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分析:高考语文试卷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分析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试卷 高考 概括分析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越来越多地将概括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渗透其中,体现了对这种思维能力的考查。本文结合《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谈谈概括分析这一语文学科思维在高考试卷中的重要性及对其能力的培养。
  一、试题中“概括分析”的考查情况
  1.“文言文阅读”第6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D(略)
  其实这里已经明确标注了考查的能力要点:“原文有关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和事件;四个选项表述一般是先概括说明,再做具体分析;设题“陷阱”一般在“分析”部分;错误设置一般在关键词语的理解有误或者人、事、时间、地点、官职等配合不当。
  2.古代诗歌阅读第9题: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概括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如果有人被“突出”,则肯定有人在衬托,在跟他做对比,所以本题的手法很容易找出来。
  其实,古代诗歌鉴赏,无论是内容鉴赏还是手法鉴赏,解题时都要用到“概括和分析”。鉴赏思想感情,需要先高度概括“何种感情”(包括内容和感情基调),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鉴赏景物意象,同样先概括画面——“什么样的什么图”,再结合诗句具体描述景物。鉴赏表现手法,更需要先找出手法术语,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2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从(1)、(2)、(3)题看出,实用类文本中的设问,都包含了“先概括后分析”的解题思路:答题时一般要先归纳分类、找出角度,并提炼概括,然后整合文本中的有关信息。
  4.“作文”第21题
  今年本卷的作文题将思辨的核心回归语文课堂,探讨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径,蕴含深刻的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我们辩证地分析问题,从所给材料中纵深切入比较分析“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个题目要求分析论证一针见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其实将概括和分析的考查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学生经常使用的论据分析,其实就是一种概括分析。一般段首句用简练准确的语句亮明观点,然后使用材料分析证明。
  二、概括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这种概括分析的思维其实就是先总后分(或者先分后总)的思维方式。概括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分析就是用材料证明观点,在叙述议论中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挖掘概括分析这一语文学科思想,理清头绪,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以清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括和分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它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在信息社会中,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概括分析能力的培养
  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呢?
  (一)概括方法培养
  1.抽象概括能力。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以可感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记叙性文本,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议论性文本,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
  2.归纳概括能力。将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了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如把分散在各篇课文和各项语文训练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比较归类、系统联系、异中求同。例如散文结构,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
  (二)建构基本模式
  适度回归概括“段意”等传统教学方法,训练概括能力。如在对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的过程中,其实是让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能更准确、更好地把握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而段意的概括则可以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1.记叙性材料。(1)概括句的基本框架: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主要的事(或话);(2)尽量撮取文中的语言(句子或词语);(3)如果是由几个材料构成的。
  2.说明性材料。一般是由说明的对象 某方面的特征构成。
  3.议论性材料。引论部分,提出某某论点;本论部分,阐述了论点的某方面的内容;结论部分,做到论点所要求的。
  (三)理解文字材料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文字材料的深层含义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外之意;二是有深刻的哲理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即在内心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引导学生挖掘、理解。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划分层次、概括段意或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及给文章拟标题、写故事梗概、编写提要或提纲、抓关键词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以愈肠宁分释胶囊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研究愈肠宁分释胶囊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并研究其抗炎作用,为愈肠宁分释胶囊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的药理学依据。方法本文分别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通过对大鼠便血、腹泻情况及粮食消耗量的观察,对各组大鼠脾脏重量系数和肠重量系数的测定、对结肠病灶
摘 要: 语言是进行交流的媒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对班级管理的成效是很有影响的。在日常交流和管理中,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表达的方式可能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将班级建设得更好,就要学会有效地运用语言艺术,妥善处理问题。作者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经验,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运用艺术
摘 要: 小学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在家中依赖父母,到了学校,班主任就成了最信任的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这一角色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教育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学生来说不可替代的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  班
摘 要: 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面对烦琐、复杂的学生工作,该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呢?如何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呢?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自我修养 以“生”为本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
摘 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小学生天性好玩、调皮捣蛋,因此,要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治班技巧,这样才能在保护小学生天性的前提下,让他们在和谐的班级、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作者就该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教师形象 学习兴趣 班干部 沟通工作  一、以身作则,树立
摘 要: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石,只有做好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但是现今幼儿教育事业面临信任危机问题的严峻考验,能否破解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问题,成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本文就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做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
摘 要: 在人们的生活中,心理暗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本文结合心理暗示的种类,阐述了心理暗示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以及幼儿老师如何合理运用心理暗示。  关键词: 积极心理暗示 幼儿教育 教育方法运用  在幼儿园里,心理暗示是通过老师自身的语言举动传递给幼儿的,使幼儿在心理和身体作出的基本反应。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运用心理暗示,也要用客观的心态了解幼儿,让幼儿在暗示的用作下从中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