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在国际数学领域员有成就和影响的中国人,93岁的数学家陈省身当之无愧。德高望重的陈老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陈省身发现的陈氏级理论就被认为解决了微分几何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他对整体微分几何学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杨振宁先生赞誉他足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数学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陈省身的晚年特别致力于培养中国高级数学人才,他相信2l世纪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他这一预言也被称为陈省身猜想。
2000年1月,在海外漂泊了半个多世纪陈省身教授终于叶落归根,定居于天沣南开大学。陈省身教授1911年出生在浙江嘉兴。七十八年前15岁的陈省身正是在天津南开大学求学时开始显露数学才华。陈省身23岁赴德留学,25岁师从法国数学大师嘉当,27岁回国执教于西南联大,1948年赴美讲学,因为对整体微分几何学的卓越贡献,1961年陈省身荣获美国科技最高奖国家科学奖,1983年又荣获国际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在荣誉的顶峰,72岁的陈省身做出了他晚年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他把获沃尔夫奖的奖金全部捐献给母校南开大学,用于建立南开数学研究所,培养中国数学高级人才,并亲任第一任所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中国在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
陈省身:今天很高兴跟诸位谈一谈20世纪的数学。在数学史上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这个世纪数学的进展非常多。
记者: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数学界有一个人家都知道名词叫“陈省身猜想”,就是您有一个定义,说在2L世纪中国可以成为数学大国。你这个猜想的来由是什么呢?
陈省身:我这个无所谓猜想。我希望中国数学发展,同时我觉得中国人对数学是有能力的,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当然会产生很好的数学家,所以我说我认为中国21世纪变为数学大国是挡也挡不住的,一定的。
记者:那么成为数学大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陈省身:意义就是说这是一个数学进步的很活跃的地方。我们有相当多人数,有许多工作在这里经过,不一定都是中国人的发现,国际上要搞数学的人一定要到中国来看看,跟中国有些联系,所以巾国数学很有希望的。不过我只有一个目的,我要在中国成立几个基地,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需要到国外去念书。我想很快可以达到:在中国做研究生,做博士的工作很快可以与国外很多地方条件差不多。
陈省身一生酷爱数学,他常说中国人的数学能力是不用讨论的。他研究学问极为认真投入,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使他常常进发出许多新奇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
记者:您曾经提出来一种观点,就是在数学上有好数学和坏数学之分,但是我们在念书的过程中,只知道数学有对锚之分,但是从来没有听说有好坏之分。
陈省身:坏的就是这样,即使你懂得多了,有时候你同样东西重复讲来讲去还是这一套。
记者:这就是坏数学。
陈省身:坏数学。现在大家都讲创新,其实科学里头一直要创新,一直要找新的东西,已经有的东西就不太有意思,就是坏数学。要有新的东西。
记者:有新的东西就能称作是好数学?
陈省身:也不一定。这个东西是没有真正定义的,真正讲清楚了,永远讲不清楚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
记者:每次提到陈省身三个字,人们就会想到微分几何,您能小能给我们很通俗地讲一下这个微分几何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省身:就是用微积分的方法研究几何,叫微分几何。
记者:微分几何。我大概能够明白了。
陈省身:好极了!
记者: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数学家是不是在研究的时候只需要一支笔、一个本,关上门就可以研究了?
陈省身:我想最主要的是脑袋!
记者:它的工具只要这个,再加上头脑的运算,就可以了,那么电脑出现以后,是不是就不再需要这种笔和纸的运算?
陈省身:不顶重要。有方便,看你研究哪些问题,有些问题电脑可以帮助,但是基本上不太有关系。
记者:那您这一辈子研究数学,您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呢?
陈省身:一辈子研究数学,我向来没用过电脑。大家现在用电脑发消息,跟朋友们通信E-mail,我向来不会,我不会搞。
记者:您是故意不学,还是学不会?
陈省身:也有点学不会,老了学东西就困难,同时也没感觉到这个需要。
记者:您认为是没有这种需要,那别人怎么跟您联系呢?比如说您到中国来了,美国的朋友怎么跟您联系呢?
陈省身:那就有的是方法了。除了E-mail,还有很多。
记者:你就是不用E—mall这种方式!
陈省身:要学的新鲜事物太多了,你就有个选择。结果这个没有被选到。因为你要学的东西不知多少,你总有个先后,电脑也许有一‘天也会学,现在当然这一天很远了,所以我不用考虑。
记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相当长时间以来,很多年轻的学牛在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不太愿意报考数学系,与数学系相比,他们更愿意考一些更实用一些的专业。
陈省身:那当然。
记者:那么更多的人认为数学是没有太大的乐趣的,那您搞了 辈了数学了,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觉得数学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陈省身:数学在人类学问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学问,非常具体的,并且是非常深刻的东西,很有乐趣。我怎么搞了一辈子呢,很有乐趣,比方说你若是一个下围棋的人,你如果有一步妙棋,当然欣赏得不得了,你这一步棋都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是很有作用的,数学至少是这样子,就是有许多对于数学上的一个奇怪的见解,非常有效而引导很多的发展的,你要能做这样的工作,自己当然有很大的乐趣。我想大家如果说我有点成功的活,那么就是我有许多地方跟别人想法不—样,不是随着大家的趋势而走的,我有些不同的想法。
记者:就是比较这种?
陈省身:也不一定对,我想也许别人是对的。
记者:就是在思维上保持这种特立独行。
陈省身:比较特别一点,怪一点!
2002午8月20日,四年一届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的4000多名杰出数学家参加了为期9人的盛会。陈省身担任了本届大会的名誉主席。在中国举办世界数学家大会是陈省身晚年又一心愿。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陈省身和他的学生丘成桐就向中央提出建议申办世界数学家大会,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幕后工作。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离陈省身最大的心愿——让十国在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又迈近了一步。
2000年1月,在海外漂泊了半个多世纪陈省身教授终于叶落归根,定居于天沣南开大学。陈省身教授1911年出生在浙江嘉兴。七十八年前15岁的陈省身正是在天津南开大学求学时开始显露数学才华。陈省身23岁赴德留学,25岁师从法国数学大师嘉当,27岁回国执教于西南联大,1948年赴美讲学,因为对整体微分几何学的卓越贡献,1961年陈省身荣获美国科技最高奖国家科学奖,1983年又荣获国际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在荣誉的顶峰,72岁的陈省身做出了他晚年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他把获沃尔夫奖的奖金全部捐献给母校南开大学,用于建立南开数学研究所,培养中国数学高级人才,并亲任第一任所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中国在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
陈省身:今天很高兴跟诸位谈一谈20世纪的数学。在数学史上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这个世纪数学的进展非常多。
记者: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数学界有一个人家都知道名词叫“陈省身猜想”,就是您有一个定义,说在2L世纪中国可以成为数学大国。你这个猜想的来由是什么呢?
陈省身:我这个无所谓猜想。我希望中国数学发展,同时我觉得中国人对数学是有能力的,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当然会产生很好的数学家,所以我说我认为中国21世纪变为数学大国是挡也挡不住的,一定的。
记者:那么成为数学大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陈省身:意义就是说这是一个数学进步的很活跃的地方。我们有相当多人数,有许多工作在这里经过,不一定都是中国人的发现,国际上要搞数学的人一定要到中国来看看,跟中国有些联系,所以巾国数学很有希望的。不过我只有一个目的,我要在中国成立几个基地,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需要到国外去念书。我想很快可以达到:在中国做研究生,做博士的工作很快可以与国外很多地方条件差不多。
陈省身一生酷爱数学,他常说中国人的数学能力是不用讨论的。他研究学问极为认真投入,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使他常常进发出许多新奇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
记者:您曾经提出来一种观点,就是在数学上有好数学和坏数学之分,但是我们在念书的过程中,只知道数学有对锚之分,但是从来没有听说有好坏之分。
陈省身:坏的就是这样,即使你懂得多了,有时候你同样东西重复讲来讲去还是这一套。
记者:这就是坏数学。
陈省身:坏数学。现在大家都讲创新,其实科学里头一直要创新,一直要找新的东西,已经有的东西就不太有意思,就是坏数学。要有新的东西。
记者:有新的东西就能称作是好数学?
陈省身:也不一定。这个东西是没有真正定义的,真正讲清楚了,永远讲不清楚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
记者:每次提到陈省身三个字,人们就会想到微分几何,您能小能给我们很通俗地讲一下这个微分几何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省身:就是用微积分的方法研究几何,叫微分几何。
记者:微分几何。我大概能够明白了。
陈省身:好极了!
记者: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数学家是不是在研究的时候只需要一支笔、一个本,关上门就可以研究了?
陈省身:我想最主要的是脑袋!
记者:它的工具只要这个,再加上头脑的运算,就可以了,那么电脑出现以后,是不是就不再需要这种笔和纸的运算?
陈省身:不顶重要。有方便,看你研究哪些问题,有些问题电脑可以帮助,但是基本上不太有关系。
记者:那您这一辈子研究数学,您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呢?
陈省身:一辈子研究数学,我向来没用过电脑。大家现在用电脑发消息,跟朋友们通信E-mail,我向来不会,我不会搞。
记者:您是故意不学,还是学不会?
陈省身:也有点学不会,老了学东西就困难,同时也没感觉到这个需要。
记者:您认为是没有这种需要,那别人怎么跟您联系呢?比如说您到中国来了,美国的朋友怎么跟您联系呢?
陈省身:那就有的是方法了。除了E-mail,还有很多。
记者:你就是不用E—mall这种方式!
陈省身:要学的新鲜事物太多了,你就有个选择。结果这个没有被选到。因为你要学的东西不知多少,你总有个先后,电脑也许有一‘天也会学,现在当然这一天很远了,所以我不用考虑。
记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相当长时间以来,很多年轻的学牛在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不太愿意报考数学系,与数学系相比,他们更愿意考一些更实用一些的专业。
陈省身:那当然。
记者:那么更多的人认为数学是没有太大的乐趣的,那您搞了 辈了数学了,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觉得数学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陈省身:数学在人类学问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学问,非常具体的,并且是非常深刻的东西,很有乐趣。我怎么搞了一辈子呢,很有乐趣,比方说你若是一个下围棋的人,你如果有一步妙棋,当然欣赏得不得了,你这一步棋都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是很有作用的,数学至少是这样子,就是有许多对于数学上的一个奇怪的见解,非常有效而引导很多的发展的,你要能做这样的工作,自己当然有很大的乐趣。我想大家如果说我有点成功的活,那么就是我有许多地方跟别人想法不—样,不是随着大家的趋势而走的,我有些不同的想法。
记者:就是比较这种?
陈省身:也不一定对,我想也许别人是对的。
记者:就是在思维上保持这种特立独行。
陈省身:比较特别一点,怪一点!
2002午8月20日,四年一届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的4000多名杰出数学家参加了为期9人的盛会。陈省身担任了本届大会的名誉主席。在中国举办世界数学家大会是陈省身晚年又一心愿。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陈省身和他的学生丘成桐就向中央提出建议申办世界数学家大会,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幕后工作。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离陈省身最大的心愿——让十国在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又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