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莫扎特一生都热衷于歌剧创作,并且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多部具有哲理性、艺术性的歌剧作品。本文就以莫扎特的三部经典歌剧作品为着眼点,探求其“平民化”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歌剧 创作理念 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古代文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在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数不计其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如沧海一粟,或如一座时代的丰碑留存在世人的记忆之中。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莫扎特就是这样一位在当时如沧海一粟,在后世如一座丰碑的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不尽的不朽名作。时至今日,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在世界各地都不断的被重复上演着。人们在演绎、聆听、评论莫扎特作品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关注于他创作时的理念。更夸张的是竟有人因为莫扎特生命之短暂,认为他没有经历中年、老年时期,其创作也犹如其为人处事一样简单、稚嫩。笔者在此以莫扎特的三部经典歌剧为着眼点,粗略地探究莫扎特的创作理念。
一 莫扎特生平与作品简略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成功与父亲对他的在其教育是分不开的,莫扎特3岁的时候便会弹钢琴, 6岁的时候便开始与父亲、姐姐进行欧洲巡演,16岁的时候结束长达十年的旅行演出生活。在他回到家乡萨尔茨堡后,便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直至1781年,莫扎特与大主教公然决裂,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敢于向宫廷、教权抗衡,并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1781年,冲出宫廷束缚的莫扎特定居于“音乐之都”——维也纳,怀揣着自由、平等的音乐梦想,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涯。1791年,因积劳成疾不幸染病逝世于维也纳。他的一生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莫扎特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歌剧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歌剧是莫扎特的主要创作领域,在其短暂一生的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谱写了22部歌剧。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具代表性。除歌剧外,协奏曲也是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领域,其一生中创作的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共50余部。交响曲方面,莫扎特创作的也有50部左右,其中41部有编号,最后3部作品——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是其最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在贝多芬之前堪称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此外,在奏鸣曲、套曲、室内乐、宗教音乐以及嬉游曲、小夜曲、舞曲等风俗性体裁领域莫扎特也创作了相当多的作品。他的音乐风格具有真诚质朴、雅致通俗、轻盈明亮等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上升时期德奥资产阶级的精神状态,亦在一定层面反映了其深刻的社会矛盾。
二 “诙谐与理性并举,平易与高尚共行”——莫扎特式歌剧创作理念
如前所述,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一座丰碑,他的音乐作品涉及多种音乐体裁,也在多数音乐体裁领域卓有建树,但毋庸置疑,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最主要的还是倾向于歌剧创作。下面就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为例作简要说明。
1 《费加罗的婚礼》——诙谐、幽默化解阶级对抗
《费加罗的婚礼》是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该部作品的脚本大意是奴仆反抗封建贵族的故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认为有煽动群众的嫌疑,因而莫扎特和达·彭特在选择歌剧脚本上是冒有一定风险的。莫扎特为了能让这部歌剧得到皇帝约瑟夫二世的认可,他在对歌剧的脚本进行创作时,投入了相当多的心思与热情。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始于1785年12月,一直到1786年4月才算创作完成,这一时期的莫扎特已经完全从萨尔茨堡大主教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了,在其创作中包含着前所未有的激情。这部歌剧莫扎特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初夜权”的做法加以辛辣讽刺,表现出对自由思想的歌颂。奴隶与奴隶主,仆人与贵族在现实社会中是一完全对立的阶层,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在很多戏剧作品中也经常被不同的作家加以再现,在常人的印象里,这样的矛盾既是不可调和的,又是严肃的、激烈的。然而莫扎特传神的心理刻画配上幽默诙谐的唱词和美妙的音符将这样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歌剧中得以化解。
“莫扎特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人类微妙的感情世界:爱与嫉妒、阴谋与误解等各种心机,以至最后到达宽容化解的错综复杂,而且用逼真的音符做了完美表现。”这部歌剧中莫扎特在对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刻画时,运用了重唱、对唱、合唱等手法,使得这些唱段一直都被评为经典曲目。时至今日仍被各国歌唱家进行音乐会时定为必选曲目,其音乐性、歌唱性与戏剧性的完美结合可见一斑。
莫扎特在对《费加罗的婚礼》进行创作时,起初遵循的是传统意大利喜歌剧的创作手法,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莫扎特对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进行了必要的形象刻画,几乎为每个人物都设定了预示人物性格的旋律主题,并使这些预示人物的旋律主题服务于戏剧发展。这部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十分鲜明的:费加罗的机智、粗犷、幽默诙谐;苏珊娜的温柔美丽、灵活细致;伯爵的威严、愤怒、羞愧;罗西娜的敏感、忧伤、宽容等等,所有人物都因预示各自形象的旋律主题而显得格外生动,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创作手法。而这部歌剧被后世不断重复的原因除了其中的经典长短以外,更为重要的在于莫扎特在创作时,将个人对于自由、平等以及积极处理阶级矛盾的人文思想融入了作品当中,这种思想无论是在当时作品的创作时代,还是在21世纪的今天,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 《唐璜》——矛盾的贵族形象对比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
《唐璜》是莫扎特的两幕歌剧,创作、初演于1787年。歌剧的脚本仍是与莫扎特关系甚好的宫廷诗人达·彭特创作的。故事取材于西班牙的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据史料记载,在当时该传说已有各种版本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并且已经有话剧、歌剧、芭蕾等音乐体裁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了。为了不使自己创作的作品落入俗套,达·彭特还将莫里哀的《石像客》融入其中,并根据剧情的需要创作出歌剧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在西方历史当中,英国诗人拜伦也曾以唐璜为主人公创作过长诗,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曾借用唐璜的故事写过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然而,这两位文学巨匠在文学方面创作出的唐璜均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之后,除去这个西班牙民间传说的流行性,莫扎特对于唐璜形象的塑造也应是后人不厌其烦地重新塑造这一经典人物的一个动因。
众所周知,在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中,音乐风格多以幽默、诙谐见长,所选用脚本的结局多为大团圆或是喜剧收场,如前文所述的《费加罗的婚礼》以及挣脱大主教牢笼不久后创作的《后宫诱逃》还有另一部与达·彭特一起创作的《女人心》等等。然而,歌剧《唐璜》中,主人公唐璜却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艺术形象,此人惯常以游戏人间、放荡不羁、不遵循伦理道德的形象示人,并且在歌剧的结尾被因果循环地带入了地狱。莫扎特身处的时代是启蒙运动兴盛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几乎已经成了全欧洲的流行语。
莫扎特之所以以唐璜这样的形象为歌剧的主人公,一方面通过贵族唐璜的矛盾人生、欺骗伤害女性行为导致的可悲下场,来揭露封建贵族奢侈糜烂的物质生活以及极度空虚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唐璜对“自由、博爱”的追求肯定了封建贵族内部阶层对封建礼教的蔑视。这部歌剧虽然在内容上属于道德伦理层面的歌剧,但是莫扎特在进行音乐语言的设计时侯,并没有因为深刻性的故事意义而使得歌剧过于严肃、正统。相反,莫扎特将音乐语言的重点放在了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上,使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立体、真实。以至于唐璜成了“莫扎特讽刺剧的代表、心理分析的研究课题、南美洲的美帝国主义分子、科幻小说的主人公、女权主义者批判的对象。”对主人公音乐形象的刻画除了莫扎特常用的为每个角色设计独有旋律主题以外,在该部作品中,莫扎特还有意识的减少了主人公大篇幅的自我表演性质的咏叹调,除此之外,还将主人公的旋律主题进行不断的反复,与其他歌剧不同的是,这里的反复并非无变化的反复,而是在主人公遭遇不同女性的时候,将主题通过音阶模进、转换音色、扩充音响等方式进行调色,力求表现出唐璜性格中的矛盾和自由的情绪。
3 《魔笛》——神话的圆满预示平民的自由
《魔笛》是莫扎特于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创作并首演的最后一部歌剧,是受他的一位好友施康内德所托而创作的作品。据史料记载,莫扎特与施康内德是共济会的会友,莫扎特在成为自由音乐家后,经济上多次陷入危机,经常在共济会中得到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帮助。因而,当施康内德提出委托后,莫扎特在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欣然答应了他。这部2幕歌剧是以德国传统的歌唱剧题材为基础,歌剧的剧本由施康内德根据维兰德的神话故事《露露》以德文改变而成,这激发了莫扎特的创作热情,剧本沿用了莫扎特歌剧的一贯结局——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为《魔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然而,莫扎特并没有将这部作品创作成一部简单的神话爱情剧,而是赋予它深刻的象征意义。剧中所反应的思想与共济会所追求的理想有着密切练习,由于莫扎特在人生的危难时刻一直享受着共济会的帮助,因而,在莫扎特的心中,共济会就是一个精神象征,他把歌剧的几个主人公在现实的共济会中分别找到了原形,并根据选定原型的性格特征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主人公旋律主题:大祭司设定为正面形象,选用新教众赞歌风格的音乐加以刻画,使得人物形象庄重、威严、肃穆;夜后则设定成拥有权威力量的反面形象,选用炫技化的音乐加以刻画,一方面通过艰深的技巧暗喻黑暗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揭示出黑暗势力外表虽强大但内心却十分的空虚;塔米诺王子和帕米娜公主的旋律主题则选用优美、轻快、明亮的风格,预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管身处哪个阶层都有权利享受;帕帕基诺的旋律主题以德奥民间音乐风格为主,预示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乐于助人。
莫扎特以神话的圆满预示平民该享有自由、平等的思想在这部歌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中塔米诺和帕米娜互诉爱意时那优美的咏叹调,大祭司充满宽容、感化力量的咏叹调,以及夜后极富技巧而缺失内心的咏叹调三者形成交织、互动,使歌剧的音乐不仅立体而又丰满,通过夜后的炫技化的旋律与正义的化身大祭司还有爱的化身塔米诺和帕米娜旋律主题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自由、平等本该具有的广泛性。
三 结语
莫扎特的歌剧并没有因为他的英年早逝而缺乏思想性、戏剧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所经历的要比常人多得多。可以说,莫扎特在仅有的三十几年的岁月中尝尽了人生冷暖,每一次沉浮都会使这位性格鲜明的音乐大师对人生、对生活进行反复地思考,并最终将这些思考交付于所热衷的歌剧事业。如果对莫扎特一生中所创作的所有歌剧作品进行宏观的评价,那么明朗、乐观、诙谐等,诸如此类的词显得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这正是他通过“平民”平和、乐观的心态去诠释平等、自由等一切人类美好的事物。
参考文献:
[1] 管谨义:《欧洲著名音乐家评传》,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 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莫扎特100首经典创作及其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3] 曼弗雷德·瓦格纳,付天海译:《莫扎特——作品和生平》,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杨传红,女,1968—,湖北襄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表演、西方音乐史、声乐艺术史,工作单位:襄樊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歌剧 创作理念 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古代文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在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数不计其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如沧海一粟,或如一座时代的丰碑留存在世人的记忆之中。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莫扎特就是这样一位在当时如沧海一粟,在后世如一座丰碑的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不尽的不朽名作。时至今日,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在世界各地都不断的被重复上演着。人们在演绎、聆听、评论莫扎特作品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关注于他创作时的理念。更夸张的是竟有人因为莫扎特生命之短暂,认为他没有经历中年、老年时期,其创作也犹如其为人处事一样简单、稚嫩。笔者在此以莫扎特的三部经典歌剧为着眼点,粗略地探究莫扎特的创作理念。
一 莫扎特生平与作品简略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成功与父亲对他的在其教育是分不开的,莫扎特3岁的时候便会弹钢琴, 6岁的时候便开始与父亲、姐姐进行欧洲巡演,16岁的时候结束长达十年的旅行演出生活。在他回到家乡萨尔茨堡后,便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直至1781年,莫扎特与大主教公然决裂,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敢于向宫廷、教权抗衡,并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1781年,冲出宫廷束缚的莫扎特定居于“音乐之都”——维也纳,怀揣着自由、平等的音乐梦想,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涯。1791年,因积劳成疾不幸染病逝世于维也纳。他的一生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莫扎特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歌剧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歌剧是莫扎特的主要创作领域,在其短暂一生的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谱写了22部歌剧。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具代表性。除歌剧外,协奏曲也是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领域,其一生中创作的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共50余部。交响曲方面,莫扎特创作的也有50部左右,其中41部有编号,最后3部作品——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是其最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在贝多芬之前堪称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此外,在奏鸣曲、套曲、室内乐、宗教音乐以及嬉游曲、小夜曲、舞曲等风俗性体裁领域莫扎特也创作了相当多的作品。他的音乐风格具有真诚质朴、雅致通俗、轻盈明亮等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上升时期德奥资产阶级的精神状态,亦在一定层面反映了其深刻的社会矛盾。
二 “诙谐与理性并举,平易与高尚共行”——莫扎特式歌剧创作理念
如前所述,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一座丰碑,他的音乐作品涉及多种音乐体裁,也在多数音乐体裁领域卓有建树,但毋庸置疑,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最主要的还是倾向于歌剧创作。下面就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为例作简要说明。
1 《费加罗的婚礼》——诙谐、幽默化解阶级对抗
《费加罗的婚礼》是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该部作品的脚本大意是奴仆反抗封建贵族的故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认为有煽动群众的嫌疑,因而莫扎特和达·彭特在选择歌剧脚本上是冒有一定风险的。莫扎特为了能让这部歌剧得到皇帝约瑟夫二世的认可,他在对歌剧的脚本进行创作时,投入了相当多的心思与热情。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始于1785年12月,一直到1786年4月才算创作完成,这一时期的莫扎特已经完全从萨尔茨堡大主教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了,在其创作中包含着前所未有的激情。这部歌剧莫扎特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初夜权”的做法加以辛辣讽刺,表现出对自由思想的歌颂。奴隶与奴隶主,仆人与贵族在现实社会中是一完全对立的阶层,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在很多戏剧作品中也经常被不同的作家加以再现,在常人的印象里,这样的矛盾既是不可调和的,又是严肃的、激烈的。然而莫扎特传神的心理刻画配上幽默诙谐的唱词和美妙的音符将这样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歌剧中得以化解。
“莫扎特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人类微妙的感情世界:爱与嫉妒、阴谋与误解等各种心机,以至最后到达宽容化解的错综复杂,而且用逼真的音符做了完美表现。”这部歌剧中莫扎特在对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刻画时,运用了重唱、对唱、合唱等手法,使得这些唱段一直都被评为经典曲目。时至今日仍被各国歌唱家进行音乐会时定为必选曲目,其音乐性、歌唱性与戏剧性的完美结合可见一斑。
莫扎特在对《费加罗的婚礼》进行创作时,起初遵循的是传统意大利喜歌剧的创作手法,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莫扎特对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进行了必要的形象刻画,几乎为每个人物都设定了预示人物性格的旋律主题,并使这些预示人物的旋律主题服务于戏剧发展。这部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十分鲜明的:费加罗的机智、粗犷、幽默诙谐;苏珊娜的温柔美丽、灵活细致;伯爵的威严、愤怒、羞愧;罗西娜的敏感、忧伤、宽容等等,所有人物都因预示各自形象的旋律主题而显得格外生动,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创作手法。而这部歌剧被后世不断重复的原因除了其中的经典长短以外,更为重要的在于莫扎特在创作时,将个人对于自由、平等以及积极处理阶级矛盾的人文思想融入了作品当中,这种思想无论是在当时作品的创作时代,还是在21世纪的今天,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 《唐璜》——矛盾的贵族形象对比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
《唐璜》是莫扎特的两幕歌剧,创作、初演于1787年。歌剧的脚本仍是与莫扎特关系甚好的宫廷诗人达·彭特创作的。故事取材于西班牙的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据史料记载,在当时该传说已有各种版本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并且已经有话剧、歌剧、芭蕾等音乐体裁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了。为了不使自己创作的作品落入俗套,达·彭特还将莫里哀的《石像客》融入其中,并根据剧情的需要创作出歌剧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在西方历史当中,英国诗人拜伦也曾以唐璜为主人公创作过长诗,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曾借用唐璜的故事写过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然而,这两位文学巨匠在文学方面创作出的唐璜均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之后,除去这个西班牙民间传说的流行性,莫扎特对于唐璜形象的塑造也应是后人不厌其烦地重新塑造这一经典人物的一个动因。
众所周知,在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中,音乐风格多以幽默、诙谐见长,所选用脚本的结局多为大团圆或是喜剧收场,如前文所述的《费加罗的婚礼》以及挣脱大主教牢笼不久后创作的《后宫诱逃》还有另一部与达·彭特一起创作的《女人心》等等。然而,歌剧《唐璜》中,主人公唐璜却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艺术形象,此人惯常以游戏人间、放荡不羁、不遵循伦理道德的形象示人,并且在歌剧的结尾被因果循环地带入了地狱。莫扎特身处的时代是启蒙运动兴盛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几乎已经成了全欧洲的流行语。
莫扎特之所以以唐璜这样的形象为歌剧的主人公,一方面通过贵族唐璜的矛盾人生、欺骗伤害女性行为导致的可悲下场,来揭露封建贵族奢侈糜烂的物质生活以及极度空虚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唐璜对“自由、博爱”的追求肯定了封建贵族内部阶层对封建礼教的蔑视。这部歌剧虽然在内容上属于道德伦理层面的歌剧,但是莫扎特在进行音乐语言的设计时侯,并没有因为深刻性的故事意义而使得歌剧过于严肃、正统。相反,莫扎特将音乐语言的重点放在了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上,使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立体、真实。以至于唐璜成了“莫扎特讽刺剧的代表、心理分析的研究课题、南美洲的美帝国主义分子、科幻小说的主人公、女权主义者批判的对象。”对主人公音乐形象的刻画除了莫扎特常用的为每个角色设计独有旋律主题以外,在该部作品中,莫扎特还有意识的减少了主人公大篇幅的自我表演性质的咏叹调,除此之外,还将主人公的旋律主题进行不断的反复,与其他歌剧不同的是,这里的反复并非无变化的反复,而是在主人公遭遇不同女性的时候,将主题通过音阶模进、转换音色、扩充音响等方式进行调色,力求表现出唐璜性格中的矛盾和自由的情绪。
3 《魔笛》——神话的圆满预示平民的自由
《魔笛》是莫扎特于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创作并首演的最后一部歌剧,是受他的一位好友施康内德所托而创作的作品。据史料记载,莫扎特与施康内德是共济会的会友,莫扎特在成为自由音乐家后,经济上多次陷入危机,经常在共济会中得到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帮助。因而,当施康内德提出委托后,莫扎特在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欣然答应了他。这部2幕歌剧是以德国传统的歌唱剧题材为基础,歌剧的剧本由施康内德根据维兰德的神话故事《露露》以德文改变而成,这激发了莫扎特的创作热情,剧本沿用了莫扎特歌剧的一贯结局——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为《魔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然而,莫扎特并没有将这部作品创作成一部简单的神话爱情剧,而是赋予它深刻的象征意义。剧中所反应的思想与共济会所追求的理想有着密切练习,由于莫扎特在人生的危难时刻一直享受着共济会的帮助,因而,在莫扎特的心中,共济会就是一个精神象征,他把歌剧的几个主人公在现实的共济会中分别找到了原形,并根据选定原型的性格特征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主人公旋律主题:大祭司设定为正面形象,选用新教众赞歌风格的音乐加以刻画,使得人物形象庄重、威严、肃穆;夜后则设定成拥有权威力量的反面形象,选用炫技化的音乐加以刻画,一方面通过艰深的技巧暗喻黑暗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揭示出黑暗势力外表虽强大但内心却十分的空虚;塔米诺王子和帕米娜公主的旋律主题则选用优美、轻快、明亮的风格,预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管身处哪个阶层都有权利享受;帕帕基诺的旋律主题以德奥民间音乐风格为主,预示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乐于助人。
莫扎特以神话的圆满预示平民该享有自由、平等的思想在这部歌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中塔米诺和帕米娜互诉爱意时那优美的咏叹调,大祭司充满宽容、感化力量的咏叹调,以及夜后极富技巧而缺失内心的咏叹调三者形成交织、互动,使歌剧的音乐不仅立体而又丰满,通过夜后的炫技化的旋律与正义的化身大祭司还有爱的化身塔米诺和帕米娜旋律主题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自由、平等本该具有的广泛性。
三 结语
莫扎特的歌剧并没有因为他的英年早逝而缺乏思想性、戏剧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所经历的要比常人多得多。可以说,莫扎特在仅有的三十几年的岁月中尝尽了人生冷暖,每一次沉浮都会使这位性格鲜明的音乐大师对人生、对生活进行反复地思考,并最终将这些思考交付于所热衷的歌剧事业。如果对莫扎特一生中所创作的所有歌剧作品进行宏观的评价,那么明朗、乐观、诙谐等,诸如此类的词显得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这正是他通过“平民”平和、乐观的心态去诠释平等、自由等一切人类美好的事物。
参考文献:
[1] 管谨义:《欧洲著名音乐家评传》,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 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莫扎特100首经典创作及其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3] 曼弗雷德·瓦格纳,付天海译:《莫扎特——作品和生平》,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杨传红,女,1968—,湖北襄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表演、西方音乐史、声乐艺术史,工作单位:襄樊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