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悸又称心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病证之一。由于引起心悸的原因诸多,所以治疗心悸一定要审明病变证机,以法采用合理有效的方药治疗,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笔者在临床中治疗阳虚心悸证的常用方,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譬如刘某经常心悸,并经西医诊断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屡屡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总是时好时坏。笔者根据病证表现而辨为阳虚心悸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约20余剂,数年心悸得以解除,之后复经心电图等检查,一切均恢复正常。同时还要指出,心悸病变证机若非阳虚,不能用此方治疗,若逆而用之,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其他变化。对此要特别引起重视。
[方药组成] 桂枝10克,甘草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
[用法服法] 本方既可作酒剂,又可作为汤剂。酒剂制法是:白酒800毫升,将上述4味药纳于酒中,密封约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服用约5~10毫升左右,病轻者每晚服1次,病重者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病轻者服用1~2个疗程,病重者3~4个疗程。若欲巩固治疗效果,也可断断续续服用。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500毫升左右,煎煮约5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用药10天为1疗程。病轻者需服用1~2疗程,病重者需服用3~4疗程。
[作用特点] 温阳益气,重镇安神。
[临床运用] 阳虚心悸证:心悸,胸闷,气短,恶寒,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加减用药] 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若气短者,加黄芪、山药;若胸闷明显者,加蛤蚧、木香;若心烦者,加知母、百合;若胸满者,加甘松、香附;若梦多者,加酸枣仁、磁石;若手足发凉者,加附子、细辛;若有脑病者,加元胡、五灵脂;若舌苔腻明显者,加薤白、瓜萎等。
[临床扩大应用] 急、慢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动脉灸,浅静脉炎,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末梢神经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治疗。
[使用注意] 1.阴虚内热者,禁用本方;
2.瘀血内阻者,痰湿内盛者,阳热体质者,慎用本方。
[方药组成] 桂枝10克,甘草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
[用法服法] 本方既可作酒剂,又可作为汤剂。酒剂制法是:白酒800毫升,将上述4味药纳于酒中,密封约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服用约5~10毫升左右,病轻者每晚服1次,病重者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病轻者服用1~2个疗程,病重者3~4个疗程。若欲巩固治疗效果,也可断断续续服用。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500毫升左右,煎煮约5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用药10天为1疗程。病轻者需服用1~2疗程,病重者需服用3~4疗程。
[作用特点] 温阳益气,重镇安神。
[临床运用] 阳虚心悸证:心悸,胸闷,气短,恶寒,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加减用药] 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若气短者,加黄芪、山药;若胸闷明显者,加蛤蚧、木香;若心烦者,加知母、百合;若胸满者,加甘松、香附;若梦多者,加酸枣仁、磁石;若手足发凉者,加附子、细辛;若有脑病者,加元胡、五灵脂;若舌苔腻明显者,加薤白、瓜萎等。
[临床扩大应用] 急、慢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动脉灸,浅静脉炎,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末梢神经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治疗。
[使用注意] 1.阴虚内热者,禁用本方;
2.瘀血内阻者,痰湿内盛者,阳热体质者,慎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