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陈波的《逻辑哲学引论》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对逻辑的哲学思考几乎与逻辑同步产生。然而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还是本世纪的事。它是分析哲学的伴生物。随着分析哲学的传播与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是由于它与分析哲学的这种历史渊源,所以有人把它看作分析哲学的一部分。不过近20年“逻辑哲学”在西方已取得跟语言哲学、科学哲学、行为哲学和心智哲学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这一领域不仅出现了象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塔尔斯基的《形
其他文献
<正> 在1980年的中国逻辑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曾就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讨论。当时大家除对辩证逻辑的性质持有不同意见外,一致承认中国古代有相当丰富的属于(传统)形式逻辑范围的思想和理论,中国逻辑史应当主要是中国形式逻辑思想发展史。因此,大家一致同意以形式逻辑为范围选编一部《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编写一部《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现在这两大部著作都早已完稿,著作已经出版,资料亦将出齐。这两年来,由于国外有关“非形式逻辑”、“内涵逻辑”、“语义学”新概念、新观点
<正> 讨论严格悖论之有无,首先需明确“严格悖论”的涵义。悖论在自然语言中是一个多义词,某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论点,与通常见解相对立的论证,思维中出现的各种疑难,乃至某些普通的自相矛盾的话语,都曾被人们称为“悖论”。严格意义上的悖论有二个特征:(1)语义特征:同一命题(在一定背景知识下)的真假互推,或者说真值相反的矛盾命题之
<正> 一、关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在我国现行的一些逻辑教材中,有“真包含于关系”一说,我认为这个立论不能成立,而且有违于逻辑常识。理由如下:(1)“真包含于关系”只是真包含关系换个角度的一种说法,它并不是独立于真包含关系之外的另一种什么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的界定及其图示不仅偷换概念,而且违背关系判断的有关规则;(3)欧拉图解中有关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的图示及说明,明显地有逻辑矛盾。因此,我们只能把“真包含于关系”视作真包含关系的反对称性来加以研究,而不是独立于真包含关系之外,同真包
<正>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丛主体方面去理解。概而言之,旧唯物主义的原则是客体原则,而新的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是主体原则。
<正> 一般说来,人们都把卢卡奇看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其实,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就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卢卡奇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对东方社会主义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目前,在中国和苏联理论界讨论的实践与实践本体论、主体与主体性、人与社会、社会异化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等热点理论问题,都可以在卢卡奇那里找到关于它们的富于创新性的深刻论述,有些论文所阐述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
建国以后,我国便有一些学者展开了对辩证逻辑的研究。7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了一些辩证逻辑的专著,研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辩证逻辑作为一门学科对象,在其定义、内容、范畴体系以及表述等方面,长期来见解纷纭,难于取得共识。诸葛殷同同志这篇文章,是对1989年出版的两本辩证逻辑教材,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侧重从思维形式角度进行讨论,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为推进辩证逻辑的深入研究,完善其学科体系,并使其获得科学的表述,我们欢迎关心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 保尔·邱奇兰德(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哥)哲学教授),一直注重于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哲学问题,其近著《神经计算的展望》便是沿着这一思路探索的结果。在本书中,他指出,如果我们要解决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我们必须求助于正在兴起的关于心一脑的科学。脑和模拟大脑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概念和资料,它们给科学哲学中零散的问题带来了预想不到的连
<正> 非形式逻辑是如可诞生的?它研究些什么内容?它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具有怎样的哲学意义?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一、深刻的历史背景 伟大的哲学家莱布尼兹曾有一个美妙的设想:将逻辑处理成演算;使得推理的有效性可以转化为计算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他的这一设想,逻辑学家以及数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是经过弗雷格和罗素等人的工作,莱氏将“逻辑”处理成演算的设想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得以实现。莱布尼兹也因此被人们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狭义的,即数理逻辑)的奠基
<正>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活跃理论研究。”我的理解是,繁荣理论研究,标志之一是要有理论的创新。最近读到的《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景天魁著)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有真正理论创新的著作。 这本书是景天魁所研究的社会认识方法的导论(下面简称为“导论”)。“导论”之新,不在于个别论点有新意,而在于一系列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大胆地向新的真理迈进。而迈进的方向和道路又始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正> 读了诸葛殷同同志的《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两部高校辩证逻辑教材读后感》(《哲学动态》1991年第5期。以下简称《读后感》)之后,感触颇深。特别是考虑到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和我作为其中一部书——《辩证逻辑教程》的作者之一,好像有一种义务在敦促自己应当对《读后感》发表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