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的见解,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何为隐喻?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一事物借用另一事物的名称”。教育隐喻就是一种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教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说明。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极,教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人们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桐子”、“教师是园丁”、“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教师隐喻。这些隐喻性背后隐藏着“教师是什么”的深刻涵义,本文尝试对此作一番剖析。
1、最早的教师形象隐喻——桐子
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教师的隐喻当数“桐子”了。汉代文学家杨雄说过:“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桐”与“童”谐音,系以“桐子”比喻儿童、童子,说明教师与儿童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认为:“桐子”指代的就是教师。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师隐喻,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2、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
提起“蜡烛”,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常被用来歌颂教师。教师被比喻为蜡烛,而且是红蜡烛。正如意大利一位著名人士路费尼说:“教师就像蜡烛,点燃了自己,启发了学生。”这个隐喻突出体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教师“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教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称颂。在教育战线的群芳谱中,在蜡烛颂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许多教师一身雅意,两袖清风,把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寄托在“自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成天”的百年树人的伟业之中。“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的毁灭是光荣的!我愿意做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夸美纽斯)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开发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的文明,照亮千千万万儿童前进的道路,把学生从蒙童引向知识奥秘的宫殿,把充满童心和稚气的少年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是“蜡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工作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
3、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园丁
现代社会教师形象隐喻包括两大模式:农业模式和工业模式。其中“园丁论”和“春蚕论”是农业模式的代表,“工程师论”则是工业模式的代表。
园丁原指从事园艺的工人,后来由于人们经常比喻儿童为花朵、幼苗,故比喻培育儿童的教师为园丁。这是自农业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教师隐喻,其喻义是:教师像园丁一样,对自己的培植对象细心爱护,辛勤耕耘,精心护理,使其茁壮成长。因此,把教师称作为园丁是最朴实、最形象、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比喻了。赵朴初先生在献给教师的散曲《金缕曲》中即采用了这一隐喻。曲云:“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患与安,无论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表达了献身育人之志,他的这句名言也正好是教师作为辛勤园丁的真实写照。
4、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二——春蚕
关于“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传唱千古的佳句。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著名教育家吴玉章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该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也就是说,教师是服务与奉献的职业,是无名无利也无炫耀资本的职业,只会默默工作,其品质犹如春蚕: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教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5、现代工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人类灵魂工程师
早在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把教师比作“高明的雕塑家”: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师是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思想搬运夫”。据考证,“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最早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教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周恩来总理在《教育改革和向科学进军问题》一文中确认“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
“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科学、准确、高度的评价,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将自己的品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爱心和献身精神承传和影响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从“工程师”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被“塑造”、“雕琢”,而且还应该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更应该成为一个道德家,学生心灵的守护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需要师生的心灵沟通。一个有魄力的教师应该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上述五种教师隐喻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教师形象,而且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教师形象变迁的清晰轨迹。在全社会对教师提出极高期望与要求时,不能忽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正常物质生活需求。同时这些隐喻也迫使我们对“教师到底是什么?”“教师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何尊师重教”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联想、反思与质疑,揭示出教师隐喻背后的深层问题,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最早的教师形象隐喻——桐子
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教师的隐喻当数“桐子”了。汉代文学家杨雄说过:“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桐”与“童”谐音,系以“桐子”比喻儿童、童子,说明教师与儿童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认为:“桐子”指代的就是教师。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师隐喻,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2、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
提起“蜡烛”,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常被用来歌颂教师。教师被比喻为蜡烛,而且是红蜡烛。正如意大利一位著名人士路费尼说:“教师就像蜡烛,点燃了自己,启发了学生。”这个隐喻突出体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教师“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教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称颂。在教育战线的群芳谱中,在蜡烛颂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许多教师一身雅意,两袖清风,把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寄托在“自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成天”的百年树人的伟业之中。“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的毁灭是光荣的!我愿意做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夸美纽斯)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开发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的文明,照亮千千万万儿童前进的道路,把学生从蒙童引向知识奥秘的宫殿,把充满童心和稚气的少年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是“蜡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工作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
3、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园丁
现代社会教师形象隐喻包括两大模式:农业模式和工业模式。其中“园丁论”和“春蚕论”是农业模式的代表,“工程师论”则是工业模式的代表。
园丁原指从事园艺的工人,后来由于人们经常比喻儿童为花朵、幼苗,故比喻培育儿童的教师为园丁。这是自农业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教师隐喻,其喻义是:教师像园丁一样,对自己的培植对象细心爱护,辛勤耕耘,精心护理,使其茁壮成长。因此,把教师称作为园丁是最朴实、最形象、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比喻了。赵朴初先生在献给教师的散曲《金缕曲》中即采用了这一隐喻。曲云:“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患与安,无论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表达了献身育人之志,他的这句名言也正好是教师作为辛勤园丁的真实写照。
4、现代农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之二——春蚕
关于“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传唱千古的佳句。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著名教育家吴玉章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该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也就是说,教师是服务与奉献的职业,是无名无利也无炫耀资本的职业,只会默默工作,其品质犹如春蚕: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教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5、现代工业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人类灵魂工程师
早在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把教师比作“高明的雕塑家”: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师是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思想搬运夫”。据考证,“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最早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教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周恩来总理在《教育改革和向科学进军问题》一文中确认“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
“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科学、准确、高度的评价,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将自己的品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爱心和献身精神承传和影响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从“工程师”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被“塑造”、“雕琢”,而且还应该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更应该成为一个道德家,学生心灵的守护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需要师生的心灵沟通。一个有魄力的教师应该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上述五种教师隐喻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教师形象,而且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教师形象变迁的清晰轨迹。在全社会对教师提出极高期望与要求时,不能忽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正常物质生活需求。同时这些隐喻也迫使我们对“教师到底是什么?”“教师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何尊师重教”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联想、反思与质疑,揭示出教师隐喻背后的深层问题,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