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栓是一组因各种原因致使血液在血管内或心脏中,流动的液体变为凝固的固体,致使血流发生不同程度的受阻后所形成的综合征。临床上按血栓在循环系统形成的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冠心病)、静脉血栓(肺梗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与微血管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栓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血管壁损伤(如吸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原因使其受损)、血流变化(血流淤滞与涡流)和血液成分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以下一些中老年人更易患血栓病:
首先,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
第二,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未进行治疗和治疗无效的人。
第三,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则更易形成脑血栓。
第四,患有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中老年人。血糖和血脂如果持续增高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容易发生脑血栓。
第五,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没有充分重视并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
第六,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动力学不正常的中老年人,经常发生头痛、眩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
凡是具有上述疾病或现象的中老年人,都应警惕脑血栓的发生。
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比较隐匿。一般来说,当中老年人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闷、胸痛、头痛、眩晕、下肢肿胀、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时,要特别警惕血栓病的发生,需尽快到血栓病专科门诊就医。诊断血栓性疾病,除了临床症状外,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压、血脂、血糖、血液黏度、血小板数目、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脑CT等,下肢肿胀麻木的患者还需要做B超检查。但是,血栓形成的初期影像学并不能发现,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当影像学发现问题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防治血栓病,最好的办法还是防患于未然。
(摘自《健康报》)
血栓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血管壁损伤(如吸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原因使其受损)、血流变化(血流淤滞与涡流)和血液成分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以下一些中老年人更易患血栓病:
首先,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
第二,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未进行治疗和治疗无效的人。
第三,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则更易形成脑血栓。
第四,患有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中老年人。血糖和血脂如果持续增高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容易发生脑血栓。
第五,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没有充分重视并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
第六,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动力学不正常的中老年人,经常发生头痛、眩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
凡是具有上述疾病或现象的中老年人,都应警惕脑血栓的发生。
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比较隐匿。一般来说,当中老年人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闷、胸痛、头痛、眩晕、下肢肿胀、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时,要特别警惕血栓病的发生,需尽快到血栓病专科门诊就医。诊断血栓性疾病,除了临床症状外,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压、血脂、血糖、血液黏度、血小板数目、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脑CT等,下肢肿胀麻木的患者还需要做B超检查。但是,血栓形成的初期影像学并不能发现,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当影像学发现问题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防治血栓病,最好的办法还是防患于未然。
(摘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