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外债问题的几点认识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1日至5日,中国金融学会、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大连联合举办了“全国外债管理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及全国各地的金融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围绕当前我国对外筹资的国际环境与对策,我国外债承受能力及“八·五”时期外债形势,当前外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如何渡过偿债高峰以及对现行外债管理体制的改革途径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积极的建议。这里,我们从会议收到的论文中选择几篇加以刊登,以飨读者。限于版面,原文发表时有所删改。
其他文献
<正>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使经济起飞,都需要金融业领先发展。同样,开放、开发海南应该加快发展海南金融业,如果离开发展金融业,发展经济、贸易就成为一句空话。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金融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大量增加,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省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信用社、外资银行并存的金融体系。金融服务质量也明显提高。海口中
<正>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下,难以为发展工业提供必需的技术设备。要发展工业,就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进口技术设备所需的进口资金严重匮乏。因此存在着又要发展工业,进口资金又不足的矛盾。从5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把利用外资作为解决进口资金不足和推动工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拉丁美洲的巴西,亚洲的新加坡、南朝鲜、台湾和香港等,无一例外地都采取了利用外资发展工业的战略,现在,被誉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当前外汇信贷存在哪些问题?姚济奇同志的文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新的情况下外汇信贷业务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出路何在?我们欢迎从事外汇信货业务和对此感兴趣的同志提出自己的见解。
<正> 英国是外国银行非常集中的国家,到1986年9月,有490家外国银行在英国设有分支机构,居世界第一。从70年代以来,英国已正式结束了银行业的“自我管制”状态,代之以用法律的形式来对银行实施管制,外国银行机构也不例外。目前英国管制外国银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87年银行法》;1971年《竞争和信用管制条例》;1981年《货币管制条款》以及英格兰银行1980年9月颁发的“资本测定”,1981年4月颁发的“外汇风险测定”,1982年7月颁发的“资产流动
<正> 1990年10月3日,东德和西德正式合并成一个德国,从而成为二战以后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人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为统一后的德国将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尤其将对欧共体一体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许多人对德国统一的经济后果深表忧虑,主要是因为:一、两德经济差异甚大,无论从经济制度、管理水平、发展水平等诸方面都是如此;二、德国统一实际上就是原东德并入西德,西德为此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开支,这极有可能拖累西德的经济增长,刺激通货膨胀;三、原东德经
<正> 自海湾危机,特别是海湾战争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昔日的安全避风港美元和黄金不为人们所重视,美元汇价和金价频频下跌,西方股市先升后降,后再次回升。油价一度升到每桶40美元,但时隔不久就大幅度下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
<正> 自从1973年实行固定汇率的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汇率才开始自由浮动。在以后的17年间,货币汇率的巨大波动激起了经济学家们对解释汇率决定因素的诸多理论的新兴趣。这些新理论侧重于国际资本交易与投资者预期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每个国家必须(通过官方买卖)使它们的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变动幅度保持在1%的范围内。按照规定,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的国际收支处于“实质性失衡”时,才能改变其货币的固定汇率。
<正> 1915—1919年期间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的初创阶段。上海银行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即1915年,由于西方列强在大战中放松了对中国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带动了商业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银行业的兴起。在初创时期,上海银行面对资本金少、没有强硬的政治靠山、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的现实,提出了崭新的经营方针,主要有以“服务社会”为行训,以“培植根基”为宗旨,以“不厌繁琐,从小处做起”为业务方针。特别是大力提倡为社会服务,开银行界重
<正> 本文试图就近10年来我国外债发展的历史作一简短的回顾,重点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与外债的关系和金融行业对外债的管理上,从中分析若干经验和教训。一、外债的迅速累积与债务结构的演变——外债问题的提出外债这个概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重新出现的。在当今世界上,对外开放的国家利用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相当普遍。然而,若是外债总额在短期内过于迅猛地上升,则也不能不引起重视。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资料统
<正> 九十年代,上海在利用外资、筹措外债上将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宣布开放、开发浦东新区的战略,这无疑是对上海引进外资、筹措外债的一个极大推动;另一方面是步入九十年代,上海将面临居高不下的偿债压力。事实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如何借好债和如何还好债,因为外债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它既可以成为借入地区加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也可能使之背上沉重的包袱,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外债的积极作用,又限制和消除其消极影响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