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用事业民营化趋势的制度供求分析

来源 :财贸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制度供求分析框架研究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影响因素与趋势特征。宪法秩序与现存制度安排的变化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巨大的财政压力迫使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国外公用事业改革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知识积累;决策者利益使制度供给复杂化;技术发展增加了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需求;市场规模扩大减少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经济障碍。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趋势具有必然性、渐进性与多样性、不平衡性及一定的不稳定性等特征。
其他文献
财政教育投入影响人力资本形成已是不争之事实。本文利用以财政教育投入、民间教育投入、适龄人口规模为解释变量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函数,并利用我国1985—2001年的数据对这一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性教育投资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正,且中等教育的弹性最大。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经济日报导刊部共同承办的“首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中国青岛”,于8月22—24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
本文提出关于广义金融中介投资的定义并测算了1981—2002年中国广义金融中介投资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该指标被用于与同期内投资相对规模及投资相对效率统计的直观几何比较。比较发现,在所考察期间,两组指标的相关程度都十分微弱。这可能意味着,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发展对促进投资规模扩大或增进投资效率的积极作用都不够显着。
本文用银行间古诺博弈、斯威齐和柠檬市场三个模型,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将有较大定价自由的中间业务产品与没有定价权的存贷款产品做成打包产品,以获得事实上的产品定价权的方式实现其规模偏好,中间业务产品市场具有斯威齐模型特征,其他商业银行将会跟随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与客户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客户降低消费意愿,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发展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成本收益数据及数据包络分析与参数估计得出的经验证据支持了本文的论述。
利率的降低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者对储蓄起相反方向的作用。一般说来,利率的降低将导致储蓄的减少,但近几年来,我国八次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存款则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目标储蓄者”群体。本文对其形成原因及其负面效应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新兴流通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在发展过程申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新兴流通产业,提高新兴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院科研局和财贸所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问题论坛”于2004年9月28s、在京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华南师大等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知名服务经济专家共60多人出席论坛,就
随着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客户资源的争夺成为银行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银行在获得客户资源的同时,对客户进行准确的分类.实施个性化管理。同时,还要转变经营思想,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合理调整银行内部结构,重组业务流程,构建客户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广揽优秀的银行客户经理.实现银行客户对企业的忠诚。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通过一个多元回归模型确认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对2010年和2020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及比重进行预测。
多年以来,理论界对“鲍穆尔模式”就一直争论不休,经济学家和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不断深化对该模式的认识。本文包括四个部分:追溯了“鲍穆尔模式?的核心观点,总结了这些年的主要争论;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展示了理论界对信息技术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几点结论和思考。