李:我认为,船用柴油机产品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范畴,因此对于大型船用发动机产品来说,技术是根本。目前国内很多船用发动机制造厂家,都是依靠购买国外的专利许可,来进行生产。这最终只能沦为代工厂。而且在整个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研发、销售和售后环节的利润,都给许可证转让方赚走了。这都是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所造成的可悲后果。
因此我认为,作为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当然,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方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并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我们常说,要创建学习型企业。那什么叫做“学习型企业”呢?我认为,学习型企业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学习。换句话说,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处于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不断积累,避免由于某些比较重要的技术工程人员的离开而造成企业技术知识的流失。我认为,应该通过有效地管理,使一个企业变成学习型企业,使企业不断地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的优秀产品,从而获得市场认可。
广柴目前建立的很多管理制度,都是以促进企业知识积累为目标的。同时,通过一些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近几年,广柴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包括两项发明专利在内的40多项专利的授权。同时,2010年,广柴获得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
增资扩股打开新局面
黎:在广州市的“退二进三”战略中,据闻广柴会逐步迁至广州大岗装备业制造基地,目前进展情况如何?计划在什么时候完成?迁厂后的广柴,将如何发展?是否会对产能、新产品开发提出新的要求?
李:广柴近年来对生产场地的调整,主要是响应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广州市“退二进三”的号召,同时为了广柴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应作出了一系列工作。
一方面,在梅州市投资了一个铸造厂,计划把广柴原有的铸造产业,全部转移到梅州地区。转移后,计划采用新的铸造工艺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这一投资项目也促进了梅州市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广柴现今所在地广州市芳村大道东73号的土地,将通过“退二进三”的方法,搬迁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的重型装备产业园。计划在该产业园征地350亩,用以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计划在2014年基本完成搬迁工作,具体的进度还要取决于各方面的配合。广柴计划在搬到新基地之后,2015年之前,达到20亿的生产规模。
黎: 最近,报道称,广柴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该项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如何?
李: 2010年3月,广柴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按照广柴转制发展的计划,接下来广柴将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必须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
广柴对战略投资者提出的选择条件标准,也是为了更快促进广柴的发展。同时,以此为契机,推进广州市机电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因此,在广柴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一个要求:不光是广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州市机电装备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广州市国资委也希望通过广柴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事件,为广州市机电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树立标杆,开拓新的局面。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广柴已经在物色合适的战略投资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有了一些有意向的目标。2012年3月上旬,在广州市产权交易所挂出公告,公开招募进入正式程序。
黎:今年是广柴历经百年洗炼后的开篇之年,您将如何领导广柴开展下一步战略?
李:接下来,广柴会重点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引入战略投资者。这项工作将奠定广柴未来若干年的发展。2、番禺大岗新生产基地的建设。3、研发产品拓宽市场。以实现在“十二五”期间达到20亿生产规模的目标。
“协力同心,和衷共济”
黎:请您对广柴的未来做一个愿景描述。
李:2011年,广柴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中,广柴经历战争、文革期间的多次挫折。目前,广柴迎来了成功改制、新基地建设这样美好的局面。我认为,广柴必须继续传承百年精神。我们总结了八个字:协力同心,和衷共济!我相信,这也是当年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创立者所希望的企业发展的文化底蕴。
“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不仅是指企业创立者应该协力同心,也是指广大员工应该团结发展,更是指与广大客户的协同发展。广柴要利用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广柴随着与客户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衷共济的局面。100年前,广州协同和机器厂的创立者们起了“协同和”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含义。
我希望,广柴能把“协同和”这个名字的深厚含义发扬光大,把船用柴油机这一民族工业发扬光大。这是我内心深处最希望实现的目标。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同时考虑社会发展要求,推出更加环保的产品。
20年来,我选择坚持与广柴一同发展。广柴历代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最让我感动的。2007年至2008年,国内造船行业非常火爆,当时船用大功率发动机可以说是“一机难求”。当时很多企业到处挖人才。然而,广柴的核心员工,并没有因为一些短期利益而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大家对这个企业,都怀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感情。即使在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低潮的时候,他们也是跟企业一起共度难关。这些都是让我非常感动的。
黎:在同行眼中,您是一个勤恳干事的实业家;在员工眼中,您是一个一心为公、关心群众的领导。在采访结束前,最后请您对自己做一个评价。
李:1992年,我作为一个从学校刚毕业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到广柴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工作,得到很多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的培养,使得我能在参加工作20年之后的今天,可以为中国民族工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对此,我首先是非常感激。但是,我认为自己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和广柴的广大员工,不断开拓进取,为广柴的发展奋斗。
广柴员工对李伟彪总经理的评价
“李总自2006年担任本单位带头人以来,以其非凡的水平和能力,一直致力于企业发展。他带领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三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成效显著,为广州市国有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近年来企业效益良好,员工收入逐年提高,福利权益得到维护,广大员工亲身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这一切归功于以李伟彪总经理为中心的经营班子的正确领导,期望李总继续带领全体广柴员工,在企业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 党办主任 赖俊明
“李伟彪总经理是一位兢兢业业、少说多做的管理者,用他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在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事。一心为公,用在李总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从2006年当厂长到2010年任总经理,给广大员工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是他对待工作的执着态度和忘我精神,还有他个人的水平能力。李总团结班子成员,带领广大员工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他主持企业工作六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比方说企业效益不断创新高、员工收入逐年增加、实现企业体制改革、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等,使这个百年企业焕发青春、稳定发展,正因为如此,广大员工真正从心底里敬佩他、拥护他。”
—— 财务部部长 黄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