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从两岁起自我独立意识逐渐萌芽,总希望比别人强,获得关注和赞赏,一不如人就伤心失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阶段,父母有责任理解和引导孩子向“去自我中心化”过渡。
在郑州一次平衡车比赛现场,一个两岁女童因为得了倒数名次,忍不住掉泪,妈妈连拉带拽把她拖下场:“你有什么脸哭?全程在那遛弯,你想什么呢?”看着暴跳如雷的妈妈,小女孩弱弱地保证:“我下次好好骑。”
妈妈不但没有罢休,还拉着孩子的衣服前后推搡,甚至“啪”地打在她的头上。小女孩茫然无措地站在那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旁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前安慰。
只有两岁的她,关于输赢上的第一课就是:不能输,只能赢。妈妈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之后更怕输了,她怕的不是输掉比赛,而是输妈妈的爱。小小的心灵感受到的可能是:妈妈爱的是她的成绩,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妈妈的笑和拥抱。
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时刻处于被抛弃的恐惧中,无法构建起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意识会在孩子心里扎根,赢是为了讨好,比起享受过程的乐趣,收获了什么更重要。
13岁的晓晓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顺利考入了一所名牌中学。在一次单元测试中,考了全班第五,她就认为这简直是人生的“污点”,甚至失去斗志,不想上学。
一向严厉的母亲更让她雪上加霜,狠狠批评了她一顿。“我不想活了。”晓晓一气之下想到了自杀。她拿起美工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臂,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她哭诉道:“亲戚的孩子,爸妈朋友的孩子,全是尖子生,他们一见面就拿成绩比较,我怎么能不拼命学?”
沉重的压力让她无法接受比别人差,输了之后得到的不是安慰和鼓励,而是斥责和打击。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讲过一个案例。一对父母每天都这样夸奖10岁的儿子:“你是一个明星,杰克,你是胜利者。”杰克也想成为父母的骄傲,可是,写作对他来说太难了,他开始慢慢懈怠;他击球不错,但当教练提醒他提高防守时,杰克含糊地说了声谢谢,就不再尝试了;当音乐老师觉得小号不适合杰克,建议他尝试另一种乐器时。杰克從此不再吹小号了,也没再学其他乐器。但他仍然每天带着小号上学,因为不想让父母知道他们的“明星“再次失败了。
斯坦福大学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更容易在困难时不接受任何挑战。原因是害怕失败了,别人会怀疑自己不聪明,所以选择不尝试。赢的反面是什么?或许不是输,是恐惧和逃避。孩子怕输,有时只是单纯畏惧,更多时候是缺乏底气。
一位爸爸带着3个孩子去吃冰淇淋,孩子们直勾勾地盯着冰淇淋叫。其中一个男孩满怀期待地问爸爸:“我可以吃草莓口味的吗?”爸爸却一口拒绝:“你害我们输了比赛,没资格吃。”男孩立即紧张地道歉,爸爸冷冰冰地指责他是个没用的家伙。男孩眼眶泛红地走到一边,低着头解释:“我已经尽力了。”
旁边一位顾客都看在眼里,他请求这位爸爸给男孩买冰淇淋,甚至愿意自己出钱。“人生本来就充满挫折和挑战,他早晚会体会到这件事,他现在需要知道爸爸是他永远的精神支柱。你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请买冰淇淋给他吧。”孩子需要知道,失败的他没有被丢下,这才是越来越强大的铠甲。
强大的父母,允许孩子输,看得见孩子的情绪,用柔软和信任为孩子赋能,教会他做真正的强者。用成长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一时输赢不会影响整个人生。
(资源支持:《37°女人》)
在郑州一次平衡车比赛现场,一个两岁女童因为得了倒数名次,忍不住掉泪,妈妈连拉带拽把她拖下场:“你有什么脸哭?全程在那遛弯,你想什么呢?”看着暴跳如雷的妈妈,小女孩弱弱地保证:“我下次好好骑。”
妈妈不但没有罢休,还拉着孩子的衣服前后推搡,甚至“啪”地打在她的头上。小女孩茫然无措地站在那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旁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前安慰。
只有两岁的她,关于输赢上的第一课就是:不能输,只能赢。妈妈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之后更怕输了,她怕的不是输掉比赛,而是输妈妈的爱。小小的心灵感受到的可能是:妈妈爱的是她的成绩,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妈妈的笑和拥抱。
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时刻处于被抛弃的恐惧中,无法构建起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意识会在孩子心里扎根,赢是为了讨好,比起享受过程的乐趣,收获了什么更重要。
13岁的晓晓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顺利考入了一所名牌中学。在一次单元测试中,考了全班第五,她就认为这简直是人生的“污点”,甚至失去斗志,不想上学。
一向严厉的母亲更让她雪上加霜,狠狠批评了她一顿。“我不想活了。”晓晓一气之下想到了自杀。她拿起美工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臂,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她哭诉道:“亲戚的孩子,爸妈朋友的孩子,全是尖子生,他们一见面就拿成绩比较,我怎么能不拼命学?”
沉重的压力让她无法接受比别人差,输了之后得到的不是安慰和鼓励,而是斥责和打击。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讲过一个案例。一对父母每天都这样夸奖10岁的儿子:“你是一个明星,杰克,你是胜利者。”杰克也想成为父母的骄傲,可是,写作对他来说太难了,他开始慢慢懈怠;他击球不错,但当教练提醒他提高防守时,杰克含糊地说了声谢谢,就不再尝试了;当音乐老师觉得小号不适合杰克,建议他尝试另一种乐器时。杰克從此不再吹小号了,也没再学其他乐器。但他仍然每天带着小号上学,因为不想让父母知道他们的“明星“再次失败了。
斯坦福大学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更容易在困难时不接受任何挑战。原因是害怕失败了,别人会怀疑自己不聪明,所以选择不尝试。赢的反面是什么?或许不是输,是恐惧和逃避。孩子怕输,有时只是单纯畏惧,更多时候是缺乏底气。
一位爸爸带着3个孩子去吃冰淇淋,孩子们直勾勾地盯着冰淇淋叫。其中一个男孩满怀期待地问爸爸:“我可以吃草莓口味的吗?”爸爸却一口拒绝:“你害我们输了比赛,没资格吃。”男孩立即紧张地道歉,爸爸冷冰冰地指责他是个没用的家伙。男孩眼眶泛红地走到一边,低着头解释:“我已经尽力了。”
旁边一位顾客都看在眼里,他请求这位爸爸给男孩买冰淇淋,甚至愿意自己出钱。“人生本来就充满挫折和挑战,他早晚会体会到这件事,他现在需要知道爸爸是他永远的精神支柱。你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请买冰淇淋给他吧。”孩子需要知道,失败的他没有被丢下,这才是越来越强大的铠甲。
强大的父母,允许孩子输,看得见孩子的情绪,用柔软和信任为孩子赋能,教会他做真正的强者。用成长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一时输赢不会影响整个人生。
(资源支持:《37°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