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师;人格;习惯;熏陶;催化;情感支持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24—01
  教师是学校环境中重要的德育资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行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思想品德,这种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却是深远的。那么,学校教师的这一隐性育人功能,应该给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学生以怎样的影响呢。
  一、教师人格品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熏陶作用
  教师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行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熏陶作用。教育人都清楚,初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谈举止,是学生关注、谈论的焦点之一。农村学校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平日里教师在校园里的行为举止、处事态度,以及显现出的自信、乐观、责任感等品质,无声无息地给学生传递着一些品质信息,在学生身上会留有明显的教师的品行痕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出来的人格品行,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垂范,无言的教诲。因为“德育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而人的习惯或者说德性的形成,是在生活的实践中慢慢地体悟的结果,不是灌输而成的。如果留意一下各班学生的表现,就会发现,凡有着健康人格、良好品行的教师所带的班班风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做事态度都趋近于他们的教师。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显现的人格品行,对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学生不仅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而且个别学生还从教师身上获得一些他们“自己感觉不到的某些前行的动力、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教师人格品行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有浸润作用
  教师良好的人格品行对学生来说,就如土壤对禾苗的滋养一样,时刻浸润着学生的身心。在学校每次举行的各项班级比赛活动中,凡是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责任心强、自信乐观、勇于竞争、富有团队精神的,该班总会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获得奖励,即使学生没有拿到比赛的名次,这个班同学整体表现出的精神风貌也是令师生赞许的。正如朱小蔓在《关注儿童心灵的成长》中指出的:“当一个人的积极情感体验不断积累之后,就容易在行动上产生某种偏爱的立场、习惯、意向和定势”。由于教师在平日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给学生传递的是自信、努力进取、合作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这种积极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慢慢成了学生习惯性的思维态势,学生在不经意间已有了勇于向上、向好的情感意志,以及做事时习惯性的思维定势,积极、尽力做到最好。教师往往不太在意自己在课内课外处理问题的方式态度,可很多学生十分在意,甚至有些情境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三、教师人格品行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有催化作用
  肯定或暗示美的形象,要比传授一种知识更重要。尤其在农村寄宿初中学校,教师的这一作用更为突出。初中学生,正是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上,教师“点滴细节锻造学生心灵”。老师耐心地对待每位学生迸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关注每位学生的感悟,关注不成熟、表达还不太符合题意的见解, 并能放大了给予肯定、鼓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公平、 信任、鼓励的态度,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快乐体验的升级,而且是学生优点得以巩固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宽容、尊重的态度,信任、诚恳、公平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思想认识的转变,催化学生内心的块垒,催生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坚定学生前行的立场。这个过程尽管很慢,或许收效甚微,但它有着滴水穿石的作用。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的过程”,初中学生正是这样,教师的关注,使他们有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内心向上的信念就逐步建立,慢慢生成积极进取的力量。
  四、教师人格品行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有情感支持作用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兴趣,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总是洋溢着愉快、满足的态势,有时还富有幽默感,能站在学生的年龄看待问题、试着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试着倾听学生的心声,观察学生的变化,用教师的生活态度、经验等启发他们,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感染,放松心态,对教师的教育做出反应。在学生犯错误时,和风细雨的问清是咋回事;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捧着一颗爱心去帮助,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呵护、激励,慢慢地师生间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情感应答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对每天置身于校园中或住在学校中的学生来说,教师经常给予学生真诚的呵护、激励,形成的这种“积极的情感应答关系”,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支撑学生努力前行。
  编辑:蔡扬宗
其他文献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县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丝绸之路的冲关要道,自古被称为“河西锁钥、五郡咽喉”。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高台县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高台县教育事业也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天地。  为了做好教育这一民生工程,高台县通过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坚持人才强县战略,按照“高位均衡、强化内涵、凸显特色”的总体工作定位,不断加强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强化队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精神;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哈达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35—01  哈达铺位于甘肃省宕昌县的西北部,人口众多,是汉族和回族混居的商贸重镇,也是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哈达铺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即红色精神,这对当地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发扬红色
期刊
在学生眼中,她既是严师,更是慈母,不仅给予了他们学习上的教导,更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在学生的心中充满了对她的尊敬和爱。  她就是甘肃省第三届陇原名师获得者,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数学教师——谢青花。  “我只是干了我该干的事情!”面对甘肃省第三届陇原名师的光环,谢青花并没有用过多华丽的语言来表明她的成绩,在她看来,自己只是比别人幸运一些罢了。  正是凭借着这种想法,在28年的教学生涯中,谢青花教出
期刊
合作市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全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社会各项事业协调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一个融现代化气息与民族特色为一体的新型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正在崛起。但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合作市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市)之一。  近年来,合作市深入贯彻落精准扶贫工作,紧盯“全市2015年实现基本脱贫,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全
期刊
【关键词】 班级管理;反思;教育;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37—01  在班级管理中,不确定的、突发的状况会经常发生,有些经验已经不能奏效,需要教师积极应对。教师要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教师要做到能因势利导,标本兼治;循循善诱,静待花开;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老人与海鸥》;言语;预设;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91—01  过去,笔者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都是以读为本,以“情感”贯穿始终,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随着自己对新《语文课程标准》体系的重新认识,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我们的教学中缺少前瞻性的引领。因此,在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个性;精讲;多读;领悟;语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9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个
期刊
【关键词】 主动权;四读法;兴趣;激励;思考;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9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留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93—01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以虚当实,意尽形全,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留白艺术则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课堂上恰当的留白,就好似冗长旋律中偶尔跳跃的休止符,能让整个课堂瞬间灵动起来,使平铺直叙的讲解有了节奏感,能为学生的心理空间增添
期刊
不到一米六五的个头,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她,就已伴有几缕白发,单薄的身影,总是让人觉得她弱不禁风,然而,就是这个瘦削的身躯,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二十年前,她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小学任教;通过在职自考、函授进修,先后取得专科、本科学历;担任过语文、数学等多门任课教师兼班主任,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带班级连年被评为先进班级;撰写的6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国家或省级刊物并获奖;主持的课题通过省、市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