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事业单位在财会管理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导致决策的失误。究其原因,除了人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还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现状 对策
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决策及构建公正透明、和谐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基础,是控制和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随之而来,其虚假金额数字惊人,参与造假的人数之多、职务之高,史无前例,会计信息的虚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助长了贪污腐败的不良之风,给广大企业、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研究有效的治理方法,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就成为会计理论界、企业管理当局面临的首要选择。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多年来,会计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无论是核算工具还是核算方法都要求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却愈演愈烈,如国内相继出现的1997年的“琼民源事件”,1998年的“东北药事件”,1999年的“活力28事件”等会计造假大案,国外仅美国2002年8个月内就有5大公司因为会计信息失真而破产。特别是2002年5月14日,人们心目中功绩卓著的银广夏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0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O万元,1999年、2000年、2001年1-6月分别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56704.74万元、894万元,当期实际亏损分别为5003.20万元、14940.10万元、2557.10万元,该公司还存在隐瞒下属公司的设立、关停情况、虚假披露配股资金使用情况及对外投资情况等违规事实。同时2007年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296户企业2006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共查出资产不实125.63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不实75.12亿元,利润不实50.51亿元,还有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会计信息失真手段之高明,性质之恶劣,范围之广泛,业已引起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对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极大关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虽然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但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一些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利益,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包。《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但是很少见到哪个单位的负责人因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受到法律的惩罚。《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抵制编制虚假会计资料的行为,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这种规定难以执行,因为会计人员的聘用、任免和工资、奖金以及福利待遇等,都是由单位负责人决定的。
2、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3、相关机制不健全
很多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由于会计人员造成的,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错误地理解或错误地运用会计方法、会计程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规定而发生在会计账户选定等方面的疏忽,从而可能引起相近会计指标或项目彼此消长的变化,而提供了不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
4、社会监督不力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集团公司和相当部分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二为一,常常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管理格局,形成委托方出钱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自己的财务数据的怪现象,以致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遵守独立审计原则,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5、会计执业环境不理想
从法律层面看,对会计刚性的承担义务和责任的条款规定得比较具体而明确,而对会计的权利和奖励则比较笼统,在实践中,优秀会计人员不安于本职的现状比较普遍。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会计人员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不少单位会计工作处于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被动状态。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提高单住负责人的法制观念
对《会计法》的学习宣传活动,要在单位负责人中制度化,并把学习贯彻《会计法》纳入对单位负责人业绩的考核范围。同时,加大《会计法》的执法力度,使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2、规范会计人员从业资格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应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财经纪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持证上岗,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依法办事。同时建议进一步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要使会计人员不受经营单位经济利益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会计反映、监督和服务的三大职能作用,切实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促进反腐倡廉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
应按照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建立起能够落到实处的责任奖惩机制。这种机制应包括财会人员、总会计师、单位领导对确保其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的责任。对于单位与上级之间,也应按照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建立一种能够落到实处的责任奖惩机制。这种机制应包括上级对单位领导的监督和对上级的制约,特别是上级要监督单位领导在诸如虚报、瞒报等方面的问题,防止弄虚作假;同时制约上级对单位的监督、管理,诸如不得授意单位虚报、瞒报等。对能真正负起责任,其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的给予能落到实处的奖励,对不能确保的给予能落到实处的惩罚。
4、改善会计执业环境
要加大对《会计法》等相关经济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统一认识,执行《会计法》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的企业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
5、强化社会监督
《套计法》修订后,将会计监督体系扩大到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对于社会会计监督,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对审计报告进行再监督的内客,以确保套计中介机构有效地发挥社会会计监督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分开,为注册会计师公正、独立的进行审计创造外部条件,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真正做到受投资者的委托去审计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应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治理外,还应通过不断提高从业队伍素质和建立各种相应的防范机制,将会计信息系统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文莲:试析会计信息潜存价值[J].会计之友,2005(2).
[2] 刘泽荣、孙玉甫: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J].财会月刊,2005(1).
[3] 李善星、王文莲:构建新型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
[4] 王占成:谈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J].冶金财会,2002(3).
[5] 张建松:会计信息失真产生机理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6(5).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现状 对策
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决策及构建公正透明、和谐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基础,是控制和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随之而来,其虚假金额数字惊人,参与造假的人数之多、职务之高,史无前例,会计信息的虚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助长了贪污腐败的不良之风,给广大企业、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研究有效的治理方法,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就成为会计理论界、企业管理当局面临的首要选择。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多年来,会计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无论是核算工具还是核算方法都要求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却愈演愈烈,如国内相继出现的1997年的“琼民源事件”,1998年的“东北药事件”,1999年的“活力28事件”等会计造假大案,国外仅美国2002年8个月内就有5大公司因为会计信息失真而破产。特别是2002年5月14日,人们心目中功绩卓著的银广夏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0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O万元,1999年、2000年、2001年1-6月分别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56704.74万元、894万元,当期实际亏损分别为5003.20万元、14940.10万元、2557.10万元,该公司还存在隐瞒下属公司的设立、关停情况、虚假披露配股资金使用情况及对外投资情况等违规事实。同时2007年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296户企业2006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共查出资产不实125.63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不实75.12亿元,利润不实50.51亿元,还有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会计信息失真手段之高明,性质之恶劣,范围之广泛,业已引起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对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极大关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虽然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但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一些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利益,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包。《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但是很少见到哪个单位的负责人因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受到法律的惩罚。《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抵制编制虚假会计资料的行为,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这种规定难以执行,因为会计人员的聘用、任免和工资、奖金以及福利待遇等,都是由单位负责人决定的。
2、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3、相关机制不健全
很多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由于会计人员造成的,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错误地理解或错误地运用会计方法、会计程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规定而发生在会计账户选定等方面的疏忽,从而可能引起相近会计指标或项目彼此消长的变化,而提供了不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
4、社会监督不力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集团公司和相当部分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二为一,常常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管理格局,形成委托方出钱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自己的财务数据的怪现象,以致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遵守独立审计原则,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5、会计执业环境不理想
从法律层面看,对会计刚性的承担义务和责任的条款规定得比较具体而明确,而对会计的权利和奖励则比较笼统,在实践中,优秀会计人员不安于本职的现状比较普遍。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会计人员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不少单位会计工作处于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被动状态。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提高单住负责人的法制观念
对《会计法》的学习宣传活动,要在单位负责人中制度化,并把学习贯彻《会计法》纳入对单位负责人业绩的考核范围。同时,加大《会计法》的执法力度,使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2、规范会计人员从业资格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应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财经纪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持证上岗,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依法办事。同时建议进一步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要使会计人员不受经营单位经济利益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会计反映、监督和服务的三大职能作用,切实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促进反腐倡廉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
应按照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建立起能够落到实处的责任奖惩机制。这种机制应包括财会人员、总会计师、单位领导对确保其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的责任。对于单位与上级之间,也应按照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建立一种能够落到实处的责任奖惩机制。这种机制应包括上级对单位领导的监督和对上级的制约,特别是上级要监督单位领导在诸如虚报、瞒报等方面的问题,防止弄虚作假;同时制约上级对单位的监督、管理,诸如不得授意单位虚报、瞒报等。对能真正负起责任,其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的给予能落到实处的奖励,对不能确保的给予能落到实处的惩罚。
4、改善会计执业环境
要加大对《会计法》等相关经济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统一认识,执行《会计法》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的企业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
5、强化社会监督
《套计法》修订后,将会计监督体系扩大到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对于社会会计监督,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对审计报告进行再监督的内客,以确保套计中介机构有效地发挥社会会计监督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分开,为注册会计师公正、独立的进行审计创造外部条件,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真正做到受投资者的委托去审计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应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治理外,还应通过不断提高从业队伍素质和建立各种相应的防范机制,将会计信息系统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文莲:试析会计信息潜存价值[J].会计之友,2005(2).
[2] 刘泽荣、孙玉甫: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J].财会月刊,2005(1).
[3] 李善星、王文莲:构建新型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
[4] 王占成:谈谈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J].冶金财会,2002(3).
[5] 张建松:会计信息失真产生机理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