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积累词汇,提高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目前的初中语文字词的教学备受冷落。本文分析了初中学生对语文教学中字词学习的现状,从师生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漠视语文字词教学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现状原因;方法对策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词语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却备受冷落。
一、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一)不重视的“立法”。
现行的《教学大纲》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常识、课文、课外活动”六个部分阐述“教学内容和要求”;而《课程标准》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阐述“阶段目标”。它们的核心部分均未对词语教学提出建议和要求。
(二)不重视的“实践”。
相当多的老师认为词语教学只需要抄抄背背,然后用听写的方式检查一下学生掌握的情况就可以了,所以,你在老师们中间看到的词语教学方式大同小异:课前布置预习,课堂检查落实,课后抄写巩固。忽视了“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忽视了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个根本。
(三)效果令人堪忧。
有实例为证:①2006年的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与第④句中“居住”一词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是:〖CD#3〗。这个题目的答案可填“安家落户”“安家立业”“安居乐业”“安营扎寨”等。这个题目的难度不算大,但这个题目的得分率还不到30%。②有位学生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其中竟有72个“死了”,包括“心里烦死了”、“功课紧张死了”、“热死了”等。这说明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字词难度增加。
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
(二)重视上的不够。
表现在现实中,一是考试时和词语有关的考题所占分值过低,涉及到词语的应用、品析的考题就更少;二是领导们在检查教学的时候几乎不过问词语教学;三是老师们花费在词语教学上的时间和心思不够,能少则少;四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淡薄,学习词语仅仅停留在“记住、应付考试”的层面上。
(三)方法上的失当。
老师在教学词语的方法大同小异,这主要表现在:①死记硬背,让学生背词语的解释,然后听写检查等;②词文分离,课前课后让学生抄词语手册等,不结合课文分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辨析、品析更无从谈起;③学用分离,只让学生记住词语就算完事,从不要求、强调使用新学词语,导致学生没有“使用意识”。
三、应对方法
(一)提高认识,用好“考试”这个导航器。
考试除了“诊断和评价”这个功能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导向”,凡是考试中会遇到的问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可在考题中出一些体现“理解、分析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试题,以引起对词语教学的关注,强化词语教学。
(二)改进词语教学的方法。
1.在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在实施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3.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积累这些字词。对字词的把握要放到具体语境中进行。
4.以课本为依托,适当拓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在学习“寒暄”一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去联想与“暄”相似的字,如“宣泄、喧哗、渲染”等词,然后引导学生区分这些词。“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所以偏旁是“日”等。这种方法不只用于课本,学生在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可以做这种梳理。
5.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6.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妙趣横生的汉字有它特殊的造字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有助于对汉字的掌握。笔者在讲解“好高骛远”的“骛”与“趋之若鹜”的“鹜”时,让学生知道“骛”是追求,“鹜”是“野鸭”,因此下面是“鸟”。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可以说受益匪浅,默写中的同音字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事半功倍。
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应封闭于满足考试的局面中。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不应被弱化。
参考文献
[1]石国利.《强化识字意识,提高语文效率》《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8.5.
[2] 文海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新时代教师》,2010.6.
关键词: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现状原因;方法对策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词语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却备受冷落。
一、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一)不重视的“立法”。
现行的《教学大纲》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常识、课文、课外活动”六个部分阐述“教学内容和要求”;而《课程标准》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阐述“阶段目标”。它们的核心部分均未对词语教学提出建议和要求。
(二)不重视的“实践”。
相当多的老师认为词语教学只需要抄抄背背,然后用听写的方式检查一下学生掌握的情况就可以了,所以,你在老师们中间看到的词语教学方式大同小异:课前布置预习,课堂检查落实,课后抄写巩固。忽视了“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忽视了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个根本。
(三)效果令人堪忧。
有实例为证:①2006年的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与第④句中“居住”一词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是:〖CD#3〗。这个题目的答案可填“安家落户”“安家立业”“安居乐业”“安营扎寨”等。这个题目的难度不算大,但这个题目的得分率还不到30%。②有位学生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其中竟有72个“死了”,包括“心里烦死了”、“功课紧张死了”、“热死了”等。这说明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字词难度增加。
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
(二)重视上的不够。
表现在现实中,一是考试时和词语有关的考题所占分值过低,涉及到词语的应用、品析的考题就更少;二是领导们在检查教学的时候几乎不过问词语教学;三是老师们花费在词语教学上的时间和心思不够,能少则少;四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淡薄,学习词语仅仅停留在“记住、应付考试”的层面上。
(三)方法上的失当。
老师在教学词语的方法大同小异,这主要表现在:①死记硬背,让学生背词语的解释,然后听写检查等;②词文分离,课前课后让学生抄词语手册等,不结合课文分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辨析、品析更无从谈起;③学用分离,只让学生记住词语就算完事,从不要求、强调使用新学词语,导致学生没有“使用意识”。
三、应对方法
(一)提高认识,用好“考试”这个导航器。
考试除了“诊断和评价”这个功能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导向”,凡是考试中会遇到的问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可在考题中出一些体现“理解、分析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试题,以引起对词语教学的关注,强化词语教学。
(二)改进词语教学的方法。
1.在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在实施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3.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积累这些字词。对字词的把握要放到具体语境中进行。
4.以课本为依托,适当拓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在学习“寒暄”一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去联想与“暄”相似的字,如“宣泄、喧哗、渲染”等词,然后引导学生区分这些词。“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所以偏旁是“日”等。这种方法不只用于课本,学生在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可以做这种梳理。
5.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6.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妙趣横生的汉字有它特殊的造字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有助于对汉字的掌握。笔者在讲解“好高骛远”的“骛”与“趋之若鹜”的“鹜”时,让学生知道“骛”是追求,“鹜”是“野鸭”,因此下面是“鸟”。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可以说受益匪浅,默写中的同音字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事半功倍。
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应封闭于满足考试的局面中。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不应被弱化。
参考文献
[1]石国利.《强化识字意识,提高语文效率》《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8.5.
[2] 文海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新时代教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