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画竹
郑 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两首同题诗,读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晚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杜 甫
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两首《月夜》诗,借月夜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写作技巧上有没有相同之处?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望江南
王 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词的上片,以比喻写月的圆缺,找出相应的词语。词的下片写月中嫦娥,与上片有什么联系?全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南歇子
苏 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此词用“写意”笔法,着力地描绘了什么?烘托了怎样的境界?试分析全词的艺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初生的幼竹(竹笋的别称)。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
2.刘方平的《月夜》诗,借月夜写春意,静谧的月夜中写出了生命的萌动与欢乐。杜诗的《月夜》诗,借月夜表达离难的哀愁,寄托希望四海升平的理想。写作技巧上有相同之处,体现在虚实结合上,如刘诗“新透绿窗纱”是虚,“虫声”是实,杜诗“月”是实,其他句子是设想,设想妻子儿女的苦难。
3.“鉴”(镜)喻月圆,“钩”喻月缺。下片写嫦娥,暗合上片圆缺。全词借月抒怀,表人事的聚散不定、人间的悲欢离合。
4.着力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同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全诗用十三楼和竹西亭对比,笔墨经济。移情手法的运用,耐人寻味。
题画竹
郑 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两首同题诗,读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晚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杜 甫
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两首《月夜》诗,借月夜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写作技巧上有没有相同之处?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望江南
王 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词的上片,以比喻写月的圆缺,找出相应的词语。词的下片写月中嫦娥,与上片有什么联系?全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南歇子
苏 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此词用“写意”笔法,着力地描绘了什么?烘托了怎样的境界?试分析全词的艺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初生的幼竹(竹笋的别称)。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
2.刘方平的《月夜》诗,借月夜写春意,静谧的月夜中写出了生命的萌动与欢乐。杜诗的《月夜》诗,借月夜表达离难的哀愁,寄托希望四海升平的理想。写作技巧上有相同之处,体现在虚实结合上,如刘诗“新透绿窗纱”是虚,“虫声”是实,杜诗“月”是实,其他句子是设想,设想妻子儿女的苦难。
3.“鉴”(镜)喻月圆,“钩”喻月缺。下片写嫦娥,暗合上片圆缺。全词借月抒怀,表人事的聚散不定、人间的悲欢离合。
4.着力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同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全诗用十三楼和竹西亭对比,笔墨经济。移情手法的运用,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