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比近年来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分析了北京大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在课程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特点趋势
课程建设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在《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指出:“课程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格形成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课程就是在实际展开的场所里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反复探讨,产生出无限的新目标,从而开拓创造过程的。”可见,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高校课程的结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重视课程建设,加强对国内外课程改革特点与趋势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高校课程改革趋势
观察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基础性课程。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1986年发布的《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中对美国大学以往对基础知识教育的忽略提出了严厉批评,并提出了七个可供探讨的领域:语言、艺术、传统、社会机构、科学、劳动、自我认识,认为在这些领域可以重点开设基础课程,“不仅要把学生引入基本的知识领域,而且要使他们明了各科之间的关系,最终把知识应用到校外的生活中去”。近年来,美国大学也普遍重视基础性共同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二是课程方向上,科学与人文并举,强化人文课程。近年来,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通过调整课程目标,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功能指向。日本很多大学在战后初期都设立了教养学部,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实施了具体的课程改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全校教育科目”。三是课程内容上,重视交叉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德国根据自身特点,在大学课程与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融合、强调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的综合、建立跨学院的地区研究所、建设综合制大学或系所等方面作出努力。日本近年来也高度重视交叉性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地球与环境”“信息与行为”等综合课程、实行四年一贯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设置跨学科专业或学部等。四是课程改革趋于国际化。近年来,美国高校课程改革趋于国际化,如开设关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国际关系方面的课程,有些高校要求学生会讲一门外语或通晓外国文化;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文部科学省于2009年启动“Global 30”英文授课项目,鼓励日本高校开设英文学位项目或英文课程,政府将持续10年对选定的37所院校每年拨款1亿~4亿日元协助各高校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五是提高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慕课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在全球引发在线课程教育热潮。日本近年来大量增设与信息科学有关的专业或学部,如经营信息学部、信息社会政策学部等,重视对学生处理、选择和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北京大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1.重视学科基础。主干基础课程在北京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自1998年设立“主干基础课”以来,学校在经费保障、助教配置、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予这批课程重点支持。目前,北京大学有主干基础课程320余门,据统计,全校国家级和北京市名师中有95%以上的教师承担着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在学校7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主干基础课程64门,占90.1%;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中,主干基础课程52门,占76.5%。学校的重点支持保证了这批基础性课程的师资和质量,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
2.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学校在国内较早设立“素质教育通选课”课程体系,在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目前,通选课共计310余门,分为6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四年内必修满12学分方能毕业,在全部毕业学分中通选课学分比例占到8.6%。为了提高通选课程质量,学校近年来加大通选课师资和经费的投入,在部分通选课上试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授课方式,强调“经典原著阅读和讨论”,建设了一批受到学生高度好评的课程。2015年,学校启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开始系统建设以“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为特征的通识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通选课质量。
3.课程结构多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构建分层次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全校必修的公共计算机课程,2014版最新教学计划规定:“理科‘计算概论’(3学分)和文科‘文科计算机基础’(3学分)为必修。理科‘算法与数据结构’(3学分)和文科‘文科计算机专题(系列)’课程(3学分)以全校平台课的形式开设,院系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是否作为必修的课程”。也就是说,除必修3学分计算机公共课程外,另外3学分必修课可以由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自行设计和开设,并决定是否由本院系学生必修。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一些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开设了“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等课程,专门讲授与本学科相关的商业类、信息管理类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吸引了更多学生选课和积极参与,也提升了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效果。又如:部分院系根据课程难度不同进行了“模块化培养方案”设置,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修不同难度的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课程内容交叉性。学校自2009年秋季学期正式设立“学科大类平台课”,即依据相关院系需求,在相近学科间建立共同的“基础性专业课平台”,供同一平台的相关院系学生选修。目前,全校共建设大类平台课229门,分为理工类、文史类、社科类和经管类四个学科大类,其中理工类平台课109门,人文社科类平台课120门,要求2009级以后的学生毕业时平台课学分不能少于16学分,且其中至少有8学分课程为平台上其他院系开设的课程。“学科大类平台课”的设立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推动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交流互通,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选择。 5.教学方式小班化。随着课程体系的完善,学校各类课程在结构和数量上都达到了相对均衡的水平,课程质量的提升成为更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学校陆续在专业课、通选课上推动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特征的“小班课教学”,强调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对学科前沿问题的讨论,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师资和助教团队,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
高校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北京大学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改革趋势基本一致,重视基础知识、注重交叉性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但在课程国际化、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特别是在课程的国际化方面,近年来北京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一方面每学期都为本科生开设100余门英文课程,但这些课程多是专业课程,并且多集中在暑期。另一方面,国际交流交换的学生日益增多,2013-2014学年校本部学生交流交换人数已达1,886人。英文授课课程,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英文课程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瓶颈。未来,进一步完善英文授课课程激励机制,整合全校英文课程资源,立足于本校教师的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授长短期英文课程等是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途径。
同时,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在全球的兴起,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教学方法的冲击与变革不容忽视。北京大学目前建设有“北大慕课”网站,并推出40门“慕课”,元培学院在“军事理论”等课程上也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引入现代技术,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 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厄内斯特博耶著.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 [M].徐芃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4]冯倩倩,王海欣,卢晓东.中日理科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 2014(5):97-105.
[5]阳仁宇,廖正颉,杨永忠.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J].高等理科教育, 2003(2).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务部)
[责任编辑:张 雯]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特点趋势
课程建设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在《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指出:“课程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格形成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课程就是在实际展开的场所里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反复探讨,产生出无限的新目标,从而开拓创造过程的。”可见,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高校课程的结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重视课程建设,加强对国内外课程改革特点与趋势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高校课程改革趋势
观察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基础性课程。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1986年发布的《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中对美国大学以往对基础知识教育的忽略提出了严厉批评,并提出了七个可供探讨的领域:语言、艺术、传统、社会机构、科学、劳动、自我认识,认为在这些领域可以重点开设基础课程,“不仅要把学生引入基本的知识领域,而且要使他们明了各科之间的关系,最终把知识应用到校外的生活中去”。近年来,美国大学也普遍重视基础性共同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二是课程方向上,科学与人文并举,强化人文课程。近年来,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通过调整课程目标,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功能指向。日本很多大学在战后初期都设立了教养学部,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实施了具体的课程改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全校教育科目”。三是课程内容上,重视交叉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德国根据自身特点,在大学课程与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融合、强调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的综合、建立跨学院的地区研究所、建设综合制大学或系所等方面作出努力。日本近年来也高度重视交叉性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地球与环境”“信息与行为”等综合课程、实行四年一贯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设置跨学科专业或学部等。四是课程改革趋于国际化。近年来,美国高校课程改革趋于国际化,如开设关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国际关系方面的课程,有些高校要求学生会讲一门外语或通晓外国文化;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文部科学省于2009年启动“Global 30”英文授课项目,鼓励日本高校开设英文学位项目或英文课程,政府将持续10年对选定的37所院校每年拨款1亿~4亿日元协助各高校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五是提高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慕课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在全球引发在线课程教育热潮。日本近年来大量增设与信息科学有关的专业或学部,如经营信息学部、信息社会政策学部等,重视对学生处理、选择和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北京大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1.重视学科基础。主干基础课程在北京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自1998年设立“主干基础课”以来,学校在经费保障、助教配置、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予这批课程重点支持。目前,北京大学有主干基础课程320余门,据统计,全校国家级和北京市名师中有95%以上的教师承担着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在学校7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主干基础课程64门,占90.1%;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中,主干基础课程52门,占76.5%。学校的重点支持保证了这批基础性课程的师资和质量,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
2.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学校在国内较早设立“素质教育通选课”课程体系,在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目前,通选课共计310余门,分为6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四年内必修满12学分方能毕业,在全部毕业学分中通选课学分比例占到8.6%。为了提高通选课程质量,学校近年来加大通选课师资和经费的投入,在部分通选课上试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授课方式,强调“经典原著阅读和讨论”,建设了一批受到学生高度好评的课程。2015年,学校启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开始系统建设以“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为特征的通识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通选课质量。
3.课程结构多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构建分层次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全校必修的公共计算机课程,2014版最新教学计划规定:“理科‘计算概论’(3学分)和文科‘文科计算机基础’(3学分)为必修。理科‘算法与数据结构’(3学分)和文科‘文科计算机专题(系列)’课程(3学分)以全校平台课的形式开设,院系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是否作为必修的课程”。也就是说,除必修3学分计算机公共课程外,另外3学分必修课可以由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自行设计和开设,并决定是否由本院系学生必修。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一些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开设了“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等课程,专门讲授与本学科相关的商业类、信息管理类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吸引了更多学生选课和积极参与,也提升了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效果。又如:部分院系根据课程难度不同进行了“模块化培养方案”设置,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修不同难度的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课程内容交叉性。学校自2009年秋季学期正式设立“学科大类平台课”,即依据相关院系需求,在相近学科间建立共同的“基础性专业课平台”,供同一平台的相关院系学生选修。目前,全校共建设大类平台课229门,分为理工类、文史类、社科类和经管类四个学科大类,其中理工类平台课109门,人文社科类平台课120门,要求2009级以后的学生毕业时平台课学分不能少于16学分,且其中至少有8学分课程为平台上其他院系开设的课程。“学科大类平台课”的设立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推动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交流互通,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选择。 5.教学方式小班化。随着课程体系的完善,学校各类课程在结构和数量上都达到了相对均衡的水平,课程质量的提升成为更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学校陆续在专业课、通选课上推动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特征的“小班课教学”,强调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对学科前沿问题的讨论,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师资和助教团队,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
高校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北京大学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改革趋势基本一致,重视基础知识、注重交叉性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但在课程国际化、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特别是在课程的国际化方面,近年来北京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一方面每学期都为本科生开设100余门英文课程,但这些课程多是专业课程,并且多集中在暑期。另一方面,国际交流交换的学生日益增多,2013-2014学年校本部学生交流交换人数已达1,886人。英文授课课程,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英文课程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瓶颈。未来,进一步完善英文授课课程激励机制,整合全校英文课程资源,立足于本校教师的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授长短期英文课程等是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途径。
同时,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在全球的兴起,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教学方法的冲击与变革不容忽视。北京大学目前建设有“北大慕课”网站,并推出40门“慕课”,元培学院在“军事理论”等课程上也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引入现代技术,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 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厄内斯特博耶著.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 [M].徐芃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4]冯倩倩,王海欣,卢晓东.中日理科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 2014(5):97-105.
[5]阳仁宇,廖正颉,杨永忠.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J].高等理科教育, 2003(2).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务部)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