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远工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6年1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作为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立项开始研究,课题组依据教育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法库县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开展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探索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做法和规律,从而推进了法库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远工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52-04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发达地区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如东北师大钟绍春课题组,[1]华南师大李克东课题组,[2]北师大何克抗课题组、[3] 华东师大课题组都有5~10年的研究,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部分是发达地区的实验。辽宁省也有几年的实验,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毕竟也是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的实验。法库县作为基础设施较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农业县要跟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就应该研究探索出符合法库县特点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路。
  
  一、课题的准备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
  2005年末至2006年初,辽宁省农远工程惠及法库县每所中小学,为每所学校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资源,参加课题实验的两所实验校是农村初中,属于模式三项目校,农远工程为这两所学校提供了光盘播放室、卫星接收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设备,两所实验校,其中一所又自建了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另一所又自建了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计算机教室,分别都连了局域网,将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作为电子备课室。
  2.调动教师积极性,提供多种途径进行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前提是资源,农远工程为每个模式三项目校配发了各学科的教学素材、课件和课堂实录等资源,实验校除按时接收农远工程每周通过卫星传送的中央教育一、二台的直播课堂节目和IP资源,从学科网站上下载资源外,还发动学科教师自制教学课件。
  3.加强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
  要进行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需要实验教师具备新课标的理念、信息技术能力和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能力,这就需要对实验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新教育理论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以适应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时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需要。
  
  二、课题的研究实践
  
  1.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农远工程为模式三项目学校提供的光盘播放的教学模式是利用电视机、DVD播放机播放教学光盘,按学校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每一到两周上一节播放课,每个课题组教师按教学进度从农远工程配发给模式三项目校的24张计96G的DVD光盘中筛选出好的课堂实录,通过直接播放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来授课,这种模式使落后的农村学校的学生享受到了发达地区学校的优秀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使农村学校的教师也感受到了新的教学模式,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学会了电视机、DVD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2.卫星接收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卫星接收室,通过卫星每周两次从中央教育电视台、中央电教馆接收课堂直播和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IP资源,这些IP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素材。实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直播课堂全部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边讲边播地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IP资源中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素材直接用于教学的某一时机或制作成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在将IP素材用于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时,实验教师既要考虑用IP素材是否必要,又要考虑用什么技术使这些IP素材更好地融入学科课程,从而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教学观念逐渐改变。
  3.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农远工程”实施之前,两所学校的教师也曾经多次上过多媒体课,有过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很多疑惑和争议,比如,是否所有的课都应用多媒体方式去上?是否多媒体课就一定比不用多媒体上要强?多媒体教学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必然的联系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什么?进行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什么?经过课题组的实践和研讨认为: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的方式去上,用多媒体上的课也不一定就比不用多媒体的课效果好,“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与是否用多媒体上课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多媒体的课上得不好表现的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不是多媒体的课上得好也可以表现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有非多媒体教学无法相比的优势,尤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更为突出。
   (1)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对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传统的教学和现有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文本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活生生的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实验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初中数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欣赏、观察几组现实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从而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非常自然地引出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
  经过实验教师多次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优势对比的反思,认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常规教学通过努力也能达到,惟独在突破教学难点上多媒体教学有明显的常规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如有些知识点所表现的是一些抽象的、微观的、由于速度快而无法描述的过程,这些知识点很难想象,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但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模拟就会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微观变成宏观,使快变慢,把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把很难想象的变得容易想象的。对于一些理化现象、一些数学定理等难度较大的课堂教学,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难点已成为实验教师的首选,在实验学校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已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大亮点。
  (3)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经大量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获得的。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所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恰恰以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提供给学生多种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思维活动,激发和协调左右大脑思维活动,使学生得到一个综合的主体印象,使建构事物意义更加有效。另外,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由于事先准备得充分,省去了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上花费的大量时间,客观上加大了课堂密度,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验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认为复习课在表现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方面更为突出,而理化生等实验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复习课对强化学生的记忆更为有效。
  4.网络计算机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局域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农远工程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由30台学生机,一台教师机,一台服务器硬件,永中Office、教易通、方正电子教室软件,同方思科资源库组成。可用于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更主要用于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
  局域网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由于配备了方正电子教室软件,使其功能更多,教师们最初热衷于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教室少,只好将计算机网络教室当作多媒体教室用,利用方正教室软件的屏幕播放功能播放课件。后来由于对方正软件的逐渐熟悉,开始使用其它更多的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在局域网环境下教师制作主题网站,将课堂所用材料都放在网站上,开展基于局域网环境下利用主题网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协作学习的探索。
  (2)因特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因特网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除了具有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教室的功能外,还具有网上搜索功能、因特网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功能、因特网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功能、基于因特网环境下的主题网站学习功能,这些都更能满足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的需要。
  
  三、课题的研究成果
  
  1.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有了新思路
  两年多来,除农远工程配发的学科教学光盘外,实验校按时接收农远工程通过教育卫星传送直播课堂、IP资源,实验教师利用因特网在学科网站上下载学科素材和课件,学校还购买了一些名师名校的精品资源,对于通过上述资源建设途径覆盖不了的教学内容,学校号召教师自制课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主要学科的教学课件几乎覆盖每一课时。作为课题组成员的教研员将农远工程配发的、通过教育卫星接收的、学科网站下载的、从教育市场购买的、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遴选,发布在整合网站上供教师选用。由于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学,而不是制作软件,大多数教师不可能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件制作上,所以对教师来说,提倡共享资源,提倡“拿来主义”的做法。
  2.教师的“整合”能力有了新提高
  伴随研究的进行,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大量而有序的培训,根据需要进行了开展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课题前培训,课题中根据研究进程需要进行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如在课题开始前必须使参与的研究者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所以课题组对研究者进行了包括新教育理论新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如何进行整合三方面的培训。在课题研究进行中,为了能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整合教学,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农远工程有关软件(教易通、永中Office、资源库、方正教室)的培训;进行了如何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源,如何用PowerPoint、Flash制作课件,如何用FrontPage、Dreamweaver建网页、网站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3.师生的教学方式有了新变化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转变了师生的教和学的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互借鉴,讲授与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满足师生网上教学需求,实验校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一小时和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开设了“绿色网吧”,制订了学生上网活动计划和实施办法。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师管理和监督下进行资料查阅和新闻浏览。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进行各学科的自主学习。
  4.学科教研的途径有了新拓展
  由于课题实验校已经具备了网上教研的硬件条件,实验教师也具有网上教研的能力,在课题组教研员的指导下,在校本教研和片教研的基础上切实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网上教研具有很多优势:第一,网络教研“时间安排灵活”。上班时不能参与的,下班后可参与,解决了一些工学矛盾。 第二,网络教研“思考时间长”。面对面的教研,由于受时间限制,交流起来不充分,但在网上对于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思考得更充分,并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 第三,网络教研“交流范围广”。网上交流不受年级组的限制,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可以有专家的点评,也欢迎县内外教师评说,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 第四,网络教研“发言顾虑少”。网上交流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谈时的心理压力,能够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并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使自己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光盘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农远工程提供的光盘播放教学模式适应于小班型教学,对于乡镇初中,每班一般都在50人以上,42英寸电视播放的内容,在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不应盲目使用,两所实验校改用液晶投影仪代替电视,从而实现和扩充了光盘教室的功能。
  2.卫星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卫星接收室通过卫星接收的IP资源,由于教材版本不匹配,很多不能直接应用于教师新课程的教学,整理这些IP资源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知识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为此课题组技术人员对实验校教师进行了多次有关资源搜索和整理的培训。
  3.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不应替代学生的动手实践
  多媒体教学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光、影、信息处理、传递和文字输送于一身,直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为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虚拟性决定了它无法还原现实。所以能用实物或模型演示的一定要让学生亲眼目睹,能用教学仪器实验的一定要让学生亲手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感受,实现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2)多媒体教学不应替代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过程
  一节好课必须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但课堂上过多播放预设的课件,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的结果已由电脑给出,学生只能根据课件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应该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分寸。
  4.网络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网络计算机教室的功能很多,但现在大多数学校更多的是用于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教师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等功能没能很好发挥,这也凸显了农远工程配发的一所初中一个网络计算机教室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3).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巴西橡胶热研7-33-97为实验材料,以调控植物抗寒性的CBF3基因为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分别转化热研7-33-97花药愈伤组织进行巴西橡胶树的转基因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46-04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位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信息
To date,gastric carcinoma (GC) is one of the common and fatal digestive malignancies worldwide.The prognosis of GC is not always satisfactory because of late di
One of the primary purposes of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thnomedicines is to use their excellent safety and significant efficacy to serve a broader populat
Precision medicine for cancer patients aims to adopt the most suitable treatment options dur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dividuals.Detecting circulating 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