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孩子智力的关注,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父辈,有的甚至达到了“过敏”的程度:孩子稍稍与众不同,就立即联想到智力问题,或暗喜智力过人,或担心智力低下,于是,便带着孩子到测查机构进行智力测验。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对孩子好不好?究竟要不要给孩子测智商?为此,我们特意请家长们发表意见。
主测派
及早给孩子测智帝,是为了使培养目标更清晰。
张女士(小学教师儿子6岁)我觉得,给孩子做智力测试是有好处的。随着学习难度的增长,有的孩子表现出对知识的敏感度差。智力测试对孩子的各个方面进行细化,然后作出评估,以此作为教育孩子的科学依据。知道孩子差在哪方面,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老师就着重提高哪方面,这对孩子是好事。
吴先生(律师女儿3岁):在发达国家,给孩子测试智商很普遍。目前,我国测智商的少年儿童也越来越多。至于测试智商的出发点和目的,只有家长、老师自己最清楚。当然,测验结果也许有些偏差和局限,但希望家长能够从多方面正确理解。毕竟,想最清楚地了解孩子,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向孩子透露测试结果。
洪女士(心理医生女儿5岁):其实,测试孩子智商就是通过医生跟孩子的交流,检测孩子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脑子的反应力,然后,采用电脑分析的方法得出一个评价结果。我是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我认为,能够用测试智商的方法来了解孩子的培养前景,说明家长、老师的意识是对的,我们应该正面理解。学校老师进行的是群体教育,当他们感到在有的孩子身上没有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时,通过测试智商、求助心理医生等办法,从智力发育的角度来分析根源,找到孩子某一方面发育的弱点,这种意识和行为没有错。老实说,我已经给女儿做过测试了。
反对派
过早给孩子测智商,往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刘先生(警察儿子4岁),有些资料上说,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发展迟滞儿童人数相加,不足全部儿童的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孩子都属于正常范围。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测智商只是对那些疑似超常、弱智或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才有必要,一般人不必测智商。有关政策规定,如果学生智商不到50或55,属于中重度弱智,应该进辅读学校;如果略高于50或55,而低于正常值,则属于轻度智力缺陷,根据国际全纳性教育原则,可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与正常学生一起上课。对此,任何教育机构都不能歧视学生。然而,现在仍有一些所谓明星学校或明星幼儿园,为了缓解招生压力,采取测智商的方式,拒收那些智力一般的孩子,目的是提高生源质量。我觉得,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是不道德的。受这些教育机构的影响,一部分家长也变得越来越敏感。3岁多的甜甜,看上去与其他孩子没有太大差别,仅仅只是语言表达不太顺畅,一个意思要用两三句话才能够说明白。老师、家长因此怀疑她智力发育迟缓,就带着去测试。结果显示:甜甜智力发育完全正常。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马女士(记者女儿6岁)统计资料显示,在测智商的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长主动要给孩子测的。我在多家儿童医院的智商测查科室采访时发现,每天都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测试,小则三四岁、大则十几岁。我随机采访了他们,六成以上都是父母自愿给孩子测试的,晓阳就是其中之一。晓阳5岁半,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用乐高玩具能拼出多种飞机、汽车,很是逼真。他还有一手玩电脑。一些难度较高的电脑游戏,一般不在话下。晓阳的父母听说北京有所小学有超常班,4年完成小学课程,再用4年时间读完中学,考入大学,成为少年大学生。他们还听说,能考进这个班的孩子,智商都在140以上。于是,晓阳的妈妈就领着孩子先去做测试,再决定是否考这个班。测试结果显示,晓阳的智商也属正常范围。这让一家人大失所望,打击自然是免不了的。你说,测智商有什么好处?
在各地的智力测试中,发现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发展迟滞儿童所占比例都非常少。因此,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要轻易给孩子测智商。
李先生(儿科医生儿子10岁):我一直都反对给孩子测智商。几年前,同事发现我儿子比较聪明,曾多次要给做测试,都被我拒绝了。说实话,目前国内为孩子测智商的机构不少,但真正权威的却不多,其科学性和严肃性也大打折扣。因为,测智商,绝不能像查视力、测身高体重那么简单和机械。专家们认为,当今智商测试内容仅包括语言、数字和图像,不够全面,人的智力因素大大超过这三方面。单纯以此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智力,对孩子本身有失公允,如果再有意无意地给予某种心理暗示,很可能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利。因为,2~15岁的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镜像自我认知阶段,他们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认识和判断自我。另外,人的智商是变化的,一次测试只能说明孩子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不能由此一锤定音,把它视为对孩子一生智力的评判。
在发达国家,智商的测定是极其严格的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懂得孩子的心理:有标准的设备,整个测试区域的环境和氛围必须符合一定要求,甚至对光线、室内陈设、温度、湿度等都有明确的界定:测评人员说话的方式、速度、声调、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对被测试的孩子产生影响:而孩子当时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智商测定绝不是一知半解的人就可以随便进行的。据我所知,现在国内极少有机构和个人能达到如此过硬的“指标”,包括硬件和软件。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建议年轻父母:如果没有明显的超常、弱智或心理等问题,最好不给孩子测智商。
中和派
可从给孩子测智商,但一定要正视测查结果。
祝女士(幼儿园教师女儿5岁),我在一家早教机构从事测评工作已有4年之久。我觉得,孩子的这种测评不能笼统地称为智商测评,因为目前测评的内容不能完全涵盖智力的所有因素。我倾向于把这种测评称为发育测评。目前测评的内容包括孩子的五大能区的发展等。比如说,对一个1岁半的孩子进行发育测评,就要看他能否自如地攀爬台阶,能否用玻璃丝顺利地穿过扣眼,测试其精细动作能力: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测试语言、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主要目的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即五大能区的发展有哪些相对薄弱,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的能力。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这套测评表是中科院与北京儿科研究所设计的,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敏感期设计的。我所做过的测评有上万例,其中家长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如果孩子没有做好测评中的一项,如用玻璃丝没能穿过扣眼,就能以此断定孩子精细动作没有发展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复是孩子的发育测评是有局限性的,它只是针对孩子在某个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段的表现作出的测评。比如,用玻璃丝穿扣限这个精细动作,中科院设计这套测评表时,是针对1岁半孩子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设计的。有的宝宝做不到,也不能就此评定他发育不好,只能告诉家长应该在家训练孩子这个方面的能力,因为孩子到了这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了。
沈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儿子3岁):其实,不用走这个程序,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家长可以借助孩子的日常活动,掌握孩子的智力水平。我是从4个方面对儿子进行观察分析的。
语言:多和孩子说说话,观察他的口齿是否清楚、语句是否流利、表达的意思是否明确、逻辑思维是否有条理。记忆:让孩子把幼儿园的生活或听过的故事讲给你听,可了解孩子记忆力的强弱、兴趣的浓淡和注意力的持久程度。想象3岁以后的孩子可放手让他随便画;也可给他一幅图,请他给家里人讲个故事,推测出他的想象力和反应程度。数学:给孩子一些玩具或他感兴趣的物品,请他分辨出大小、多少、粗细、长短等,以此了解他思维的快慢和判断力的强弱。
高女士(公务员女儿5岁)每当小学报名前夕,总有家长希望通过一纸测评“鉴定”,为孩子是选择名牌小学还是就近入学作依据。在此提醒大家:评价体系要务求科学,专业测评也须谨慎,盲目测评并以此作为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风向标”是不可取的。要谨慎对待测评结果,尤其要注意保密,不能让孩子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了”就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更不能因“在某些指标上暂时落后于别人”就背上心理重负,悲观失望,甚至给孩子戴上一顶“笨”的帽子。这些都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凌云/整理)
主测派
及早给孩子测智帝,是为了使培养目标更清晰。
张女士(小学教师儿子6岁)我觉得,给孩子做智力测试是有好处的。随着学习难度的增长,有的孩子表现出对知识的敏感度差。智力测试对孩子的各个方面进行细化,然后作出评估,以此作为教育孩子的科学依据。知道孩子差在哪方面,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老师就着重提高哪方面,这对孩子是好事。
吴先生(律师女儿3岁):在发达国家,给孩子测试智商很普遍。目前,我国测智商的少年儿童也越来越多。至于测试智商的出发点和目的,只有家长、老师自己最清楚。当然,测验结果也许有些偏差和局限,但希望家长能够从多方面正确理解。毕竟,想最清楚地了解孩子,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向孩子透露测试结果。
洪女士(心理医生女儿5岁):其实,测试孩子智商就是通过医生跟孩子的交流,检测孩子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脑子的反应力,然后,采用电脑分析的方法得出一个评价结果。我是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我认为,能够用测试智商的方法来了解孩子的培养前景,说明家长、老师的意识是对的,我们应该正面理解。学校老师进行的是群体教育,当他们感到在有的孩子身上没有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时,通过测试智商、求助心理医生等办法,从智力发育的角度来分析根源,找到孩子某一方面发育的弱点,这种意识和行为没有错。老实说,我已经给女儿做过测试了。
反对派
过早给孩子测智商,往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刘先生(警察儿子4岁),有些资料上说,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发展迟滞儿童人数相加,不足全部儿童的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孩子都属于正常范围。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测智商只是对那些疑似超常、弱智或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才有必要,一般人不必测智商。有关政策规定,如果学生智商不到50或55,属于中重度弱智,应该进辅读学校;如果略高于50或55,而低于正常值,则属于轻度智力缺陷,根据国际全纳性教育原则,可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与正常学生一起上课。对此,任何教育机构都不能歧视学生。然而,现在仍有一些所谓明星学校或明星幼儿园,为了缓解招生压力,采取测智商的方式,拒收那些智力一般的孩子,目的是提高生源质量。我觉得,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是不道德的。受这些教育机构的影响,一部分家长也变得越来越敏感。3岁多的甜甜,看上去与其他孩子没有太大差别,仅仅只是语言表达不太顺畅,一个意思要用两三句话才能够说明白。老师、家长因此怀疑她智力发育迟缓,就带着去测试。结果显示:甜甜智力发育完全正常。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马女士(记者女儿6岁)统计资料显示,在测智商的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长主动要给孩子测的。我在多家儿童医院的智商测查科室采访时发现,每天都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测试,小则三四岁、大则十几岁。我随机采访了他们,六成以上都是父母自愿给孩子测试的,晓阳就是其中之一。晓阳5岁半,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用乐高玩具能拼出多种飞机、汽车,很是逼真。他还有一手玩电脑。一些难度较高的电脑游戏,一般不在话下。晓阳的父母听说北京有所小学有超常班,4年完成小学课程,再用4年时间读完中学,考入大学,成为少年大学生。他们还听说,能考进这个班的孩子,智商都在140以上。于是,晓阳的妈妈就领着孩子先去做测试,再决定是否考这个班。测试结果显示,晓阳的智商也属正常范围。这让一家人大失所望,打击自然是免不了的。你说,测智商有什么好处?
在各地的智力测试中,发现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发展迟滞儿童所占比例都非常少。因此,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要轻易给孩子测智商。
李先生(儿科医生儿子10岁):我一直都反对给孩子测智商。几年前,同事发现我儿子比较聪明,曾多次要给做测试,都被我拒绝了。说实话,目前国内为孩子测智商的机构不少,但真正权威的却不多,其科学性和严肃性也大打折扣。因为,测智商,绝不能像查视力、测身高体重那么简单和机械。专家们认为,当今智商测试内容仅包括语言、数字和图像,不够全面,人的智力因素大大超过这三方面。单纯以此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智力,对孩子本身有失公允,如果再有意无意地给予某种心理暗示,很可能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利。因为,2~15岁的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镜像自我认知阶段,他们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认识和判断自我。另外,人的智商是变化的,一次测试只能说明孩子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不能由此一锤定音,把它视为对孩子一生智力的评判。
在发达国家,智商的测定是极其严格的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懂得孩子的心理:有标准的设备,整个测试区域的环境和氛围必须符合一定要求,甚至对光线、室内陈设、温度、湿度等都有明确的界定:测评人员说话的方式、速度、声调、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对被测试的孩子产生影响:而孩子当时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智商测定绝不是一知半解的人就可以随便进行的。据我所知,现在国内极少有机构和个人能达到如此过硬的“指标”,包括硬件和软件。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建议年轻父母:如果没有明显的超常、弱智或心理等问题,最好不给孩子测智商。
中和派
可从给孩子测智商,但一定要正视测查结果。
祝女士(幼儿园教师女儿5岁),我在一家早教机构从事测评工作已有4年之久。我觉得,孩子的这种测评不能笼统地称为智商测评,因为目前测评的内容不能完全涵盖智力的所有因素。我倾向于把这种测评称为发育测评。目前测评的内容包括孩子的五大能区的发展等。比如说,对一个1岁半的孩子进行发育测评,就要看他能否自如地攀爬台阶,能否用玻璃丝顺利地穿过扣眼,测试其精细动作能力: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测试语言、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主要目的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即五大能区的发展有哪些相对薄弱,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的能力。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这套测评表是中科院与北京儿科研究所设计的,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敏感期设计的。我所做过的测评有上万例,其中家长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如果孩子没有做好测评中的一项,如用玻璃丝没能穿过扣眼,就能以此断定孩子精细动作没有发展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复是孩子的发育测评是有局限性的,它只是针对孩子在某个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段的表现作出的测评。比如,用玻璃丝穿扣限这个精细动作,中科院设计这套测评表时,是针对1岁半孩子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设计的。有的宝宝做不到,也不能就此评定他发育不好,只能告诉家长应该在家训练孩子这个方面的能力,因为孩子到了这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了。
沈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儿子3岁):其实,不用走这个程序,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家长可以借助孩子的日常活动,掌握孩子的智力水平。我是从4个方面对儿子进行观察分析的。
语言:多和孩子说说话,观察他的口齿是否清楚、语句是否流利、表达的意思是否明确、逻辑思维是否有条理。记忆:让孩子把幼儿园的生活或听过的故事讲给你听,可了解孩子记忆力的强弱、兴趣的浓淡和注意力的持久程度。想象3岁以后的孩子可放手让他随便画;也可给他一幅图,请他给家里人讲个故事,推测出他的想象力和反应程度。数学:给孩子一些玩具或他感兴趣的物品,请他分辨出大小、多少、粗细、长短等,以此了解他思维的快慢和判断力的强弱。
高女士(公务员女儿5岁)每当小学报名前夕,总有家长希望通过一纸测评“鉴定”,为孩子是选择名牌小学还是就近入学作依据。在此提醒大家:评价体系要务求科学,专业测评也须谨慎,盲目测评并以此作为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风向标”是不可取的。要谨慎对待测评结果,尤其要注意保密,不能让孩子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了”就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更不能因“在某些指标上暂时落后于别人”就背上心理重负,悲观失望,甚至给孩子戴上一顶“笨”的帽子。这些都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凌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