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作文字数少,写作方式、方法和时间灵活,完成起来比较容易,但其涉及面广,对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具有积极作用。
用微作文收集点滴生活
让学生写微作文,就是让他们关注身边的点滴小事,而这些恰恰是作文的好素材。
“路上注意安全。”刚走到门口,妈妈的话就如影随形地追过来。我撇撇嘴,骑上自行车向前冲去。“嗞——”刚驶入主路,刺耳的刹车声振动了我的耳膜。原来,一辆急速驶来的摩托车被路边的垃圾箱挡住了视线,没有及时发现我。好在驾驶员反应灵敏,及时刹住了车。好险!惊魂稍定后,妈妈的叮嘱清晰地浮现在了耳边。(郭志伟)
妈妈的唠叨曾经让很多孩子心烦,然而当它化成文字时,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美丽与动人。这样的点滴小事,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能会触动学生的心,让它化成优美的文章。
“这么小,蛀牙已经满了,以后不能吃糖了!”妈妈下了死命令。然而,看着老爷爷竿子上的糖葫芦越来越少,我怎么也控制不住情绪,急得大哭起来。老爷爷发现了我,慈爱地把一串糖葫芦递给我。妈妈看看我,无奈地摇摇头。(田心茹)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最能温暖人心,尽管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他们的容颜,但他们的温暖,总会在某个时候再次打动孩子的心。
“哟,带孙女办年货去?”街坊羡慕地问。“是啊!”外公响亮地回答,然后把我抱上自行车前杆,载着我向集镇的方向驶去,腊月的风被远远地甩在身后。如今,外公走了,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怀念。(杨晨)
曾经的人与事虽然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但那人那事却被微作文保存下来,成为学生一生的记忆。
在后来的作文中,这几名学生都用到过这些素材,他们要么把事放大,要么把不同的事进行组合,都写成了非常好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事情真实,感情真挚,读起来十分感人。
用微作文收集佳词美句
词句干瘪是学生作文的通病。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是积累的词句不多,而是积累了不会灵活运用。利用微作文能打破积累与运用“两张皮”的弊端,让学生的语言生动起来。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微作文的形式模仿课文的修辞方法、句式特点进行仿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紫藤萝,并将作者的情感自然穿插在景物描写之中,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动人。这样的形式很适合仿写,请看下面这段话——
洁白的花瓣像被牛乳洗过似的,在雨中显得格外晶莹。四周寂寥无声,只有门前这一树淡雅洁白的栀子花,一个孤寂的我。
这是学生李成楠仿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寓情于景,真实地表现出小作者的孤寂之情,与宗璞笔下的紫藤萝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把微作文训练与经典阅读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以读促写。利用微作文记录自己的阅读过程有两种途径:一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收集自己喜欢的词句,并通过微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二是班级集中精读一本名著,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他们在此基础上以微作文的形式写读后感。笔者曾组织全班学生精读过《战争与和平》。学生不仅积累了书中的很多好词好句,而且在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写出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
安德烈漫不经心地说:“要是人人都为信念而战,世上就不会有战争了。”“那不是很好吗?”皮埃尔天真地说。安德烈公爵冷笑了一声:“好是好,但这样的情况永远不会出现!”这段话,有初出茅庐的皮埃尔的天真,更有饱经世事的安德烈公爵的深沉。此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不可能没有战争,和平从何而来?(余黄奥)
不要说学生的阅读是浅薄的,只要教师组织得当,引导得法,他们的理解也会具有深度,他们的思考也会出现不一样的视角,而这些都会为他们以后的作文提供素材。
最后,利用微作文播报新闻,让学生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要注意的是,微作文不是消息,更不是新闻转述,它要求学生以某一个新闻为出发点,发表自己的观点。
昨天(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的一句话让我难忘:“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聚集一切力量来行动,没有什么不可以战胜;集思广益来做事,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现在,我们即将进行期末考试,用这句话来为大家鼓劲,是再恰当不过了。(齐月)
通过关注新闻事件,学生既了解了社会热点,又收集了新颖的词句。这样的积累有趣味,有深度,是作文的重要素材。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微作文的写作训练,学生积累的词句是“死”的,而有了这样的训练,这些词句就灵动起来,变成了“活”素材。
用微作文收集成长的乐趣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点,但因为学业压力大,这些兴趣常常被压抑,难以张扬。微作文为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搭建了舞台。
从NBA到CBA,从街头篮球到校园篮球,当微作文日记的封面用篮球装点时,谁都知道这是篮球迷李明的微作文。从介绍历史到介绍球员,从评论比赛到评价球队,李明用微作文把自己对篮球的真爱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几乎每一篇微作文都写篮球。最初,他只是这样记录着篮球:
今天,又进行了一场篮球赛。刚开始,我们的比分一直落后。比赛即将结束时,我抓住时机后仰投篮。球进了,我们反败为胜,真高兴啊!
后来,他这样写:
上星期的CBA联赛半决赛,辽宁队领先两局拿到赛点,虽然“八冠王”广东队扳回一局,但还是3:1被淘汰。曾经的王朝轰然坍塌,引发网友热议。忽然想到去年元月的质检考试,我的数学单科第一,政治单科第一,英语却没有上榜。我的王朝不再。不,我有过王朝吗?
而当初中即将毕业,离别的笙箫响起时,他这样写:
当科比回头挥手而别的时候,斯台普斯球馆响起离别的歌声。我的泪瞬间涌了出来,属于科比的美丽时光已成往事,而属于我的少年时光也悄然流逝。
我们应该感谢微作文,是它真实地记录下李明的成长过程,为他的成长过程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
这样的微作文还有很多:小璐酷爱音乐,她将音乐写进微作文,用歌曲微作文彰显出“我歌我快乐”的纯朴与天真;小昕喜爱漫画,她为画题诗,给诗配画,显现出“漫画微作文,诗画两相宜”的意境;梦潮喜爱古典文学,她坚持读古典写微作文,诠释出“古典微作文,怀古又思今”的情思。當学生沉醉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它们一点点记录在微作文中时,我们看到了他们成长的乐趣。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素材,在未来的作文中,这种乐趣肯定会流露出来,让他们的文字散发夺目的光彩。
(作者单位:荆州市江陵县实验中学)
用微作文收集点滴生活
让学生写微作文,就是让他们关注身边的点滴小事,而这些恰恰是作文的好素材。
“路上注意安全。”刚走到门口,妈妈的话就如影随形地追过来。我撇撇嘴,骑上自行车向前冲去。“嗞——”刚驶入主路,刺耳的刹车声振动了我的耳膜。原来,一辆急速驶来的摩托车被路边的垃圾箱挡住了视线,没有及时发现我。好在驾驶员反应灵敏,及时刹住了车。好险!惊魂稍定后,妈妈的叮嘱清晰地浮现在了耳边。(郭志伟)
妈妈的唠叨曾经让很多孩子心烦,然而当它化成文字时,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美丽与动人。这样的点滴小事,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能会触动学生的心,让它化成优美的文章。
“这么小,蛀牙已经满了,以后不能吃糖了!”妈妈下了死命令。然而,看着老爷爷竿子上的糖葫芦越来越少,我怎么也控制不住情绪,急得大哭起来。老爷爷发现了我,慈爱地把一串糖葫芦递给我。妈妈看看我,无奈地摇摇头。(田心茹)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最能温暖人心,尽管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他们的容颜,但他们的温暖,总会在某个时候再次打动孩子的心。
“哟,带孙女办年货去?”街坊羡慕地问。“是啊!”外公响亮地回答,然后把我抱上自行车前杆,载着我向集镇的方向驶去,腊月的风被远远地甩在身后。如今,外公走了,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怀念。(杨晨)
曾经的人与事虽然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但那人那事却被微作文保存下来,成为学生一生的记忆。
在后来的作文中,这几名学生都用到过这些素材,他们要么把事放大,要么把不同的事进行组合,都写成了非常好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事情真实,感情真挚,读起来十分感人。
用微作文收集佳词美句
词句干瘪是学生作文的通病。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是积累的词句不多,而是积累了不会灵活运用。利用微作文能打破积累与运用“两张皮”的弊端,让学生的语言生动起来。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微作文的形式模仿课文的修辞方法、句式特点进行仿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紫藤萝,并将作者的情感自然穿插在景物描写之中,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动人。这样的形式很适合仿写,请看下面这段话——
洁白的花瓣像被牛乳洗过似的,在雨中显得格外晶莹。四周寂寥无声,只有门前这一树淡雅洁白的栀子花,一个孤寂的我。
这是学生李成楠仿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寓情于景,真实地表现出小作者的孤寂之情,与宗璞笔下的紫藤萝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把微作文训练与经典阅读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以读促写。利用微作文记录自己的阅读过程有两种途径:一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收集自己喜欢的词句,并通过微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二是班级集中精读一本名著,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他们在此基础上以微作文的形式写读后感。笔者曾组织全班学生精读过《战争与和平》。学生不仅积累了书中的很多好词好句,而且在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写出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
安德烈漫不经心地说:“要是人人都为信念而战,世上就不会有战争了。”“那不是很好吗?”皮埃尔天真地说。安德烈公爵冷笑了一声:“好是好,但这样的情况永远不会出现!”这段话,有初出茅庐的皮埃尔的天真,更有饱经世事的安德烈公爵的深沉。此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不可能没有战争,和平从何而来?(余黄奥)
不要说学生的阅读是浅薄的,只要教师组织得当,引导得法,他们的理解也会具有深度,他们的思考也会出现不一样的视角,而这些都会为他们以后的作文提供素材。
最后,利用微作文播报新闻,让学生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要注意的是,微作文不是消息,更不是新闻转述,它要求学生以某一个新闻为出发点,发表自己的观点。
昨天(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的一句话让我难忘:“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聚集一切力量来行动,没有什么不可以战胜;集思广益来做事,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现在,我们即将进行期末考试,用这句话来为大家鼓劲,是再恰当不过了。(齐月)
通过关注新闻事件,学生既了解了社会热点,又收集了新颖的词句。这样的积累有趣味,有深度,是作文的重要素材。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微作文的写作训练,学生积累的词句是“死”的,而有了这样的训练,这些词句就灵动起来,变成了“活”素材。
用微作文收集成长的乐趣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点,但因为学业压力大,这些兴趣常常被压抑,难以张扬。微作文为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搭建了舞台。
从NBA到CBA,从街头篮球到校园篮球,当微作文日记的封面用篮球装点时,谁都知道这是篮球迷李明的微作文。从介绍历史到介绍球员,从评论比赛到评价球队,李明用微作文把自己对篮球的真爱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几乎每一篇微作文都写篮球。最初,他只是这样记录着篮球:
今天,又进行了一场篮球赛。刚开始,我们的比分一直落后。比赛即将结束时,我抓住时机后仰投篮。球进了,我们反败为胜,真高兴啊!
后来,他这样写:
上星期的CBA联赛半决赛,辽宁队领先两局拿到赛点,虽然“八冠王”广东队扳回一局,但还是3:1被淘汰。曾经的王朝轰然坍塌,引发网友热议。忽然想到去年元月的质检考试,我的数学单科第一,政治单科第一,英语却没有上榜。我的王朝不再。不,我有过王朝吗?
而当初中即将毕业,离别的笙箫响起时,他这样写:
当科比回头挥手而别的时候,斯台普斯球馆响起离别的歌声。我的泪瞬间涌了出来,属于科比的美丽时光已成往事,而属于我的少年时光也悄然流逝。
我们应该感谢微作文,是它真实地记录下李明的成长过程,为他的成长过程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
这样的微作文还有很多:小璐酷爱音乐,她将音乐写进微作文,用歌曲微作文彰显出“我歌我快乐”的纯朴与天真;小昕喜爱漫画,她为画题诗,给诗配画,显现出“漫画微作文,诗画两相宜”的意境;梦潮喜爱古典文学,她坚持读古典写微作文,诠释出“古典微作文,怀古又思今”的情思。當学生沉醉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它们一点点记录在微作文中时,我们看到了他们成长的乐趣。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素材,在未来的作文中,这种乐趣肯定会流露出来,让他们的文字散发夺目的光彩。
(作者单位:荆州市江陵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