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教育对象和计算机功能定位发生变化的新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效果提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基础 技工院校 改革
21世纪,计算机已成为生活技能。在技工类院校,所有专业也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对技工类学校而言,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亟待改革。
一、课程设置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
(一)学生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幅提高
自2000年教育部下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后,江苏各地陆续在小学、初中、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城市还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了中考范畴。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深入,不少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工作,网络娱乐等多种途径对计算机应用有了较深的了解。以我校为例,在校生90%以上是90后,平时接触电脑、网络较多,在入学的时候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计算机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
计算机普及初期,绝大部分都是作为职业工具使用,价格也比较高,单位有专人维护。随着2000年前后,多媒体计算机的兴起和2004年前后互联网的大力普及,计算机现在除继续担任工作工具的角色外,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标准配备。尤其对我们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未来都是技能劳动者,并不是管理者,对他们来说,计算机更多的是在服务生活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在生产工作上。
所以,在早期计算机并不普及,互联网并不发达,功能上大多作为办公工具的时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备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是符合当时形势的。但是现在,在教育对象发生变化,计算机功能定位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教学目标已不适应时代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学内容与中学雷同。以我校为例,这两年采用的教材是《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ISBN-81108-149-0/TP.13)教材,中级班为36个课时,高级班、技师班为72个小时,主要包括office、windows内容。这对学生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与小学、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比,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现在,技工学校学生来自各个地方,中级班、高级班、技师班入学分数也有很大区别。学生基础不一,但现有的教学模式是集体授课,统一进度,不少有基础的学生“不够吃”,对课程失去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吃不动”,对课程缺乏信心,课程教学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课堂教学方式老套。和一般的课程不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可没有严格的规定,目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按照讲授书本内容一学生上机实践的简单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试方式不科学。技工院校以就业为目标,以实践操作为主,侧重专业技能,注重考工率和就业率。类似《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课程,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授课老师自己命题、自己监考、自己阅卷。这种形式,不利于增强教师责任心,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新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普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能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要达到这个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應该教会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安装常用操作系统。只有学生掌握了安装操作系统的能力,才不会对电脑有畏惧情绪。才敢放心大胆地折腾电脑,让电脑在个人的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大量“一键安装系统”的“傻瓜式”安装软件的出现,使得传统复杂的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也变得异常简单了,也为我们在基础较差的技工学校学生中实施这方面内容教学创造了条件。
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主要包括重要数据及时做备份;不在系统盘里放重要数据、不在桌面放重要数据、使用电子邮箱在发件箱保存备份邮件、不点击不可靠的网址、不轻易打开邮箱附件、不随便接收他人传送的文件等。
安装使用防护软件。计算机使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木马和病毒已成为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一大烦恼。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杀毒软件和防护软件,方便学生学习生活。
利用网络搜索解决问题。网络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就在可以足不出户,查到你需要的绝大部分信息或数据,这中间的桥梁,就是搜索引擎。向学生介绍baidu等搜索引擎,及一些常用的搜索技巧,培养他们“有问题,上baidu”的良好学习工作习惯。
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这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的常用功能,二是其他常用软件,如下载工具迅雷或网际快车,邮件管理工具foxmail或outlook express等、图像处理工具等光影看看、acdsee等,视频音频播放工具暴风影音,千千静听等。
三、实现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
1.编写校本教材。技工院校应积极组织学校优秀教师编写新教材,内容设置建议为六单元,分别为操作系统的安装、杀毒软件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常用软件的使用,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也要变换方式,避免传统的说教式,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设计内容,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不难,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对教材进行完善。 2.整体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探索实施分层教学,在新生入校的时候,通过统一的水平测试或其他方式,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操作水平,对“零起点及起点很低”的那部分学生,继续采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采用校本教材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对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学生,比方说,可以免除上这门课程,腾出时间学习其他课程。考虑到分层教学带来班级组织上的难度,可以在技工院校探索实施“学分制”时一起考虑,一起实施。
3. 课堂教学采用分组教学和任务驱动方式。在上机实践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有一两个好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个巩固知识,深化技能的过程,而且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照本宣科,传统灌输式,而是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前后章节,综合设计出一个个具有实际应用的包含知识点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比如说,在学习office-word功能时,每个小组指定教材的一页,要求他们排版出一致的版面来。在学习操作系统安装时,告诉他们,机器里面存在有备份文件,请他们自己利用电脑的“查找”功能找出来,进行系统还原。
4. 实施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科学,规范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施教考分离,能让真正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脱颖而出,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一般來说,实施教考分离的条件是设立科学的试题库或试卷库,这个试题库或试卷库的设立要尽可能多的老师参与,确保全体教师认同。我们甚至还可以更突破一点,在试题库或试卷库的基础上,借鉴各类计算机技能比赛,等级考试的考试系统,在机房统一考试,随机出题,机器自动评卷。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认真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的“有味”,使教师教的“有劲”,为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高技能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卓敏.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实践[J].
[2]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15).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基础 技工院校 改革
21世纪,计算机已成为生活技能。在技工类院校,所有专业也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对技工类学校而言,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亟待改革。
一、课程设置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
(一)学生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幅提高
自2000年教育部下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后,江苏各地陆续在小学、初中、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城市还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了中考范畴。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深入,不少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工作,网络娱乐等多种途径对计算机应用有了较深的了解。以我校为例,在校生90%以上是90后,平时接触电脑、网络较多,在入学的时候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计算机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
计算机普及初期,绝大部分都是作为职业工具使用,价格也比较高,单位有专人维护。随着2000年前后,多媒体计算机的兴起和2004年前后互联网的大力普及,计算机现在除继续担任工作工具的角色外,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标准配备。尤其对我们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未来都是技能劳动者,并不是管理者,对他们来说,计算机更多的是在服务生活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在生产工作上。
所以,在早期计算机并不普及,互联网并不发达,功能上大多作为办公工具的时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备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是符合当时形势的。但是现在,在教育对象发生变化,计算机功能定位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教学目标已不适应时代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学内容与中学雷同。以我校为例,这两年采用的教材是《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ISBN-81108-149-0/TP.13)教材,中级班为36个课时,高级班、技师班为72个小时,主要包括office、windows内容。这对学生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与小学、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比,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现在,技工学校学生来自各个地方,中级班、高级班、技师班入学分数也有很大区别。学生基础不一,但现有的教学模式是集体授课,统一进度,不少有基础的学生“不够吃”,对课程失去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吃不动”,对课程缺乏信心,课程教学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课堂教学方式老套。和一般的课程不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可没有严格的规定,目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按照讲授书本内容一学生上机实践的简单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试方式不科学。技工院校以就业为目标,以实践操作为主,侧重专业技能,注重考工率和就业率。类似《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课程,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授课老师自己命题、自己监考、自己阅卷。这种形式,不利于增强教师责任心,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新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普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能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要达到这个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應该教会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安装常用操作系统。只有学生掌握了安装操作系统的能力,才不会对电脑有畏惧情绪。才敢放心大胆地折腾电脑,让电脑在个人的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大量“一键安装系统”的“傻瓜式”安装软件的出现,使得传统复杂的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也变得异常简单了,也为我们在基础较差的技工学校学生中实施这方面内容教学创造了条件。
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主要包括重要数据及时做备份;不在系统盘里放重要数据、不在桌面放重要数据、使用电子邮箱在发件箱保存备份邮件、不点击不可靠的网址、不轻易打开邮箱附件、不随便接收他人传送的文件等。
安装使用防护软件。计算机使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木马和病毒已成为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一大烦恼。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杀毒软件和防护软件,方便学生学习生活。
利用网络搜索解决问题。网络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就在可以足不出户,查到你需要的绝大部分信息或数据,这中间的桥梁,就是搜索引擎。向学生介绍baidu等搜索引擎,及一些常用的搜索技巧,培养他们“有问题,上baidu”的良好学习工作习惯。
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这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的常用功能,二是其他常用软件,如下载工具迅雷或网际快车,邮件管理工具foxmail或outlook express等、图像处理工具等光影看看、acdsee等,视频音频播放工具暴风影音,千千静听等。
三、实现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
1.编写校本教材。技工院校应积极组织学校优秀教师编写新教材,内容设置建议为六单元,分别为操作系统的安装、杀毒软件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常用软件的使用,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也要变换方式,避免传统的说教式,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设计内容,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不难,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对教材进行完善。 2.整体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探索实施分层教学,在新生入校的时候,通过统一的水平测试或其他方式,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操作水平,对“零起点及起点很低”的那部分学生,继续采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采用校本教材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对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学生,比方说,可以免除上这门课程,腾出时间学习其他课程。考虑到分层教学带来班级组织上的难度,可以在技工院校探索实施“学分制”时一起考虑,一起实施。
3. 课堂教学采用分组教学和任务驱动方式。在上机实践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有一两个好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个巩固知识,深化技能的过程,而且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照本宣科,传统灌输式,而是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前后章节,综合设计出一个个具有实际应用的包含知识点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比如说,在学习office-word功能时,每个小组指定教材的一页,要求他们排版出一致的版面来。在学习操作系统安装时,告诉他们,机器里面存在有备份文件,请他们自己利用电脑的“查找”功能找出来,进行系统还原。
4. 实施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科学,规范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施教考分离,能让真正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脱颖而出,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一般來说,实施教考分离的条件是设立科学的试题库或试卷库,这个试题库或试卷库的设立要尽可能多的老师参与,确保全体教师认同。我们甚至还可以更突破一点,在试题库或试卷库的基础上,借鉴各类计算机技能比赛,等级考试的考试系统,在机房统一考试,随机出题,机器自动评卷。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认真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的“有味”,使教师教的“有劲”,为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高技能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卓敏.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实践[J].
[2]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