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章以安徽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就如何通过产业化发展之路传承这门艺术进行深入地探究,希冀为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承命题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安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149-004
在经济、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发展有特色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不仅关系到如何挽救安徽民间艺术文化,更关系到我国如何摆脱“文化赤字”局面。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安徽民间民俗美术为研究对象,就安徽民间艺术一般产业化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一、安徽民间艺术一般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除去生产因素,供求状况、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策略、竞争、四个核心因素之外,还需要政府行为与机会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对于国家的各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干预、激励和扶持等多重作用。就当前情况来看,安徽省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引导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发展,但是在其他方面却做的不够。譬如安徽各级政府既未制定出系统的民间艺术文化一般产业化发展纲要和政策,也没有为各类民间艺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资和资金等资源。
2.生产滞后与需求脱节
民间艺术文化市场是进行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交换与服务等相关消费行为的场所。与其他市场形式一样,民间艺术文化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会关系到该产业经济活动的运行与发展。通常,一个市场规模的大小,会受到多方因素所影响的,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便是消费群体的喜好、规模和消费能力等因素,而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市场就面临这一问题。以被录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凤阳凤画为例,作为皖东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其制作程序反复、做工考究。其不仅被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博物馆收藏,而且还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的部分博物馆收藏。然而,到了当代,受创作立意陈旧(没有融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题材守旧等创作问题限制以及不便携带等其他因素所致,这门艺术形式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市场狭窄在另一个层面加重了此问题的严重性。以安徽阜阳剪纸为例,目前的消费市场主要还是以农村为主,相对窄小的空间必然导致市场需求不大。可见,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同样造成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生产与需求脱节。
3.创意缺失与市场失联
从艺术创作角度分析,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市场创作者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问题,不难发现:创意的缺失是关键诱因之一。于任何一类文化市场而言,创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意源自何处?创意源自人才。不管是濒临灭绝的安徽火笔画,还是剪纸、挑花等其他安徽民间艺术,多数从业人员都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文化培训。而这一情况也就必然导致从业人员在创作作品时,主要沿用父辈所遗留下来的纹样和程式。可见,由于文化修养方面的缺失,造成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从业者过多的充当具有精湛技术的“匠”这一角色,却未胜任“艺术创作者”这一角色,并最终导致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创意缺失问题的发生。
4.衍生不足与发展脱离
衍生品就是指在原来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既能够体现原艺术形式的特色,又使新產品具有了鲜明、独特的特色。如:“变形金刚”为日本某公司开发的玩具产品,在玩具产品受到市场的垂青之后,又衍生出动画片、漫画和电影等其他形式。目前来看,安徽民间艺术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已经起步。如:阜阳剪纸艺术摆脱传统的剪纸形式,依托与灯具、装饰和产品包装,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随着人们对自然、天然等自然居住理念的追捧,望江挑花作为棉麻床上用品的装饰图案,广受人们喜爱。可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通过“老树发新芽”的方式,再次回到观众视野之中。但是,尽管如此,其衍生品市场开发之路依然还有诸多问题。譬如:不管是阜阳剪纸,还是望江挑花,或是其他安徽艺术文化产品,其所依托的载体依然比较单一。而衍生品载体开发方面的单一性,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5.有效机制缺乏与运作不利
“机制”指的是某一工作体系的组织,或是工作体系各分支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方式。有学者曾经提到:“拥有差异性的民俗艺术资源,并不代表民俗艺术产业的形成,其取决于科学的民俗艺术资源转换机制的形成。”[1]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安徽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方,还是市场方,我们都看不到有效地市场运作机制。在生产方面,相关艺术产品依然以家为单位,闭门造车,加上创意缺失,流向市场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极为严重;再来看市场方面,不管是任何一类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其在品牌建设方面都处于空白状态。
二、国内外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1.美国——“科技代步”式
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民间文化类型较为典型化,如西部文化、印第安文明、牛仔文化、移民文化等。虽然美国民间文化资源相较其他文明古国相对缺乏,但在高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下,美国的民间文化呈现出了勃勃的发展升级态势。众所周知美国电影被全球受众称之为“美国大片”,这些影片的制作除了反映美国的精神世界、国家形态、历史渊源、科技畅想之外,还较多地刻上了美国文化的印记。如《乱世佳人》、《与狼共舞》、《兰戈》、《老无所依》、《被解救的姜戈》等著名影片一次次对美国民间文化的内涵进行诠释,得到了全球观众的一致认可。美国的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信息交互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一直处于领先发展地位,而其也较好地把这些,运用到了文化传播与发展之中。安徽省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借助高科技技术将有效拓展民间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 2.法国——“文化自主”式
法国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典型地体现了“文化自主”式的发展特征。首先,“文化民主化”的普及。法国在文化产业管理方式上采用集约式管理,而在文化的推广与普及方面却充分体现了民主化原则。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法国文化部成立之初,总统戴高乐就授意文化部达成了如下规定:“要使尽可能多的法国人接触到本国甚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为法国文化遗产创造广泛的群众认知基础;鼓励民间文化的艺术创作,尊重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其次,坚持“文化例外”原则。法国在1993年世界关贸总协定谈判中首次提出“文化例外”原則。强调文化产品的“民族文化”属性,不应把文化产品作为一般的贸易服务对象。最后,主张“文化多样性”。法国人对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每种文化背后都承载了相应地区的厚重文明,是地区在特殊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下而产生和发展的,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
3.英国——“深挖传统”式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色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现代文化资源。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因为其曾经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所以英国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当代的英国人有着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同时也具有文化产业化的先进思想。如果说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靠“政府推送”,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靠“科技包装”,那么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则是从历史传统出发,深挖文化的内涵。例如,英国注重对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莎士比亚故居每年都会吸引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尼斯湖水怪是至今流传较广的神秘故事之一,英国人并不认为这些东西是纯粹的无稽之谈,反而对其进行了人文创作和开发,较著名的有《尼斯湖水怪》电影。这部电影把奇异的故事传说与人类爱护动物的情感有机结合,取得了轰动的效果,也使得尼斯湖地区声名大噪。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北京——资源整合型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受到了国家的强力支持,另一方面依托了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文化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宏观来看,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属于资源整合型,具体体现在交通、人才、历史文化资源和区域政治地位的整合上。北京市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人才、资源、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安徽省与北京市相比,交通条件略显滞后,但仍可以借鉴此种模式,整合地区优势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云南——政府导向型
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更多地借鉴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原则,即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者和资源调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云南省政府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创新文化机制和大胆改革。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放松了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制、增加了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同时积极扶持了一些优秀民间文化企业和创设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迄今为止,云南省大多数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链条。其二,云南省积极进行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法规、制度和机制建设。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较为集中,云南省借助旅游文化吸纳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少数民族民间风情资源。其三,政府对民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合理规划。云南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失败经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较好地履行了政府监督职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引领。
三、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发展对策
1.以政府的有效扶持为保障
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的扶持尤为关键。就目前来看,当地政府在安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因此,本文着重从政策、法规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方式展开论述。在为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制定政策时,政府主要扮演的是“引导者”这一角色。如:为了引导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的良性运行,政府对安徽各类民间艺术文化进行系统的摸底与普查,而后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出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为了保障各目标纲要的顺利实施,在人才(人才储备计划)、资金(民间资产投资计划)和技术等其他方面,都要制定出详细的政策。
2.以加强产业特色建设为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可以通过保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原貌这一特征加以实现。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具有“艺术体验的当下性”和“艺术理想的世俗性”[2]两类独特的“生活美学”价值。所谓“艺术体验的当下性”,是指任何一种民间艺术文化都极其注重对当下情感和存在体验的展示。譬如:每逢春节前夕,安徽百姓会贴窗花、挂年画。不管是剪纸艺术还是年画艺术,它们都不会刻意去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手法,或力求保存下来被后人“瞻仰”,而仅是点醒人们当时当刻的感情。所谓“艺术理想的世俗性”,是指民间艺术实则就是人们世俗理想的一种显现。譬如:不管徽州雕刻,还是灵璧和太和年画等民间艺术,诸如:“五子登科”、“鲤鱼跃龙门”、“招财进宝”、“福娃”、“寿星”等图案纹样是最为常见的主题,而这些主题之所以广受青睐,实则就是人们对“升官发财”世俗功利追求的写照。在发展安徽民间美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时,我们大可积极运用上述特色,借助差异化战略,来推动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建设。
3.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后盾
从整个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链来看,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有利于提高安徽民间艺术产品的含金量的市场竞争力。从文化产业的特征分析,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密集型行业。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如若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除了需要高素质、洞悉国际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和通晓中西艺术文化的创意型人才之外,还需要一批精良的艺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安在该方面尤为薄弱,而如欲改变安徽民间艺术创意缺失与市场失联这一形状,就必须着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3] 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将优秀的安徽民间工艺大师送到我国知名艺术学府或是国外进行培训,以增益其艺术技能;另外,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需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吸纳人才,不仅需要建立有效的人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通过财政扶持等物质激励渠道,為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进而保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4.以开发衍生品为新途径
拓宽思路可以发现,衍生品载体开发,不只单纯地拘泥于制作这一方面。以韩国的韩流文化为例,其之所以形成潮流,并不只受益于其精湛的偶像、明星制造,还在于其多元化的文化参与模式。如: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不仅让世人认识了演员李英爱,还让世人见识到了韩国的美食文化。而在安徽民间艺术文化衍生品开发之路上,我们大可模拟韩流文化多元文化参与模式。如:在政府的协调之下,安徽文化部门和安徽电视台等部门联合起来,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拍摄成纪录片;再如:以剪纸、年画或火笔画等艺术创作程式为参照物,在绘本、城市环境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等其他艺术创作和设计中广泛运用。
5.以有效市场机制为导向
针对当前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市场的市场运作情况,建立有效地市场机制需要从整合和品牌建设两方面着手。
整合,就是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的以家庭当单位的生产方式转化为了集中化的生产方式。以安徽从事剪纸艺术的村落为例,在村干部的带领之下,将村落中从事剪纸工作的人们组合在一起,并以股份制的方式组建企业,进行剪纸艺术的生产与销售。从效果来看,对家庭为单位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生产方式加以整合,能够有效地规避大量同质化产品流出市场和制作方货品积压等问题。
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品牌作为民间艺术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一种,虽有其特色,但也有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的共性。以剪纸艺术为例,河北蔚县剪纸和山东高密剪纸的“北派剪纸”以粗犷特色而著称;广东汕头剪纸和湖北沔阳剪纸等“南派剪纸”则已细腻为标志性特征;而安徽剪纸则是博南北派剪纸之所长,自成特色。虽然不同地方的剪纸各有特色,但是在题材方面却无太大区别。由于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其中具体之门道,于是,人们在选购剪纸艺术时,很容易忽略安徽剪纸艺术的优势。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就务必建立起以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艺术特性为核心的品牌文化,以通过“产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来发展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朱铁军,黄凯.皖风徽韵经民间嬗变的艺术再现——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探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75-78.
[2]尚竑,杨江涛.全球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的现代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65-168.
[3]庹继光.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要素禀赋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9):145.
(责任编辑 木 木)
关键词:安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149-004
在经济、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发展有特色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不仅关系到如何挽救安徽民间艺术文化,更关系到我国如何摆脱“文化赤字”局面。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安徽民间民俗美术为研究对象,就安徽民间艺术一般产业化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一、安徽民间艺术一般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除去生产因素,供求状况、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策略、竞争、四个核心因素之外,还需要政府行为与机会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对于国家的各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干预、激励和扶持等多重作用。就当前情况来看,安徽省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引导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发展,但是在其他方面却做的不够。譬如安徽各级政府既未制定出系统的民间艺术文化一般产业化发展纲要和政策,也没有为各类民间艺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资和资金等资源。
2.生产滞后与需求脱节
民间艺术文化市场是进行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交换与服务等相关消费行为的场所。与其他市场形式一样,民间艺术文化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会关系到该产业经济活动的运行与发展。通常,一个市场规模的大小,会受到多方因素所影响的,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便是消费群体的喜好、规模和消费能力等因素,而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市场就面临这一问题。以被录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凤阳凤画为例,作为皖东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其制作程序反复、做工考究。其不仅被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博物馆收藏,而且还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的部分博物馆收藏。然而,到了当代,受创作立意陈旧(没有融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题材守旧等创作问题限制以及不便携带等其他因素所致,这门艺术形式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市场狭窄在另一个层面加重了此问题的严重性。以安徽阜阳剪纸为例,目前的消费市场主要还是以农村为主,相对窄小的空间必然导致市场需求不大。可见,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同样造成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生产与需求脱节。
3.创意缺失与市场失联
从艺术创作角度分析,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市场创作者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问题,不难发现:创意的缺失是关键诱因之一。于任何一类文化市场而言,创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意源自何处?创意源自人才。不管是濒临灭绝的安徽火笔画,还是剪纸、挑花等其他安徽民间艺术,多数从业人员都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文化培训。而这一情况也就必然导致从业人员在创作作品时,主要沿用父辈所遗留下来的纹样和程式。可见,由于文化修养方面的缺失,造成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从业者过多的充当具有精湛技术的“匠”这一角色,却未胜任“艺术创作者”这一角色,并最终导致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创意缺失问题的发生。
4.衍生不足与发展脱离
衍生品就是指在原来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既能够体现原艺术形式的特色,又使新產品具有了鲜明、独特的特色。如:“变形金刚”为日本某公司开发的玩具产品,在玩具产品受到市场的垂青之后,又衍生出动画片、漫画和电影等其他形式。目前来看,安徽民间艺术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已经起步。如:阜阳剪纸艺术摆脱传统的剪纸形式,依托与灯具、装饰和产品包装,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随着人们对自然、天然等自然居住理念的追捧,望江挑花作为棉麻床上用品的装饰图案,广受人们喜爱。可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通过“老树发新芽”的方式,再次回到观众视野之中。但是,尽管如此,其衍生品市场开发之路依然还有诸多问题。譬如:不管是阜阳剪纸,还是望江挑花,或是其他安徽艺术文化产品,其所依托的载体依然比较单一。而衍生品载体开发方面的单一性,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5.有效机制缺乏与运作不利
“机制”指的是某一工作体系的组织,或是工作体系各分支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方式。有学者曾经提到:“拥有差异性的民俗艺术资源,并不代表民俗艺术产业的形成,其取决于科学的民俗艺术资源转换机制的形成。”[1]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安徽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方,还是市场方,我们都看不到有效地市场运作机制。在生产方面,相关艺术产品依然以家为单位,闭门造车,加上创意缺失,流向市场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极为严重;再来看市场方面,不管是任何一类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其在品牌建设方面都处于空白状态。
二、国内外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1.美国——“科技代步”式
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民间文化类型较为典型化,如西部文化、印第安文明、牛仔文化、移民文化等。虽然美国民间文化资源相较其他文明古国相对缺乏,但在高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下,美国的民间文化呈现出了勃勃的发展升级态势。众所周知美国电影被全球受众称之为“美国大片”,这些影片的制作除了反映美国的精神世界、国家形态、历史渊源、科技畅想之外,还较多地刻上了美国文化的印记。如《乱世佳人》、《与狼共舞》、《兰戈》、《老无所依》、《被解救的姜戈》等著名影片一次次对美国民间文化的内涵进行诠释,得到了全球观众的一致认可。美国的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信息交互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一直处于领先发展地位,而其也较好地把这些,运用到了文化传播与发展之中。安徽省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借助高科技技术将有效拓展民间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 2.法国——“文化自主”式
法国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典型地体现了“文化自主”式的发展特征。首先,“文化民主化”的普及。法国在文化产业管理方式上采用集约式管理,而在文化的推广与普及方面却充分体现了民主化原则。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法国文化部成立之初,总统戴高乐就授意文化部达成了如下规定:“要使尽可能多的法国人接触到本国甚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为法国文化遗产创造广泛的群众认知基础;鼓励民间文化的艺术创作,尊重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其次,坚持“文化例外”原则。法国在1993年世界关贸总协定谈判中首次提出“文化例外”原則。强调文化产品的“民族文化”属性,不应把文化产品作为一般的贸易服务对象。最后,主张“文化多样性”。法国人对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每种文化背后都承载了相应地区的厚重文明,是地区在特殊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下而产生和发展的,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
3.英国——“深挖传统”式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色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现代文化资源。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因为其曾经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所以英国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当代的英国人有着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同时也具有文化产业化的先进思想。如果说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靠“政府推送”,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靠“科技包装”,那么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则是从历史传统出发,深挖文化的内涵。例如,英国注重对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莎士比亚故居每年都会吸引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尼斯湖水怪是至今流传较广的神秘故事之一,英国人并不认为这些东西是纯粹的无稽之谈,反而对其进行了人文创作和开发,较著名的有《尼斯湖水怪》电影。这部电影把奇异的故事传说与人类爱护动物的情感有机结合,取得了轰动的效果,也使得尼斯湖地区声名大噪。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北京——资源整合型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受到了国家的强力支持,另一方面依托了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文化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宏观来看,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属于资源整合型,具体体现在交通、人才、历史文化资源和区域政治地位的整合上。北京市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人才、资源、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安徽省与北京市相比,交通条件略显滞后,但仍可以借鉴此种模式,整合地区优势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云南——政府导向型
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更多地借鉴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原则,即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者和资源调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云南省政府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创新文化机制和大胆改革。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放松了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制、增加了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同时积极扶持了一些优秀民间文化企业和创设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迄今为止,云南省大多数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链条。其二,云南省积极进行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法规、制度和机制建设。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较为集中,云南省借助旅游文化吸纳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少数民族民间风情资源。其三,政府对民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合理规划。云南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失败经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较好地履行了政府监督职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引领。
三、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发展对策
1.以政府的有效扶持为保障
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的扶持尤为关键。就目前来看,当地政府在安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因此,本文着重从政策、法规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方式展开论述。在为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制定政策时,政府主要扮演的是“引导者”这一角色。如:为了引导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的良性运行,政府对安徽各类民间艺术文化进行系统的摸底与普查,而后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出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为了保障各目标纲要的顺利实施,在人才(人才储备计划)、资金(民间资产投资计划)和技术等其他方面,都要制定出详细的政策。
2.以加强产业特色建设为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可以通过保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原貌这一特征加以实现。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具有“艺术体验的当下性”和“艺术理想的世俗性”[2]两类独特的“生活美学”价值。所谓“艺术体验的当下性”,是指任何一种民间艺术文化都极其注重对当下情感和存在体验的展示。譬如:每逢春节前夕,安徽百姓会贴窗花、挂年画。不管是剪纸艺术还是年画艺术,它们都不会刻意去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手法,或力求保存下来被后人“瞻仰”,而仅是点醒人们当时当刻的感情。所谓“艺术理想的世俗性”,是指民间艺术实则就是人们世俗理想的一种显现。譬如:不管徽州雕刻,还是灵璧和太和年画等民间艺术,诸如:“五子登科”、“鲤鱼跃龙门”、“招财进宝”、“福娃”、“寿星”等图案纹样是最为常见的主题,而这些主题之所以广受青睐,实则就是人们对“升官发财”世俗功利追求的写照。在发展安徽民间美术文化的一般产业化时,我们大可积极运用上述特色,借助差异化战略,来推动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建设。
3.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后盾
从整个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链来看,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有利于提高安徽民间艺术产品的含金量的市场竞争力。从文化产业的特征分析,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密集型行业。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如若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除了需要高素质、洞悉国际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和通晓中西艺术文化的创意型人才之外,还需要一批精良的艺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安在该方面尤为薄弱,而如欲改变安徽民间艺术创意缺失与市场失联这一形状,就必须着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3] 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将优秀的安徽民间工艺大师送到我国知名艺术学府或是国外进行培训,以增益其艺术技能;另外,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需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吸纳人才,不仅需要建立有效的人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通过财政扶持等物质激励渠道,為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进而保证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4.以开发衍生品为新途径
拓宽思路可以发现,衍生品载体开发,不只单纯地拘泥于制作这一方面。以韩国的韩流文化为例,其之所以形成潮流,并不只受益于其精湛的偶像、明星制造,还在于其多元化的文化参与模式。如: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不仅让世人认识了演员李英爱,还让世人见识到了韩国的美食文化。而在安徽民间艺术文化衍生品开发之路上,我们大可模拟韩流文化多元文化参与模式。如:在政府的协调之下,安徽文化部门和安徽电视台等部门联合起来,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拍摄成纪录片;再如:以剪纸、年画或火笔画等艺术创作程式为参照物,在绘本、城市环境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等其他艺术创作和设计中广泛运用。
5.以有效市场机制为导向
针对当前安徽民间艺术文化市场的市场运作情况,建立有效地市场机制需要从整合和品牌建设两方面着手。
整合,就是将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的以家庭当单位的生产方式转化为了集中化的生产方式。以安徽从事剪纸艺术的村落为例,在村干部的带领之下,将村落中从事剪纸工作的人们组合在一起,并以股份制的方式组建企业,进行剪纸艺术的生产与销售。从效果来看,对家庭为单位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生产方式加以整合,能够有效地规避大量同质化产品流出市场和制作方货品积压等问题。
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品牌作为民间艺术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一种,虽有其特色,但也有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的共性。以剪纸艺术为例,河北蔚县剪纸和山东高密剪纸的“北派剪纸”以粗犷特色而著称;广东汕头剪纸和湖北沔阳剪纸等“南派剪纸”则已细腻为标志性特征;而安徽剪纸则是博南北派剪纸之所长,自成特色。虽然不同地方的剪纸各有特色,但是在题材方面却无太大区别。由于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其中具体之门道,于是,人们在选购剪纸艺术时,很容易忽略安徽剪纸艺术的优势。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就务必建立起以安徽民间艺术文化产业艺术特性为核心的品牌文化,以通过“产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来发展安徽民间艺术文化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朱铁军,黄凯.皖风徽韵经民间嬗变的艺术再现——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探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75-78.
[2]尚竑,杨江涛.全球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的现代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65-168.
[3]庹继光.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要素禀赋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9):145.
(责任编辑 木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